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廣州成功繁育 首次向公眾亮相

2020-12-25 央廣網

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廣州成功繁育,首次向公眾亮相。(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央廣網廣州5月19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今天,記者從位於廣州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獲悉,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琦琦」首次向公眾亮相。園區也首次解密了這種南美洲珍稀物種的繁育過程。

巴西貘屬於獨居動物,成年巴西貘喜歡獨自生活,非發情交配期較為好鬥。巴西貘對環境要求不高,有茂盛的植物,配個小湖、小河、小水潭就可以較為自在的生活。巴西貘的上唇比下唇長,鼻端突出,形成獨特的吻裂唇嗅反應。

記者現場看到,全身布滿縱行白斑的雌性小巴西貘「琦琦」小跑撒歡,四處聞嗅,與它的母親形影不離。「琦琦」的母親名為「小八」,2015年從德國引進,在2018年9月曾誕下琦琦的姐姐「希希」,又在今年4月18日誕下了「琦琦」

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廣州成功繁育,首次向公眾亮相。(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據介紹,在保育員的精密監測與精心照料之下,「琦琦」已成功吃上了母乳,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巴西貘產崽後2小時就能讓幼崽吃上營養美味的初乳,「琦琦」一天大概吃8-10次母乳,有時巴西貘母親還會和「琦琦」相互調整餵養姿勢,讓它可以大口吮吃母親的奶汁。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自2015年引進巴西貘以來,為了保證這種南美洲特有的珍稀物種儘快適應園區的環境,園區特意為巴西貘的飼養區域增設空調與運動場所,確保巴西貘有足夠的運動空間,同時保證巴西貘得到營養均衡的餵養。

巴西貘孕期長達12個月到14個月。為了順利保育,自2019年2月成功配種後,保育員不斷改進巴西貘的營養配方和飼餵方法,通過少量多餐的手段,保證樹葉和水果新鮮,增加營養飼料採食量,並為其提供最大化的運動場地。

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廣州成功繁育,首次向公眾亮相。(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保育員說,「琦琦」現在每日增重0.5kg,到了半歲左右會隨母親進食水果和草料,身上用於保護色的花紋斑點會逐漸退散,日後行程健碩滾圓的身軀。經歷大約3-4年的生長以後,它將發育成肩背結實,肚腹滾圓,四足生蹄的憨態巨獸。

