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內容
衡陽市雁峰區嶽屏鎮山林村是傳統型農業大村,山林面積佔村總面積的60%,近年來,該村挖掘「山林」資源,以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為支柱產業推動整村發展,既解決了貧困戶就業問題,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在山林村的陽光綠洲種養專業合作社的蔬菜種植大棚,工人正在對即將上市的盆栽蔬菜澆水。利用緊鄰市區的區位優勢,山林村流轉3000多畝地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帶動10多戶貧困戶實現就業,這些全程有機種植的盆載蔬菜,也成為各大餐飲企業青睞的熱銷產品。
1
【同期聲】
陽光綠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 李先褔
第一可以現取現煮,這個不受任何氣候的影響。再一個來說這個菜到那去不脫水,在餐飲部門等於是那個飲食部門直接把菜撿出來炒給顧客吃。
做好山林文章,經濟果木種植也是山林村的主導產業之一,翠冠梨、酥脆棗、皇帝柑等不同水果種滿了山頭,並且利用水果種植建立了扶貧車間,進行果脯加工。在扶貧車間內,村民蔣德鳳正在對棗子進行深加工,熬糖漿,曬蜜棗,這份甜蜜的工作,也讓她嘗到了生活的甜頭。
1
【同期聲】
雁峰區嶽屏鎮山林村村民 蔣德鳳
就是有事做,省得在屋裡耍,就是這點好,工資有拿,3000塊一個月。
【同期聲】
興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鄧滿秀
做事就是包中餐,然後輕一點的事情就是車間裡的事情,就是90塊錢一天,山上採摘的大太陽的、挑擔的就是100塊錢一天。
除了發展現代農業板塊,山林村還加強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打造農業旅遊觀光產業一體生態圈,建設「船山古道」、網紅橋、玻璃滑道等項目,吸引更多的人到山林村來旅遊休閒。
1
【同期聲】
雁峰區嶽屏鎮山林村村主任 李家德
我們一是打造一個「船山古道」,那個是青山綠水,適應生態環境,我們準備打造衡陽第一黨建村,搞紅色景點這一塊,總的一句話,把山林村七八千畝山林這個資源要充分地盤活。
正在修建的秀美山林遊樂場,就是今年山林村打造的重點項目,以「公司+農戶」模式發展,可以對全村貧困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項目在今年國慶期間投入運營後,不僅可以讓村裡的農副產品搭上旅遊銷售的快車,也將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1
【同期聲】
雁峰區嶽屏鎮山林村村主任 李家德
貧困戶我們現在是有36戶,還有100人,在這個群體裡能夠務工的我們通過這些公司優先安排他們,確保他們精脫貧脫精貧。
如今,山林村已經成省級貧困村搖身一變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20萬元,脫貧質量有效加固,水渠、道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文化方式日益多樣,新農村的面貌越來越美,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來源:衡陽新聞聯播)
END
和劉德華一起共創無毒世界
編輯:何曾菁
責編:劉 駿
三審:雷萬福
防控熱線電話
新聞熱線
衡 陽 綜 合 廣 播:2595989
衡陽交通經濟廣播:2591018
衡 陽 新 聞 聯 播:2595888
都 市 報 道:2595200
衡陽市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提供及時、權威的衡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