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該如何建築心理防線?

2020-08-28 暢享心理ENJOY
暢享心理


2020年的開年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和挑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排山倒海之勢向中國人民襲來。

封城、隔離、禁足、取消一切娛樂活動、關閉人員密集場所。全國啟動了史上空前的閉關程序。但眾所周知,這個程序的啟動恰逢中國的新春佳節之際,所有躁動喜悅的熱情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疾病所打敗,人們無處釋放,措手不及。積攢了一年的祈盼團圓,期待自由暢快的心情被壓制了,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面對每天手機彈出來的疫情信息,各個省事自治區的防控措施不斷升級,還有連續攀升的感染人數,人們焦慮、緊張、誠惶誠恐。

天災面前心理防線是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門,但這道門卻駐守著人們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心理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為如此,全國多地開展了線上心理危機幹預。

作為這場戰役一份子的中國人,在如此重大疾病和災難面前,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的心理層面不垮塌、不牴觸,在艱難時刻,懂得自處、自省而不是給國家添亂呢?


恐慌帶來逃避,接納換回安心。

這次的病毒來勢洶洶,在傳播速度上已經超出了17年前的非典疫情。人們在經歷過非典的浩劫後,很難接受新的病毒更加厲害的事實,因為對非典的恐懼還留存於心。各種猜測,不確定性,不安全感都急劇增加,恐慌在最初階段開始蔓延。

恐慌、焦慮心理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不確定性。因為對病毒沒有清晰的認知,加之最初的信息不公開,讓人們有一種無助感。這種無助感只會增加心理負擔和負向壓力,驅使人們迴避問題的嚴重性,自欺欺人。

在隨後的信息公開和政府積極的舉措下,人們慢慢開始了解這個病毒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防護,從最初的恐慌焦慮慢慢開始接納面對,從牴觸到承認,從悲觀到積極,接納現實讓我們的恐懼感慢慢消失,讓我們變得輕鬆自在,更樂觀向上的去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戴口罩、勤洗手已經成為每天必做的功課。

信任是最有力的強心劑。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經歷過風風雨雨、起起落落。所有磨難的克服都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相信政府,政府依靠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的結果。

這次疫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場國難。國難當頭,唯有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人民。信任讓你我心靈相犀,相信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關注自己,從我做起。

今年的春節假期少了熱鬧,多了清冷。宅在家的日子讓我們有更多充足的時間來冷靜思考、分析局勢。我們可以將關注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因為在特殊時期,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整體,正應了那句話「牽一髮動全身」。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看待疫情嚴重地區的同胞,該以何種姿態迎接接下來的工作生活,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審視。而每一個個體的行為也直接影響著抗疫的大局。

所以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從側面喚醒了每個人心中沉睡的自重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我做起,以小博大。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轉換思維模式,積極看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A是事件,C是由事件A引發的情緒和行為結果,而B是個體對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由此可見,B信念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個體的反應,從而引發好的或者壞的結果。


我們如何看待此次疫情,該抱著何種信念去對待?是鬱鬱寡歡、庸人自擾,還是積極面對、接受考驗,兩種心態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悲觀情緒猶如精神病毒一樣會傳染,它會摧毀我們的意志,消耗我們的能量。而樂觀情緒會傳遞正能量,提升我們的自信心,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利於我們戰勝病毒。

疾病面前心理防線的建築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的努力。疫情對於我們來說是歷練也是考驗,它讓每個有擔當的中國人更快的成長,認清自身的使命感而責無旁貸。

