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都應該看一看這本書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1.

馬雲vs馬斯克:不同觀點,同樣願景

8月29日上午,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現場,馬雲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有人稱他為「矽谷鋼鐵俠」——進行了一場會談,中文媒體將它稱為「雙馬會」

根據主辦方的安排,「雙馬」會輪流選擇一些關鍵詞作為交流的主題。讓在場或不在場的所有觀眾感到驚訝的是,這場被寄予厚望的會談,最後演變成了一場「火星撞地球」的觀念大衝撞。

馬斯克心懷夢想,關心宇宙,馬雲則腳踏實地,關心地球;馬斯克擔憂新技術奪走創業機會,馬雲相信新技術讓工作和生活更美好;馬斯克傾向於用技術革新教育方式,馬雲卻傾向於藝術教育。

馬雲與馬斯克,各有各的願景,各有各的憂慮。但他們的總體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孜孜不倦地追尋商業創新與科技進步,以求取人類共同的福祉。因此,他們之間的差異並不像人們看到的那樣巨大,只是各有側重而已。

不僅僅是商業領袖和科技大咖,很多優秀的政治家、領導人,也一刻不停地思考民族和世界的未來。他們當然希望國家能夠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保持優勢,但也必須考慮技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災難性後果。

所以,他們既要著眼於眼前的世界,讓它變得更加美好;也要富有遠見卓識,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並提前做好應對。

▲西蒙·佩雷斯

以色列前總統西蒙·佩雷斯,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領導者。從以色列籌備建國到領導科技產業騰飛,作為以色列「建國一代」最後一人的他,親歷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他在自傳《大夢無疆:勇氣、想像和現代以色列的建立》中披露了這些歷史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試圖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下一代以色列和全球領導者傳達一個至關重要的理念:強大高效的執行力與富有創造力的頭腦,是完成每一項偉大事業的核心動力。

2.

勇氣與創新:佩雷斯的4個決定性瞬間

①明拍電影,暗送飛機

以色列建國初期,佩雷斯奉命幫助以色列國防軍獲得戰鬥機。在美國,他和同事註冊了一家電影公司,把那些報廢的戰鬥機維修好之後,借拍攝電影的名義讓它們起飛,穿過北冰洋,最終降落在以色列境內。

憑藉這樣大膽的創意,佩雷斯出色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但是,他更進一步地想到:僅僅獲得飛機是不夠的,一個強大的航空工業才是以色列國土安全的有力保證。

▲本·古裡安與西蒙·佩雷斯

於是,他力排眾議建立起貝代克航空(Bedek Aviation),讓航空業變成了以色列的最大僱主,既保衛了新生國家的領土安全,也促進了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

②核威懾創造和平的可能

回到以色列後,佩雷斯領導下的以色列國防軍,數次取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戰爭的勝利。但是,佩雷斯並沒有矜功自伐;相反,他決定以一種特別的方法,讓以色列和阿拉伯鄰居們走出戰爭泥潭——他希望從法國引進核技術

這個決定遭到了國內外諸多勢力的反對。以阿拉伯國家為首的國際社會擔心以色列將製造核武器,國內專家學者們也集體抵制。佩雷斯在法國總理布爾日-莫努利任期的最後一天才爭取到核技術授權,而項目建設過程中,法國新一屆政府的高級官員甚至試圖撤銷這一授權。

即便如此,佩雷斯仍然成功地讓核反應堆的巨大建築矗立在迪莫納高原。在此後的幾十年中,這座建築如同守護神一樣,威懾著所有入侵者,讓他們不敢進入以色列的中心地帶——因為他們擔心以色列具有意想不到的核打擊能力。

③恩德培行動:絕不向恐怖主義妥協!

