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本想借著明星影響力大賺一筆,才不惜砸重金投入……誰知道最後發現,自己才是那棵韭菜。
12月9日上午消息,近日,網曝黃聖依直播帶貨坑位費10萬,只賣了5個保溫杯,而且直播遲到、直播期間基本不碰產品,輪播到保溫杯時已離場。
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
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坑的是花10萬坑位費找黃聖依直播,才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
據媒體報導,該平臺從10月17日開始,先後和蔣麗莎、黃聖依、楊坤、三江鍋、羅永浩合作了五場直播,為某知名家電品牌的新品保溫杯帶貨,從數據來看,楊坤與黃聖依坑位費最貴,但是銷售額最差的。目前圍繞著退款事宜,該平臺仍在和兩家明星團隊協商當中。
(註:因合作方中止合作,原來承諾給羅永浩直播2萬元補貼沒有到位,實際付出7萬元坑位費)
該高層表示,「直播是在10月25日晚上7點開始,本來應該黃聖依播,結果她8點才到。之前都是助理播的。而黃聖依到了後,感覺也不上心,正常來說主播都應該用用產品,但是她基本都不碰產品,像有款酒,她就單純聞了聞,別說介紹產品成分了。」而賣到保溫杯時, 黃聖依已經退場,最終只賣出5個保溫杯。
他同時表示,楊坤介紹也不用心,基本都是助理按照稿子念的,直播3分44秒的時間的最後,楊坤雙手抱著膀子葛優躺在凳子上,完全不講話。在播前給了詳細的腳本,囑咐楊坤一定要介紹可拆卸杯蓋,但他完全沒提到這個環節。
剛剛,黃聖依工作室否認
9日,黃聖依工作室在微博發聲明,稱與主辦方協定不超過 80 分鐘,藝人實際完成直播時長 80 分鐘,「該場直播活動期間我方藝人並未參與任何保溫杯產品的售賣,我方也未收取任何商家的坑位費,則也根本不存在保底退款一事。」
滿臉通紅、眼神飄忽,楊坤直播又出事?
近期,楊坤也是多次因直播帶貨引發輿論關注。
12月6日,楊坤在直播間直播時,被網友發現其滿臉通紅,雙眼迷離、說話經常重複,而且報錯商品價格,加上這場直播他賣的是售價980元一瓶的白蘭地酒,因此被很多網友質疑醉酒直播帶貨。
12月7日傍晚,楊坤在個人社交網絡平臺發文回應此事,解釋自己滿臉通紅是因為在三亞嚴重曬傷,還順便宣傳了自己即將在北京舉行的演唱會。
此前楊坤被爆帶貨120萬隻剩4萬
11月8日,楊坤在自己的直播間進行帶貨直播,這天他共售賣40樣產品,包括羽絨服、面膜等等各樣的物品。
11月25日晚,據財經報導稱,楊坤在上半年的直播帶貨榜單中,首秀便創下1451萬元的銷售額,排行榜單第二名的好成績。
為了當上楊坤的帶貨嘉賓,三家商家給出的坑位費(商家請主播帶貨一次性支付的服務費,以佔據直播中的一個「坑」)從10萬到13.5萬不等,其中一家還給出了楊坤銷售額20%的佣金。
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滿心期待的直播帶來的並不是銷售奇蹟,而是大面積的「翻車現場」:
有的商家稱收回坑費需要3500單,最後只賣出了180單,3萬多元;99元一盒的面膜銷售了1.8萬元,但退款近4000元;有的雖然銷售額很好,但是在後兩天退款開始直追銷售額,也就是幾乎90%都有退款的情況。另一個更讓商家震驚。他花了12萬元的坑位費,當天總銷量120萬元,但沒想到過了一天就大量退款了,退款110多萬元,留下來的銷售額只有4萬元。
每一位邀請楊坤直播的商家都面臨大面積退單的情況,其中一商家察覺事有蹊蹺,意識到楊坤的直播間中可能存在「刷單」行為。該商家還聲稱自己抓住了其中的「刷手」,並留有一段電話錄音。
商家們於是聯合起來,建立了「楊坤直播被坑商家」的維權群。對於商家的損失,運營總監表示可以「補播」就「補播」,但是無法決定退款。
隨後,商家就選擇報警,指認楊坤直播期間涉嫌刷單、造假等問題。不過民警聽完商家的敘述後表示,即便有證據表明楊坤直播靠刷單來衝量,也只能說是「以次充好」,不算「詐騙」,只能算民事糾紛,因此建議走法律途徑,警方不予立案。
「知道明星公布的帶貨量會有水分,想著擠擠水也還是能賺到,只是沒想到全是水分。」一位商家心酸地說。
直播帶貨頻「翻車
明星大咖直播帶貨「翻車」越來越常見。
「一方面,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中消協稱,例如,「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疑雲」、「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
此前,據新華網報導,花80元可以在直播中刷上百的觀看數據,150元能買到1萬的觀看數據。此外,在一些QQ群和微信群中,還有專門組織真人粉絲進行直播刷數據的商家,粉絲進入直播間觀看幾分鐘,就能拿到酬勞。
8成網友沒在明星直播間「買單」
21網調實驗室發起的調查也顯示,超8成網友表示沒在明星的直播間買過東西。
針對大咖直播帶貨「翻車」等事故,有網友諷刺稱,「銷售刷流量軟體的公司成最大贏家」,也有網友指出「現在的主播直播帶貨就是專門坑企業的」。
近3成網友因「質量差」退貨,超7成只關注商品本身
隨著直播帶貨愈發火爆,不少明星也走進直播間,意欲分一杯羹。明星自帶曝光流量,加上天生和粉絲信任關係,而網紅KOL則能夠提供專業的帶貨能力,明星和網紅KOL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然而,儘管有明星背書,賣的商品質量仍參差不齊。
21網調實驗室發起的投票調查結果也顯示,近3成網友因為「商品質量差」要求退貨,佔28.8%。此外,「買到商品和自己想像的不一致」「買貴了」也是退貨的主要原因,分別佔21.2%和15.6%。
21網調實驗室的另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比起明星,消費者更注重商品本身。
