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徐聞當地旅遊開發的力度不斷加大,角尾鄉憑藉著豐富的濱海資源名聲在外,而被譽為「南極村」的角尾鄉放坡村,更是因其獨特的景觀設計和開發模式,備受遊客青睞,民宿經濟成了當地鄉村振興新引擎,鄉村旅遊發展火熱,有力推動了徐聞鄉村振興發展。(12月13日《湛江日報》)
12月13日,《湛江日報》用一個整版報導了徐聞角尾鄉放坡村的民宿經濟,那張佔據了近半個版面的大圖,令筆者震撼之餘,不得不為當地群眾巧用天時地利打造民宿經濟品牌的做法點讚。
民宿經濟是鄉村旅遊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一種新業態。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心理快速從物質向精神、再向文化轉型,民宿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特別是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民宿行業於今年5月率先回暖。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國內精品民宿更是提前被搶訂一空。其中,又以海南的民宿經濟最受追捧,央視等媒體紛紛介紹其經驗做法。
早在2016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實施「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重點打造100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1000個宜業、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得益於自由貿易港的優勢,當地打造了一批「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民宿經濟,並呈現出發展成為海南旅遊一張王牌的趨勢。而「南極村」放坡村,憑藉天時地利優勢,最先承接海南自貿港的溢出紅利,在今年國慶黃金周同樣呈現出民宿經濟「一房難求」的良好態勢,成為湛江與海南相向而行的生動實踐。事實證明,與海南相向而行,可行且應速行!
放坡村在發展民宿經濟上先行先試,有很多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其中最應關注的,筆者認為是其精品化、場景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與海南相向而行,並不意味著原樣照搬,放坡村在發展民宿經濟上就很巧妙地因地制宜,選定了「珊瑚」這個特色主題,如拼圖般補齊了遊客的民宿主題體驗。以「珊瑚」為主題布局民宿群,各個民宿之間又互有不同,形成差異化競爭,一如寫散文般「形散神不散」。各個民宿在設計中,又著重打造「網紅場景」,例如湛江日報記者就很好地抓拍了「藝術家部落」的圖書牆、海邊椰樹下的白鞦韆等網紅場景,必然帶火一批「打卡點」。
雖然如今已然亮點眾多,但要發展得更好,放坡村的民宿經濟尤需在標準化上下功夫。對消費者而言,民宿不僅是拍照「打卡」的地方,更是要住宿的地方,質量還是第一位的。放坡村在民宿群的管理上,大可參照國內一些城市的評級辦法,對民宿群整體銷售又區別評級,以此加強服務,又驅動民宿不斷升級。村中也可以專門製作民宿消費的甄選指南,滿足不同遊客的個性化民宿消費需求。而在整體設計上,則要在紅色文化與珊瑚文化這兩大優勢上下功夫,尤其是在珊瑚文化的豐富內涵上做文章,為遊客提供「有積累、有沉澱、有故事」的品味民宿,進一步以點擴面帶動當地鄉村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