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冒還是流感?兒科專家教你破解11個最容易搞錯的觀念

2021-03-05 親子天下資訊平臺

許多家長對於感冒、流感總有許多「自我詮釋」,但就怕觀念搞錯了,在照護孩子時可能失準。美國《Parents》雜誌整理了幾個關於流感、感冒的錯誤迷思,經過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稍作修改後,分享給大家參考。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點擊標題下方」親子天下資訊平臺」關注
或搜尋公眾號 "親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關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黃瑽寧醫師

臺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育有一兒一女。著有《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第一套劇本式繪本:《阿布與小樂》等,獲選「二〇一四博客來十大華文暢銷作家」,並有臉書粉絲團「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1:流感疫苗會導致感染流感,錯。

原因是,疫苗是以「被殺死的」、「去活性」的病毒製成,換句話說,不可能造成感染。有些人打完流感疫苗,會感受到輕微不舒服,就會誤以為受到感染,但其實環境中還有其他病毒,也可能造成不舒服。

2:天氣太冷就會感冒,錯。

許多人相信,如果在冷天卻穿得不夠保暖、頭髮溼淋淋沒吹乾,會讓感冒病毒有機可乘。雖然寒冷的季節裡,病毒傳播力的確比較強,加上日照不足抵抗力下降,長時間待在室內容易交換病毒等等因素,人比較容易感冒生病,但感冒基本上還是由病毒所引起,並不是因為著涼單一因素。別忘了秋冬也是過敏發作的季節,又是另一個讓你鼻水眼淚流不停的原因。

3:感冒若有痰應避免食用乳製品,錯。

喝牛奶或許會讓痰變得濃稠,但是喝牛奶並不會生痰。相對的,如果因為感冒喉嚨痛不舒服,某些兒科醫生甚至還建議可以攝取比較軟滑的乳製品,例如濃湯、布丁、牛奶等,這些食物不但適口性高,也可以提供熱量,只要不是對乳製品過敏,可以和醫生討論後食用。

4:感冒如果沒有發燒,就不會傳染,錯。

不論是否發燒,感冒後最有傳染力的是頭兩三天,傳染力可以持續7至10天。

一般而言,成人或是較大的兒童感冒後,可能不太會發高燒,甚至不發燒;但年幼的孩子則不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說明,成人可能在有感冒症狀出現的前1天、消退的5天內都具有傳染力,不管有沒有發燒,某些免疫系統較弱的孩子,傳染力更可能持續超過一星期。

5:感冒可能會惡化成為流感,錯。

流感和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造成,因此感冒不會「變成」流感。因為兩者初期的症狀類似,所以一般人很容易搞混。一般而言,流感會有更嚴重的症狀,例如高燒、全身酸痛、極度疲勞、乾咳等。

普通感冒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肺炎、細菌感染或其他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

6:得流感沒有那什麼大不了,不必太擔心,錯。

有某些人得到流感,因症狀較輕微,覺得不需要看醫生或吃抗病毒的藥物來對抗。

千萬別掉以輕心而犯了大錯。

美國疾管局提出警告,不論是H1N1季節流感,或是其他流感病毒,其併發症都很有可能致命。

美國每年平均約有3.6萬人因為流感死亡、約20萬人因流感住院治療。

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的症狀通常會比一般人更嚴重,其他如65歲以上、5歲以下、「孕婦」也都是高危險族群,要特別小心。

7:遠離生病的人是避免傳染唯一的途徑,錯。

離生病的人遠一點雖然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仍然有很多途徑會被傳染。

如同「4」所提及,有些人並沒有感冒生病的症狀,但仍有傳染力。

最有效能預防流感的方法,是施打流感疫苗,只要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能打疫苗。

有些人選擇不打疫苗、或是孩子還無法接種疫苗,專家建議務必勤洗手,這招對感冒或流感都有用。如果不幸被傳染,也請暫時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人。

8:如果你得過流感,以後就免疫了,錯。

如果你得過流感而痊癒,你目前只對這個流感病毒有免疫力,但是仍有可能被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病毒感染。每次流感季節,都有超過一種以上的的病毒株同時在流行。

9:如果現在還沒有打流感疫苗,就太晚了,錯。

因為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今年最後一隻流感病毒何時消失,只要當年還有疫苗可以施打,都不算晚。

10:不必年年施打流感疫苗,錯。

流感病毒每一年都會改變,這代表兩件事:一、終其一生可能會不只一次得到流感。二、去年流感病毒疫苗,不代表對今年的病毒種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年的流感疫苗都得更新。另外一個原因是,施打疫苗後,對該病毒的免疫保護作用會隨時間減低,一年後,已經幾乎沒有什麼保護作用。

