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年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和挑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排山倒海之勢向中國人民襲來。
封城、隔離、禁足、取消一切娛樂活動、關閉人員密集場所。全國啟動了史上空前的閉關程序。但眾所周知,這個程序的啟動恰逢中國的新春佳節之際,所有躁動喜悅的熱情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疾病所打敗,人們無處釋放,措手不及。積攢了一年的祈盼團圓,期待自由暢快的心情被壓制了,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面對每天手機彈出來的疫情信息,各個省事自治區的防控措施不斷升級,還有連續攀升的感染人數,人們焦慮、緊張、誠惶誠恐。
天災面前心理防線是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門,但這道門卻駐守著人們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心理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為如此,全國多地開展了線上心理危機幹預。
作為這場戰役一份子的中國人,在如此重大疾病和災難面前,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的心理層面不垮塌、不牴觸,在艱難時刻,懂得自處、自省而不是給國家添亂呢?
恐慌帶來逃避,接納換回安心。
這次的病毒來勢洶洶,在傳播速度上已經超出了17年前的非典疫情。人們在經歷過非典的浩劫後,很難接受新的病毒更加厲害的事實,因為對非典的恐懼還留存於心。各種猜測,不確定性,不安全感都急劇增加,恐慌在最初階段開始蔓延。
恐慌、焦慮心理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不確定性。因為對病毒沒有清晰的認知,加之最初的信息不公開,讓人們有一種無助感。這種無助感只會增加心理負擔和負向壓力,驅使人們迴避問題的嚴重性,自欺欺人。
在隨後的信息公開和政府積極的舉措下,人們慢慢開始了解這個病毒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防護,從最初的恐慌焦慮慢慢開始接納面對,從牴觸到承認,從悲觀到積極,接納現實讓我們的恐懼感慢慢消失,讓我們變得輕鬆自在,更樂觀向上的去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戴口罩、勤洗手已經成為每天必做的功課。
信任是最有力的強心劑。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經歷過風風雨雨、起起落落。所有磨難的克服都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相信政府,政府依靠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的結果。
這次疫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場國難。國難當頭,唯有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人民。信任讓你我心靈相犀,相信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關注自己,從我做起。
今年的春節假期少了熱鬧,多了清冷。宅在家的日子讓我們有更多充足的時間來冷靜思考、分析局勢。我們可以將關注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因為在特殊時期,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整體,正應了那句話「牽一髮動全身」。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看待疫情嚴重地區的同胞,該以何種姿態迎接接下來的工作生活,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審視。而每一個個體的行為也直接影響著抗疫的大局。
所以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從側面喚醒了每個人心中沉睡的自重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我做起,以小博大。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轉換思維模式,積極看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A是事件,C是由事件A引發的情緒和行為結果,而B是個體對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由此可見,B信念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個體的反應,從而引發好的或者壞的結果。
我們如何看待此次疫情,該抱著何種信念去對待?是鬱鬱寡歡、庸人自擾,還是積極面對、接受考驗,兩種心態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悲觀情緒猶如精神病毒一樣會傳染,它會摧毀我們的意志,消耗我們的能量。而樂觀情緒會傳遞正能量,提升我們的自信心,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利於我們戰勝病毒。
疾病面前心理防線的建築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的努力。疫情對於我們來說是歷練也是考驗,它讓每個有擔當的中國人更快的成長,認清自身的使命感而責無旁貸。
2020年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的一年,上天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困難面前,中國人民從不低頭,只會奮勇前進。春天就要來了,我們等待,我們堅信!中國的春暖花開,也是你我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