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學生抑鬱症患者的經歷:我曾想遁入空門

2020-09-04 知音療愈

我第一次感覺心情低落的時候是我剛上初中時。小學時成績很好,基本上是班上的一二名。非常有自信,就像網上說的「小時候我在想以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因成績好,在學校也算是名人,同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某些同學都認識我。

理所應當的,我考上了縣裡最好的的中學。上學沒多久,我的那種優越感消失了,我不再是名列前茅了,處在中等偏下的階段。我漸漸的變得不再有自信,變得自卑。

我想要轉學,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我想去鎮裡上學可是媽媽對我瘋狂的洗腦,我的願望沒能實現。我很想努力學習,可是我上課老是愛打瞌睡,根本提不起精神。不論晚上多早睡,可能我的睡眠質量就不高吧。



老師把我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初覺得我只是學習壓力大,而我也只是這樣想的,於是去了醫院,卻被查出,我有中度抑鬱症,可這正是高考前夕。

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壓迫感,我發現我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做任何事我都感覺好麻煩,我覺得活著太沒有意思了,我想離開這個世界。

我在家裡蜷縮在床上,我是誰,我怎麼了……我真的很痛苦!我無奈的哭了起來,可似乎,心並不屬於我,我似乎只是一個行屍走肉。看到桌子上的左羅復,勉強著吃了下去,抱著唯一的希望去緩解自己的痛苦。

就這麼硬撐著,我還參加了高考。其實老師並不建議我參加高考,但我還是打算試試。結果可想而知我落榜了。



我以為吃了藥就會有好轉,可是我想多了,這個藥不僅沒有我想像中的作用,而且對我的副作用太大了:心跳加快,全身發熱。那個暑假我就一直處在到底是吃藥還是不吃藥的糾結中。吃藥吧,出現那種難受的副作用我就會想:「我是不是沒有抑鬱症啊,我會不會吃錯藥了。」不吃呢,還是難受,就會期待我吃了會不會要好點啊。

而這種吃藥的痛苦,讓我想遠離這喧囂的城市,我想過出家,可是出家也要本科學歷啊,我卻什麼也沒有啊。

我被強行帶去人民醫院心理諮詢看病,醫生說我這個情況需要做一個長期的心理諮詢,可是我覺得太貴了,她就介意我去四醫院,因為那裡相對便宜點。四醫院是精神專科醫院。醫生給我開了藥,是安適和百適可。這兩種藥對我來說倒是沒有副作用。可是我覺得還是沒什麼用,最多就是心裡安慰。但也許我還抱著心裡安慰的這種幻想吧,可能這就是唯一的希望吧。



​到現在,我依舊堅持,情況似乎好多了,但我不敢肯定我現在抑鬱症完全康復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痛苦減輕了非常多。