在「明星帶貨vs網紅帶貨,哪個更吸引你?」的投票中,10.49%的網友選擇「明星帶貨」,7.75%的網友選擇「網紅帶貨」。值得注意的是,接近77%的網友表示「更關注商品本身」。
其中一位網友表示,「沒人在乎是誰在講,只在乎靠不靠譜,便宜不便宜」。
超65%網友直播間「踩雷」
投票結果顯示,在直播間買過東西的網友中,65.13%的網友則表示,在電商平臺的直播間裡踩過坑,其中又有逾1/4的網友稱「在好幾個平臺都踩過」。
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隨著直播帶貨日益火爆,有關消費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同比增長479.60%,其中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佔比近六成。
直播概念股表現大多曇花一現
今年來,直播經濟迎來爆發,一度成為A股市場新風口,獲得資本市場追捧,不過大多數概念股表現僅是曇花一現。
作為抖音直播「帶貨一哥」的羅永浩,過去半年多來,羅永浩團隊交出了完美答卷。首次直播銷售額達到1.1億,此次雙11期間(從10月30日至11月11日),羅永浩抖音直播間也斬獲了3.6億元的總成交額。他的出色表現,一度讓A股上市公司拋出收購橄欖枝,但最終收購計劃流產。
12月3日晚間,主營高端特種電纜產品的尚緯股份發布公告稱,終止支付現金購買成都星空野望40.27%股權的交易。根據此前的計劃,這一筆交易金額高達5.89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野望是羅永浩直播電商業務運營主體,成立於今年4月,從事直播電商、新媒體整合營銷以及電商代運營等綜合型電商服務機構,羅永浩是其籤約主播。
合作傳出後,尚緯股份股票連續3天一字漲停,股價達到近半年來的最高點。但如今,股價已跌破公布收購事項之前。
9月17日,起步股份(603557.SH)公司控股股東香港起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擬以9.62元/股向辛選投資轉讓5%的股份,對價2.16億元。得益於「網紅效應」,起步股份在發布上述公告後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但控股股東的減持公告終止了五連板,公司股價於9月24日開盤封死跌停。目前股價已經回落到9月的起漲點附近。
星期六(002291.SZ)作為深圳A股第一家女鞋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在2015年至2019年共關店1096家,縮水近五成。2019年末搭上「直播帶貨」模式的星期六迎來股價翻身,曾在25個交易裡出現16個漲停板,股價最高觸及36.56元。儘管直播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業績卻是差強人意,1-9月公司營業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滑200%;歸母淨利潤-1.13億元,下滑208%。目前股價較最高點腰斬。
今年5月,「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讓一家原本知名度一般的上市公司股價坐上了火箭。自5月11日起,夢潔股份(002397.sz)連續9個交易日斬獲了8個漲停板,漲幅近95%,市值暴增34億元。而這一切,源於夢潔股份在5月11日與薇婭正式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夢潔股份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營收13.56億元,同比減少19.6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85%。目前夢潔股份股價為4.76元,總市值僅36.09億元。
在「網紅」光環消退後,上述公司展現出來的只有不盡如人意的基本面和股價表現。
從尚緯股份、起步股份、星期六、夢潔股份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借「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概念炒作股價,然而狂歡過後卻只剩下一地雞毛,長期股價終會回歸基本面。
該如何淨化直播環境
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一條核心內容就是:直播帶貨禁止數據流量造假。
這對平臺方提出了直播營銷要求,對規範平臺直播營銷行為,避免出現虛假信息和數據造假,欺騙和誤導用戶等將會起到作用。
此前多家機構和行業組織都已先後發布了直播帶貨的相關規範和規定,例如中國廣告協會在今年7月就發布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範》,重點規範直播帶貨行業刷單、虛假宣傳等情況。
可以看到積極樂觀的趨勢是,直播帶貨正經歷蜂擁而至,到規範化發展,進而加速邁向法制化發展的路徑。
除了法律規範層面來看,規範直播帶貨需要平臺、MCN機構、主播、商家、平臺,乃至消費者等共同參與。
近期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直播帶貨正成為其中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直播帶貨前景可期,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規範化、法制化的直播帶貨市場。
你買過明星直播的產品嗎?好用嗎?評論區見~
21財聞匯綜合自:21Tech、新浪科技、21財經投投看、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