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萬元就能「內推」「保offer」?小心求職平臺的「坑」!

2020-12-15 共青團中央

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史上最難就業季」「錄取比例創新低」「裁員潮碰到招聘潮」……隨著秋招即將到來,一些線上求職中介平臺一方面製造求職恐慌,一方面聲稱有招聘「內部資源」「綠色通道」,推出高價「內推」「保offer」等項目,收費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是否真如求職平臺所說,交了錢就可以保證錄取?

內推比走後門還簡單?求職中介撒網式推銷

「××企業2020秋招正式啟動!我已入群領取專屬內推碼,提前一年拿全職offer!看到朋友圈裡出現這樣的信息,廣州的應屆畢業生小王興奮不已。掃碼入群後發現,想要獲得內推資格,需要轉發上述文案到朋友圈。

小王按照要求在朋友圈發文後被告知,簡歷可優先被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查看,但仍有篩選淘汰的概率。要想直通面試環節,需要參加6000元到5萬元不等的線上求職培訓班才有機會被「內推」。

類似這種打著「內推」旗號的文案,在朋友圈、應屆生求職微信群、QQ群裡病毒式擴散,一些求職中介甚至稱,「內推比走後門還簡單」

調查發現,所謂的「內推」都附加著一紙高額培訓費用單。某求職平臺稱,「4萬至6萬元的付費保offer項目有內推名額,可直通筆試或面試環節。一些平臺均在其高達四五萬元的付費項目介紹中承諾:「有企業內推,並保證順利拿到offer。」

一些平臺跟數百家大企業合作,享有大企業「綠色內推」的優勢,如果企業需要實習生或有用人機會,平臺可優先推薦付費學員。「我們有內部資源,很多企業給了我們一二十張面試直通卡,免費學員拿不到的。」平臺工作人員說。

一些求職平臺稱學員可享受在職員工輔導,最大限度掌握「內情」。一個求職平臺工作人員推薦了一個費用高達49800元的「V計劃」項目,稱這個項目是企業內部員工對求職者一對一的培訓課程,「在職員工擔任導師帶你梳理行業知識熟悉網申、筆試、面試流程,可以幫你順利拿到offer。」也有的平臺表示平臺導師有的是「校招面試官」,可提前知道考點。

名企實習、內部員工輔導、「保offer」都有「坑」

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平臺力推的名企實習、內部員工輔導、「保offer」套路滿滿。

名企實習其實沒有經過企業認可。

某求職平臺稱,其推出的STE(名企實踐項目)此前已與聯合利華、普華永道等企業開展合作,為求職者安排實習。該項目收費5500元,包括4周項目實習。但是,求職中介宣稱的實習只是「線上實習」,「導師」通過郵件、語音或者文字的形式進行溝通。

當追問可否開具相關企業的實習證明時,工作人員坦言:「項目合作的企業管得比較嚴,無法開具實習證明,如果一定要,可以蓋求職平臺的章。

暨南大學的楊同學付費參加了一求職平臺的「15天線上運營實踐項目」,項目內容包括給網易雲音樂做一場活動策劃等。任務完成後,平臺並沒有提供網易的實習證明,只是由平臺「巧妙地」將這個經歷寫進了簡歷。

號稱企業內部員工授課,但身份難辨。

某平臺表示,其收費上萬元的項目中,會安排學員意向投遞的企業高管進行全程輔導,一課時收費2000元至3000元。某平臺工作人員提供的一份「超過900位全行業精英在職導師名單」:JaneTu,就職於阿里巴巴集團天貓運營;DU,就職於騰訊產品經理;Daisy,就職於今日頭條用戶增長部……這份名單涵蓋網際網路、金融、地產等各行業,但均為化名。

「一些企業不允許員工在外兼職,為了保護我們的導師,只能展示化名。」工作人員解釋。

宣稱「保offer」,其實是「障眼法」。

一些求職平臺聲稱能幫學員拿到心儀的offer,如果沒有拿到合同裡列出企業的offer可以退60%的費用。

中山大學一名曾報過某求職平臺49800元「V計劃」的求職者表示,籤合同時,平臺會列出不同梯度的四五十家企業名單,其中有一些是符合學員求職意向的知名大企業,但大部分是招聘門檻低、招聘人數眾多的小企業,比如小型網絡公司、P2P金融機構等常年招聘銷售員的企業。「只要拿到名單中任何一家企業的錄取名額,他們就會聲稱『保offer』成功。

多家企業否認與求職平臺有合作 平臺涉嫌虛假宣傳

針對企業員工授課、與求職平臺內部合作等相關問題,通過向多家大型企業求證。屢屢出現在求職平臺名單中的騰訊公司表示,沒有與任何第三方求職機構開展任何形式的合作,不存在與線上求職平臺有付費內推的合作關係。另一家高頻出現在名單中的企業字節跳動稱,公司不允許員工私下代表公司對外進行任何指導。

