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黃瑽寧:親子衝突一觸即發?情緒急救口訣一句話保平安

2020-10-10 親子天下

不要想操控孩子,對於情緒失控這種事,與其對他說:「你該如何如何。」更直接的方式,是告訴他:「我的感受如何。」讓孩子自己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父母誠實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我受不了,我生氣了,我難過了。」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搜尋公眾號 "親子天下"關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黃

臺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育有一兒一女。親子天下專欄作家,有在線課程《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I)》、《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II)》;著有《黃瑽寧醫生陪你健康育兒》(奇想國)、《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第一套劇本式繪本:《阿布與小樂》,獲選「2014博客來十大華文暢銷作家」,並有臉書粉絲團「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貴州衛視《育兒大師》常駐專家。


首先讓我們來模擬一下,你的小孩在公共場合失控,大聲尖叫,然後亂打人的場景。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有一句口訣,請大家念一遍:「一抱二問三離開,我受不了啦謝謝你。」

下面分別說明各項行動。

一抱

當孩子情緒上來時,先不論對錯,給他一些安慰吧!若是你手上閒著,先蹲下來抱抱孩子,或拍拍他的肩膀,給他一點支持。

如果你正忙得走不開,也可以口頭跟孩子說:「媽媽/爸爸現在沒辦法安慰你。我知道你很難過,等我一下,不好意思哦!」總之,不要假裝沒聽到,「不要理他,讓他哭一下,自己就會停了。」

這是錯誤處理方式。如果孩子情緒仍非常失控,甚至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可以用力將他抱緊。抱緊孩子的時候,請在他耳邊說:「我在這裡陪你,不害怕!」

二問

第一步先抱孩子並安慰他,第二步再好奇的問:「發生什麼事了?」「你因為沒有玩到玩具,所以生氣嗎?」「你因為肚子餓而生氣嗎?」「你覺得他搶你東西,心裡很生氣嗎?」同理的過程,就能帶來療愈。

父母要記得,把說話速度放慢,情緒不要過於激動,讓孩子在你懷裡感到心安。

這樣做並不代表孩子都是對的,而是不要先替孩子的行為貼上標籤,立刻下定論說:「你打人就是不對!」「我看到是你先動手的!」「那是別人的玩具!」這些大道理,應該等情緒過去之後再來討論。

在第一時間,父母的身份是心理輔導師,而不是要判斷誰是誰非的法官。你家小孩在現場若有傷到其他孩子,請先跟對方家長道歉,但不要當面處罰自己孩子給別人看,就算要處罰,也是等情緒冷靜之後的事。關於處罰的議題,我會在另一篇文做詳細的介紹。

三離開

一抱二問之後,如果孩子的情緒仍無法冷靜(像是還在尖叫),那麼只好先帶離現場,或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娃娃年紀太小,怎麼哄都停不下來,但只要離開現場,遠離傷心地,通常就會停止哭泣。

離開現場,也是一種讓孩子學習「抉擇」的過程。比如說,在去百貨商場之前,先跟孩子約法三章,今天不買玩具。

但到了現場,孩子突然反悔,在地上打滾。這時候,先把孩子抱起來(一抱),再告訴他:「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可是我們約好今天不買的(二問)。」如果還是無法溝通,就直接把他帶回家(三離開)。

這種果決的離開,會讓孩子慢慢理解到,這是一種抉擇:「接受父母的善意,就可以多玩多看;如果拒絕父母的善意,就會被帶離開回家。」

我受不了啦謝謝你

一抱二問三離開,如果孩子已經帶離現場,還是止不住尖叫與哭泣,這時,大人可以誠實告訴孩子:「我受不了啦!」

根據研究,任何成年人在嬰幼兒的哭聲中,平均忍受時間約莫十五分鐘。超過十五分鐘,心跳血壓就會開始不聽使喚,理智線會斷,情緒會失控。在孩子面前,誠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父母可以這樣告訴孩子:「你的哭聲太大,我受不了啦!」說完之後離開現場,進入冷處理的步驟。

冷處理是在安撫無效之後才執行,而不是在哭泣的第一時間這樣做。冷處理的做法,可以是離開房間(但別關門啊!請把孩子放在安全的環境),可以是拿耳塞塞住耳朵,也可以是戴上耳機聽音樂……父母可以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

離開現場時,請在內心整理事件的來龍去脈,思考哪些部分是你可以改進的,以避免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