如果說,建立航空工業與核反應堆證明了佩雷斯的遠見,那麼,恩德培行動證明了佩雷斯的遠見相當富有創意。

1976年6月27日,恐怖分子劫持了從以色列飛往巴黎的法航飛機,並停在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當所有人——包括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決定與劫持飛機的恐怖分子談判時,唯有佩雷斯堅持要營救人質

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以色列向恐怖分子屈從,其他國家會表示理解,但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尊敬以色列,這個先例一開,以色列將會像「一塊破布」,並將永遠如此。

▲恩德培行動中的西蒙·佩雷斯

即便是內閣投票決定之後,佩雷斯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意見,並試著不斷完善它。所以,當內閣成員們回心轉意之時,佩雷斯已經拿出了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方案。接著,佩雷斯鼓勵所有人經歷發揮自己的創意,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最終,如同好萊塢電影一般的營救行動如期在恩德培「上演」:運輸機搭載以色列士兵降落在機場,士兵們假扮成烏幹達總統,乘坐一輛塗上黑色油漆的奔馳轎車,大搖大擺出現在恐怖分子面前……

多年以後,耄耋之年的佩雷斯總結這場驚心動魄又充滿戲劇性的軍事行動:「不去鼓勵人們大膽地設想不可能之事,我們將會增加而非減少風險。」

④「二次創業」:建設初創國家

佩雷斯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他曾經將以色列從經濟危機中解救出來。當經濟危機襲來時,佩雷斯沒有向任何可能影響選舉的勢力妥協,而是通過結構性經濟變革,讓以色列和過去的經濟說再見。

佩雷斯建立起基金會,由政府承擔風險,把回報讓給投資者。他親力親為地運用自身影響力,向遍布世界各地的猶太移民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介紹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

▲西蒙·佩雷斯在經濟會議上

為什麼佩雷斯總是能夠看到未來並緊緊抓住它?佩雷斯熱衷於學習新技術——是深入學習,而不是淺嘗輒止地了解。佩雷斯在《大夢無疆》中寫道:「真正的領導需要擁有複雜的知識——也就是把握任務的每一方面微小細節的能力。」

所以,當他決定建立核反應堆,他和以色列學者一起前往法國學習核工程專業;當他親眼目睹早期計算機,立刻看到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並決定「國防部也要買上一臺」;通過閱讀專業期刊論文,佩雷斯領略到納米技術的迷人魅力,立即在議會上為之站臺,發動國家級的力量,及時投身這一新興領域。

實際上,以色列的科技產業恰如佩雷斯的一個縮影。佩雷斯充滿激情地寫道:「不是以色列是否是高科技的領導者,而是它應該把世界引向何方……我們不得不永遠立於科學的最前沿,擁有最新的技術還不夠,我們必須擁有明天的技術。」這段話,是以色列近四十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突破的最佳註腳。

3.

永遠年輕,永遠心懷夢想

佩雷斯早年從事軍事與外交工作,逐漸涉足科技領域,在和平建設時期,又積極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他在多個領域都頗有建樹,因此,不同身份、不同行業、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都可以通過閱讀《大夢無疆》獲得一些感悟與見解。

也許正是對佩雷斯富有遠見的創新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產生了共鳴,明天(2019年9月10日)即將正式退休的馬雲先生,為佩雷斯自傳《大夢無疆》撰寫了一篇短小精悍、言辭懇切的推薦序

推薦序

馬雲

有的人因為看見才相信,有的人因為相信而看見。

以色列就是後者。

在這裡,夢想和創新,就像水和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我感覺,在這個地方,他們呼吸的除了空氣,還有夢想,他們喝的除了水,還有創新。

這幾年我去了很多次以色列,回來以後又帶著公司的年輕人再去。我們在以色列參觀、學習,每天討論到深夜。我們反覆討論的話題永遠是,為什麼這個國家看起來一無所有,卻創造了一切?為什麼這個人口不多的民族,能誕生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為什麼這個地方看似沒有機會發展,卻能以受人尊重的方式崛起?

