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時分,又有一位明星直播帶貨翻車了。
近日,有商家爆料稱,明星黃聖依收了10萬坑位費後,結果才賣出去5個杯子!導致商家血虧,最後協商退錢,但卻因各種理由,不退費。
與此同時,歌手楊坤在近日的直播中也狀態異常。
聯想到此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人,在直播被中消協點名。有網友稱,明星直播帶貨真是坑太多!
1
遲到半小時,黃聖依賣了5個杯子
在熱鬧了一整年的直播帶貨後,行業的遮羞布也慢慢扯下來。
12月2日,有商家反映,由於迷信明星直播帶貨的百萬銷售額,從10月17日開始,先後和蔣麗莎、黃聖依、楊坤、三江鍋、羅永浩合作了五場直播。
然而,坑位費最高的黃聖依只賣了5個保溫杯,695元銷售額。對比其收的10萬元坑位費,商家是吐血到極點。
暫且不提黃聖依的直播帶貨效果,金妹兒發現,對於這場直播,商家還爆料,黃聖依在直播時竟然不按合同規定,遲到半小時!整個直播的前半程,均由其助理完成。
黃聖依直播帶貨截圖
在黃聖依直播帶貨連結中,金妹兒也看到,直播前半個小時,確實是一名不知名的「男士」在推薦某保溫杯。而背後的標語卻是:約惠重陽,「依」「人」推薦。
對此,一網友吐槽稱,這帶貨精神,真是服了~
面對黃聖依的遲到,花了10萬坑位費的商家也是急了。
在曝出的微信截圖中,商家直接拍桌:黃聖依好久來?並提醒根據合同,產品必須由黃聖依帶貨。
黃聖依方公司則稱,「合同是這麼籤的,沒有(親自帶貨)就正常退費。」但即便如此,黃聖依方公司還是上演了打太極推諉不退錢的劇情。
據商家稱,由於黃聖依沒有親自帶貨,商家要求退還9萬多坑位費。
最開始,黃聖依公司還認帳,稱11月3日退錢。但到了12月2日,黃聖依方公司找了各種理由都不退錢。
對此,接受媒體採訪的商家表示,簡直都快氣瘋了~
2
楊坤滿臉通紅,帶酒氣直播?
女明星帶貨耍「大小姐」脾氣,男明星直播也好不了哪兒去。
在上述商家合作的名單中,楊坤的坑位費與黃聖依一樣,也是10萬元。但是楊坤只賣出了18348元銷售額,按照商家提供的139元單客件計算,楊坤的銷售量是132個。
按照公司和品牌承諾的ROI(投資回報率)比是1:3.9,達不到就按比例退還服務費。沒想到,楊坤公司是「豪橫到根本不理」。
如此一來,兩個明星20萬元的坑位費,在ROI不達標的情況下,商家一個案例就要賠接近30萬!
除了這場直播翻車,12月6日,楊坤進行的另一場直播也讓人無語。
直播中,楊坤滿臉通紅,眼神飄忽,額頭上還有明顯的筋絡暴起,看起來非常憔悴。
楊坤直播截圖
對此,不少網友都說,這是喝了多少酒?
隨後,有媒體與楊坤團隊取得聯繫,該工作人員稱,直播時和直播前後自己都離楊坤不遠,他的表現一切正常,也沒有喝酒。
至於為什麼臉上發紅,工作人員稱,楊坤平時愛運動,經常打高爾夫球、騎馬,皮膚曬得黑紅是常態。
但商家也不是傻子,直接報警找楊坤合作的經紀公司天映面談。結果天映表示,直播數據造假、刷單是楊坤團隊幹的,他們也是受害者,拒絕退還坑位費。
面對10萬-13.5萬元的坑位費,真實銷售額平均只有3萬左右,有直播行業直言:這又是一起明星百萬銷售額誘惑下的「慘案」!
3
刷單注水,明星帶貨有多假?
這不是明星帶貨第一次出事。
11月,中消協就集中點名了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人。
中消協認為,目前在觀看人數上吹牛、銷售數據上「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
以汪涵為例,根據網友的爆料,汪涵的坑位費大約是10萬一個,一場直播下來,共上線了33個產品,也就是說33個坑位,總共330萬。
而問題就出在了其中的一個坑位上,汪涵直播結束後不久,商家就曝出,第二天退款率高達76.4%,並一度接到了平臺虛假交易的警告。
由此來看,明星刷單跡象明顯。
對此,金妹兒聯繫到了成都一位從事直播行業的人士。該人士認為,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其實是團隊運營的問題。「一方面,運營團隊沒有認真選品,另一方面,由於明星有公信力,一些消費者有消費的衝動,但在買了之後發現貨品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選擇退貨,導致退貨率較高。」
金妹兒了解到,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很多明星都非常願意去直播帶貨。
因為帶貨的收入非常可觀。一般來說,一個一二線的明星帶貨的坑位費都在10萬左右,帶貨一小時大概要上架十幾款商品。算下來,一位明星一場直播能獲得的收入就有幾百萬。
這比辛苦拍戲,直播帶貨的收入性價比實在是太高了。
更重要的是,直播帶貨中,很多明星憑借自己的流量,吸引了觀眾,但帶貨後似乎並不關心商品的價位、質量。
以羅永浩為例,有網友就發現,其帶貨的相同產品價格竟然比其他幾家電商平臺貴,根本不符合「全網最低價」的宣傳。
再者,近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辛巴事件,最終調查顯示帶貨商品為假燕窩。雖然辛巴團隊表示「退一賠三」,但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是進行了立案調查。
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消保委系統顯示,受理相關網絡購物類投訴達30200件,同比上升39.1%。
其中,大量投訴集中在網購商品性能、功能與宣傳有偏差,訂單被取消等問題上。
面對新興的直播帶貨,有從事主播的業內人士也十分心疼。其認為,直播帶貨本是好事,它改變了消費者習慣,甚至在未來5-10年都是風口,但如何帶好貨、帶真貨,帶讓消費者滿意的貨,卻是目前明星和主播們遇到的問題。
「隨著監管的升級,我相信不管是明星還是一般直播,在選品上都會更加規範。也只有這樣,直播帶貨這個行業才會發展下來,才會有內需消費的正向循環。」該主播人士稱。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