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5月底,各大法學院的同學都忙著找暑期實習
你以為搞定簡歷,準備筆試面試就夠了嗎?
並不是,大家都忽略了求職路上的第一步
並不是簡歷關,而是求職郵件
當HR打開你簡歷之前,首先看到的是郵件
這份郵件才是決定你第一印象的關鍵
有不少HR會因為郵件沒有title,格式不對等問題
直接不打開那份精心準備的簡歷
在以嚴謹著稱的法律行業更是如此
那麼一封合格的求職郵件到底長什麼樣?
到底需要避免哪些雷區
即使是北大、清華、法大等頂尖法學院的學生
也會對這些問題蒙圈
僅根據任何郵件的前2-3句話,我就能判斷出發郵件的人是一個高中生、大學生、工商管理碩士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這很簡單,因為年輕學生的求職郵件基本上都是讓人無法直視的糟糕。
—— 職問導師Annie
// 求職郵件最易犯的錯誤 //
錯誤1:對於郵件結果抱有極端的期待
首先,調低自己的期望,你發出去的郵件,能有5%的回覆率就不錯了(坦白來說,如果比這個還差,那你真的要檢討自己的郵件是不是寫的有問題了)。
其次,不要看低自己,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特長和價值的。
在郵件中,很多人往往給人以過於自大的印象,明明是還沒有出校門的學生,明明只是在某家銀行做過打雜的工作,卻將自己描述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要知道,這些專業人士或許很忙,但卻都火眼金睛又吹毛求疵。謙遜一點,沒有壞處的。
錯誤2:在錯誤的時間聯繫錯誤的人
你可能犯的最糟糕的錯誤是:同時聯絡在同一個團隊中的多人,或把你最初的拓展人脈的郵件抄送給聯繫的多個團隊成員。絕不要這樣做。
即使你在同一事件上,同時遇見了兩個資深專業人士並同他們交談,仍要分別聯繫每一個人,如果這兩個人在同一個團隊、同一個辦公室工作。
把為拓展人脈發郵件的時間隔開,如果你要聯繫在同一個團隊和職位的另一個人,請先等待1 - 2周。如果你時間太緊,重點選擇1 - 2人,並通過他們拓展人脈。
錯誤3:以錯誤的頻率發送郵件
在考慮發郵件的頻率時,年輕的學生也往往趨向於極端。當發送一封郵件並沒有得到響應後,他們要麼認為對方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再也不發郵件;要麼他們開始每天給不回應者發送郵件,妄圖通過郵件轟炸獲得offer。
如果郵件狂轟濫炸不可取,輕易放棄也太幼稚。到底什麼頻率發郵件比較合適呢?
- 發送一個郵件,等待一周(7天),然後發送後續郵件。
- 如果你還沒有得到響應,再等待一個星期(7天),然後發送你的下一個跟進郵件。
- 如果4封郵件(1初始+ 3跟進)之後,你仍然沒有得到響應,把這個被聯繫的人放在較低的優先級,每個月聯繫他/她一次,直到3 - 4個月再停止。
- 如果對方回復,快速回復——最好在24小時內或更快。
不想讓求職之路夭折在第一步
求職郵件中應當避免哪些雷區?運用哪些技巧?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法律求職路贏在起跑線上
本周的職問律所簡歷公開課
讓頂尖紅圈所導師教你書寫標準的律所求職郵件
——職問公開課第一百零七講——
律所實習的申請郵件怎麼寫
嘉賓介紹
Steven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曾就職於一家國內紅圈律所
業務範圍為外商投資與併購,以及反壟斷領域
具有豐富的律師實務和法律求職經驗
職問金牌導師,輔導多位同學進入金杜、中倫等頂尖律所
參加講座,你將聽到
1. 申請郵件中常犯的錯誤
1.1 在郵件書寫方面是否規範
1.2 郵件發送時間、頻率是否合理
1.3 發郵件時心態、措辭上是否恰當
2. 申請郵件由哪幾部分組成,注意事項有哪些
2.1 為什麼郵件發出去後沒有回應?
2.2 申請郵件是否有套路?有沒有規範的格式?
2.3 申請郵件是不是越「創新」越好?
3. 【案例分析】幫你分析申請郵件能否過關
3.1 check 你的郵件規不規範
3.2 找出你郵件裡的問題,並幫助你修改
4. 【導師答疑】專業導師為你解答職場疑問
公開課時間
2017年5月28日 (周六)20:00-20:45
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