以色列讓我看到夢想的力量。這是一個先有夢想後有國家的地方,一個因為夢想而創造一切的地方。

以色列讓我相信,創新是逼出來的。以色列是為了生存而創新,為了活下去而創新。以色列缺水,缺土地,看起來缺少農業需要的一切。它沒有自然資源,不得不創新技術,結果成為向歐洲出口水果蔬菜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在以色列不僅為自己,也為全世界展開創新。

去了以色列,才知道什麼是競爭。以色列讓我明白,競爭不是壞事,競爭讓你強大,如果沒有競爭,今天很多偉大的公司也許都不存在。

佩雷斯總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夢想、創新、堅持……所有這些合成的力量。我仍記得十一年前,在達沃斯見到佩雷斯總統。他的遠見和魄力,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他的《大夢無疆》,我認為不僅僅是一部自傳,更記錄了以色列的夢想和創新之路。我希望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都可以看一看這本書,或者親自去次以色列。

二〇一九年八月

透過《大夢無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褪去了政治家光環的、真實的西蒙·佩雷斯,看到一個老人在去世前的歲月,燃燒最後的生命力,坦誠地向全球讀者表白自己的心路歷程。

因為這種坦誠,所有讀者都可以從書中感受到佩雷斯的人格魅力:幽默、風趣、永遠樂觀。雖然他完成自傳的時候已經是耄耋老人,但是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讀者都有這樣的感覺:這個人的內心,永遠住著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佩雷斯曾經對他的兒女說過這樣一段話:

數一數你擁有的夢想的數目,並把它和你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如果夢想多過成就,那麼你仍然年輕。

4.

舍米中國行:向世界傳遞夢想的聲音

2019年9月8日,西蒙·佩雷斯之子、佩雷斯和平與創新中心理事會主席、以色列領先的風投基金Pitango風投的管理合伙人和創始人之一舍米·佩雷斯正式開啟他的中國之旅行。除了宣布《大夢無疆》中文版新書正式首發,舍米·佩雷斯還將與中國讀者們分享他眼中父親的形象,透過家人的視角,還原一個真實的西蒙·佩雷斯。

今天(9月9日)下午,《大夢無疆:勇氣、想像和現代以色列的建立》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安道麥農業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舉行,舍米·佩雷斯出席並發表演講。他說:

我的父親見到年輕人時,總是說:我們應該離開昨天的世界,和戰爭、領土、自然資源的爭奪告別,進入一個靠大腦、科技和創新取勝的新世界……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積極地製造更好的未來。

所以,《大夢無疆》不是一本關於歷史的書,它討論的是未來——佩雷斯身上有一種「明日氣質」,所以,這是一本獻給全球年輕一代領導者的啟迪之書

晚上,佩雷斯又來到中信書店,攜新書與北京讀者見面。他與本書譯者劉洪交流。他們提到,以色列是一個貧瘠的國家,不但國土面積狹小,而且缺少自然資源,水、石油、礦藏……

然而,正是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以色列人走出了一條不依賴國土與自然資源、依靠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性發展的新型發展道路。這正是馬雲先生提煉的「創新是被逼出來的」觀點,也是西蒙·佩雷斯堅持認為要和爭奪國土、自然資源與軍事勝利的時代告別的現實基礎。

目前,以色列前總統西蒙·佩雷斯自傳《大夢無疆:勇氣、想像和現代以色列的建立》已在各大網店預售,點擊下面的小程序卡片,即可在京東、噹噹預購;在各電商平臺搜索「大夢無疆」亦可預購。

