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未來將成為市民休閒遊樂的大花園

2020-12-20 大河網

未來,這裡將成為市民感受黃河風情的「打卡地」

景色美麗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通訊員張超劉嬌/文惠濟區委宣傳部連敬春供圖

紅藍相間的慢行步道上,鋪滿了黃褐色落葉,陽光從遠方照射過來,抬頭一望,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映入眼帘,偶爾一隻鳥兒穿過蘆葦,為這靜美的初冬增添了一絲靈動……這裡就是位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目前,園內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雛形。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惠濟區貫徹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動力之源。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等省領導在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八堡村與幹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王國生實地參觀沿黃生態廊道和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建設,指出要讓沿黃地區成為保護母親河的綠廊、提升幸福感的遊廊,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高質量發展長廊。

芳容初現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面積相當於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

天氣放晴,冬日的黃河灘地公園景色美麗。

據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園區位於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東部,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項目。

灘地公園西起江山路,東至花園口黃河大橋,南達S312,北抵黃河,規劃面積44平方公裡,相當於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共分為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區、溼地片區等14個功能區。這裡主要的建設內容為南裹頭、海事廣場、惠武浮橋三個節點和九縱三橫22條61公裡彩色慢行道路;重點打造了體現黃河自然風光的溼地片區。目前,彩色慢行道路基本建成;南裹頭、海事廣場、惠武浮橋3個節點建設接近尾聲,未來,這裡將成為市民親近自然、感受黃河風情的「打卡地」。

凝聚合力

建立「一辦四組六部」工作體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的建設,只是鄭州市惠濟區突出「北靜」定位,打造鄭州「大花園」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惠濟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初心使命,搶抓戰略機遇,凝心聚力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

隨後,惠濟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為組長、區長為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一辦四組六部」工作體系,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議事協調會推進機制、專項會議機制、聯絡員機制、請示報告機制和督查落實機制等6項工作機制。此外,惠濟區還以「突出北靜定位,加快文旅融合,全力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為主題,在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了「落實黃河戰略是首要政治任務」的思想共識,強化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責任擔當,凝聚了「努力把核心示範區起步區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區、黃河歷史文化展示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強大合力。

注重保護

投入資金1.7億元拆除各類違章設施206多萬平方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惠濟區狠抓黃河灘區「大保護、大治理」,累計投入人力7萬餘人次、資金1.7億元,拆除各類違章設施206多萬平方米,恢復自然生態2500餘畝,加快流域生態修復重構。

據介紹,惠濟區在鄭州全市率先開發建設黃河灘區整治可視化監管平臺,運用無人機監測、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全面淨化黃河生態環境。堅持大員上陣,突出攻堅克難,實行日例會調度和掛圖作戰,黃河灘區惠濟段656個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惠濟區還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謀劃實施「兩區、兩路、三館、四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制定印發了《鄭州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專項組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2020年鄭州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專項實施方案》,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隊,對沿黃和大運河片區的灘地公園慢行系統、產業布局,以及沿黃11個「美麗鄉村」進行設計,引領推動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高效開展,通過篩選整理7大類109項重大項目,全部納入鄭州市一級重大項目儲備庫。

產業引領

加快5G網絡建設,建設總部大廈、智慧購物中心等惠濟區不斷強化新興產業支撐

離開生態求發展是「竭澤而漁」,脫離發展談生態則是「緣木求魚」,如何實現「雙贏」,產業引領至關重要。

據介紹,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惠濟區樹牢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創新,推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更好聚集發展,謀劃建設精準醫療健康產業園、人民星雲產業科技新城等重點項目,助力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加快推進河南細胞集團等項目的落地,引進國際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和健康產業、國際醫療健康城。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科光啟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在進行,將建成全國首家集「衛星研發、裝配生產、衛星測控、加工處理、數據挖掘、行業服務」為一體的人民星雲產業科技新城。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惠濟區還在搶抓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機遇,他們持續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配套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擬投資100億元的蘇寧智慧零售結算總部項目,建設總部大廈、智慧購物中心、黃河文化主題街區、第四代科技住宅社區等,不斷強化新興產業支撐,為經濟發展增後勁。

文化助力

打造高水平的沿黃文旅門戶和文創集聚區,讓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立起來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意義重大。

近年來,惠濟區圍繞「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主地標戰略定位,以滎澤古城和大運河文化片區兩個片區建設為帶動,打造高水平的沿黃文旅門戶和文創集聚區,讓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立起來。

