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感覺心情低落的時候是我剛上初中時。小學時成績很好,基本上是班上的一二名。非常有自信,就像網上說的「小時候我在想以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因成績好,在學校也算是名人,同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某些同學都認識我。
理所應當的,我考上了縣裡最好的的中學。上學沒多久,我的那種優越感消失了,我不再是名列前茅了,處在中等偏下的階段。我漸漸的變得不再有自信,變得自卑。
我想要轉學,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我想去鎮裡上學可是媽媽對我瘋狂的洗腦,我的願望沒能實現。我很想努力學習,可是我上課老是愛打瞌睡,根本提不起精神。不論晚上多早睡,可能我的睡眠質量就不高吧。
老師把我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初覺得我只是學習壓力大,而我也只是這樣想的,於是去了醫院,卻被查出,我有中度抑鬱症,可這正是高考前夕。
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壓迫感,我發現我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做任何事我都感覺好麻煩,我覺得活著太沒有意思了,我想離開這個世界。
我在家裡蜷縮在床上,我是誰,我怎麼了……我真的很痛苦!我無奈的哭了起來,可似乎,心並不屬於我,我似乎只是一個行屍走肉。看到桌子上的左羅復,勉強著吃了下去,抱著唯一的希望去緩解自己的痛苦。
就這麼硬撐著,我還參加了高考。其實老師並不建議我參加高考,但我還是打算試試。結果可想而知我落榜了。
我以為吃了藥就會有好轉,可是我想多了,這個藥不僅沒有我想像中的作用,而且對我的副作用太大了:心跳加快,全身發熱。那個暑假我就一直處在到底是吃藥還是不吃藥的糾結中。吃藥吧,出現那種難受的副作用我就會想:「我是不是沒有抑鬱症啊,我會不會吃錯藥了。」不吃呢,還是難受,就會期待我吃了會不會要好點啊。
而這種吃藥的痛苦,讓我想遠離這喧囂的城市,我想過出家,可是出家也要本科學歷啊,我卻什麼也沒有啊。
我被強行帶去人民醫院心理諮詢看病,醫生說我這個情況需要做一個長期的心理諮詢,可是我覺得太貴了,她就介意我去四醫院,因為那裡相對便宜點。四醫院是精神專科醫院。醫生給我開了藥,是安適和百適可。這兩種藥對我來說倒是沒有副作用。可是我覺得還是沒什麼用,最多就是心裡安慰。但也許我還抱著心裡安慰的這種幻想吧,可能這就是唯一的希望吧。
到現在,我依舊堅持,情況似乎好多了,但我不敢肯定我現在抑鬱症完全康復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痛苦減輕了非常多。
這就是我,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症的經歷。所以我真的能體會到那種痛苦。沒有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是沒有任何資格評論或指責抑鬱症患者的。願社會能用平常的眼光看待我們,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希望現在還深陷抑鬱症困擾的病友們能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