相關焦點

  • 關於馬雲的都在這 世界那麼大,馬雲還年輕:5本書讓你讀懂馬老師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擅長什麼,沒有努力方向,容易陷入迷茫,文末有一個專業測試,看看你的天賦是什麼。)阿里巴巴官方策劃出版的《穿布鞋的馬雲》,面對公眾的好奇和疑惑,做出了有力的回答,其大膽與真實,讓人震驚。這本書毫無迴避地評述了馬雲所有的創業細節與重大決策,包括錯誤。
  • 人人心中都該有一個「綠色夢想」
    人的一生或精彩,或平庸,關鍵在於你我如何選擇,倘若你選擇無所事事,必定會平庸,而倘若你心懷夢想,並為了夢想去努力奮鬥,你的人生必定精彩。  鄭文泰,祖籍福建,1945年8月出生於印尼。1960年回到祖國,1964年到海南萬寧興隆華僑農場落戶,生活7年,後遠赴香港深造,學習建築和酒店管理。
  • 馬雲的成功也離不開看書!這3本書對馬雲產生巨大影響,快收藏吧
    這3本書對馬雲產生巨大影響,快收藏吧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 推薦正能量的圖書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中國人的夢想都是發財」?這麼說可能也沒錯……
    有人說,曾經中國孩子的夢想都是要當科學家、發明家、太空人……現在都想著賺錢!發財!尤其在最近被錦鯉刷屏的一周裡,可能每個人的夢想都是自己被錦鯉附身  。馬雲回顧這段往事時說,「我們相信夢想,我們努力工作,才成為富翁的。有夢想又努力工作的人,才會成功。」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沒有夢想是一種悲哀  1988年,還在北大當英語老師的俞敏洪因為做兼職培訓「撈外快」被北大開除。為了養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辦起培訓班。
  • 馬雲談孩子未來教育,這3句話句句說到心坎裡,家長應該看一看
    盧梭曾說,「在一切有益事業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事業。」孩子是每個家庭中未來的希望,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也都是絲毫不含糊。馬雲談孩子的教育,這3句話句句有理,非常值得父母一看。所謂的四商就是:智商、逆商、情商、體商,若父母能讓孩子具備這四商,孩子未來的成就絕對不會差」1、智商智商,就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思維敏捷,邏輯清晰的孩子往往會比一般孩子發展得更好。因此,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多讓孩子玩一些諸如數獨一類的遊戲;同孩子一起研究推理故事等等。
  • 連馬雲都來吹捧這本書——《什麼是好教育?》
    書影自稱不是教授、不是專家甚至連教師都不是的熊丙奇,最近又出了一本很火的書《什麼是好的教育?——走進現代化的中國教育》。他說,好的教育應該是從思考「什麼是好的教育」開始的。這也可以看作是這位著名教育學者多年深耕的結晶。中國教育走進現代化,是個大目標,但這個目標如何實現呢?
  • 馬雲談創業:每天看馬雲語錄,你不會有機會
    據《第一財經日報》5月15日報導,近日,由阿里巴巴集團獨家授權的馬雲新作《馬雲:未來已來》正式出版。 在談到青年創業時,馬雲說,如果你「每天微信裡看的都是馬雲語錄,那你是不會有機會的」; 對此,馬雲還大方地用自己舉例子,說自己也曾天天抱怨,抱怨為什麼比爾·蓋茨等人做了他想做的事,拿走了最好的資源和機會,甚至一看見張忠謀、郭臺銘,火氣就大。
  • 關於夢想,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品質
    夢想是我們心中美好的目標,實現夢想要靠一生的努力拼搏,成就今生的夢想。世人皆有夢想,只是有的人深藏夢想,努力奮鬥,終究贏得了夢想與成功。有的人空談夢想,從未想過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夢想,最終老了只能在夢中實現夢想。
  • 做一個心懷善意的人
    一個人的價值觀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成長環境,良好的家庭、學校教育可以塑造出一個品行端正溫文儒雅之士。我們當然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這樣良好的環境,每一個人都有高尚的品德和價值觀,這樣的話無需談社會進步,我們都會生活在一個很舒適的環境中。但是,總一個但是,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各不相同,於是無論貧富差異導致其價值觀各不相同。
  • 俞敏洪:從英文水平看雷軍、劉強東與馬雲的差距
    這麼說吧,雷總的那首神曲《Are you OK》至今依然風靡網絡,在B站的下載量高達767.0萬,評論多達8萬,彈幕如雪花般飛舞~那鬼畜的旋律依然縈繞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恭喜雷總,我們都被你成功地洗腦了~下面,小編來帶你感受一下雷總的style~相信看過印度小米4i發布會原版視頻的人,都會對現場觀眾的掌聲雷動記憶猶新,因為阿三們的英語口音也是很濃很濃的
  • 貝佐斯每月要買10本書,蓋茨每年要讀50本書,可馬雲卻說讀書無用
    「我發現閱讀書籍能讓人變得更加聰明和充實。書能讓你沉浸下來,這是當下任何一個追求短平快和碎片化閱讀的媒體都做不到的。我期待未來能轉變我的生活習慣,從上網瀏覽新聞變成靜下心來閱讀書籍」。2015年,扎克伯格曾在他的個人主頁上發表新年計劃――每兩周看一本書,感受一樣文化、信仰、歷史和技術的魅力。在網上曝光的扎克伯格辦公桌圖片中,堆放著很多書。