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就規範的大企業而言,但凡有第三方號稱「保錄取」基本都是假的。

北京市天平(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歐衛安表示,求職平臺在未取得企業同意的情況下以「企業在職員工指導」「內推」為幌子招攬生意,屬於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而「保錄取」則涉嫌合同欺詐,相關監管部門可以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一些企業招聘負責人建議,求職者最好直接通過招聘企業的官網或現場招聘等渠道求職,避免上當受騙。同時,企業應在招聘過程中做到信息公開透明,避免第三方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去欺騙求職者。

相關焦點

  • 求職平臺數萬元出售「企業內推」名額稱「保offer」 人力資源從業...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見習記者孫永 唐國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隨著秋招即將到來,一些線上求職中介平臺一方面製造「工作難找」的求職恐慌,同時又聲稱有招聘「內部資源」「綠色通道」,推出高價「內推」「保offer」等項目,收費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 平臺求職要避「坑」:有的推高價培訓,有的稱付費可「內推」
    據了解,不少求職培訓項目收費上萬元,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價格不菲。例如,「愛思益」的工作人員介紹,「V計劃衝刺offer項目」價格為49800元,「V計劃培養項目」為29800元;「懂職帝」的工作人員說,「名企衝刺計劃」的優惠價為10980元;「麵包求職」網站顯示,「烘焙計劃」標價19800元起……此外,有的培訓項目在宣傳文案中有類似「保offer」的描述。
  • 高價培訓付費內推 網際網路平臺求職要避開這些「坑」
    例如,「愛思益」的工作人員介紹,「V計劃衝刺offer項目」價格為49800元,「V計劃培養項目」為29800元;「懂職帝」的工作人員說,「名企衝刺計劃」的優惠價為10980元;「麵包求職」網站顯示,「烘焙計劃」標價19800元起……此外,有的培訓項目在宣傳文案中有類似「保offer」的描述。
  • 4萬「保offer」?春招季「付費內推」再露頭
    來源:新京報求職遭遇賣課程,有的標價上萬元,offer先生提供「保offer」計劃要價4萬;多家公司否認收費內推;大學生勿輕信收費內推平臺一家付費內推機構的宣傳廣告。求職顧問稱「保offer」價格為4萬元。
  • 保offer要價4萬 春招季「付費內推」靠譜嗎
    春招季「付費內推」再露頭求職遭遇賣課程,有的標價上萬元,offer先生提供「保offer」計劃要價4萬;多家公司否認收費內推;大學生勿輕信收費內推平臺正值「金三銀四」春招季,騰訊、屈臣氏、中國人壽、廣發證券等多家公司發布了校園招聘信息,此外,還有寶潔等多家公司發布招聘啟事,招募2020年畢業生作為實習生。部分企業稱通過實習考核可獲得全職offer。
  • 警惕高價內推陷阱 宣稱"保offer"其實是障眼法
    「史上最難就業季」「裁員潮碰到招聘潮」……秋招即將到來,一些線上求職中介平臺一面製造求職恐慌,一面聲稱有招聘「內部資源」「綠色通道」,推出高價「內推」「保offer」等項目,收費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平臺力推的名企「內推」項目套路頗多。  方便快捷地找到一個好工作,是每個求職者的夙願。
  • 實習一個月18000元、5萬「保offer」…太坑了!
    例如,「愛思益」的工作人員介紹,「V計劃衝刺offer項目」價格為49800元,「V計劃培養項目」為29800元;「懂職帝」的工作人員說,「名企衝刺計劃」的優惠價為10980元;「麵包求職」網站顯示,「烘焙計劃」標價19800元起……此外,有的培訓項目在宣傳文案中有類似「保offer」的描述。
  • 平臺求職要避開這些坑
    一些網絡求職平臺推出高價培訓課程,有的聲稱可「付費內推」,保證幫助找到工作平臺求職要避開這些「坑」「11月還沒有offer(錄用通知),還有機會嗎?」「補錄都開始了,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是不是沒機會了?」「一大撥有轉正機會的寒假實習已經上線!」
  • 小時調查|交6.8萬保你拿到好offer?起底應屆生求職機構「生意經」
    2020年秋招季陸續開啟,市面上1000多家求職機構,近9成都推出了「保offer計劃」。動輒1萬到10萬不等的價位,卻能吸引大量學生報名,他們把求職時的焦慮和迷茫,「外包」給求職機構。這個計劃中,簡歷可以被潤色,實習經歷可以被填充,應聘可以被內推,最終能確保學生在畢業之前拿到一份offer。
  • 找工作可以「名企內推」 交錢保錄取 靠譜嗎?
    然而,進入正式群後又會被告知,「內推名額有限,拼團才能得到更多機會」。如果有人在群裡質疑內推的真實性,就會被立即踢出群。那如何進入正式群並成功拼團呢?如何進入正式群分享「我已加入阿里巴巴19秋招內推群」的文字和相應二維碼到朋友圈或200人以上大群,保存半小時以上,然後截屏給「求職小助手」。
  • 只要399元 就能獲名企內推資格?
