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吧」

2020-12-22 懿史為鑑

當代的人總是面對著各種各樣的麻煩,各種各樣的苦惱,更有許多難言之隱,或是學業的壓力,或是家庭的壓力,又或是人到中年,面對各種身體和經濟的各種壓力,這使他們身心崩潰,得上了抑鬱症。這個時候,每當他們和朋友傾訴時,他們的朋友總是淡淡地來上一句:「想開點吧!」

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這麼說,可是,你們想像中的抑鬱症,難道就只是調節心情就能好的嗎?那幹嘛還要吃藥?朋友們,你們再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吧,無異於對癌症患者說:「好起來吧,不要讓你的癌細胞繼續擴散了」通過和癌症進行類比,大家就會發現,這句話實在無腦。可能你的一句:「想開點吧」卻成了最傷人的一句話

有人白天笑臉敷衍趨勢,有人半夜成宿成宿,睡不著覺,他們內心總是煎熬的,在常人眼中,他們看起來再正常不過了,甚至看起來比平常的人更加樂觀,他們不願意將自己的煩惱吐露出來,因為就算吐露出來,也只有淡淡的一句,想開點吧!

舒肝解鬱膠囊,帕羅西丁,西酞普蘭,這些藥物對於抑鬱症患者並不陌生,他們在睡不著的時候,只能坐在床邊,倒上一杯水,把一粒一粒的藥放在手心,就著水服下。但就算他們吃了藥,心中依然是焦慮的,依然是不安的,似乎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但是生活還是得繼續,明天的工作依然要繼續,於是他們在床上翻來覆去強迫自己睡著。有的時候自殺卻是他們的解脫

自殺固然是一種輕視生命的行為,是不被大眾所認可的,甚至在某些宗教的教義中,自殺是要下地獄的,難道他們就不想好好活著嗎?他們固然是想的,但因為種種的原因,自殺竟然是最好的選擇。抑鬱症最壞的結果就是自殺,但你以為一開始就是這樣的結局嗎?不,一開始的結局是美好的,是可以挽回的,就是因為這個社會的冷漠,和「你」淡淡的一句:「想開點吧!」當他從高樓上跳下,摔得粉身碎骨,你卻在旁邊淡淡地說他自己不珍惜生命,關我什麼事?這個社會如果有一些溫度,他也不會爛在地上,讓你這樣的去說他。

根據調查表明,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2600萬,且有62.9%的患者在出現抑鬱症狀後從未就醫。在我國的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佔了50%-70%。而且正在逐步提升,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更加可怕的是,青少年的比例居然居多,且在逐步上升,祖國的未來,新時代的引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這實在是讓人擔憂

現在的學生,面臨著學業,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壓力,有人遭受校園欺凌,有人備受歧視,也有人父母離異。

介紹一個真實的案例:我的一個初中同學成績優異,品學兼優,我們關係非常好,但他的父母離異了,他和他的母親住在一起,但是他和他母親的關係十分糟糕,他一直覺得他的母親非常嫌棄他,因此幹什麼事情都非常自卑,即便他足夠優秀。我每天中午都在一起吃飯,放了學,我們也一起走,因此,他有足夠的時間向我傾訴,我當時非常不理解他,和自己的母親又有什麼過不去的仇恨呢?我甚至有一段時間很討厭他。但看到他手肘上一道道的劃痕,我又十分的心疼。也常常淡淡的說:「想開點吧」再後來他就轉學了,去了同省的另外一個小城鎮。至此之後他遍杳無信訊。雖然一直很想念他,但我還是不能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

直到初三的某一天我病了,病了很長時間落下了很多的課。在此回到學校時,很多的東西我都聽不懂了,我只能盡力追趕。奈何身體實在太差;病了又好,好了又病。反反覆覆,身心崩潰。終於病好的差不多時。回到學校,猶如聽天書。性格孤僻我的本來就沒啥朋友他走後我就更沒人可以傾訴了。我的病仿佛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把多年我在心中的壓力和委屈瞬間壓塌。父母,老師,同學的不理解一時間使我整日足不出戶,整日把自己關在房間中,心中壓抑和孤獨以及焦慮爆發。以及確診中度的抑鬱症。我開始理解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每個人都是這樣冷漠。當我在父母的軟磨硬泡下,我又回到了學校,並且我的父母和老師談了談。老師們嘴上說著理解,也告訴老師們不要宣揚。這時有少些了解情況的同學就對我說「想開點吧」這句話聽起來即熟悉又顯得格外刺骨。呵呵呵呵呵呵呵!