  • 馬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的,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獲得幸福
    在雲谷開學第一課上,面對家長,馬雲作了一番講話,自稱講話從來不備稿的他還專門為這次講話準備了講話稿。 馬老師就是馬老師,他的很多觀點都讓人耳目一新,比如他說,開學的第一課應該是給家長們上,家長不過關,孩子是不可能過關的,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等等。
  • 以色列前總統西蒙·佩雷斯自傳出了中文版,為什麼寫序的是馬雲?
    馬云為本書作序推薦。在西蒙·佩雷斯將近七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曾擔任以色列財政部部長、國防部部長、外交部部長、總理和總統等職務,參與、領導、見證了以色列建國、發展、壯大的全過程。2014年宣布退休時,西蒙·佩雷斯是當時最年長的國家元首,是以色列建國一代中的最後一人,他的退休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網傳馬雲在金華火車站撿到一本書影響他一生,這是怎樣一本書?
    根據網上資料顯示,1982年,1983年馬雲曾經兩次參加高考,都沒有成功。連家人都勸他放棄上大學的念頭,當時馬雲也同意了。但是1984年馬雲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第三次參加高考。為什麼馬雲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 馬雲、雷軍、俞敏洪這樣說
    在演講中,馬雲說:「在進入杭師大之前,杭師大已經給了我一堂課,什麼叫失敗、什麼叫挫折,這使我一直在爭取做一個成功的失敗者。」馬雲說到母校給予他兩樣東西:第一樣東西是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離我畢業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杭州變得越來越大,我卻沒想到離母校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 馬雲說:人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小時候這願望如今變為現實
    草木衛央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記得小時候每次考試我都會很緊張,結果明明家裡會做的題,一到考場就懵圈。所以常常會想:如果有一天,在家也能考試該有多好?也應驗了馬雲的那句話:人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時隔三十年,小時候看似不能完成的夢想如今變為現實。家長擔任「監考官」每個家庭就是一個考場。我們家「監考官」的身份是他爸,根據學校要求,將試卷列印出來,在家準備好考試的準備,然後按照要求開考。
  • 馬雲回答:讀得不多沒有關係,就怕沒讀這一本書
    這本書,是什麼書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馬雲的語錄前會說是跟創業有關的書,或是跟管理有關的,或是跟如何運營公司有關的,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本書,是什麼書呢?如果大家也不知道,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雲的這段語錄,文字如下:創業者書讀得不多沒關係,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
  • 馬雲、賈伯斯都說了同一種思維,值得一看
    聽到這個,不免就會想到馬雲之前多次在公眾場合中說過:我不愛錢,對錢沒興趣,錢有什麼用等等這些段子,一個做到首富的人說自己最快樂的事就是一個月拿91塊工資的時候,會莫名覺得非常有意思。「從來沒有想過創辦阿里是為了賺錢」馬雲這麼說,其實就是為了告訴年輕人賺錢的邏輯順序: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做對了事才賺錢。
  • 雷軍:40歲不忘初夢 每個屌絲都能像馬雲一樣逆襲
    要想成功有三點最關鍵:首先要有夢想,其次腳踏實地,最後是抓住機遇。以下是雷軍21日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全文,經鈦媒體編輯:  (20日)我在烏鎮參加了全球網際網路峰會,在這個會議上有馬雲,也有蘋果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主持人拋出了一個問題,說雷軍你說你有一個目標,要用5到10年的時間做智慧型手機市場風格全球第一。我忙著點頭,我的確說過,他問蘋果公司高管,說你怎麼看?
  • 夢想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吹牛的
    夢想實現者:阿里巴巴的馬雲,畢業於普通師範大學的馬雲,因為心懷夢想成為網際網路大咖,從此走向人生巔峰。「新東方」創辦者俞敏洪經歷三次高考,最終考上北京大學,畢業之後創辦「新東方,」,給中國的教育機構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