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分娩本身正在「去疼痛化」,但生產之後的抑鬱似乎並未因此而止步。
從產房被推出來的年輕媽媽,無法預見到自己可能會陷入到一種空前的、無來由的、長時間的情緒低落中。她們中的不少人甚至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意識到自己也撞上了「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的發生並不鮮見,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7.3%~37.14%。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統計,出現諸如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煩躁不安這些產後抑鬱「症狀」的產婦,比例竟高達50%~70%。
今天的主人公 @皮卡 就經歷了這一切。
在月子期間,她曾想抱著兒子從六樓跳下去,雖然那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逝:
「我沒有想報復或者傷害誰的意思,只是難過。」
「只是難過」,難過到甚至想要放棄生命。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太累了,太困了,太想睡覺了。我想,死了的話就可以一覺睡下去了。
每一天,寶寶都要兩個小時吃一次奶。
乳房脹痛,胸前像墜著兩個鉛球,青筋分明,盤虯臥龍,疼到分分鐘要爆炸。
美德樂的電動吸乳器必須坐著用,凌晨一點到四點正是母乳分泌最多的時候,怕機器吵醒寶寶和孩子他爸,冬天也要坐在衛生間的小板凳上吸奶,總是困得靠著牆就睡過去了,再被娃的哭聲喊醒,胸口一片冰涼。
餵奶也不輕鬆,娃嘴小,但力氣不小,常常嘬出血泡,乳頭皴裂。
每一口都疼到飆淚,還要咬牙往他嘴裡塞,要痛到乳頭全部長出新肉。
夜裡無論多累多困,給他餵奶我從來沒有躺著,都是掙扎地坐起來。冬天的冷水拍一把臉,把自己弄清醒,忍著側切的痛坐起來抱著餵奶。
餵完奶要給孩子拍嗝。
先是豎著抱著,從下往上一點點輕輕地拍,直到他打出嗝。然後再橫抱著,輕輕搖,直到徹底睡著。
接著要抱到床上,先讓小屁股著床,然後是背部,接著腦袋,最後輕輕把手抽走。每一下都要緩慢輕柔,有一點點不小心就得抱起來,把上面的過程再重複一次,直到他安安靜靜入睡,我的手腕已經痛到抽筋。
他腸絞痛,我得一宿一宿不合眼,抱著按摩小肚子。
娃出生只有四斤七兩,體重過輕,一針疫苗都沒能打。我不敢出門,怕去農貿市場沾惹什麼禽流感B肝,所有的蔬菜食物都是快遞上門。
我怕他活不下去,他那麼小,那麼弱。皺巴巴黑瘦瘦地一小個,我怕他生病怕他夭折,冬天我怕他冷著怕他捂著,我一夜要伸指頭到他鼻孔邊十幾次,試他還有沒有氣。
早晚都要洗澡,寶寶出生的時候是二月,需要提前開好空調取暖器,提三桶水到房間倒在浴盆裡,把他平放在浴架上沐浴,洗完了把水提走。
洗完澡了要給他做按摩、撫觸和排氣操。
一天還要換十來次紙尿褲,每一次都要用溫水洗屁屁,擦乾、晾乾。
還要對付他不小心拉髒的衣服,和洗澡、洗屁屁替換下來的一堆浴巾、毛巾、口水巾。腰痛在叫囂。
孩子他爹工作忙,不指望他幫忙,但讓人抓狂的是他還要指責!
他會說:你困你就睡唄,他睡你也睡不就行了。
他會說:我明天要上班,你跟媽帶娃睡,我去隔壁。他吵我怎麼睡覺啊。
他會說:你怎麼老說手疼?都是你平時不運動,娃才幾斤重。
他會說:哎呀,快快快,他拉了!你快接過去!
他會說:你白天沒事去健身房鍛鍊鍛鍊啊!
他會說:你累我也累啊,我上了一天班了。你又不用出門。搞搞家務活你還累啦?那人家家怎麼搞的?
忙了一天人困馬乏就想倒頭就睡,腦袋裡卻還繃著一根弦,以應對夜裡孩子哭了第一時間跳起來,娃他爹還要說:
媳婦,我覺得你最近對我關心不夠!
我了個@!#$%^&*。
累和痛是小事,重點是睡覺時間少。
更重要的是挫敗感太強!