11: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克流感膠囊)對一般感冒也有用,錯。

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只能用於對付流感病毒。

服用治療流感的藥物,對於減緩一般感冒或是其他類流感的症狀並沒有幫助。

至於你的流感藥也可以給其他家人成員服用嗎?千萬不要!只有醫生才能診斷病人是否感染了流感,並且給予適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

流感盛行季 4大教戰守則

進入流感盛行季,感冒發燒者可能是此病毒在搞怪,所以請各位爸爸媽媽注意以下訊息:

1. 只要孩子發高燒 + 三天內曾經接觸發高燒感冒的大人小孩,很有可能就是得到流感病毒。通常兒童流感的發燒溫度都很高,39度以上會更令人懷疑。

2. 如果有此懷疑,不要等待,立刻附近診所請醫生檢查一下,有克流感(一種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就開始吃,不一定需要快篩。

3. 以上原則適用任何年齡的小孩、成年人與老年人。尤其已經知道家中有確診流感病人時,第二個成員一有症狀,二話不說就先投藥,越早使用越有效,等一天效果就減半。有些診所會開吸入的瑞樂沙抗病毒藥物,是另一個選項。

4. 兒童得到流感病毒,常常先高燒 + 疲倦 + 肌肉酸痛,接著才咳嗽鼻涕等等症狀,所以不見得一開始就會哈啾哈啾。一開始就鼻涕狂流者,反而不像流感。

之所以今天如此雞婆,是因為很多爸爸媽媽想說,才剛發燒在家觀察個兩天再看醫生,沒錯,平常的疾病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但是因為針對流感的抗病毒藥物越早投藥越有效果,所以這段期間儘量不要拖延。

如果您的體質對克流感特別敏感,嘔吐腹痛,那就別吃了。正常免疫力的大孩子或成年人,得到流感唉唉叫不舒服五到七天,大部分還是自己會痊癒的。

但是免疫力差的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抗病毒藥物就非吃不可,快快吃快快有效,非常的重要,請別拿生命開玩笑啊。

★版權所有,轉載前請申請開白,核准授權之內容須完整加注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尊重原創,請依照上述規範申請轉載,未申請開白之自行轉載行為將一律視為侵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原創好內容

