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最好看的DDD@bigfun社區
叢林,一直以來都是生存類電視節目和遊戲的偏愛之地,這裡潛藏著無數的危險,同時資源也十分豐富。像著名求生專家貝爺德爺等,都錄製過許多穿越叢林或在叢林之中生存的節目,基本就沒缺過食物和飲水,比起沙漠、山谷、荒地等地方這裡的環境要適宜人類生存太多。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款《Green Hell》就是一款背景在亞馬遜叢林之中的生存遊戲,遊戲分故事模式與生存模式兩個模式,目前已支持多人聯機,已支持官方中文,Steam的原價為80,歷史最低價為59元。我個人的建議是,狂熱生存遊戲愛好者值得原價購入,而如果非狂熱生存遊戲愛好者,基本也都值得在歷史最低價購入。
本文將就《Green Hell》的遊戲內容及玩法介紹、畫面音樂點評、整體點評三個角度出發進行撰寫。需要註明的是,這是一篇評測,而並非一篇指南、攻略,我不會過多的「教你如何去玩」,而是會「告訴你這個遊戲怎麼樣」,如果想看攻略的話之後會給大家另外寫。
遊戲內容及玩法介紹
遊戲的故事模式與生存模式,共用的是同一張地圖,但一些資源的固定生成點會有較大的差別,而且玩法上也有著諸多的不同,筆者對於故事模式比較熟悉,也已經完成了通關,對於生存模式則涉獵較少,因此本文的評測內容同樣主要面對的是故事模式的遊戲內容及相關體驗感,但也會提及一些生存模式的相關信息。
在遊戲的故事模式之中,男主角希金斯與妻子米婭一起來到亞馬遜叢林中,而且不是第一次,米婭為了接近當地的部落,離開希金斯只身前往並加入當地部落,而希金斯則在林中基地待命,通過對講機日復一日聯繫米婭。在這樣的日子到第32天時,對講機中傳來了米婭的求救聲,希金斯急忙奪門而出,卻摔倒陷入昏迷。當希金斯再次甦醒之時,已經在一個陌生的峽谷之中,對講機也似乎完全失去了信號,聯繫不上米婭,於是我們的男主角便開始了這場熱帶雨林中的尋妻之路。
亞馬遜叢林是地球上生態環境最為複雜的環境之一,遊戲裡亦是如此,漫山遍野的植被幾乎時時刻刻都覆蓋了玩家的視野。在綠色的植被下,美洲豹、鱷魚等頂級獵食動物時時刻刻都窺視著希金斯的生命。毒蛇、蠍子、箭毒蛙等有毒動物、四處可見的火蟻堆、還有時不時就爬到你皮膚上的水蛭也在提醒你危險的並不總是大塊頭。
但也沒必要這麼悲觀,我們的希金斯有著一手極強的絕活,能輕鬆的用手搓鑽在潮溼的叢林中完成生火。而在火焰的保護下,主角不僅能將生的食物煮熟,將含有大量寄生蟲與細菌的生水燒開,還能讓危險的動物不靠近自己的旁邊。並且希金斯還有著強大的麒麟臂,能將大石頭扳開成石頭,將長木棍扳開成木棍,木棍折成小木棍,並將這些資源組合起來製造工具。
遊戲的背包機制與《The Forest》相近,都是一個大背包,其中一些區域固定用來放一些指定道具,而即使背包其他位置是空的,該道具也無法再放置,佔有單獨的儲存上限,木棍、小木棍與工具都是這樣的儲存機制,圖片上的展示則是在求生背包的外部插著。而對於蘑菇、藥草、火絨、罐頭等小型一點的道具,則是裝在背包裡,每個道具有自己的體積空間,共用整個包內空間。
不同資源的收集方式也有著不同之處,像常見的草藥、幹葉、小樹枝等資源,基本都是能隨手撿起的。而木棍和長木棍等資源則是需要使用工具去砍樹後掉落,動物的肉需要在擊殺動物後裝備刀類工具去進行切割才能獲取。不過基本上都是很基本的生存遊戲套路,比較易懂,很難出現MC裡新手用石稿挖了鑽石這種失誤。
故事模式與生存模式最大不同的是玩法,顧名思義,故事模式有劇情影響流程,有劇情事件,而且可以通過完成劇情內容來達到通關。至於生存模式,筆者只是稍微玩了不到半個小時,所以也不知道有沒有通關的說法。但在遊玩故事模式的過程中,筆者也察覺到了,遊戲裡面許多東西在生存模式中的意義會更為關鍵。
在進行故事模式時,玩家基本上是遵循著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取得工具/觸發劇情,然後再到另一個地點觸發劇情/取得工具的循環的,而這些重要的地點裡,都是曾有人跡的,留下了許多的薯片、罐頭、巧克力等零食與止疼藥。根據我的估算,在熟悉了遊戲的劇情內容和對地點進行背板後,這些資源是完全溢出故事模式流程所需消耗幾倍的,玩家並沒有太多的必要去進行釣魚、捕獵和採集等行為。且每當觸發一次劇情時,還會匪夷所思的將主角身上所有的病痛與debuff全部去除,直接回復滿血,藥都能省下不少。。。
遊戲中還有著許多「合乎常理」卻「不合常理」的小細節,就舉例水蛭吧,在玩家經過灌木、河灘、草地反正潮溼的地方時,這貨就會貼在你的身上掉你的SAN,而此刻你也可以輕鬆把只是小小一條黑色的它們丟掉。但如果你一段時間沒丟掉呢?水蛭就會鑽進你的皮膚裡面,讓你的皮膚形成一片紫色透明的膿腫,而且它還會在你的皮膚下蠕動。
那一般這時候我們遊戲裡也能把水蛭挑出來就完事了,但實際這個遊戲又太真實了。你把水蛭挑出來後,傷口還在,不繃帶包紮好的話,由於有傷口在就會吸引更多的水蛭來找你,而且傷口在過水時候還會大概率引起感染。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這真實的甚至有點讓人不適。雖然在現實中,一般情況下我們是見不到螞蟥鑽進人身體裡的,只會貼在你的皮膚外面用吸盤吸血,但,亞馬遜叢林的水蛭如果真做的到呢?