那段時間,即使是在我媽承擔了所有家務的情況下,我一天加起來也只能零零碎碎睡四五個小時。嬰兒睡眠周期短,成人不是啊,我往往剛合上眼,他就開始哇哇哭。
餓了?拉了?困了?肚肚痛?一個一個嘗試,一點一點排除。他只是小小的拳頭緊握,拼命哭嚎,任我在大冬天急出一身汗。
因為乳多,孩子來不及吞咽,總是嗆到咳,一不小心就飈他一臉。他一刻都等不了,吃就咳,拔出來就哭。
他要抱,像個小定時炸彈,在手上睡得好好的,一放下就醒,扯著嗓子哭嚎,夜裡睡覺又非常警覺,需要捏著他的小手,否則一揮就把自己嚇醒。
所以每當他睡覺的時候,我都輕輕握著他的手。怕奶太多會嗆到他。只要稍微一有動靜就趕緊爬起來,趕在他醒來吃奶前先擠出來一些。
我一宿一宿地側著身,握著他的小手,一動不敢動,直到他再次哭醒。每天早上脖子、肩膀、胳膊、腰背一片酸痛。
他還是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
而我也還是搞不清他為什麼會哭。太挫敗了。
餓了?困了?疼了?累了?要抱抱了?
他什麼都不會說,只留給我聲嘶力竭地哭嚎,把小腿使勁蹬,把小臉掙到通紅,讓我著急上火,百爪撓心,恨不得跟抱著一起哭一哭!
我的每一天都在抑鬱。
他的每一次哭,我都有強烈的挫敗感:我不是個好媽媽。我連自己的寶寶都照顧不好。乖寶寶,你為什麼哭啊?告訴媽媽好不好?
他的每一次有鼻涕,我都有難以抑制的恐慌:是不是感冒了啊?是不是不舒服啊,是不是難受啊?
對不起啊,媽媽沒有照顧好你!
我連自己的寶寶都照顧不好,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那天下午,生完娃第十五天,我站在六樓的窗前,窗外是一片冬天的肅殺,樹葉樹枝光禿禿的,連平時日看慣的牆都顯得蒼白到絕望。
我滿心翻騰的念頭是:
我的人生太失敗了!我太沒用了!我一無是處!我怎麼這麼蠢啊!我到底為什麼要生娃?我好累啊。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我都照顧不好自己的寶寶啊!
媽媽不想活了。媽媽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你這麼小這麼弱,不能把你一個人丟在這個世界上受罪。乖寶寶,媽媽愛你,媽媽帶你一起走。
我回過頭,娃躺在床上,那麼小,那麼弱。
寶寶,媽媽對不起你。媽媽不應該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受罪。
我看見樓下的地面在向我招手。
它在說:跳吧跳吧,跳下來吧,一了百了!
它在說:來吧來吧,到我的懷抱裡來,好好睡一覺!
它在說:來啊來啊,抱著你的寶寶到我懷裡來啊。他睡著的樣子多可愛,醒了又要遭罪啊。
我抱著他,滿心都是自責:
我是個什麼媽媽啊?我都沒有把你照顧好。你這麼小這麼弱,總是哭,哭到聲嘶力竭。我為什麼要把你生到這個世界上受罪啊!媽媽對不起你,媽媽要是走了,你一個人怎麼辦?媽媽抱你一起跳下去好不好?
那個時候,我摸著窗框,低頭看他,看他的小眉毛小鼻子小眼睛。
他動動小嘴,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我慌忙撒手,抱著他搖啊搖,七手八腳解開衣服去餵他。他拱在懷裡,閉著眼睛,努力咂吧嘴。
我無意識的時候,無聲無息的淚水已經糊了滿臉,整個人像被一團烏雲籠罩,覺得人生絕望,自己卑微地像個蟑螂。
然後,我看著他,淚水簌簌地落在他的衣服上。他那麼小那麼可愛,他那麼努力地吃飯飯。吃完了,他打了個小飽嗝,安靜地睡在懷裡。
忽然,他在睡夢中微微扯動嘴角,露出個小小的笑容。
那一絲微笑轉瞬即逝,而我嚎啕大哭。我抱著他,把他緊緊地摟在懷裡,像有人要將他奪去。
我不再壓抑,放開了嗓門,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那天下午過後,像是一直以來影響我的激素烏雲終於散去了。
我回過神來才發現從生完孩子出院之後我的整個人狀態都不對:
原來我的每一天都在焦慮,都在擔心,擔心娃,擔心自己的未來。
那次哭完了,我像是卸掉了渾身的重擔,從拼命做個完美好媽媽的狀態裡掙脫出來了。
我腦海裡翻騰著那句話:
媳婦,我覺得你最近對我關心不夠!