2020年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的一年,上天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困難面前,中國人民從不低頭,只會奮勇前進。春天就要來了,我們等待,我們堅信!中國的春暖花開,也是你我的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唐澤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疫情作品/作文」
    【導讀】每天我們都宅在家裡,不停地刷新看新聞,時刻關注著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唐澤華同學眼裡」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怎樣的戰爭?【戰疫情作品/作文】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作者:唐澤華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五(6)班指導老師:梁紅霞在2020年的春節來臨之際,一場不見硝煙,不聞炮響的戰爭打響了,不宣而戰
  • 心語會客廳丨面對疫情,我們如何提升「心理免疫力」?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輔相成的,當大量的沒有被處理好的負性情緒和壓力長時間圍繞我們的時候,就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生理反應,從而造成軀體症狀和免疫力降低。因此,大「敵」當前,人們在提升身體免疫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提升「心理免疫力」,以便不被疫情所帶來的負性情緒所主宰,避免疫情帶來的精神和情緒損傷。避免造成「病毒未到己先衰」。那樣的話,更不利於我們應對這次危機。那麼,如何提升我們的「心理免疫力」呢?
  • 沒有硝煙的戰爭——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隱喻現象分析
    在認識到其普遍性後,研究者越來越專注於去挖掘那些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隱喻背後的涵義。每一個行業或領域都有其常見的概念隱喻,但有一個概念隱喻幾乎瀰漫於所有話語領域,這就是戰爭隱喻。所謂戰爭隱喻,即以真實的戰爭類比非戰爭行為或事件,往往用戰爭術語描寫賦予其他範疇強烈的對抗性、緊迫性和修辭認知張力,比如辯論、體育比賽、商業競爭、演講、政治選舉、自然災害等語境下,戰爭隱喻得到頻繁使用。
  • 東方出版社構建疫情知識防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緊緊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要保持理性平和,對疫情有科學認知。要涵養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會氛圍。
  •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面對難以預測的疫情,擔憂和恐懼是很正常的。然而,延長的假期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在家裡「休養生息」,於是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多種渠道來獲得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恐慌、焦慮情緒逐漸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對應的心理反應也隨之而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面對疫情可能會出現的常見心理反應以及應對方法。常見的心理反應有哪些?
  • 疫情當下,我們該如何保證自己及孩子們的精神心理健康?
    隨著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戰鬥的進行,人們的恐慌與焦慮情緒也逐漸加劇。如何才能讓自己和孩子在疫情階段保持正確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每個家長和老師都切實關心的話題。有鑑於此,頂思結合最近各校推出的防疫知識手冊及相關科普書籍,將其中提及的tips進行整理。面對寒假plus,我們不慌!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我們的心理調整
    面對危及生命的災難時,我們都可能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心理、行為反應,下面我們將羅列一些最為常見的表現,這些表現是任何正常人群應對任何危機事件的正常反應:情緒方面:出現了對這場疫情的無法控制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控制不住擔心會不會被感染,甚至出現對傳染來源、對政府、對幹預措施的抱怨
  • 後疫情時代,各種疫情相關心理問題的真相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近日國內新冠疫情擴散呈現出較為平穩的態勢,後疫情時代正悄悄拉開帷幕。如今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社會秩序,要重啟要恢復,涉及方方面面。後疫情時代,我們要把重心轉向恢復社會秩序常態上,其中災難精神健康服務,即心理防疫尤為重要。
  • 戰「疫」:「五道防線」護甜城——內江眾志成城戰疫情回眸
    誰也想不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2020年的新年計劃。這場疫情讓田旭峰和王榮仙舉行婚禮的日子不得不推遲,但他們卻不曾後悔——1月25日,市中區民警田旭峰和王榮仙在趕回雲南舉辦婚禮的途中,接到戰「疫」命令。此時,離家只剩三小時路程,他們不得不折回內江。返回內江後,他們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 把疫情變教材、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這段話引發...
    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文 張鬱/圖2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場新聞發布會。都說「多難興邦」,面對疫情,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應如何自處?作為教育工作者、老師、學生、家長的我們,又應該怎麼面對這場席捲全面的「特殊戰役」?