這就是我,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症的經歷。所以我真的能體會到那種痛苦。沒有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是沒有任何資格評論或指責抑鬱症患者的。願社會能用平常的眼光看待我們,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希望現在還深陷抑鬱症困擾的病友們能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一個中學生抑鬱症患者的經歷:我曾想遁入空門
    編輯 老師把我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初覺得我只是學習壓力大,而我也只是這樣想的,於是去了醫院,卻被查出,我有中度抑鬱症,可這正是高考前夕
  • 抑鬱症對中學生的影響有多大?
    今天跟大家聊聊抑鬱症對當代中學生的影響力有多大?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發病率約為11%,中國有超9500萬患者,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僅次於抑鬱症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嚴重的患者中有15%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過自殺的念頭,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估計高達100萬,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在不斷增長,在未來的一年裡,將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會出現抑鬱症症狀。 發生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
  • 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
    這是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在經歷過心理治療之後,這名作者開始試著與人們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並希望其他人看到漫畫後,能與自己的經歷聯繫起來。與別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和自殺的想法非常重要。有時候你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也不是孤立無援的。你可以求助家人,身邊的朋友以及心理諮詢師,勇敢地告訴他們你正經歷的黑暗,讓他們來幫助你。
  • 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日記:我還年輕,還死不了
    你看,我還能一邊哭一邊打字,還注意加破折號,我還有救的是不是?我也曾和別人分享我的童年經歷,也曾經跟人吐槽過我的家庭背景。我在溝通的過程中,才明白自己和別人原來不是一樣的。原來不是每個人從小就會經歷性騷擾,原來不是每個人的家長都這樣教育孩子。
  • 抑鬱症患者:我很好,我只是有點喪...
    所以只能在心裡默念:我沒有不開心,也沒有抑鬱情緒,我只有點喪。在很多時候,不得不將喪喪的情緒壓抑下來,久而久之,抑鬱症的症狀開始蔓延。山東大學調查者劉丹發布的《中學生抑鬱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表明,在班級的每20人中,幾乎有8個人會有抑鬱症狀。甚至在可能出現抑鬱症狀的392位調查者中,中度和重度佔了患者的30%。
  • 了解抑鬱症,關愛抑鬱症患者
    後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墜樓的男子30多歲,生前曾患有抑鬱症。,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往往背負了更多的壓力,一直到情緒崩潰,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抑鬱而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但是在經歷愛妻徐松癌症離世、二次婚姻破裂等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熱情和樂於助人的徐遲變得孤僻、沉默,幾乎足不出戶:不讀書、不看報、不下樓、不會客。他從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變成了一個把生命看得毫無意義的人,在他自怨自艾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他也曾對身邊的朋友訴說過自己的孤獨和寂寞,稱自己想自殺。然而周圍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只覺得他是想太多,沒有什麼大不了。
  • 請給抑鬱症患者留下一個「綠色通道」
    學生時代的我,曾在校內諮詢中心作為導師助手接觸過很多大學生抑鬱症患者,他們闡述著自己不盡相同但卻極其相似的經歷,從談笑有聲到聲淚俱下,直至最後用紙巾抹去暫時的愁容,努力地微笑著說出四個字:「謝謝老師。」 縱使特殊,他們也想回歸正常的生活;縱使艱難,也不願給他人帶去麻煩。代入我所接觸的所有來訪者中,該原則無一例外。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看完我哭了
    知乎上「在抑鬱症患者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問題下面,最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抑鬱症就像一個提著刀的陌生人,每天捅你一刀,周而復始,天天如此。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 抑鬱症患者的戀愛心理:我也想愛你,但我不配,也不敢
    前兩天,讀者兔子分享給我一個秘密:非常喜歡的戀人因為抑鬱症把我拉黑了,拉黑我之前說了一句,對不起,我病了,我要吃藥。我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我不能愛你了。最近看了很多文章,都在講有一個抑鬱症戀人是什麼感受。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抑鬱症患者談戀愛時,自己的感受。知乎上很多提問:抑鬱症患者可以談戀愛嗎?很多回答都是:「最好不要禍害別人。」
  • 得抑鬱症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3個患者的真實經歷,給出了答案
    長期這樣的生活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患上抑鬱症。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生活是痛苦的,因為從外表上看,抑鬱症患者與普通人沒有區別,但抑鬱症患者每秒鐘都可能瀕臨崩潰,因為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外人無法感受到患者的痛苦。抑鬱症發展到最後,往往會導致自殺。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 有患者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但沒有人知道我心裡的苦,當我和爸媽說我可能患了抑鬱症時,他們卻不相信,覺得我就是想不開。班上老師也不相信我得了抑鬱症,只是覺得我學業壓力過大。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天經歷著怎樣的煎熬。」毛娜說完忍不住流淚了。
  • 我是個抑鬱症患者,我很正常
    8年前的3月18日,一個叫走飯的姑娘離開了凡俗世界。她罹患抑鬱症,選擇自己結束生命。她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微博帳號,很多人因此認識了她。    在她走後,評論區來了很多人。抑鬱症患者在這裡交流病情和治療經驗,或只是單純的發洩情緒。
  • 一個面癱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救贖
    我找不到根源,但導火索毫無疑問,就是面癱後遺症。我也曾多次自問:哪怕面癱一輩子不痊癒,難道我就活不了了麼?可問題是理智上知道即便面癱一輩子也不影響我的人生,但情感上卻完全無法接受,只能躲在心裡的角落裡瑟瑟發抖。
  • 如何讓抑鬱症患者變得開心?一個方法就夠了
    有讀者問我:「怎麼樣才能讓一個抑鬱症患者,變得開心起來」我諮詢過上百個抑鬱症患者,用我的經驗來說,最重要的是傾聽。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經歷過什麼事情。何況樂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他們能夠樂觀,就不會有抑鬱症了。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中國10—24歲人群的抑鬱症發病率在2005—2015年顯著增加,中學生中度抑鬱的檢出率為23.7%—54.4%,重度抑鬱症的檢出率為3.3%—9.68%。而且,青少年要經歷人生中多個重大抉擇和轉折,由此帶來的情緒波動和不適應心理,都容易誘發抑鬱症。2. 周邊環境有報導稱,童年時期經歷過負面遭遇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你得抑鬱症也是由於家庭原因嗎?」
  • 多年的抑鬱症,現在我終於得到了治癒,我想分享我的治癒經歷
    我甚至去看了一個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一個女孩子的微博,2012年在自殺之前留了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那裡是抑鬱症患者的樹洞。你去看一看,會看到成天有特別消極的留言在刷。
  • 一個家庭對抗產後抑鬱症的故事:8%至12%的母親會經歷產後抑鬱症
    他制定了計劃想幫助妻子,但是幾個小時過去後,情況又不一樣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產後抑鬱症是母親在生完孩子後的第一年內可能經歷的一種抑鬱症。她同意分享這個故事,並希望能代表產後抑鬱症患者發聲。阿瓦德說,他的妻子曾嚴厲地批評自己,因為她沒有辦法照顧甚至是接近自己的孩子。他說:「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
  • 一個富二代抑鬱症患者的自救
    有一句說得好:白天,我是搞笑廢物;晚上,我是抑鬱怪物。很多人總以為,抑鬱症患者都是鬱鬱寡歡,但事實上,他們往往看上去比普通人還要開朗。書單君曾在網上看過一組抑鬱症患者的照片:有位媽媽拍了一張兒子和狗狗的合影,照片中兒子的笑容很燦爛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因為善良,我決定多活一天
    Andrew Solomon在演講中說,我一度認為自己是個非常堅強的人,即使在集中營,我也能夠頑強的存活。1991年,我經歷了一連串的不幸。母親離世,愛情終結。告別了幾年在外的漂泊生活重歸故裡,我在經歷這一切後依舊安然無恙。其實很多患有抑鬱症的人,他們的承受能力很強。生理上的疼痛或者人生必然要發生的事情,他們都可以坦然接受。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白:無論我怎麼掙扎,都逃不出來
    殊不知,你隨意的一句話會對抑鬱症患者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 如何治療抑鬱症,如何給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帶來溫暖,下面的這則案例,也許會幫到你!英國小夥兒馬特·海格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剛患上抑鬱症時,他只有24歲。後來,經過漫長的自我治療,他不僅戰勝了抑鬱症,還寫了一本暢銷書——《活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