如果孩子停止哭泣,或是邊哭邊跑來找你,可以再給他一些安撫,但如果又繼續大叫,只好再度表達:「我真的受不了啦!對不起,我的耳朵很不舒服。」然後再離開。

當孩子真正恢復理智時,請立刻給予正面的回饋:「謝謝你!」

父母請注意,「謝謝你」這三個字,千萬、千萬要記得說!因為這是響應孩子善意的行動,將使你們的親子關係更堅固、更和睦。

不要想操控孩子,你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這幾年阿德勒心理學派正夯,該學派有個重要心法,就是:「不要想操控別人,你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許多父母碰到孩子情緒失控,一直想要操控他:「你停下來!你不要哭!你好好講話!給你吃糖果!給你看卡通!」這都會帶來不良的教養苦果。

要是父母真的被孩子的情緒所綁架,生活也就全毀了。

不要想操控孩子,對於情緒失控這種事,與其對他說:「你該如何如何。」更直接的方式,是告訴他:「我的感受如何。」讓孩子自己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父母誠實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我受不了,我生氣了,我難過了。」而當孩子恢復理智,停止哭鬧,回過頭來跟你示好,要表達感謝:「謝謝你願意理解我的感受,謝謝你在乎我。」我認為這是親子衝突後,最重要的一句話。

剛才提到,父母在冷靜情緒時,可以思考、整理一下這次大暴走事件,並且與孩子「一起討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研究下次該怎麼做會更好。

有關父母的部分,可以反省自己:是否時間的安排可以更好,不要在孩子睡午覺的時候出門;遊戲的環境能避開某種危險,一起玩的孩子將來要篩選……有很多步驟可以調整與優化。

至於孩子的部分,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父母可以再次還原現場,把整個衝突的過程描述一遍。