巴西貘寶寶的誕生是長隆在動物種群繁育與保育生態建設領域的工作成果之一。長隆方面表示,將致力於與各界合作,不斷提升動物的飼養、營養與保育的科研水平。

相關焦點

  • 南美洲珍稀動物巴西貘廣州成功繁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5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疫情期間,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誕生的一個動物寶寶——巴西貘「琦琦」今天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隨著旅遊行業的逐步復甦,園區為「琦琦」舉辦了滿月活動,並解密巴西貘的繁育過程。
  • 廣州出生的巴西貘亮相啦
    大洋網訊 在廣州出生的巴西貘「琦琦」,3日首度與廣州市民見面。園區首次解密了這種南美洲珍稀物種的繁育過程。廣州自2015年引進巴西貘以來,為了保證這種南美洲特有的珍稀物種儘快適應園區的環境,園區特意為巴西貘的飼養區域增設空調與運動場所,確保巴西貘有足夠的運動空間,同時保證巴西貘得到營養均衡的餵養。飼養員說,現在巴西貘寶寶可喜歡遊泳呢,每天都要暢泳。
  • 巴西貘寶寶首次與遊客見面
    ■昨日,剛滿月的巴西貘寶寶「琦琦」
  • 珠海長隆人工繁育三頭小白鯨首次公開亮相
    該園區內的三頭白鯨在去年12月的13天內,成功升級為新手媽媽,共產下了一雄兩雌的三頭新生小白鯨,目前三頭小白鯨發育得非常良好。  1月18日,中國鯨豚繁育國際研討會在珠海長隆舉行,中外專家實地探訪了珠海長隆鯨豚人工保育的最新成果,珠海長隆人工繁育三頭小白鯨首次公開亮相。  當天的研討會上,三頭白鯨從孕檢確診,到順利生產,再到小白鯨第一次吃上母乳的全過程紀錄片首次披露。
  • 3隻南美洲羊駝在青藏高原成功繁育
    新華社西寧7月20日電(記者徐文婷)記者從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近日成功繁育3只南美洲華卡約羊駝。3只小羊駝均為雌性,目前生長情況良好。  華卡約羊駝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駝品種,佔羊駝總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地區。
  • 大食蟻獸雙胞胎、巴西貘「琦琦」……長隆屢迎「新生報到」種群...
    來源:經濟日報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活動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哥哥」除了體型比「妹妹」稍小一點,毛色相對也會比較淺,耳朵則比「妹妹」要寬一點。
  • 白化貘寶寶遭遺棄,幸被動物園收留,餵奶畫面萌化了
    巴西市政動物園收留了一隻長相特別的小傢伙,這是一隻叫做南美貘的動物,不過它是很罕見的白化個體。這隻南美貘寶寶是人們在聖保羅州的皮耶達德市野外的草叢裡撿到的。貘,音同墨,是一種長得很像豬的食草動物,現存1屬5種,其中一種生活在亞洲,其餘四種都分布在美洲。這隻白化的貘寶寶,生活在南美,有人管它叫南美貘,也可以叫巴西貘或低地貘,是現存貘家族裡數量最多的一種,但因為它們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縮小,所以它們依然被列為瀕危動物。
  • 廣東「愛鳥周」啟動 珍稀猴面鷹首展
    當天,廣東省內10個野外觀鳥地獲頒「廣東十佳觀鳥勝地」,而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也首次與遊客見面。據了解,廣東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實行全省禁獵野生鳥類五年。同時,還禁止在廣東省境內使用粘網(捕鳥網)、鳥類電子誘捕裝置,禁止線上交易平臺或商品交易市場為這類電子誘捕裝置提供交易服務。
  • 兒童節,廣州這些地方有精彩活動等小朋友來參加
    前期廣州動物園發起了「金猴公主徵名活動」,6月1日兒童節當天,將在廣州動物園金絲猴館同步開展線下投票活動,可愛的小公主到底會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呢?活動現場的遊客可以投下寶貴一票,各位街坊帶著你家萌娃為你中意的金猴公主名字投票啊!最終投票結果,將於活動現場揭曉。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巴西貘「琦琦」與小朋友們見面
  • 珠海接連繁育四隻水豚 系世界最大的齧齒動物
    珠海接連繁育四隻水豚(央廣網發 麥念萍 林捷供圖)  央廣網珠海5月1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麥念萍 林捷)記者從珠海長隆獲悉,該繁育基地於去年12月一連成功誕生四隻水豚,水豚繁育存在野外存活率低  據珠海長隆動物專家張學平介紹,水豚孕期約150天,通常每胎產1-8仔,每年產一胎。大約16周後斷奶,12至18個月性成熟,野生水豚壽命最大可達10歲左右。在野外,水豚因肥美且警惕性不高而淪為大眾獵物,在南美洲更被人類捕捉當豬肉吃,因此小水豚存活率僅1/3。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是,水豚在其他動物面前溫馴,但在群體裡卻有明顯的等級分別,強壯雄性通過追趕或「以牙還牙」的打架方式來確定地位。
  • 珍稀植物大果藤黃實現人工繁育