相關焦點

  • 兒科專家教您應對兒童春季流感
    春季是流感的多發季節,兒童因為抵抗力弱更容易被感染,流感是由於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感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  3月29日16時到17時,呼和浩特晚報微信健康諮詢室邀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於少飛作客微信群,為市民和廣大家長講解如何預防兒童春季流感,同時為大家進行相關方面的科普。
  • 流感≠普通感冒!專家教你快速識別兒童流感症狀
    高發季許多「心大」的家長卻不以為意常常把流感與普通感冒畫上等號廣東衛生在線特邀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為各位家長解答 病因不同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感冒」,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關於流感,兒科醫師黃瑽寧告訴你11個關鍵小知識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前陣子天王劉德華確診流感,不得不取消了好幾場演唱會。很多人疑惑:流感不就是「最近正在流行的感冒」?得流感到底有多嚴重?更有報導提到流感是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導致的,這其實都是對「流感」的錯誤認知,兒科醫師黃瑽寧解答到底什麼是流感?又該如何預防?
  • 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專家教你分辨!
    普通感冒與流感通常有許多共同症狀,例如咽喉痛,咳嗽和打噴嚏,導致二者難以區分,等一段時間病情加重後才開始出現不一樣的症狀,使得治療拖延。如果患上流感,小小的不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流感特有的症狀包括高燒,發冷,全身疼痛和噁心。發燒通常是流感的最大特徵;而感冒的症狀通常集中在鼻子、喉嚨、耳朵和胸部幾個特定身體部位。如果您的寶寶發了高燒,務必在24小時之內就醫治療。2. 症狀是否迅速發作?
  • 專家教你怎麼區分普通感冒、流感及新型肺炎
    到底如何區分兒童普通感冒、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韓樹萍表示,這三種疾病症狀上有所不同,家長們可根據孩子的症狀初步進行鑑別。    普通感冒:    全年皆可發病,症狀相對較輕    「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沒有大流行的特性,兒童發生率較高,每年6~8次。」
  • 流感高發季,千萬別把流感當成普通感冒!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 2019年已臨近尾聲,兒科也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繁忙的季節。從11月底開始,長沙市第四醫院兒科患兒越來越多,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每年秋冬季節都是兒科接診量的高峰期。」
  • 專家教你如何區分感冒和新冠肺炎
    專家教你如何區分感冒和新冠肺炎 瀋陽日報
  • 流感高發!咳嗽發燒!不會是新冠吧?長沙專家教你這樣判斷…!
    流感高發!咳嗽發燒!不會是新冠吧?長沙專家教你這樣判斷…! 記者了解到 近期省會各醫院的值班熱線、呼吸科熱線繁忙 眾多市民紛紛諮詢同一問題 怎麼知道得的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呢?
  • 又到流感高發期,兒科醫生流感指南,讓你少跑幾趟醫院
    又到流感高發期,兒科醫生流感指南,讓你少跑幾趟醫院 2020-06-15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家長都在搜丨今冬流感來勢洶 愛反覆 怎麼治?兒科醫生最權威解釋都...
    家長都在搜丨今冬流感來勢洶 愛反覆 怎麼治?兒科醫生最權威解釋都在這裡! 原標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感冒?流感?發燒?史上最實用的小兒醫護指南在這裡!
    流感、感冒、發燒引發了大眾持續關注。文章參考:美國兒科學會、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等指南、@小兒外科裴醫生微博:《孩子發燒,物理降溫並非首選》、《退熱貼能退熱嗎?》;@二喵居士微博;《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直面小兒發熱》、《斯波克育兒經》、《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海峽都市報,《流鼻涕的感冒最輕》生命時報、《流感和感冒,你分得清嗎》羊城晚報、《感冒和流感的區別》好大夫在線等。
  • 發熱、咳嗽先別慌,專家教你區分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
    疫情期間,已經有不少新聞報導出兒童甚至是嬰幼兒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被感染的最小的孩子,僅僅出生30個小時。身為孩子們的守護天使,每一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應該讓孩子正確認識新冠病毒,教孩子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孩子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時,更要懂得如何處理。
  • 流感高發季來了!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提到秋冬季節高發的呼吸道疾病,就不得不提到「流感」。但是有許多的家長都因分不清感冒和流感,把流感誤當做普通感冒,從而錯過了48小時的最佳治療時間,最終引發了兇險的併發症。怎樣分辨孩子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呢?流感又該怎樣預防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 流感最容易「盯上」兒童,我們應該怎麼辦?
    流感,全稱是流行性感冒,它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是各類傳染病之首,常見是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普通感冒是由於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流感比普通感冒病情更重,容易出現高熱,併發症更多,有明顯季節性,普通感冒就表現為流涕、輕咳,低熱,甚至無發熱。
  • 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兒科專家:不論如何,這些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科 李增清主任醫師隨著天氣轉涼,又開始進入了流感季,而小孩由於免疫力稍差,往往更容易「中招」。但在很多家長的眼裡:流感=普通感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真的如此嗎?NO!與普通感冒相比,小孩一旦中招流感,往往症狀更重一些,而且還容易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再嚴重一些的甚至還可導致死亡。
  • 孩子感冒家人接連中招,難道是新一波流感來襲?兒科專家這樣回應
    7月14日,在鄭州經開區一家藥店內,有家長反映,「不知道是因為著涼,還是新一波流感要來了?」帶著家長的疑問,河南商報記者到幾家醫院兒科門診進行了走訪。急診綜合病房主任宋春蘭指出了孩子感冒的「罪魁禍首」。「前幾天感冒病人確實多,且以鼻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為主。」在河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門診,主治醫師李欣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鼻病毒是一種常見的感冒病毒,症狀一般比較輕,多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痛。部分患兒可見發熱,成人也可罹患。
  • 流感≠感冒,嚴重可致死!專家教你快速識別+科學防護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可導致5%-10%成人和20%-30%兒童發病,每年有約10億病例,其中多達500萬是重症病例、大量住院病例和多達65萬例死亡病例。中國平均每年有8.8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佔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8.2%。
  • 怎麼區分感冒、流感還是過敏?
    文 │Angie 季節交替,除了小心預防當下的新型冠狀肺炎外,當你有流鼻涕、打噴嚏和喉嚨痛的症狀時,也要判斷清楚自己是感冒、流感還是過敏了?
  • 乙型流感來襲,兒科急疹爆滿,正確判斷預防,做個「淡定媽」!
    最近許多家長朋友的朋友圈話題幾乎都被「流感」這個詞霸屏了,乙型流感的肆虐,全國各地醫院兒科急疹,門診每天都處於爆滿的狀態:天津一家醫院的兒科醫生集體病倒,不得不停診:這波流感重災區是,小學、託兒所,以兒童為主。前往兒科門診排過隊的爸媽們相信都十分心累,幾乎一整天就待在醫院裡了。
  • 關注流感防治的「特色方案」——感冒要重視,流感要早治
    國家相關部委積極監測季節性流感流行強度和病毒變異情況,依託建立起的系統流感監測網絡,實時監測流感的流行強度,開展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耐藥性和基因特性等分析,為流感的抗病毒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實現了「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應對」的轉變。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個體發生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