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生的時候學肺結核CT,我也很困惑,直到看到張國楨等專家編寫的《胸部CT鑑別診斷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肺結核!這本書對肺結核CT特點的描述,我認為是最經典、最淺顯易懂的!
今天,我就結合這本書,還有我的經驗,我管過的、抗酸陽性的肺結核病人,來總結一下肺結核的CT特點,並且結合大量經典圖片,讓大家快速學會如何利用CT診斷肺結核!
說一句廢話,CT只能看出來肺結核可能性很大,不是100%的診斷肺結核!另外,今天只講典型的肺結核,特殊的肺結核,比如有些肺結核像間質性肺炎,或者巨大的結核球等等這些不典型的、特殊的、奇葩肺結核,今天不講,因為特殊的肺結核很多只有肺活檢才能診斷,從CT上高手亦很難看出來!
簡單一句話,肺結核的CT特點:
三多三少(多灶性、多態性、多鈣化性、少腫塊性、少結節堆聚性、少增強性)。
我把肺結核的CT特點概括為:
肺結核好發於上葉的尖後段和下葉的背段,這是肺結核最基本的特點!為什麼結核容易長在這些地方,目前沒有公認的理由。
可能因為人直立時,這些部位的血壓相對低, 血液循環差,巨噬細胞減少,導致局部抵抗力低,並且,這些部位氧氣多,結核是需氧菌,在上葉的尖後段和下葉的背段聚集,正所謂佔盡天時地利。
很多結核,特別是典型的肺結核,往往是很多種形態。大葉性肺炎,表現為斑片狀陰影;肺癌,表現為腫塊,或者結節;金葡菌肺炎,常出現空洞。但是,肺結核常常有條索狀陰影,有大小不等的結節,有空洞,有實變,有大小不等的斑片狀陰影等,多種形態的病灶混合在一起!
下圖是普通細菌引起的小葉性肺炎,病灶形態單一。↓↓↓
早期腫瘤、大葉性肺炎等,常常局限在某一個肺葉生長,但是,肺結核的本質就像資本主義,喜歡到處擴張地盤,就像美國,恨不得這個太陽系都是他家的!很多典型的肺結核常常侵犯多個肺葉或者肺段!
肺結核,其中「結」字,反應在CT上就是常常有大小不等的多髮結節!個人發現,肺結核的CT很少沒有結節的!如上圖。
並且,肺結核多發的結節,一般偏小。假如結節偏大,分布不均勻,則要考慮轉移性肺癌。
肺結核的光棍特徵,肺結核雖然子滿天下,但是不像腫瘤喜歡同性戀(多個結節堆積在一起),肺結核的小結節常常分散在兩肺,各玩各的,各自為政!
肺結核很少形成腫塊!假如一個腫塊,肺穿刺活檢提示肉芽腫,也不要輕易診斷肺結核,而要考慮肺癌。以前遇到一個病人,一大個腫塊,穿刺病理肉芽腫,再次穿刺:肺癌。除非病理報乾酪性壞死,要不然,腫塊不要輕易診斷肺結核,那是肺癌的特色。
肺結核因為乾酪性壞死,增強CT強化一般不明顯!但是,有些肺結核在增殖階段,生長活躍,沒有形成明顯壞死,有可能顯著增強。這個要綜合考慮。但是大多數肺結核增強一般不會顯著強化。肺癌生長需要血供,常常顯著強化。
■ 無強化:強化CT值<10 Hu;輕度強化:強化CT值達10 ~20 Hu;中度強化:強化CT值達20~30 Hu;重度強化:強化CT值>=30 Hu。
■ 也有學者這樣分類:輕度強化:CT值上升<20 HU;中度強化(CT值上升20~40 HU),明顯強化(CT值上升>40 HU)。
簡單的說,就是增強CT上,病灶越白,強化也明顯,腫瘤、一般細菌感染引起炎性結節常常明顯強化,肺結核強化不明顯。
上圖是肺結核增強CT,病灶幾乎無強化,和下面差別很大。
肺結核生長緩慢,容易形成鈣化!雖然很多疾病,包括肺癌也會鈣化,但是肺結核鈣化相對更常見!
傳統的方法培養結核菌需要多久?大約2月!結核桿菌生長緩慢,肺結核一般病灶變化也很慢!一般細菌如同撒尿,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肺結核是瘟神,老年性痴呆!來也慢吞吞,去也慢騰騰。假如抗感染治療,三五天病灶就吸收了大半,那幾乎可以排除肺結核。
肺結核的結節常常多發,不喜歡堆積,就算是一個結節,也要整個衛星病灶。就像官僚主義,出行總要帶個衛兵,要不然沒有面子!
肺結核喜歡在光滑的地板上摩擦!肺結核的空洞壁常很光滑,典型的光滑且壁薄。肺癌空洞則壁厚,且亂糟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