    原標題:只要399元 就能獲名企內推資格?   正值暑期求職季,一些求職中介平臺號稱「名企內推」的信息在大學生朋友圈廣泛傳播。真有這樣的「福利」嗎?「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所謂「名企內推」「保錄取」的收費為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有的高達數萬元,但一些學生在交錢之後卻沒接到一個名企的錄取通知。
  • 畢業季求職培訓花數萬元 求職輔導機構「內推」涉嫌違法
    另外還有「內推」服務——通過內部資源,把學生推薦到其心儀的公司實習或全職工作。在一家名為愛思益的求職公司中,保就業的課程標價49800元,不保就業的課程也需要29800元。另一家公司則表示,如果學員沒有拿到目標企業的錄用通知,保就業的課程可以退費3萬元,不保就業的課程則不退款。課程內容包含一對一25課時、已經錄製好的網絡課程。
  • 「實習內推」成生意坑人套路須提防
    □丁家發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因為疫情影響,一些遠程線上實習崗位也受到了學生群體青睞。不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在網上,一些中介機構或個人竟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甚至有賣家表示不直接實習也可以購買「實習經歷」。
  • 網際網路大廠內推灰產:一個offer中介要價40萬
    因此,付費內推成了一些中介,甚至內部員工的生財之道。少則千元,多則數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offer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Tech星球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聯繫到一位好評量頗多的內推中介,他自稱擁有字節跳動內部的測評題庫,還可提供內推包過服務。
  • 5萬買「保offer」培訓,我進入職場的「韭菜」第一課
    免費修改簡歷、定製個性化輔導方案、不限次內推簡歷......職業輔導機構抓住「一紙offer難求」的緊俏市場需求,一招接著一招精準「下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1000多家求職服務機構,將近9成都推出了「保offer計劃」,價位從幾千到十幾萬元不等。而這些求職平臺號稱「保錄取」 的項目,實際是價高質廉的培訓服務。
  • 找工作不容易,秋招求職或招聘中,怎麼避開平臺的坑?
    那麼,當我們還沒有辦法很好地管理自己時,也不知道如何去施展你自己的抱負時,如何在求職中或者招聘的準備過程中,用巧勁?1、求職平臺的那些「坑」眾所周知,求職或招聘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坑」。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求生存,也在激烈的競爭之下,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真的應該相信平臺所謂的招聘「內部資源」嗎?
  • 一兩萬「買實習」三五萬「保錄用」,秋招警惕「內推」陷阱
    「保證拿高薪offer」「保姆式全程指導」「名企不限量內推」……秋季校園招聘即將到來,一些求職平臺的「配套服務」也隨之上線。他們標榜與企業有合作,兜售「內推」指標,甚至承諾可以花錢「買實習」「保錄用」。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其中套路滿滿,不少求職者大呼「上當」。
  • 花5萬進名企「保offer」,靠譜嗎?
    但是,在某電商平臺,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簡歷優化服務的價格區間僅僅是10元-50元。價格相差千元的兩大平臺,服務到底有什麼差異?今年大四的準畢業生小胡,在一家電商平臺和愛思益分別購買了簡歷修改服務。「我覺得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在我原本給出的資料上做了修改,頂多就是改了格式和版面布局。」小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 大廠的誘惑:一個職位價值40萬,內推養肥了誰?
    而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都在裁人甚至縮減招聘計劃,2020屆畢業生offer「一票難求」,而人人心嚮往之的大廠offer,更成了「千金難求」。從事揭露付費內推騙局多年的知乎答主「大欣V」透露,如今的付費內推灰色市場,確實存在內部員工與外部機構私下開展offer保過的業務鏈條。某些內推人士也確實可做到不僅保實習offer,還可保正式工作offer。
  • 內推實習竟要付費?售價千元至萬元不等
    ➤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希望就職於科技含量高或者能夠真正提升專業能力的實習崗位,但好的實習崗位比較稀缺,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生不惜花重金獲取,這種現象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部分中介機構、公司導師、電商運營平臺打著實習內推的旗號,實施聚斂錢財的非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