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點上「慣」孩子,越「慣」越有出息

2020-09-22 娜娜懂育兒


都說慣子如殺子,孩子有小毛病父母可不能慣著,要在小時候儘量給糾正過來,否則養成習慣將來後患無窮。人有了孩子以後,嘴就越來越碎。孩子不講衛生要念叨,孩子吃飯挑食要念叨,孩子糟害東西也得念叨。很多人叫苦不迭,難道做父母就一定得當「唐僧」嗎?其實不然,有些地方父母大可以寬鬆點,讓孩子自由發展,適當的「慣著」孩子一些。


案例一. 寧寧今年3歲了,非常聰明。就是有一個毛病:愛到處畫畫。家裡的牆上、門上、家具上,到處都是寧寧的「大作」。家裡的高檔家具被寧寧「改造」得花裡胡哨,新刷的牆壁很快又弄得髒兮兮。家裡來客人,只能一遍遍的解釋:我女兒愛畫畫。

關鍵詞:創造力

孩子四處塗鴉,看上去孩子只是在亂塗亂畫,線條雜亂無章。其實是孩子對圖形和顏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可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好機會。



這樣「慣」:

1. 學畫畫。讓孩子學會用圖形表達想法,把胡亂畫出的線條變成小花小草,孩子學得開心,畫得更好。

2. 命題畫畫。充分利用更好孩子的這項興趣,在你需要的時候能派上大用場。做飯的時候孩子來搗亂?讓他去畫媽媽做飯的樣子。睡覺的時候孩子太吵?請「小畫家」畫個「睡眠天使」,畫得越好看,媽媽就會睡得越香。讓孩子帶著命題作畫,增加了趣味性。孩子畫得更專心,家長也有了自己的時間。

3. 開闢空間。畫紙畢竟大小有限,孩子更喜歡牆上的大空間。不妨用貼紙在牆上做出一個大畫框,塗上可擦牆漆,給孩子創造一個巨幅的「畫布」。空間足夠大,再也不會限制住孩子的創造力了,畫滿了有時候還挺好看的。


案例二,樂樂今年5歲,正在上學前班。他有一些「特殊」的朋友:一群小野貓。樂樂是在一次放學之後在路邊的草叢裡發現他們的。他把書包裡的火腿腸拿出來分給他們吃,小貓咪吃得喵喵叫。從此樂樂每天都要在經過的時候陪他們玩一會兒,有時候吃午飯會偷偷藏起來一些就為了帶給小貓咪。樂樂媽很擔心小貓會抓傷孩子,或者帶有傳染病,所以總不讓樂樂碰他們。母子倆經常為這事兒鬧矛盾,樂樂還哭了好幾次。


關鍵詞: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會像大人一樣想到病菌和傷害,他們的內心只有單純和善良。小貓小狗也是和他們一樣的生命,孩子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這其實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這樣「慣」:

1. 一起幫助。給小動物準備點吃的讓孩子帶上,拉近跟孩子的距離。可以提議為小傢伙們建個「家」,一起動手改造紙殼箱。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增加了溫馨的親子時光。

2. 普及知識。孩子對動物感興趣,這可是個很難得的機會。買幾本書讓孩子多了解動物,了解貓貓狗狗的習性和安全知識,讓孩子自己知道如何防範病菌,如何正確的接近小動物。

3. 領養。打電話給救助站讓小貓不再流浪,在救助站的幫助下挑選一隻做好驅蟲、打好疫苗,安全領養。給孩子的生活增加一個夥伴,讓孩子學會照顧別人,把善良轉化為責任感。



案例三,為了慶祝樂樂今年上小學,爺爺送了他一塊電子表,樂樂喜歡極了。可是沒幾天電子表就壞掉了。用來是因為樂樂把電子表拆開玩,又拼不回去了。樂樂一向喜歡拆東西,新買的變形金剛不到一周就被「大卸八塊」,家裡的掛鍾也被樂樂玩得裝不回去了。

關鍵詞:邏輯思維、動手能力。

孩子對物品的內部結構有興趣,這是邏輯思維在起作用。現在他想知道玩具時鐘是怎麼運轉的,將來就他就有可能愛上複雜的數學公式,製造汽車。

這樣「慣」:

1. 索性鼓勵他多動手,家裡壞了舊了的東西先別急著扔,給孩子拆個夠。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最大的動力。

2. 多給孩子看一些有關科學、自然的書籍。家裡範圍太小,滿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慾望,就讓書籍在他的面前展開大千世界吧。

3. 現在有很多機器人興趣班、少兒編程班,讓孩子的邏輯思維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所謂「不聽話」的表現不一定都是壞的。大人千萬不要一味的約束,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看準時機好好培養。也許能「慣」出個小天才。

相關焦點

  • 幽默笑話:女人就不要慣著,越慣越脾氣壞
    2.表哥說的,那年他開摩的,拉了位客人,路不遠,但是不太好走……半路,突然有輛計程車一直別他,好容易把他別慢了,副駕駛車窗憤怒的探出個腦袋,對表哥大喊:嘿!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
    導讀: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不能慣,越慣越混蛋!不要把善良餵了白眼狼!(句句精闢)
    人,不能慣,越慣越混蛋; 情,不能盼,越盼越心寒。 總是選擇忍讓,卻換來得寸進尺; 總是選擇包容,得到是肆無忌憚。人,善良沒有錯, 但是要有底線, 心軟不是病, 但是要有原則。不知感恩的人,就是蛇, 把你的恩情,轉身就忘, 用得上你時,對你點頭哈腰; 用不上你時,對你冷冷冰冰。得寸進尺的人,就是狼, 把你的寬容,當成懦弱, 毫無顧忌地剝削, 接二連三地掠奪, 你讓步,就是好人; 你拒絕,就是壞蛋!
  • 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會越慣越壞
    概述: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特別頭疼的,父母如果不好好管教熊孩子的話,熊孩子是很有可能在長大之後變成壞人的。所以,父母在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給予嚴厲的教育,不然的話,熊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巨大的影響,他們甚至會變壞。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治理熊孩子呢?要記住,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的話會越慣越壞。
  • 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
    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有媽媽說,兩歲以前的寶寶真的乖,任憑我們怎麼指揮都不會拒絕。兩歲後簡直換了一個人一樣,整天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還會發脾氣摔東西,家長讓去睡覺,偏偏不,還拿起了玩具在那邊自己玩得開心,這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通常會在兩周歲半的時候表現得極其明顯,這個階段的叛逆期,家長需要及時管理嗎?怎麼管?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要好好管理一番,。
  • 非常經典精闢的句子:人,不能慣,越慣越是得寸進尺
    人,不能慣, 你越是讓步,別人越是得寸進尺, 你越是心軟,別人越是變本加厲。 把你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 把你的委屈看成心甘情願。 人不能慣,越慣越混蛋。人,不能慣,越慣越混蛋; 情,不能盼,越盼越心寒。總是選擇忍讓,卻換來得寸進尺;總是選擇包容,得到是肆無忌憚。
  • 「窮慣了」的女人,喜歡做這樣的事,路自然越走越窄
    但是為了節省錢,而對自己摳到極致,這就不對了。生活中很多「窮慣」了的女人,就什麼都捨不得給自己買,要買也是買價格最便宜的。可是自古以來「便宜無好貨,一分價錢一分貨。」質量不怎麼樣的東西,用戶體驗會很差。比方說化妝品。很多「窮慣」了的女人也愛美,但她們不捨得給自己買名牌化妝品,只好退而求其次的去買地攤上的化妝品。
  • 幼兒園孩子有這些行為,家長不能慣著,越長大越難改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家長的一場修行。孩子不懂禮貌、做事不專心等等,家長總覺得是孩子年齡小,不急於管教。但孩子不會一夜長大,他所有品質都是在成長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錯誤的習慣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糾正,才能避免越大越難改。
  • 越慣越不聽你話的星座,不成熟,最任性
    不管我們多麼愛一個人,都不要過於寵愛對方,否則戀人一旦仗著我們的寵愛和慣著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有時候讓人看上去非常任性和不成熟。不過對方在戀愛中的這種表現也無可厚非,他們只是在享受著我們給予的疼愛罷了。那麼在十二星座中,有哪幾個星座越慣越不聽你話,不成熟,最任性呢?
  • 李玫瑾:教育子女,牢記「2不管3不慣」,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三歲看老,脾氣不改,以後必是禍害」的,還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關鍵——「家長咋教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2不管:1、能自理的事情不管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子女中那種得不到遺產繼承權的幼子,常常會通過自身奮鬥獲得好的發展。
