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此外,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體育中考要變成100分,和語數英平起平坐?會不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擔,應該如何應對?10月27日,國家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修訂牽頭人,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一民教授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為家長進行權威解讀。
體育成「主科」?家長群掀起討論熱潮
10月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可以明確,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並沒有2022年這一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在體育中考方面,雲南省的步子走得最快。2019年12月,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宣布從2020年入學的七年級新生開始,把中考體育的分值從過去的50分升為100分,將體育推上了「主科」第四把交椅,首次與語文、數學、英語並駕齊驅。
「中考體育分值提升」的消息近日在學生和家長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支持者和不支持者都不在少數。支持者認為,學生就應該有一個強健的身體,以體育大幅度提分來倒逼學校教育將體育課還給孩子們,加強體育鍛鍊,可以避免「小胖墩」「小豆芽」「小眼鏡」的大量出現,這應該是教育的根本,利國利民,值得全國推行。而不支持的家長認為,有的孩子天生體質弱,加大體育成績分會使這些孩子吃虧,並且加重了孩子們的負擔。還有些人覺得體育分佔比太大,有可能造成舞弊現象等。
權威解讀:跑、跳、引體向上等體測項目「關鍵時能救命」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一民教授表示:「該《意見》在『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中提到『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實際上,『加強學校體育改革,促進青少年健康』,國家有關部門其實早就提了,並不是這一次讓大家感覺到『突然加量』。」
張一民介紹說,2014年國家教育部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根據當時學生體質的現狀,圍繞測試的方法要求、評分進行了調整。其後,教育部圍繞這一標準又出臺了系列指導性意見,如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要求「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對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以及要求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都要建立常態化的學生體質測試製度等。學生體質測試的平均分、及格率、優良率都要上報教育部,作為學校評估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家健康測試中學包含的內容是:肺活量(15%)體重指數(15%)50米跑(20%)坐位體前屈(10%)立定跳遠(10%)引體向上/仰臥起坐(10%)1000米跑/800米跑(20%)。「國家強調『健康第一』『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養綜合的能力,這些體測項目都是最基礎的體育要求,只要不屬於免考人群,是從小努努力就能踮起腳尖至少夠到達標線的項目。」張一民說:「跑、跳、引體向上等項目,不僅是為了增強青少年體質、確保青少年的健康,對於每個人來說,它都是求生的基本能力,和日常生活關係特別大。比如,遇到危險的時候,是不是跑得快的人最能脫離危險?如果遇到意外,引體向上能力強的,可以自救,擺脫危險,甚至可以救助他人。」
「體育中考分不會突然提高」「運動能力受益終生」
張一民說,「體育成績進中考」實際上也已經執行多年,其根本目的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制訂的初衷都是一致的:「鼓勵和推動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培養道德品質,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保衛祖國服務。」但具體到各省,考試的項目和分值差別比較大。比如北京的中考體育成績是40分,廣州目前是60分(明年要提高到70分),雲南是100分。基本的考核形式是:一次性考核+過程性考核。一次性考核就是只允許考一次的現場考試,過程性考核是我們所說的平時課堂成績。各地對於這兩部分的分值配比略有差異。
「體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考的分數可能需要逐步提高,但不會特別突然。」以廣州為例,明年開始廣州中考體育分值由60分提高到70分,2021年至2022年,一次性現場考核內容包括「一類項目」中長跑、100米遊泳2選1,「二類項目」跳類、投擲類和球類的八個項目裡任選2項。「我最近剛剛在廣州走訪、考察,廣州的體育中考做得很好,以遊泳為例,考試不僅僅考是否遊得快,還要考察基本技術掌握得怎麼樣。實際上,如果你掌握一項運動技能,你的生活會過得很快樂。參加日常的各類業餘比賽,或是朋友聚會一起健身,你都會在其中體會到特別的樂趣。」今年56歲的張一民教授仍然在堅持打網球,並參加各類業餘比賽,「強身健體,樂此不疲。」
建議:家長一同加入到運動中
增加的體育、藝術分數是否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大的負擔呢?張一民介紹,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曾提到「一增一減一保障」。「一增」是加強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鍊時間,這是促進健康的最積極、最主動的方式。「一減」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負擔減下來。「一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保學校體育課能夠增上去,確保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減下來。「這三個方面都能做到了,近視問題就會得到遏制,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就會取得明顯進展。」張一民分析表示:「比如雲南,不是簡單地把體育中考分數增加到100分,語數外的成績是從120分降到100分了。」
不同於語數外的選拔性評分,體育分數有區間劃分,分數在某個區間內就是達標的,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想要完全不達標也是很難的。簡單來說,不是你跑的越快,分數越高,而是只要跑進某個指標內,大家都是一樣的分值。「體育是水平性測試,不是選拔性考試,這個定位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都不會輕易調整。」
「體育考試永遠是開卷的。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只要多鍛鍊,一定是有效果的,體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張一民建議,家長自己可以先加入到運動當中,每天抽半個小時的時間帶著孩子出去散步、鍛鍊、跳繩,孩子晚上的睡眠就會很好,睡個踏實覺。「讓孩子出去曬曬太陽跑跑步,總比偷偷摸摸背著你看ipad、玩手機,把眼睛弄壞了好得多。眼睛近視了是不可逆的,加強戶外活動,可以預防近視,或防止孩子的視力再惡化。對於體質弱的孩子,練一練強壯一點,孩子也會更加活潑、開朗。」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