    原標題:珍稀植物大果藤黃實現人工繁育   大果藤黃是我國僅分布於雲南德宏和西藏墨脫的珍稀狹域特有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來自德宏州瑞麗市林業局的消息,該局已成功實現大果藤黃的人工繁育,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 看動物寶貝賣萌耍寶
    巴西貘與母親親密互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   兒童節當天,來廣州動物園看動物寶貝賣萌耍寶。此外,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迎來巴西貘「琦琦」,「琦琦」寶寶將在兒童節亮相。(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責編:高紅霞、羅昱)
  • 安徽省首隻「馬來貘」國慶將亮相合肥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合肥野生動物園了解到,素有馬來西亞國寶之稱的「馬來貘」國慶將亮相合肥野生動物園。在經過一系列的報批檢疫等手續後,從北京動物園引進的省內第一隻「馬來貘」將於9月30日抵達合肥,入住野生動物園「馬來貘」園。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快來看看→
    2014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從上海動物園和南昌動物園首次引進4隻華南虎,2015年成功繁育浙江首例華南虎(1隻)。3 為拯救揚子鱷,1979年浙江建立了「長興尹家邊揚子鱷保護區」,以保護僅有的11條成年揚子鱷為基礎,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實現了人工繁育、野外放歸、野外種群重建。4
  • 廣州長隆開放鳥類繁育中心
    廣州長隆飛鳥樂園鳥類繁育中心育雛室裡的兩月齡猴面鷹幼鳥(6月14日攝)。 6月14日,廣州長隆飛鳥樂園首次向遊客開放鳥類繁育中心,遊客在此可以參觀鳥蛋胎心監測、孵化、育嬰育雛等鳥類繁育環節。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廣州長隆飛鳥樂園鳥類繁育中心育雛室裡的兩月齡猴面鷹幼鳥(6月14日攝)。 6月14日,廣州長隆飛鳥樂園首次向遊客開放鳥類繁育中心,遊客在此可以參觀鳥蛋胎心監測、孵化、育嬰育雛等鳥類繁育環節。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廣州長隆飛鳥樂園鳥類繁育中心育嬰箱裡的黃嘴䴉鸛雛鳥(6月14日攝)。
  • 音頻小課《夜行動物奇遇記》8月1日全新上線,揭開動物...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匯聚了兩百多種、一萬多隻珍稀野生動物,而其中很多都是夜行動物,如浣熊、樹懶、華南虎、馬來貘、猞猁、食蟻獸、美洲獅等。它們大多晝伏夜出,白天養精蓄銳,夜晚反而精神抖擻,夜視力絕佳。在黑夜的映襯下,它們會奔跑、覓食、打鬥、玩耍,甚至呼朋喚友、「群舞高歌」,上演狂歡派對。
  • 廣州「大象噴水節」迎端午 新生小象亮相
    廣州「大象噴水節」迎端午 新生小象亮相 2015-06-15 21:02:51而一頭剛出生不久的小象"公主"更首次亮相,與遊客見面。 劉衛勇 攝    端午節將至,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15日舉行「大象噴水節」,以灑「龍舟水」送祝福。而一頭剛出生不久的小象"公主"更首次亮相,與遊客見面。
  • 它們是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的小熊貓雙胞胎 「歡喜坨」和「糯米...
    武漢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的小熊貓雙胞胎「歡喜坨」和「糯米雞」,10月1日與遊客見面。十幾年都沒繁育成功小熊貓,這一招管用了「這是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出小熊貓。十幾年來,一直沒能實現,有的幼崽出生了,最終也沒能存活下來。」
  •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繁育12隻紅熊貓正式亮相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2020年自主繁育的12隻紅熊貓正式亮相對外和遊客見面 唐娟 攝中新網常州11月29日電 (記者 唐娟)11月29日,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2020年自主繁育的12隻紅熊貓正式亮相和遊客見面。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正臉照曝光!網友:像豹子也像貓咪
    網友評論:「又像小豹子,又像小貓咪」延伸閱讀:24臺紅外相機在歙縣清涼峰拍到大量珍稀野生動物,認得嗎?2019年10月31日,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已鑑定出各類野生動物37種,其中鬣羚、獼猴、黃喉貂、白鷳、黃鼬等為首次出現。下圖發布的這些珍稀動物,你能認出來幾樣,喊得出它們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