我了個八擦。
你丫不僅不幫忙,還開始爭寵了?不是應該咱倆一起照顧孩子麼,難道要我照顧你們倆?
矯情是一種病,只有帶娃才能治!
我開始有意識地創造娃他爹帶娃的事項:
娃給你,抱著去!
娃拉了,換尿布去!
你去給洗澡!
你去逗娃玩!
不會?學!
讓娃和娃爹睡一個房間。夜裡娃扯嗓子哭,娃他爹嚇一跳:這娃怎麼哭了?
餓了。
夜裡又哭了,娃他爹抓狂了:怎麼又哭了?
又餓了!
凌晨娃又哭了,娃他爹崩潰了:啊啊啊啊!又來?
沒錯,又該吃了。
一宿過去,娃他爹就拜服了:媳婦,你真不容易!
我開始帶著娃外出,不再讓娃影響我的自由安排:
買個推車嬰兒背帶,背上紙尿褲紙巾溼巾備用衣服,帶著娃想去哪去哪:公園、商場、景點、健身房、看花車、看外灘、看豫園、看賽龍舟,娃93 天的時候還抱著他爬過黃山。
回過頭來,我現在覺得當時的自己可笑。是的,很可笑。
我看著他的小鼻子小眼睛,肉嘟嘟的小胳膊小腿,還有可愛的小屁股,簡直難以置信:我當時怎麼動過那樣的念頭?我是傻逼麼?這麼可愛的小寶寶
——好吧,還是醜,但那也醜萌醜萌的!我當時怎麼會動那樣的念頭?
可我翻來那時候的日記,我知道那是我真切地經歷過的。
雖然顯得卑微,醜陋,不恥,懦弱,但那是我真切的經歷。我真切地打算放棄自己的生命,就因為那時候我看見的未來讓我沒有希望。
激素讓我莫名其妙地情緒低落,睡眠不夠讓我抓狂。
更可怕的是,我想做一個完美媽媽。
我希望他沒有紅屁屁,沒有溼疹,沒有頭垢,我要他乾乾淨淨白白胖胖活潑可愛,我要他體重增長很好,大動作發育測試一切都好。我還要他醒來睜開眼睛的每一個瞬間我都在眼前,我怕他怕黑。我絕不讓他哭鬧超過五分鐘,我聽說哭超過十分鐘會缺氧影響大腦。
我放棄了。我接受了,接受家裡亂糟糟的,接受他的口水巾浴巾不是疊的整整齊齊地觸手可及。之前我甚至焦慮到,連他的口水巾晾曬都必須按顏色排列,因為不同的顏色對應不同的作用
——這根本不是我啊,我平時多邋遢啊!
我把娃交給我媽和孩子爹,讓他們用之前凍好的母乳餵寶寶。
我除了定時用電動吸乳器排空,不再管寶寶吃飯。終於好好地睡了一天。起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天也藍了,花也香了,人生也美好了!
如今,寶寶快五個月,夜裡要吃三次飯,白天三四個小時一次,而我已經調整好作息,可以輕鬆應對。
娃他爹,每天回來抱著娃不撒手,爺倆咯咯咯地對著傻樂,也不知道互相在講什麼。
現在娃他爺爺來帶孩子,每天都要誇:寶好乖/寶真乖/寶真聰明啊……
女性在懷孕時,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後,雌激素迅速下降,加上太擔心孩子,無法應付產後忙碌的生活,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變化等,帶來了這場「產後抑鬱症」,這不是臆想的痛苦。
1994 年,英國著名的《孕產婦死亡保密調查》發現,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孕產婦自殺,是孕產婦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有多少新手媽媽不能倖免於「產後抑鬱」,不能倖免於無數次輾轉在嬰兒床邊的空洞、無盡的自我懷疑、和漫長的失眠、焦慮、暴躁、絕望,就有多少新手媽媽在竭力地求助。
讓我們這些求助的信號散發出去。
本文自述首發於知乎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