滎澤古城文旅融合項目將依託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和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等自然人文資源,以黃河文化、黃土文化、黃帝文化為文化主線,呈現以西山滎澤古城為代表的5300年不斷代的最早古城(都)址群的深厚文化底蘊,打造文化體驗、人文度假、溫泉康養、藝術生活為一體的「中華文明史詩級地標」「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人類未來文化遺產」。

在大運河文化片區啟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河運並行、靜美向北」為主題,打造「河運文化並行的國家歷史地理標識地、三生共融的中原大運河文化建設示範、靜穩美好北方氣派的鄭州城市大花園」。

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和黃河天下演藝綜合體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今後一段時期,惠濟區將按照核心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起步區建設方案,以年度工作要點和年度實施方案為抓手,通過重點項目「一對一」工作服務機制,細化工作檯帳,按照「三灘分治」的理念,高標準實施黃河灘地公園生態修復,完善文旅配套,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境,全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同時,統籌推進其他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讓鄭州人民感受到黃河的文化和魅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關焦點

  • 【生態】相當於147個人民公園,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
    【生態】相當於147個人民公園,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 2020-12-08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不負期待
    大河網訊(記者 範昭 楊鑫陽 馬紹坤 牧堃 賈志昊)12月6日,大河網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灘地公園,新建成的南裹頭觀景點和海事觀景點景色宜人,已成為鄭州的又一網紅打卡地。黃河灘地公園內的生態長廊南裹頭觀景點建設面積約30000平方米,以防汛物資石頭為主題,以黃河會客廳為理念。同時修建的有觀河臺服務驛站、露天劇場及其他配套設施。是一個集生態、觀光演繹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黃河觀景臺。
  • 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
    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批准的20個溼地公園試點之一。引佔地面積為2390公頃的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規劃中的位置處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浮橋和黃河公路大橋之間的黃河河道南側,公園自西向東依次與侯寨村、 牛莊村、前劉村、大河路辦事處、李西河村、花園口村毗鄰。
  • 鄭州市黃河灘地公園 「八縱三橫」慢行系統月底建成
    自今年4月鄭州市惠濟區黃河灘區黃河生態觀光慢行道路投入使用,為鄭州市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新的節假日出遊選擇,不論是其樂融融的全家行,還是青春洋溢的三兩結伴,歡聲笑語為這條彩色的道路更增添了新的色彩,有市民不禁詢問道:「以後像這樣遊玩的好去處還會更多嗎?」
  • 慢行系統、觀景臺、黃河客廳……鄭州黃河灘區公園初露芳容!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鄭州黃河灘地公園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項目,項目西起江山路、東至黃河公路大橋、南至規劃S312、北至黃河惠濟區段,面積約44平方公裡,是黃河鄭州段生態保護的核心區,展示黃河自然景觀、生態保護、文化特色和高質量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 鄭州市黃河灘地公園「八縱三橫」慢行系統月底建成
    據了解,為主動融入黃河發展國家重大戰略,高標準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惠濟區緊緊圍繞轄區「北靜」的城市功能布局,本著為群眾休閒旅遊提供更多新的選擇目的地,積極推進黃河灘地公園慢行系統建設。
  • 大事記:鄭州機南城鐵正式運營,鄭太高鐵全線貫通
    屆時,將與鄭焦城際鐵路連通,鄭州到太原時間最快將壓縮至2個多小時。 鄭州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後,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導建設的首條城際鐵路,項目位於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連接鄭州機場與鄭州南站兩大交通樞紐。
  • 原來鄭州北邊的黃河邊藏著這麼多好玩的地方,你都去過嗎?