  • 面對疫情,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三個心理防護方案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某網友:「我們都瑟瑟發抖,擔心未知,也為身邊的家人和好友感到擔憂。」面對當下的疫情,有的人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恐慌——危機容易帶來糟糕的情緒,影響自己的思維和行動,甚至可能影響自己的健康。
  • 北京西站:築牢首都抗擊疫情的鐵路防線|鐵路抗疫英雄譜之八
    北京西站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北京西站全員上下以「疫」為令,盡銳出戰,最終實現站區無聚集性傳播,職工零感染,運輸不中斷的目標火車站人流密集,疫情防控形勢異常艱巨。北京西站迅速響應,建立覆蓋全站的疫情防控體系,明確旅客防疫、內部防控、運輸保障等11項措施,統籌站區資源,構築聯防聯控網絡,全面壓實防控責任。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心理創傷
    此時,全國正在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抗擊新冠肺炎的攻堅戰,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人們經歷了緊張、恐慌、悲傷等情緒階段。近日,有心理諮詢專家表示:「隨著危險的解除,真正的創傷,會浮出水面。」學會調整心態,正視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韓戰,中國究竟該不該介入?細數這場戰爭的歷史意義
    韓戰,中國究竟該不該介入?細數這場戰爭的歷史意義抗美援朝是我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它對中國,對朝鮮,對西方乃至整個世界的局勢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同時這場戰爭也打破了美帝不可戰勝的神話,籤訂停戰協議的美國將軍克拉克朝鮮戰場的失敗表示了極大地羞恥:"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在取得勝利的協議上簽字的將軍"。通過這次打擊美帝主義,極大緩解了美國在二戰後四擴張、恃強凌弱的囂張氣焰。中國和世界飽受壓迫的人民也意識到了:"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彭德懷感慨道:"西方世界靠在某個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大炮就能統治國家的時代結束了!"。
  • 儘管如此,我們仍是這顆星球的主宰者。——讀疫情新聞有感
    文/yaya圖/網絡今天是春節的第二天,也是疫情開始的第二個月,沒有了舉國歡慶的鞭炮聲,卻多了幾分的兵荒馬亂。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似乎並沒有太過重視,我們甚至還趕在年末的尾巴去超市掃購年貨,後來,隨著春運的南北大遷徙,病毒開始出現在各個城市,新聞每天都在更新數據,人們開始自覺戴上口罩,減少出行,再後來,各大醫院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 助力疫情防控 築牢心理防線 大柴旦行委公安局開展情緒與健康 心理...
    助力疫情防控 築牢心理防線 大柴旦行委公安局開展情緒與健康 心理疏導講座 2020-04-29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面前復旦築牢安全防線
    圖說:疫情面前,復旦築牢安全防線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鼠年春節的復旦校園,格外寧靜,只聽得鳥鳴聲。而安靜的背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各校區各校門,帶著口罩的保安正為進入校園的師生和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在公共區域,物業人員使用消毒液進行消毒;在校醫院,醫生們值班守候;在各院系和機關部處,大家都已忙碌起來,聯絡著本單位的師生,制定著各條線工作預案……此刻,復旦人發出共同的心聲: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和疫情賽跑,刻不容緩!
  • 把忠誠和擔當鐫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把忠誠和擔當鐫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湘潭軍分區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紀實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曾伯龍 通訊員 田祥、吳婉沁為社區居民配送物資、發動民兵復工復產、服務前線官兵親屬……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湖南省湘潭軍分區官兵同仇敵愾、共同抗「疫」的一幅幅剪影。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疫情猶如一場風暴,猝不及防,席捲重來。它追問生死,也拷問人心。 在這場風暴中,有人負重前行,有人默默奉獻……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全國各族群眾緊緊抱在一起,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儘管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註定要付出一些代價,但一些人依然選擇了「逆行」。一封封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家書、一個個無法看清臉龐的忙碌身影、一幕幕疲憊不堪就地而膝的照片在網上熱傳,無需華麗的辭藻,字字句句飽含親情、蘊含力量,張張照片震撼人心,溫暖你我。
  • 心理上如何積極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克制恐慌需做到這些要點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時刻關注著疫情的進展,祈禱著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早點結束,所有人都健康喜悅。武漢封城後到今天第五天,由幾百例感染者上升到四千多例,這個數據上升變化讓很多人感到十分恐慌。這種病毒傳播速度之快,危害之大,人心理感到恐慌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