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唐史》第一期:唐朝最悲催的皇帝,被母親廢帝流放,復闢後又被妻女殺害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朝代之一,因此往後會持續輸出更多的唐朝精彩歷史故事,也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在下方留言意見建議,謝謝大家。
從李世民的才人,一步步成為李治皇后;從為了活下去,到和李治平等對話。武則天的心裡一直都是在變化的,特別是在二聖臨朝之後,武則天心中對於皇位的欲望發展到了最高峰,這個時候原本該是她最心愛的兒子反而成為了她往後最大的障礙。
特別是自己兒子李顯在繼位皇帝後,這種衝突更是前所未有,這也讓剛繼位的李顯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要知道李顯在高宗李治的八個兒子中僅排第七,武則天同胞子中也金派第三,似乎從一開始便於皇位無緣,不過這些問題都在武則天想要親政的過程中一一被清除。高宗第一位太子李忠並不是武則天的兒子,在武則天開始掌權沒多久就被廢了,而武則天的長子李弘因為反對母親親政很快就「暴斃而亡」,歷史記載死因不詳。二子李賢也不甘心做武則天的傀儡,一番抗爭後仍然是被廢自殺的結局,於是第四位皇子李顯迎來了自己的機會。
前面有三位哥哥做了好榜樣,李顯自然知道做出何等選擇,因此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聽任母親的吩咐,終於熬過三年後,李治病故,太子成功上位。即使是李顯早已有了做傀儡的心,對於政事也是置之不理,只求保命。依然讓身為監國的武則天如鯁在喉,於是在繼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只因為想要給自己嶽父升升官被拒後,說出『將皇位讓給他都沒問題,更何況一個侍中官職』的「豪言壯語」後,被震怒的武則天給罷免了。
才當了五十多天皇帝的李顯被徹底幽禁了,好不容易提起的豪氣也被徹底擊潰,特別是在武則天繼位皇帝,大肆屠戮李氏宗親時更是膽戰心驚,終日不可惶惶,生怕自己也小命不保。後來聽聞徐敬業起兵造反,準備匡扶自己為帝時,第一時間不是欣喜,而是恐懼,生怕暴戾強硬的母親會將自己的存在看做是權力威脅,那時她是不會因為母子之情而放過自己的。若不是韋氏在一旁經常性的開導,只怕李顯早已學自己的哥哥自盡了吧。也正是韋氏常年陪伴於側,讓李顯對她的感情極其深厚,卻沒想到這也是他滅亡的開始。
登基後的武則天在繼承人的選拔上一直左右搖擺,是選擇同為武氏宗族的子弟,還是在死後還政與李氏,這是武則天最糾結的問題。此時心腹重臣狄仁傑進言:「當年太宗皇帝親自浴血奮戰才打下這諾大的江山,而且高宗在臨死前也敦促要好好照顧兩個兒子,假若讓位於武氏子弟,將來武氏繼位,恐怕您連太廟都進不了,兒子和侄子誰親,一目了然」,這才讓武則天下定決心將權力重歸於李氏。
不過被軟禁的李顯仍然過著惶恐的生活,每一天都感覺死亡隨時降臨,夜裡也經常做噩夢被嚇醒,想要自殺了時又懦弱提不起勇氣。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自長安的使者帶著聖旨到來,更是讓李顯處於崩潰的邊緣。在《舊唐書》就有記載:「上每聞敕使至,輒惶恐欲自殺。」這一次亦不例外,滿懷絕望的李顯都準備白綾自盡了,還是被韋氏勸阻「人生禍福無常,最後免不了一死。我們是皇室貴胄,何苦這樣呢?」這才讓李顯提起一絲勇氣去面對,讓他沒想到的是,聖旨內容不是賜死的詔書,而是宣其回京的喜報,這讓李顯恍若重生。
於是這位登基兩個月,被貶十五年的唐朝第四位皇帝終於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權力中心,然而上天並沒有真正垂憐於他,七年後「神龍政變」二度為帝的李顯並沒有很開心,相濡以沫的老婆經常性給他戴綠帽,女兒也放蕩不堪,發展到最後甚至想學習武則天再來一次女子臨朝, 而李顯也被母女二人毒殺在了寢宮,這位惶惶一生的皇帝最終還是未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