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且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就這一新政策的相關內容,我們採訪了內蒙古師範大學的校長阿拉坦倉。
父女兩代人的經歷告訴你
掌握多種語言的重要性
阿拉坦倉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我會蒙古語、漢語、英語三種語言,熟練掌握多種語言文字對我的成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小學的時候,我們村有很多北京知青、天津知青、上海知青,他們對我學漢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現在已經申請到了6項國家基金,如果我不懂漢語、不懂英語,恐怕很難得到這些。我在劍橋大學學習的時候,學校每星期都邀請國際知名專家過去講學,我特別喜歡聽,聽的時候就想,這些專家們要是用漢語講多好,我就能把這些知識學得很好。後來我又想,如果我的英語水平能跟漢語一樣好的話,就能把他們的講學內容理解得更透徹一些。
我的姑娘幼兒園全是漢語學的,回家以後我們也很擔心她會不會混了,但其實不會,因為大腦是特別厲害的。我的姑娘要是不學漢語,她能考上廈門大學嗎?她要是沒學英語的話,她能上哥倫比亞大學嗎?
語言交流能力
每個人需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阿拉坦倉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所有勞動最基本的問題是需要交流,交流就要用語言,所以語言是勞動者最基本的一種素質。
我們有國家通用語言,還有少數民族語言、地方方言,大家一起勞動時必須要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去交流。體現勞動的價值和基本素養,語言是特別重要的。如果過不了語言關,很多勞動是體現不出來的。比如說,我想發表一篇論文,如果我不懂英語的話,這篇論文怎麼能在全世界去推廣?所以,要把語言學好,不僅要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好,還要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好,甚至可以把英語也學好。
學校主陣地:民族教師了解民族孩子
阿拉坦倉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基礎教育40%的教師是內蒙古師範大學培養的。我們也加強民族教育上國家通用語言的推廣,這些學雙語的孩子畢業以後,教語文、教歷史、教政治,他們講起來肯定是用國家通用語言講,是沒問題的,他們絕對能勝任,因為民族孩子了解民族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教育規律。
我們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
阿拉坦倉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因為我們國家是多民族大家庭,多民族的大家庭裡各個民族是大家庭的成員。蒙古語裡有一個諺語,大概意思是「說的是一致的,使勁兒的時候方向都是相同的,這時候才能夠成功。」
我們都講共同體意識,共同體意識應該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東西的話,我們怎麼能形成共同體意識?56個民族,怎麼也得有一個共同的東西,那麼這個共同的東西是什麼,就是國家通用語言。
轉載本文時請註明來源,否則追究責任
內容來源:騰格里新聞網
編輯:董朝蓉
美編:董朝蓉
合成:董朝蓉
一審:張睿欣
二審:辛澍鈺
終審:黃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