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夢雨幼兒教育】文章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禁抄襲
幼兒園已經開學了,面對新入園的幼兒出現的一些不適應症,家長很焦慮,也無法安心工作。擾亂了正常的生活,影響了全家人的心情。
其實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意味著孩子開始進入社會群體,孩子開始從家庭中的個體活動,進入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
因此,孩子難免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症,爸爸媽媽從多方面做好準備,幫助孩子儘快度過入園不適應期,讓孩子快樂入園,提高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
由於孩子性格的不同,家庭生活環境的不同,所以孩子初入園的不適應表現也各不相同,根據我多年幼教經驗,幼兒入園不適應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入園不適應症表現之一:入園新鮮感過後的哭鬧
有的幼兒剛開始入園時,因為對新環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老師對小朋友有剛接觸的新鮮感和好奇心。
所以剛入園時不會有哭鬧的現象,反而會很開心的來幼兒園。一段時間過後,隨著新鮮感好奇心的消失,就開始表現後期的哭鬧。
在家長送入園時牴觸情緒爆發,表現為哭鬧不進幼兒園,也就是幼教老師所說的後期哭鬧的孩子
對策:在孩子出現情緒反覆時,家長需要進行安撫,多鼓勵表揚。並及時和老師溝通孩子情況,在孩子哭鬧時老師多給與關照,家長按時接孩子離園
入園不適應症表現之二:抵制入園大哭大鬧
幼兒抵制入園,不願意離開家庭熟悉的環境,不願意離開媽媽。在家裡就開始哭鬧不願意讓媽媽送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門口更會哭鬧的抱著家長不鬆開,拒絕進幼兒園
對策:家長需提前做好孩子入園的各項準備,為了減少孩子哭鬧的時間,送孩子入園時,把孩子交給老師後,家長及時離開,按時接孩子離園。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三:情緒低落入園焦慮,整天眼淚汪汪
孩子入園時雖然不會大哭大鬧,但孩子有入園焦慮情緒。在幼兒園情緒低落,也不和小朋友交流,有事也不會告訴老師。一個人整天眼淚汪汪的,而且還會輕聲的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媽
對策:接孩子回家後,家長多和孩子交流,詢問在幼兒園都有哪些活動?認識了幾個小朋友?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傾訴,發洩孩子焦慮的情緒。開導孩子,提高孩子入園的興趣。家長及時與老師溝通,家園共育減少焦慮情緒,提高孩子入園興趣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四:與同伴發生矛盾
因為孩子在家裡是個體,一切活動可以說沒有同伴與其相爭。玩具自己玩,好吃的東西自己吃。孩子養成了獨食獨玩霸道的性格。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活動要集體行動,所以容易與同伴發生矛盾,發生爭搶的現象。孩子之間出現爭執時,有的幼兒會做出打人,咬人搶玩具,搶座位的行為
對策:回家後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分享的好習慣,孩子愛吃的食物,讓孩子按照家庭成員的人數做好分配,培養孩子友善待人的品行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五:不想去幼兒園找理由「說謊」
因為不想去幼兒園,所以回家後會找出各種藉口,告訴家長不想去幼兒園的理由。如,老師(小朋友)打我,罵我。沒有人和我玩,吃不飽飯,渴了沒有水喝,不敢去廁所等等理由,想說服媽媽不去幼兒園
對策:當著孩子的面,說要給老師打電話,了解情況。要問老師是不是老師打你了,在幼兒園你沒有吃飽飯等等,孩子因為說的是謊話,所以會害怕媽媽給老師打電話,以後就不會有,用撒謊來達到不去幼兒園的想法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六:容易生病
有的幼兒體質弱,體質敏感,剛入園時因為不適應,會發生代謝紊亂,容易生病的現象
對策:多運動提高孩子的體能,增強體質。回家後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七:尿褲子尿床入
剛入園的幼兒容易發生尿褲子,尿床的現象
對策:回家後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如廁習慣,告訴孩子有了大小便要及時如廁。入園時為孩子準備好一條內褲,一條外褲,方便孩子尿褲子後更換。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八:不好好吃飯
孩子在幼兒園不好好吃飯,老師不餵不主動去吃飯。挑食剩飯
對策:孩子在家吃飯時,家長不要餵食,讓孩子自己吃飯,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九:午休不睡覺
有的幼兒剛入園時,午休時會哭鬧,不上床不午休,或者要讓老師拍著哄著才會睡覺
對策:家長要讓孩子獨立睡覺,周六日要安排孩子午睡時間,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要好好午休,休息好了身體才會健康不生病。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十:飲食過敏
有的幼兒是過敏體質,對某些食物會過敏,如有的幼兒吃桃子會過敏,吃了會滿嘴紅腫
對策:過敏體質的孩子家長在孩子入園前要告知老師,那些食物孩子不能吃,讓老師心中有數,就不會發生因為老師不知道,孩子誤吃了會過敏的食物,而發生過敏的現象
入園不適應表現之十一:不在幼兒園大便
有些幼兒剛入園時,不在幼兒園大便,有了大便憋著回家後才大便。長期憋便對身體會造成傷害
對策:可以培養孩子早晨起床後大便的習慣,教育孩子在幼兒園有了大便要及時如廁排便。家長培養孩子正確的如廁方法
3歲左右的孩子,身體機能的發育尚不完善,對環境的認知能力,和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比較弱。
孩子已經適應了家庭比較寬鬆,自由自我的生活環境。剛入園時,孩子面對幼兒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伴陌生的老師,以及幼兒園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一些常規紀律,孩子難免會出現不適應或者抵制的行為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是很正常的現象,短期內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應症,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要採取一些適當的方法來對應解決。
剛入園的幼兒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配合老師的工作,讓孩子早日度過入園適應期,孩子能愉快入園,家長能安心工作!
相信老師會精心照顧好每一位幼兒,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下,孩子也會順利度過一個月左右的適期,愉快入園。
我是 從事幼兒教育園長,專注科學育兒,有豐富幼教經驗。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評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出處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