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課堂|不想讓孩子將來的生活處處碰壁,那就先教會他這件事

2020-09-05 傑西卡的小宇宙

孩子,請不要抱怨讀書累,如果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想要未來有自己的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 01 -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小學的時候練書法,周末要背著墨水瓶去老師家,瓶子沒擰緊,墨水把包裡的文具都染髒了,生悶氣,覺得書法太討厭,難學又惹禍,學了幾天再不願意去。


後來念高中,語文作文總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硬著頭皮問老師原因,他說「文筆不錯,可惜字醜了些。」學校組織作文比賽的時候,老師甚至主動建議我,「寫完找個字好看的同學幫你抄一遍,否則得獎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時候考駕照,帶我的教練脾氣很不好,我被罵哭兩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賭氣,說過陣子再學,後來乾脆就沒再去駕校,如今即將畢業的我,依然沒有駕照。


過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計程車,春節是不開計價器的,10塊錢的路程,能漫天要價地說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閒置的車,可是我不會開啊,我只能去攔計程車,送上門給他們宰客。


還有半途而廢的遊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美術,明天再背吧的單詞……它們都在後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為難我。

因果報應真的是恆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記得蔡康永寫過: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

 


- 02 -

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


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為了不忤逆家長做出口是心非的應允。


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


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無用奉為圭臬,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甚至在網絡上流傳著各式各樣的讀書無用論段子,例如,XX初中輟學,然而他的小夥伴卻最終考入了名牌大學,十年後,身為部門經理的XX,已經開始考慮到底要不要錄用他名牌大學畢業的小夥伴……


一個沒讀過或者沒怎麼讀過書的人憑藉自身的努力,完完全全可以獲取,例如曾經有個朋友考上了985,在大二的時候出去創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頗有成就,已經開了幾家連鎖店了。


所以他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未來30年發展的機遇,在於你是否會玩,是否玩出個性,是否玩出實力,是否玩出創新,&39;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


- 03 -

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


就像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肩負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頭苦幹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嗎?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幹卻只能蝸居在地下室嗎?


努力讀書,學習一些技能,並不一定能讓你成為百萬富翁,卻至少可以讓你能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讓工作來選擇你。


- 04 -

努力讀書,你才能結交更優秀的朋友


孩子,我從來不認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這種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認,結交一些優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終生。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比如責任、比如堅持、比如好習慣;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們可以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變得更優秀。


然而,不努力讀書,你很難結交到這些優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難與不學無術的人成為好朋友,不是因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為兩種人的價值觀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很難交流。



- 05 -

寫在後面


孩子,我只是想叮囑一句——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那些你曾經在學習上偷過的懶,在未來都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回贈給你,請不要因為現在短暫的安逸,而一輩子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寫給所有的父母,當孩子不想學習,或者厭惡學習的時候,請記得告訴孩子,現在的努力都是以後能有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請不要把偷過的懶,變成打臉的巴掌!