相關焦點

  •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這些話不要說
    我把這些能回憶起來的言論,用對話方式,總結如下,如果你身邊有可知的抑鬱症患者,不能感同身受,請不要二次傷害,一句話你說出來不費吹灰之力,卻可能成為壓死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1,想開點,沒什麼大不了的誰不想想開,要不是抑鬱症的困擾,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比你更精通如何想得開。
  • 如果你想安慰抑鬱症患者,請不要對他們說這些話
    1.多出去走走吧,你只是想得太多了這是在我從業生涯中,聽到抑鬱症患者說的最多的話,「沒有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得太多了。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不被理解是一件多麼無奈又難受的事。面對別人內心的痛苦,旁人很難感同身受,要得到他人的同情,確實很不容易。但有些人卻總喜歡輕易的對別人的生活妄加揣測和指責,然後在輕飄飄的說一句,你就是想太多了。這樣未免就顯得刻薄了些,我想說,抑鬱症患者確實想得多,可他們的想太多並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一種病態的表現。
  • 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的話有哪些?不知道的話,快來看看吧!
    抑鬱症患者是一個非常敏感和脆弱的群體。有時候一個錯誤的用詞就可能會傷害到他們。這篇文章是備受折磨的抑鬱患者的內心呼籲,我們能做得很少,但首先做到不要像下面這樣說話。在你說這些之前,我想告訴你:抑鬱症並不是睡一覺後就會消失的事!請告訴他們:「我們一步一步地處理,我會一直在這裡幫助你的。
  • 這些話,千萬不要說給抑鬱症患者!
    對於正在經歷抑鬱的人,我想說,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我們,都不要責備自己,永遠尊重自己,要始終記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拋開過去,甚至是現在,即使只剩未來,未來也是有很多人我們在乎又愛著我們的人,他們在等著我們走到那裡和他們相遇,而且必將相遇。
  • 請不要再傷害抑鬱症群體了
    」、「生吃了人,我很抱歉」「12點了,網抑雲時間到」還有網友製作了各種表情包。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是不會說出來的」,這種對於抑鬱症的誤解直接關上了抑鬱患者向外界求助和傾訴的窗戶。抑鬱症最難治和最可怕的地方,源於不了解當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時,得到的回應通常是矯情、想太多了、你就是沒想開、你要學會調節情緒。這樣的回應無疑是對他們沒有任何幫助的。
  • 拜託,永遠不要和抑鬱症患者說這七句話
    生活中的抑鬱症患者,已經不能少來形容了。抑鬱症雖然漸漸引起了社會的重視,但是仍然有人總是說著適得其反的話,完全沒有幫助到患者,反而令其更加焦慮。以下七句話,請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第一句:你又抑鬱了?是的,我又抑鬱了,謝謝你又提醒了我。
  • 心理學家: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3句話,否則他會更緊閉心門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看起不錯」這樣的話,也許你的本意是想安慰他,甚至讚美他,告訴他看起來沒有那麼不堪,但是這樣的說辭會讓他覺得,你在無視他的痛苦和掙扎,下次他可能就不會再向你求助,而把自己封閉地更緊了。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的6句話
    我國抑鬱症患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已達4.98%,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以下有6句話,請不要對他們說。請不要再忽視抑鬱症,也不要再讓「你以為」帶來二次傷害。但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對方在經歷些什麼,最好不要這麼說。即使你確實有過抑鬱的經歷,想要告訴對方:「並非只有你在經受痛苦」,也是需要再三思量的。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子卻患上了抑鬱症,甚至一度嚴重到要自殺的地步。在江邊,她是這樣說的,「我已經三十四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我不知道我是怎麼了,我就是想逃走。」面對這樣的英子,宋倩和喬衛東(她的媽媽、爸爸)顯然是手足無措的。他們感受不到她的痛苦,亦不知道如何去跟一個抑鬱症孩子溝通。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子卻患上了抑鬱症,甚至一度嚴重到要自殺的地步。 在江邊,她是這樣說的,「我已經三十四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我不知道我是怎麼了,我就是想逃走。」 面對這樣的英子,宋倩和喬衛東(她的媽媽、爸爸)顯然是手足無措的。他們感受不到她的痛苦,亦不知道如何去跟一個抑鬱症孩子溝通。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說到抑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矯情」、「軟弱」、「想太多」事實上,抑鬱症被誤解太多它不會讓你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能帶來痛苦,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抑鬱症患者:媽媽,求你!請不要再往我傷口撒鹽,行嗎?網友怒了
