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安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舉行聯組審議,就西安市環境汙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詢問。
據了解,今年西安市完成「藍天」省考壓力較大;西安市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將於10月底填滿,與此同時,4個新建垃圾焚燒廠有望建成運行;西安市採取地下管網改造等4項措施,力爭兩年內解決城市汙水處理問題。
西安今年目標優良天數257天
目前只完成了99天
李炎委員提問:今年省考目標要求,西安市全年優良天數應達257天,要完成省考目標和實現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退出後20位的目標壓力巨大。西安市大氣治理的難點在哪裡,需採取哪些有效措施?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西安市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問題非常突出,大氣、土壤、水汙染防治都存在嚴重滯後的問題。西安市今年的省考目標優良天數為257天,目前只完成了99天,完成優良天數的省考目標壓力較大。目前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做的都是精細化管理工作,真正解決必須從產業結構方面入手,去產能、去汙染源。臭氧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的形成原因,只能從工業排放如電焊、機動車尾氣排放等產生氮氧化合物的汙染源入手,還無法科學精準地進行防治。
87個秦嶺違建專項整治後續工作目前已完成80個
王武平委員提問:在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治覆土復綠的生態修復調查中發現,有的區域標準不高、部分區域未成活植被補栽不及時、人為破壞綠化成果現象時有發生。秦嶺保護局是如何加強生態恢復管護工作的?
西安市秦嶺保護局局長邢宏鋒:根據職責分工,西安市秦嶺保護局主要負責督導檢查,從去年11月接手這項工作後,組織四級部門進行了「回頭看」檢查,發現部分苗木枯死等問題,對此進行了通報,要求區縣及時整治,目前反饋情況良好。檢查發現復綠現場人為破壞現象較少,後期管護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縣負責,目前各區縣基本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綠化公司進行管護,區縣已將這項工作納入到網格化管理中。但存在管護成本高的問題,區縣壓力較大。從長遠看,收回土地的有效利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需要調整規劃後才可實現,將來要根據市政府對土地規劃的調整來決定土地最後的用途。
西安市列入專項整治方案共有87個問題。50個是亂搭亂建問題,目前已完成48個;17個為亂排亂放問題,已整治16個;還有1個是去年違建整治拉網式排查發現的3035個問題,按照區縣上報情況已整治3002個;其他的19個問題是違建整治的後續工作,已完成16個,其他的正在推進。
江村溝垃圾場10月底將填滿
4個新垃圾焚燒廠有望建成運行
解少波委員提問:西安市主城區日產生活垃圾約1萬噸,全部集中在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填埋場預計2019年底封場。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預計什麼時候填滿?西安市正在建設的5個生活垃圾無害化項目什麼時候竣工,還存在哪些問題?此外,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如何推進的?除了城區生活垃圾需要無害化處理外,西安市農村生活垃圾是怎樣收集處理的?
西安市城管局副局長楊衛華: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有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和分布在周邊區縣的小型垃圾填埋場,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承擔主城區及主城區周邊開發區的衛生填埋任務。根據4月底的測算,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今年10月底將填滿。根據這一情況,目前一方面採取措施確保封場前安全運行,同時加快現有生活垃圾末端設施建設,西安一共有5座生活垃圾焚燒項目,除了灞橋項目外,其餘4座10月底前有望建成運行。
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目前正在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建設,出臺分類管理辦法和一系列配套辦法。此外,西安市正在進行3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和1個固廢處置物填埋場的建設。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對城市基礎較為薄弱,西安市共有2033個行政村,已有1952個村做到了生活垃圾集中處置,佔比96%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採取「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處理模式。農戶實行「兩步四分法」,農戶先分類、保潔員收集後再分類。目前全市在已經在長安、高陵和藍田等縣區試運行。
西安將建3座汙泥處置加工廠
第一座預計7月底投入運行
史鶴亭委員提問:2019年初,全市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大量堆積,數量達10餘萬噸,給周邊環境造成汙染,西安市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此問題,目前進展到什麼程度?針對汙泥處置難的問題,有無解決的長效措施和機制?西安市個別汙水處理廠存在高峰期溢流問題,影響了河流水質,對此採取了哪些措施,在提升汙水處理能力方面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西安市水務局局長呂強:2017年以來,承擔全市汙泥處置的民營企業因土地、環保等因素相繼關停,造成全市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無法及時外運處置,大量堆積在汙水廠內。今年以來,政府採取了多種方式加緊處置各汙水廠內堆積汙泥,截至6月26日,各汙水廠內堆積汙泥從年初的12萬噸左右降至1.5萬噸,預計7月上旬完成主城區所有汙水廠汙泥外運。
西安市準備建設3個汙泥處置加工廠。位於草灘的西安市汙水處理廠汙泥集中處置項目已於去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7月底投入運行。2020年底前在高陵區、灃西新城各新建一座汙泥集中處置廠,這些汙泥處置項目建成後,西安市汙泥安全處置能力將達到3200噸/日,可滿足西安遠期汙泥安全處置需求。
關於汙水溢流問題,西安市目前有汙水企業25家,基本可以滿足需求。出現汙水溢流主要和汙水處理廠布局不均衡、雨汙不分、汙水管網工程建設歷史欠帳較多等因素有關。對此,主要採取四項措施:一是擴容,對可能產生溢流的汙水處理廠進行擴容;二是應急,採取貨櫃式的汙水處理措施;三是建設調蓄池,解決高峰期汙水溢流問題;四是聯合相關部門對存在溢流的地下管網進行摸排,同時進行管網改造。力爭兩年內解決西安市汙水處理問題。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編輯: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