文章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優秀家長注意:教會孩子4件事,他將來一定會感激你
    孩子未來的人生到底會是什麼樣?其實很大程度決定在父母的身上,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下面這四件事,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1、教會孩子閱讀有人曾問我,孩子這麼小,為什麼堅持給她閱讀?我說給孩子閱讀是給她一個朋友,讓她在成長的路上有書陪伴。
  • 小時候逼孩子做這四件事,將來他會感謝你
    只不過如果不走這條相對輕鬆穩定的路,那擺在大多數人眼前的選擇就只有幹粗活苦活累活。」很久以前看過一則視頻,有個高二的男生跟媽媽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一位參與者感嘆道:「這兩天,我只想著吃東西,完全沒什麼盼望,我什麼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頓好的
  • 做到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父親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讓你的家庭中出現「喪偶式教育」或者「詐屍式教育」。所以,這篇文章更要讓你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看到。 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件事是必須要讓父親去做的,母親永遠無法替代。 我們能從父親身上看到什麼?
  • 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
    導讀: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做好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六件必須由父親做的事。父親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讓你的家庭中出現「喪偶式教育」或者「詐屍式教育」。所以,這篇文章更要讓你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看到。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件事是必須要讓父親去做的,母親永遠無法替代。我們能從父親身上看到什麼?看到的是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父親的行為傳遞給孩子。
  • 求職路上處處碰壁
    求職路上處處碰壁 孫儷一直是娛樂圈中低調做慈善的代表,當年孫儷在拍戲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關於貧困山區孩子上學的節目,有個高一的男孩子叫向海清,他家境貧窮馬上就面臨輟學,孫儷當即決定資助他上學直到大學畢業為止。 向海清第一次高考落榜,孫儷還鼓勵他進行二戰,再考一年,終於在2005年向某不負所望考上了大學。
  • 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媽媽得先教會寶寶這三件事
    相信很多媽媽們都會擔心,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會吃不飽,穿不暖,會不會想媽媽,會不會哭,甚至會不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等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只要媽媽們做好了 以下幾點,提前教會寶寶這三件事,很大程度上,寶寶會順利的適應幼兒園生活,而且會過得很快樂。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 這幾件事不要過早教會孩子,不然他的心智跟不上,會影響成長
    凡凡是個學霸,一路被保送上的研究生,生過孩子之後,她想讓孩子和她一樣,於是從孩子生下來開始,她就對孩子特別嚴格,想讓他儘快學會走路、說話,掌握各種技能,但是孩子畢竟還小,有些事情是不能馬上就學會的,凡凡很著急。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生活。
  • 教會這幾件事就能摧毀他
    教會這幾件事就能摧毀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出的任何一件事情,除了上頭衝動以外都是跟隨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大腦思考過後而做出的。你內心不想做的事情你自然不會去做,這就是心理學的奧妙之處。很多心理都是通過心理學去解決治療病人的心理疾病。但是相同,如果你想摧毀一個人的內心,擾亂他的心理,你也可以通過心理上的暗示來摧毀他內心的防線。
  • 若不想娃被人當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3件事,將來不容易吃虧
    因此,如果您不希望孩子是個「軟柿子」、「小慫包」,渴望孩子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家長就需要教會孩子3件事。習慣性寬容壞人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會成為軟柿子,被人拿捏得死死的,特別吃虧。第二件:教會孩子「說不」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小孩子不懂拒絕,特別好說話。
  • 父母不教孩子這4件事,娃長大後容易「四處碰壁」,後果很嚴重
    尤其是在這4件事上,父母若是不及時教孩子,那麼娃長大後容易「四處碰壁」,後果很嚴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那麼長大後你還能指望他去感恩別人嗎?這樣的想法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一個孩子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在平時的生活中,其他方面也要善於學習。比如說父母也要教導孩子學習一些為人處世之道,要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要懂得學習是無止境的這個道理,只有這樣長大後才不會「四處碰壁」,否則如果一個孩子只知道死讀書卻不明白如何與人相處,在職場上肯定是混不開的。
  • 這兩件事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私,"裝大方"只會耽誤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種教育觀念,都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為孩子制定。有些父母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完美寶寶,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難實現的,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娃的缺點的話,也會生活的非常辛苦,所以在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焦慮。
  • 有女兒的家庭,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後才不容易被欺負
    從小到大父母就教養自己孩子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對於女孩不只是在生活上富養還有精神與思想!有女兒的家庭要注意了,在孩子小的時候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才不容易被欺負。我媽媽就開導我說,女孩子要學會獨立,以後早晚是自己一個人,有什麼可哭的,自己去到新的地方還能遇見新的人,多好的鍛鍊機會,我聽完媽媽說的話默默的憋了回去,到了新地方,雖然是自己一個人,但是每天生活都特別有規劃,及時實習的時候也是我自己,我也再沒有哭過,可能這就是成長吧,所以一定要教會女孩子獨立,家長的話有時候對孩子是至關重要。
  • 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做,他們將來會感謝的
    現在,許多父母隨著育兒觀念的開放,覺得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所以對他們不大約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但是這種方式不見得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就好像種一棵樹,如果不加修剪,最終可能會長歪了方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他們去做,他們將來會感謝你的。一、逼孩子學會堅持。
  • 對青春期的孩子,比起學習,教會孩子做上面的4件事情更重要
    進入青春期,這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的重要。很多家長可能會問,每個孩子都需要進入青春期,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有什麼重要?其實在青春期,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有些事情會讓人追悔莫及。。相反的,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向對了,就可以處處事半功倍。
  • 曾國藩如何從處處碰壁的憤青變為老奸巨猾
    他從「憤青」變為「老奸巨猾」。他早年是一個憤怒青年,因此處處碰壁,動輒得咎。到了中年,經過重重挫折,他才終於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潛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掃蕩的。他從「憤青」變為「老奸巨猾」。他早年是一個憤怒青年,因此處處碰壁,動輒得咎。到了中年,經過重重挫折,他才終於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潛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掃蕩的。只有必要時和光同塵,圓滑柔軟,才能順利通過一個個困難的隘口。 曾國藩一生都在變化中。他從「憤青」變為「老奸巨猾」。他早年是一個憤怒青年,單線思維、唯我獨尊、憤世嫉俗、矯激傲岸。
  • 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
    父母對於孩子的疼愛,出於本能,似乎是一種天經地義。但疼愛,並不是溺愛,而是正確的引導,是能夠助力孩子將來的正確舉動。誠如千百年前,觸龍對趙太后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畢竟,父母沒辦法永遠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終究要走上社會,他只有懂得如何適應社會,才能真正活出自我,也才會收穫幸福和快樂。有三件事,看似小事,其實家長必須鼓勵孩子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