    請你不要再往我傷口上撒鹽,行嗎?」這是一個抑鬱患者小靜對媽媽說的話。小靜成長在單身家庭中,父母離婚。父母早年感情不和,經常大吵大鬧。不僅僅對於你和患者來說,都是建立了巨大信心,杜絕無知的恐懼與黑箱效應,而不是象一隻無頭蒼蠅到處碰撞,把自己也搞得精疲力盡,這是極其不應該的。了解抑鬱症的發病原因,是不是也有家庭環境的原因,是不是有自身的原因。前面粗略地說到了,那麼就請家屬們不要在心裡抱怨、埋怨這個世界不公了,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學習上,花在去了解抑鬱症這個精神疾病如何治療上。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說到抑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矯情」、「軟弱」、「想太多」事實上,抑鬱症被誤解太多它不會讓你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能帶來痛苦,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
  • 數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這個城市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沒有一個地方能容得下我。也會一個人不開燈在客廳裡坐著,周圍很安靜,時不時會有些車鳴笛聲,還有我哭泣的聲音。很多人都認為抑鬱症患者很矯情吧,每一天就會傳播負能量,這個不開心那個不開心。
  • 抑鬱症患者到底適不適合工作呢?看看患者的自述吧!
    很多抑鬱症患症以及家屬經常問我說:患上抑鬱症這種疾病可以做些什麼工作,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位患者的自述,看看他是怎麼做到,如果感覺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以及受益。我的父母一直安慰我不要著急,大不了之後去當個公務員,當個老師,但我看見父母的根根白髮,我實在怨恨自己,這樣的自己不想再成為父母的負擔,我心疼他們這麼累而自己卻如此頹廢。參加新的工作已經倆個月,事情果然如預想一般的發展,我再次成為主管厭煩的對象,在會議室內,她大聲對我說:」怎麼來了這麼久,這點事都不會」。
  • 哪些話不宜對抑鬱症患者說?我們又該如何去幫助患者?
    最近有很多患者家屬問如何幫助患者,對此我說說我的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屬,如果感覺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析出去讓很多的人受益。我們不宜說那些話給抑鬱症患者聽?抱怨:「你再這樣下去,我都要崩潰了。」評價:「你這樣就是矯情。」控制:「你讓自己忙起來,就會好一些了,現在起來和我一起動一下吧。」
  • 一個中學生抑鬱症患者的經歷:我曾想遁入空門
    非常有自信,就像網上說的「小時候我在想以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想多了。」因成績好,在學校也算是名人,同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某些同學都認識我。理所應當的,我考上了縣裡最好的的中學。我想要轉學,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我想去鎮裡上學可是媽媽對我瘋狂的洗腦,我的願望沒能實現。我很想努力學習,可是我上課老是愛打瞌睡,根本提不起精神。不論晚上多早睡,可能我的睡眠質量就不高吧。
  • 一個中學生抑鬱症患者的經歷:我曾想遁入空門
    非常有自信,就像網上說的「小時候我在想以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因成績好,在學校也算是名人,同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某些同學都認識我。 理所應當的,我考上了縣裡最好的中學。上學沒多久,我的那種優越感消失了,我不再是名列前茅了,處在中等偏下的階段。我漸漸的變得不再有自信,變得自卑。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呢?
    關於抑鬱症相信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關於這症疾病的說法有各種不一,有人說它不是病有人說它是病,少數人認為這是一種疾病,而多數人認為並不是,這是因為我們國家對於心理健康問題的問題宣傳很少,最近一兩年才慢慢的重視起來,前段時間微博上了好幾次的熱搜。
  • 抑鬱症不是一種選擇,不要責備抑鬱症患者,試著去傾聽而不是評判
    對抑鬱症患者說出的這些話,就像是對腿部骨折的患者說:「你別管疼不疼的,站起來走走就好了。」是的,對抑鬱症患者的那些責備也是同樣離譜。所以,如果你想幫助一名抑鬱症患者,儘量不要去責備、批評、評價他,而是試著去詢問、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