[沒整到水蛭入體的圖,將就一下]
畫面及音樂點評
這兩方面沒有太過驚豔的,但也絕對不算差。雖然搶先體驗階段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三年,但正式發售時間還是在2019的9月5號,我也可以非常自信的說,在我15年末接觸steam以來的生存主題遊戲裡,《Green Hell》的畫質是能排的進前三的,另外第一是開著那些神級光影的MC,有人想要和MC比比畫質嗎?
相較於《美麗水世界》《饑荒》這種走超現實、卡通畫面的生存遊戲而言,《Green Hell》選擇的是《腐爛國度》《The forest》這種寫實風。遊戲既然自稱背景為亞馬遜叢林,自然玩家能看到的環境也就是熱帶叢林的復刻,就像你在求生節目和動物世界看到的那樣——樹木密集的要命,到處都是藤蔓,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花草滿地都是,蜘蛛蜜蜂螞蟻都長成你想像裡的那個塊頭,水裡有食人魚和鱷魚,陸地上隨便走幾步就能撞到蛇。整體來說,相當寫實啦,就好像在看一部低畫質的實拍電影那樣的程度了~
音樂方面沒太多感覺,但音效倒是做的不太適合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遊玩。這遊戲裡面,每當那些毒蛇和蜘蛛蠍子之類要攻擊你時候,都會突然出現「沙」的一聲的音效,這個就類似只狼裡的「危」一樣,當你聽到這個聲音時立刻ASD+空格緊急閃避,基本都是能躲過去這一次攻擊的。不過在危險的林間走,本來大部分時候就夠緊張的呢,再這樣來一下,屬實對神經不太好。
遊戲整體點評
生存類遊戲其實處於一個很中遊的玩家需求數值,和上面那些MOBA、FPS的玩家需求數值比吧,差的太遠,和下面那些冷門的解謎、GAL玩家需求數值比,又好上不少,卡在中間,上不去下不來。生存類遊戲卡在這種位置的一大原因就是難以設置適當現實復刻程度,因為對於生存遊戲而言,想要變難,壓根不用做什麼魔改,只要進一步貼近現實就行。
如果高度真實,幾乎沒多少玩家能堅持下來玩,用木棍藤條石頭做個斧頭,砍個樹就十幾秒這種事當然不可能,但如果你真復刻現實讓人家砍十幾分鐘誰還願意玩下去?受傷也是,基本上大部分遊戲哪怕被電鋸捅了,吃個止疼藥酒精洗個手打個繃帶就又能活蹦亂跳,事實上哪怕是樹枝劃破的擦傷基本也要數個小時後才能完成基本的傷口血液完全凝結和結痂之類。但做的太簡單,遊戲資源獲取輕鬆,玩家沒有生存壓力,遊戲的可玩性和壽命又會下降到誰都不想去玩。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Green Hell》在仿真程度的設置上,可以打8.5分(滿分10分)。遊戲中不僅加入了生存遊戲裡常見的基礎體力、血量設定,還對血量進行了臨時血量和真實血量之分,體力也由能量和體力分開。營養設定也更好的取代了傳統生存遊戲中簡單的飢餓值和水分值,讓玩家不僅要「保持吃」還要「吃不同」。遊戲中的主角希金斯雖然具有一定野外求生經驗,自己又是植物學家,但作為人類而言仍在亞馬遜叢林中真正理所應當的處於一個弱勢者的身份,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危險時時刻刻都圍繞著玩家。
如果你不打算去查閱攻略或觀看攻略視頻,請最少準備2-5個小時(視你的生存遊戲經驗)來不停的用各種死法學會這個遊戲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和熟悉整個地圖。在完成這些步驟後,你就基本到了筆者的階段,開始努力的試圖用自己對遊戲的了解和經驗,一邊維持著自己的生存,一邊建立一個自己的生存基地,但這仍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林間潛藏著大量的危險,你必須制定可行而且長遠的計劃才能生存下去。
與一些生存遊戲相當需求玩家的動作遊戲、射擊遊戲屬性點(走位、格鬥、瞄準、手速)不同,在《Green hell》中生存更多考驗的是玩家的戰略性思維和恐怖遊戲屬性點(規劃、冷靜、隨機應變)。遊戲中有著太多的隨機事件,你無法也不可能去控制所有的一切,但就像玩《暗黑地牢》一樣,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和預想的情況下,你將會將許多隨機要素控制在你的計劃之內。
遊戲目前已經開放了聯機系統,但筆者還沒有和朋友聯機玩過,所以聯機卡不卡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多的情況下遊戲難度將會下降不少,應該還能歸屬於那種「適合親友休閒玩耍」的遊戲吧。還是和最開始說的一樣,狂熱生存遊戲愛好者值得原價購入,而如果非狂熱生存遊戲愛好者,基本也都值得在歷史最低價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