    黃河富景生態世界是由臺灣富景集團投資興建的一座現代化生態園區,園區內有萬畝自然生態溼地保護區、六百畝大綠洲人工湖——日月湖、野趣沙土文化區、親子遊樂島、馬術育樂營、休閒園林果園農場等景點。門票:全價50元;優惠價30元(60歲以上老人、1.2米以上兒童、軍人和學生憑有效證件);持有有效導遊證、軍殘證、1.2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免票。
  • 惠濟區又新規劃一處超大型公園,面積約44平方公裡
    7月8日,鄭州市惠濟區規劃發展中心對外發布公告信息《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生態景觀慢行系統)規劃設計服務合同》成交信息公告,項目預算739.5萬元。項目建設地址:鄭州市惠濟區。服務內容: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生態景觀慢行系統)規劃設計,本次規劃編制範圍為西起江山路、東至中州大道黃河公路大橋、南至規劃S312(含現有防護林帶),北至黃河惠濟區段,面積約44平方公裡。5月20日,鄭州市惠濟區規劃發展中心對外發布了招標公告信息,項目預算746萬元。
  • 盤點一下鄭州這些比較有名的公園,你都去過麼?
    它是鄭州市區的三大公園之一,也是鄭州最悠久的公園。目前呢公園集文化、娛樂、休閒、園林觀賞為一體的,裡面又分為5個有特色的園子,風景宜人很適合來觀賞遊玩。最有人氣的是中間的一個大草坪,一到節假日,草坪上放風箏的、舉家休閒的,非常熱鬧。
  • 綠色海洋,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前路在何方
    01花園口村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鄭州北郊,黃河岸邊,沿著花園路或者中州大道,直接達到黃河公路大橋。然後是一個仿古建築,是花園口引黃提水閘口,緊挨著的是將軍壩。走進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就能看見郭沫若題詞的花園口石碑。
  • 妝梳靜美煥新彩 筆鋒雄健寫黃河——鄭州惠濟區「十三五」巡禮
    踐行黃河戰略 項目建設催生前進動能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秋大計。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以來,鄭州市委市政府謀劃了落實黃河國家戰略1200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和210平方公裡的核心起步區,僅核心起步區面積惠濟就佔據了70%以上。
  • 鄭州未來5年重大項目一覽!中華恐龍園、電影小鎮通通在列
    大家知道嗎, 鄭州未來5年要開掛了! 這些重大項目都將完工, 不出鄭州,就能玩遍全國~ 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宜家 ...... 這些備受關注的項目通通在列! (圖片來自於網絡,以實際為準) 電影小鎮建成後,將成變身世界級文化旅遊、文化創意、休閒度假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鄭州也將成為文化創意旅遊名城。
  • 鄭州未來5年重大項目一覽!中華恐龍園、電影小鎮、野生動物園通通...
    大家知道嗎,鄭州未來5年要開掛了!這些重大項目都將完工,不出鄭州,就能玩遍全國~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宜家......這些備受關注的項目通通在列!
  • 為使綠城更綠,鄭州將推進五個超大森林(溼地)公園的建設
    鄭州市將按照既有規劃,繼續推進鞏義河南嵩頂國家森林公園、鞏義河洛溼地公園、新密市雪花山森林運動公園二期、鄭州黃河溼地中牟鳥類棲息地、中牟趙口引黃灌區沉沙池生態修復工程(中牟雁鳴湖溼地公園)等五個森林(溼地)公園的建設工程,加強對森林(溼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閒去處。
  • 鄭州第二植物園將建在新密,野生動物園將建在登封!鄭州將擁有...
    今天上午,規劃局召開《鄭州市郊野公園專項規劃(2018-2035)》編制工作新聞媒體見面會新聞發布會,未來鄭州將擁有61個郊野遊憩空間。每到假期遠徵軍,去外地旅遊,路上堵車景點人多,花錢又受罪。2020年,鄭州市民小假期不用再跑外地了,家門口就能親近大自然,看到優美的景色。
  • 「大美惠濟」潮湧黃河千帆競
    面積44平方公裡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是起步區建設的重大項目,一年時間,灘地公園建成了九縱三橫22條61公裡黃河觀光步道慢行系統,歷時25天貫通水系,解決了黃河灘區溼地不溼問題;歷時57天,高標準建成南裹頭廣場、海事觀景點、浮橋觀景點3個觀景點,公園內溼地生態修復區、溼地片區、黃河生態農業示範區等14個功能區建設同步推進。在落實黃河國家戰略行動中,彰顯了「惠濟態度」,拼出了「惠濟速度」。
  • 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滎陽段與中牟段啟動建設
    黃河如帶,橫貫我省,不僅造就了711公裡河道,還帶來了全省22.67%的溼地面積。廣闊的水域和食物,吸引了約10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黃河溼地資源,河南省林業局編制了《河南黃河溼地公園群概念規劃》。
  • 鄭州要建設大都市生態區 打造7.5萬畝鳳湖休閒生態區
    這樣優美而又生態的表述,將適用於2022年的鄭州。目前,全省已開始森林河南建設,鄭州也將啟動森林鄭州建設。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鄭州市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出臺,鄭州將以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建設和交通網絡沿線生態環境提質為重點,打造鄭州大都市生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