  • 李玫瑾:家長做到「2不管3不慣」,孩子才能少走彎路,更有出息
    ,孩子才能少走彎路,長大後更有出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青少年的心理深有研究,她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育兒方法。李玫瑾教授認為,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分不清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有不少家長都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才管。所以說,為了讓孩子能少走彎路,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也提出了一個「2不管3不慣」的育兒方法。
  • 教育男孩,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所以男孩子要承受挫折,不應該生活在父母的庇護和關愛之下,而且父母不放手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這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小。 溺愛男孩,養成沒有出息的孩子有什麼壞處?
  • 孩子不能慣?心理學研究:從小這樣慣,孩子長大更自信
    哪些「不能慣」的說法和做法,會傷害孩子呢?1、孩子哭了不能抱不能哄。很多年輕父母聽長輩這樣說:孩子哭了不要抱,會慣壞孩子的,你越抱他就會越哭得多。有些長輩會說孩子哭一哭更健康,真的是這樣嗎?行為主義心理學華生也曾經提倡不要抱,但是這一理論在後來被證明會傷害孩子,已經成為兒童發展心理學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案例。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男孩作為每個家庭傳宗接代的關鍵,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的重視,這導致了很多重男輕女的現象產生,這點果兒媽是一點都不鼓勵的,其實對我來說,男孩和女孩都一樣重要,只不過而這培養的方面不一樣,培養男孩就要他頂天立地,成為家庭的依靠;培養女孩就讓她善良溫柔,成為家庭堅實的後盾。
  • 這些年齡段是「立規」黃金期,別慣著孩子,不然越大越管不住
    不少家長都會有寵著自家娃的私心,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直溺愛自家娃而沒有做出管教,娃會越大越不好管。這些年齡段是給娃&34;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越大越難管曾有這麼一件事,小俊是家裡的寶貝,自從出世以來,他一直都是受著家裡成員的寵愛。
  • 清華老師直言: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懶,孩子往往越有出息!有道理
    這位清華老師直言,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懶,孩子往往越有出息! 因此,經常會有孩子賴床不起,父母反覆催促的情況。起床上學,這明明是孩子的事情,而很多父母卻發現,許多時候往往是家長干著急,孩子上學完全不慌,甚至有再賴床幾分鐘的想法——然後反過來催你送他上學開車時候的速度再快一點。
  • 李玫瑾:想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家長要牢記「3不慣2不管」
    可李女士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只是傻傻地以為自己對孩子這樣付出,孩子將來會好好報答自己,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更有出息,家長需牢記「3不慣2不管」李玫瑾教授是育兒界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所以說,李玫瑾教授對孩子的心理十分了解,自然就很會教育孩子。
  •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越「狠心」,孩子就越容易有出息?
    你的「狠心」,有可能會換來孩子的出息,將來對你的感激。如今事業有成、婚姻美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狠心」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沉的愛。從小就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與責任心,長大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但父母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如果你不約束孩子,有可能會玩得沒日沒夜。
  • 想要自家娃長大能成才,不要過於寵愛,李玫瑾:三個方面不能慣
    你對孩子愛得越滿,付出得越多,孩子有些時候會適得其反,越叛逆,即使長大之後,結果也不是那麼如意。 案例 遠房親戚家有一個5歲多的小孩,叫多多,因為這一輩孩子比較少,作為家裡的獨苗,多多從小就得到了百般寵愛,可以說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和父母這3句話息息相關,越講孩子越窩囊
    無奈只好等單位那邊復工,等啊等,那邊通知說可以上班了,孩子卻突然又不肯去了,因為這事兒,一家人鬧得是雞飛狗跳的,好不安生。表嫂懊悔道:"我當初就不應該那麼慣著他,你看這慣的,成一個廢人了,一點兒出息都沒有。"表嫂說完又是忍不住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