接著聽聽孩子看事件的角度,他可能會說:「某某某踢我,因為他插隊,我不讓,所以他就踢我,然後我就咬他。」啊!原來如此,所以孩子失控是有原因的,那下次他能怎麼做呢?你也許可以這樣建議:「下次若有人再插隊,你可以試試看大聲喊:『不要插隊!』讓大家都聽到嗎?或者直接請我來處理?或者告訴老師?你可以選一個方法,試試看有沒有效。如果沒有效,我們再來想新的辦法。」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關於流感,兒科醫師黃瑽寧告訴你11個關鍵小知識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前陣子天王劉德華確診流感,不得不取消了好幾場演唱會。很多人疑惑:流感不就是「最近正在流行的感冒」?得流感到底有多嚴重?更有報導提到流感是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導致的,這其實都是對「流感」的錯誤認知,兒科醫師黃瑽寧解答到底什麼是流感?又該如何預防?
  • 【專家對談】鄧惠文 X 黃瑽寧:父母的緊張關係如果沒有解決,小孩的身體就不能好起來
    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及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都指出,病不只來自身體,父母的緊張關係如果沒有解決,小孩的身體就不能好起來。現代爸媽有多焦慮?根據《親子天下》針對爸媽的網絡調查發現,每三個爸媽就有一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經常處於 "高度焦慮" 狀態。孩子夜晚磨牙、白天摳指甲、猛敲自己的頭、常眨眼……都會讓他們非常擔心。
  • 黃瑽寧醫師的防疫小叮嚀(持續更新)
    開工之後,出門上班到辦公期間更要積極做好防護措施,然而,下班返家,也要注意避免把病毒帶回家,來看黃瑽寧醫師給父母的小叮嚀。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重視手部清潔,比戴口罩更能有效阻隔病毒。
  • 臺兒科醫療器材缺乏 醫師籲臺當局別再「棄兒不顧」
    ,兒科手術醫療器材缺乏,讓兒科醫師感到無奈。  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表示,兒童醫療器材與藥物曾雙雙缺乏,早年急重症新生兒急救時所需臍脈導管,曾因許可證到期而長期缺貨,她曾以醫學會名義多次提出需求未果,後經臺灣衛福部門與「健保署」協調才解決。而新生兒早產或氣胸需使用的最小號胸導管,因健康保險核價太低廠商不供貨,醫院常需要彼此調貨,才能動刀。
  • 中國醫大一院承辦2020年(第四屆)遼寧省兒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 12月15日,由遼寧省醫師協會主辦、遼寧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協辦、我院兒科及住院醫師培訓部共同承辦的2020年(第四屆)遼寧省兒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論壇
  • 兒科醫師:看病別誇大病情
    > (Photo by kwanchai.c @ ShutterStock)以小兒科來說
  • 衛生部推動兒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緩解"兒童看病難"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賈釗、呂諾)衛生部發言人宋樹立31日表示,為緩解兒童看病難問題,衛生部將重點推動兒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兒科醫院建設,研究合理確定兒科醫療服務價格,以促進兒科長遠健康發展。    宋樹立表示,兒科被稱為「啞科」,診治難度高,醫護人員承受極大的工作壓力。
  • 急救兒科醫生緊缺,衛計委降分錄取真的好嗎?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醫師資格考試短線醫學專業加試專業內容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5年起,在醫師資格考試中對院前急救和兒科崗位從業人員開展加試相關專業內容的加分考試。
  • 黃瑽寧:寶寶太胖,對以後有影響嗎?
    黃瑽寧 臺灣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育有兩個寶寶,在臺灣出版多本育兒方面書籍,是臺灣超人氣兒科醫生 黃瑽寧醫生 哪個年齡段是決定
  • 黃瑽寧:寶寶每次喝奶都會剩一口,要不要讓寶寶「乾杯」
    黃瑽寧 臺灣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育有兩個寶寶,在臺灣出版多本育兒方面書籍,是臺灣超人氣兒科醫生 黃瑽寧醫生 想必這是困擾很多媽媽的問題,寶寶總喜歡「剩飯」,家長該不該逼著孩子都吃完喝完呢?
  • 用「實景」競賽助力守護兒童健康 ——湖北省首屆兒科急救技能比賽...
    「2020年湖北省兒科急救技能比賽」在武漢舉行,這是我省首次在全省範圍內舉辦兒科急救技能大比武。來自全省67家兒科醫聯體成員單位、200餘名選手組隊參賽。「規範全省兒科急救操作,提高全省兒科醫生對危急重症患者的早期識別與急救能力,為危急重症患兒進一步救治贏得時間。這是每一名兒科醫者為守護全省兒童健康,保障兒科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初心。」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副理事長,武漢兒童醫院邵劍波院長介紹。
  • 普及健康知識 打造平安校園——運城中學開展健康急救知識科普講座
    【德育之窗】普及健康知識 打造平安校園 ---運城中學開展健康急救知識科普講座為進一步普及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識,提高學生的應急救護能力,11月24日下午,我校在圖書館大報告廳組織高一二各班學生代表進行了健康急救知識培訓。
  • 三胞胎產婦並發子癇前期 濱湖醫院多學科協作保平安
    合肥在線訊(吳寶玉 吳敏 記者 黃湄)近日,一位孕31周的三胞胎高危重症產婦朱某在合肥市濱湖醫院成功分娩,在產科、麻醉科、手術室、兒科等科室團隊的共同努力,3個形貌各不相同未足月的胎兒平安降生。
  • 親子衝突中的親子成長
    ,親子衝突強度增強,這是青春期子女家庭關係的普遍規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逐漸趨於理性,親子衝突次數和強度均逐漸下降。02#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是青春期親子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但此時父母往往沒有做好準備,依然採用原來習慣化的方式安排孩子的生活,則會使親子衝突驟然增多。其實,當孩子開始挑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首先要祝賀孩子「長大了!」,因為這是孩子自主性發展的重要標誌。
  • 兒科醫師:吹冷氣會生病嗎?生病可以吹冷氣嗎?
    (圖片提供:柚子醫師)最近天氣愈來愈熱愈來愈熱,柚子醫師很認真的寫這一篇文章,解釋這個小兒科很常遇到的問題。我還有空跟你舉一大堆例子咧!通常阿嬤如果沒有繼續問下去,那她就不是阿嬤了---->那我的孫子現在發燒,是不是要給他包多一點衣服,流流汗,不要再給他吹冷氣了!
  • 親子衝突(三)||親子衝突帶來的的正負面影響
    (凡事都有兩面性)親子衝突同樣如此。我們無法否認的是,親子之間發生矛盾的可能性是100%,但是不要否認,不要害怕,學會接受。每當發生親子衝突時,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親子衝突也能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兒科專家教你破解11個最容易搞錯的觀念
    美國《Parents》雜誌整理了幾個關於流感、感冒的錯誤迷思,經過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稍作修改後,分享給大家參考。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 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
    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造就了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寒假,在面對疫情的焦慮恐慌、足不出戶的無聊苦悶、「停課不停學」的網課大戰等因素的內外夾攻之下,親子關係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親子衝突頻頻爆發。那麼,怎樣才能不再做「抓狂」的家長呢?接下來,未檢檢察官就帶您一起分析疫情期間親子衝突的主要原因,尋找避免衝突的良策。
  • 江西省兒童醫院吳華平獲兒醫協會「最美青年兒科醫師」榮譽稱號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偉華)報導:12月10日,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舉辦的第二屆「尋找最美兒科醫師」愛心活動在廣州舉行頒獎典禮併網絡直播,江西省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吳華平獲大會頒發「最美青年兒科醫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