-
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專業介紹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廈門大學擁有優良的人類學專業傳統。其人類學專業自1951年始就有建制。1984年廈門大學在人類學博物館的基礎上先後設立人類學研究所、民族學與人類學系,從而擁有三位一體(人類學系、所、館)的完整學科建制。
-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
在此背景下,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以「回顧與展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 暨二十一世紀人類學講壇(第五屆)學術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20年招收博士後公告
根據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開展2020年博士後招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基本條件1、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的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人員。2、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大會閉幕
今天下午,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在雲南大學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位人類學民族學專家學者即將踏上歸途。 ????大會組委會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長、國家民委主任楊晶,本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主席瓦格斯,新一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主席納斯出席閉幕式並講話。大會組委會主任、省長秦光榮出席閉幕式。
-
303篇論文獲2020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2019年河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1篇)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4篇) 2020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1篇) 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2篇) 2019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7年度招聘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是以研究民族問題和民族地區發展為主要任務的多學科、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機構,為國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根據科研事業發展需要,2017年度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人員3名。 二、崗位職責 1.參與高級研究人員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獨立主持所級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 2.每年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作為第一作者至少在核心類期刊發表1篇學術論文
-
餘淼傑教授獲2018年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
近日,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學術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公布了「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的2018年度獲獎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獨作論文:《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刊)獲這一殊榮。
-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最新趨勢:走出村落,以老字號為抓手,走向現代化
從西方傳入中國至今的百餘年來,人類學民族學依然以村落之類的前現代社會作為最正宗的研究對象,這種傳統已經傳到了年輕的一代學人身上。在國內,很多中輕年學者在確定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時、許多在讀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自己的學位論文主題時,都不太敢離開傳統村落這個主體。其結果是,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絕大多數研究成果和博士碩士論文探討的都是關於村落的那些事。
-
南開教授論文獲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建梁)日前,在韓國首爾舉行的由《當代會計與經濟》(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雜誌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美國會計協會協辦的國際研討會上,論文《Corporate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in the
-
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不請自來」
日前,第五屆「百盛—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揭曉。11篇獲獎論文作者,從最年長的、73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葛曉音,到最年輕的、38歲的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李義瓊,他們沒填寫申報表格,也沒提供過什麼材料,更沒找關係、打招呼,甚至有的學者還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獎,獎勵卻「不請自來」。
-
當代藝術人類學論壇第十五期 | 中國文化遺產的人類學研究
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現任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化人類學及民俗學。兼任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海外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等。
-
30本「今日人類學民族學論叢」出版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CUAES)編輯出版的「今日人類學民族學論叢」,2月23日在京舉行了首發式暨研討會。來自國家民委和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領導、30分冊主編代表、有關學者出席了首發式。首發式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楊聖敏教授主持。
-
南開大學博士生再獲王大珩光學獎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日前,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揭曉。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16級光學專業博士生謝博陽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至今,南開大學已連續16次獲得該獎項。
-
她是南開大學博士黨員標兵,發表中英文論文3篇,獲國獎等多項獎
2012年11月於南開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17級博士生世界史黨支部書記、南開大學博士生講師團講師、歷史學院理論宣講團講師。博士在讀期間已發表中英文論文三篇,時事評論文章10篇,並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在2019年獲得南開大學周恩來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一等獎學金,曾獲南開大學研究生優秀共產黨員、研究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多項榮譽稱號。
-
計算機學院博士生獲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CSIG)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西工大新聞網12月9日電(張薇)近日,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CSIG)公布了2019年CSIG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畢業生張磊(導師:張豔寧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於結構化稀疏表示的高光譜圖像壓縮感知技術研究》獲此殊榮。
-
南開大學校長40篇論文被疑造假
原標題:南開大學校長40篇論文被疑造假 11月15日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在這40多篇文章中,目前有4篇被更正勘誤,有一篇2008年發表於《生物化學雜誌》的論文被撤回。 這些被疑造假的論文發表時間從2003年一直延續到2018年,絕大部分在曹雪濤供職第二軍醫大學、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期間發表。
-
周志華高徒朱越等人獲今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9月15日,2020年度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名單正式出爐!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指導的博士生朱越等人獲獎。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於今年4月啟動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根據《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條例》的規定,學會組織專家對38個單位推薦的82篇論文進行認真評審,經形式審核、網絡初評、現場終審以及公示等環節。最終14篇論文脫穎而出,其中10篇論文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4篇論文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在此,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祝獲獎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自動化學院博士生獲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1日電(程塨 李偉林)近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CSIG)公布了2020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畢業生劉念(導師:韓軍偉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圖像顯著性檢測關鍵技術研究》獲此殊榮。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22 10:46 來源:澎湃新聞
-
【專題】2020年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獎表彰大會
在陳洪教授所指導的博士生中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提名獎1人;此外他還指導學生獲全國首屆「國學達人」挑戰賽冠軍。 陳洪教授連續兩屆擔任教育部中文學科教指委主任,領導制訂了《中國語言文學類國家教學質量標準》,在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重大影響,並在全國範圍內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