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對於感冒、流感總有許多「自我詮釋」,但就怕觀念搞錯了,在照護孩子時可能失準。美國《Parents》雜誌整理了幾個關於流感、感冒的錯誤迷思,經過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稍作修改後,分享給大家參考。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點擊標題下方」親子天下資訊平臺」關注
或搜尋公眾號 "親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關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黃瑽寧醫師
臺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育有一兒一女。著有《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第一套劇本式繪本:《阿布與小樂》等,獲選「二〇一四博客來十大華文暢銷作家」,並有臉書粉絲團「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1:流感疫苗會導致感染流感,錯。
原因是,疫苗是以「被殺死的」、「去活性」的病毒製成,換句話說,不可能造成感染。有些人打完流感疫苗,會感受到輕微不舒服,就會誤以為受到感染,但其實環境中還有其他病毒,也可能造成不舒服。
2:天氣太冷就會感冒,錯。
許多人相信,如果在冷天卻穿得不夠保暖、頭髮溼淋淋沒吹乾,會讓感冒病毒有機可乘。雖然寒冷的季節裡,病毒傳播力的確比較強,加上日照不足抵抗力下降,長時間待在室內容易交換病毒等等因素,人比較容易感冒生病,但感冒基本上還是由病毒所引起,並不是因為著涼單一因素。別忘了秋冬也是過敏發作的季節,又是另一個讓你鼻水眼淚流不停的原因。
3:感冒若有痰應避免食用乳製品,錯。
喝牛奶或許會讓痰變得濃稠,但是喝牛奶並不會生痰。相對的,如果因為感冒喉嚨痛不舒服,某些兒科醫生甚至還建議可以攝取比較軟滑的乳製品,例如濃湯、布丁、牛奶等,這些食物不但適口性高,也可以提供熱量,只要不是對乳製品過敏,可以和醫生討論後食用。
4:感冒如果沒有發燒,就不會傳染,錯。
不論是否發燒,感冒後最有傳染力的是頭兩三天,傳染力可以持續7至10天。
一般而言,成人或是較大的兒童感冒後,可能不太會發高燒,甚至不發燒;但年幼的孩子則不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說明,成人可能在有感冒症狀出現的前1天、消退的5天內都具有傳染力,不管有沒有發燒,某些免疫系統較弱的孩子,傳染力更可能持續超過一星期。
5:感冒可能會惡化成為流感,錯。
流感和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造成,因此感冒不會「變成」流感。因為兩者初期的症狀類似,所以一般人很容易搞混。一般而言,流感會有更嚴重的症狀,例如高燒、全身酸痛、極度疲勞、乾咳等。
普通感冒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肺炎、細菌感染或其他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
6:得流感沒有那什麼大不了,不必太擔心,錯。
有某些人得到流感,因症狀較輕微,覺得不需要看醫生或吃抗病毒的藥物來對抗。
千萬別掉以輕心而犯了大錯。
美國疾管局提出警告,不論是H1N1季節流感,或是其他流感病毒,其併發症都很有可能致命。
美國每年平均約有3.6萬人因為流感死亡、約20萬人因流感住院治療。
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的症狀通常會比一般人更嚴重,其他如65歲以上、5歲以下、「孕婦」也都是高危險族群,要特別小心。
7:遠離生病的人是避免傳染唯一的途徑,錯。
離生病的人遠一點雖然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仍然有很多途徑會被傳染。
如同「4」所提及,有些人並沒有感冒生病的症狀,但仍有傳染力。
最有效能預防流感的方法,是施打流感疫苗,只要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能打疫苗。
有些人選擇不打疫苗、或是孩子還無法接種疫苗,專家建議務必勤洗手,這招對感冒或流感都有用。如果不幸被傳染,也請暫時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人。
8:如果你得過流感,以後就免疫了,錯。
如果你得過流感而痊癒,你目前只對這個流感病毒有免疫力,但是仍有可能被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病毒感染。每次流感季節,都有超過一種以上的的病毒株同時在流行。
9:如果現在還沒有打流感疫苗,就太晚了,錯。
因為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今年最後一隻流感病毒何時消失,只要當年還有疫苗可以施打,都不算晚。
10:不必年年施打流感疫苗,錯。
流感病毒每一年都會改變,這代表兩件事:一、終其一生可能會不只一次得到流感。二、去年流感病毒疫苗,不代表對今年的病毒種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年的流感疫苗都得更新。另外一個原因是,施打疫苗後,對該病毒的免疫保護作用會隨時間減低,一年後,已經幾乎沒有什麼保護作用。
11: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克流感膠囊)對一般感冒也有用,錯。
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只能用於對付流感病毒。
服用治療流感的藥物,對於減緩一般感冒或是其他類流感的症狀並沒有幫助。
至於你的流感藥也可以給其他家人成員服用嗎?千萬不要!只有醫生才能診斷病人是否感染了流感,並且給予適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
流感盛行季 4大教戰守則進入流感盛行季,感冒發燒者可能是此病毒在搞怪,所以請各位爸爸媽媽注意以下訊息:
1. 只要孩子發高燒 + 三天內曾經接觸發高燒感冒的大人小孩,很有可能就是得到流感病毒。通常兒童流感的發燒溫度都很高,39度以上會更令人懷疑。
2. 如果有此懷疑,不要等待,立刻附近診所請醫生檢查一下,有克流感(一種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就開始吃,不一定需要快篩。
3. 以上原則適用任何年齡的小孩、成年人與老年人。尤其已經知道家中有確診流感病人時,第二個成員一有症狀,二話不說就先投藥,越早使用越有效,等一天效果就減半。有些診所會開吸入的瑞樂沙抗病毒藥物,是另一個選項。
4. 兒童得到流感病毒,常常先高燒 + 疲倦 + 肌肉酸痛,接著才咳嗽鼻涕等等症狀,所以不見得一開始就會哈啾哈啾。一開始就鼻涕狂流者,反而不像流感。
之所以今天如此雞婆,是因為很多爸爸媽媽想說,才剛發燒在家觀察個兩天再看醫生,沒錯,平常的疾病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但是因為針對流感的抗病毒藥物越早投藥越有效果,所以這段期間儘量不要拖延。
如果您的體質對克流感特別敏感,嘔吐腹痛,那就別吃了。正常免疫力的大孩子或成年人,得到流感唉唉叫不舒服五到七天,大部分還是自己會痊癒的。
但是免疫力差的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抗病毒藥物就非吃不可,快快吃快快有效,非常的重要,請別拿生命開玩笑啊。
★版權所有,轉載前請申請開白,核准授權之內容須完整加注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尊重原創,請依照上述規範申請轉載,未申請開白之自行轉載行為將一律視為侵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原創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