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廟鎮地處鄂爾多斯西南端,過去的毛烏素沙漠,只有數見的幾條油路,春冬季狂風肆虐,帶著黃沙打到人的臉上那叫個「疼」,大部分農牧戶靠的是風光互補發電,因為大部分電用於冰箱和照明,人們只能通過「2小時」的電視了解著外面的世界。實現通電、通水、通路的「三通」是農牧民的夢想。
「十三五」期間,在上海廟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族群眾團結一致、艱苦奮鬥下, 農牧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幾代人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草原電網連接好,光明普照萬家。
為全面滿足農牧民生產生活需求,5年來架設農網改造輸電線路972公裡,實現了家家戶戶通電,人們不再擔心沒電看不了電視,夜晚的草原更加美麗動人,光明照進了千家萬戶。
柏油路修的好,交通四通八達。
村村通公路,累計新修油路222.2公裡,讓農牧民的出行更加方便,農畜產品不再愁如何出售,更多的外來的商家上門服務,縮短了當地農牧民與外界的距離,解決了農牧民銷售難的問題,拓寬了農牧民的發展思路。
安全飲水設備新,牛羊喝上自來水。
建設集中供水37處,分散式供水434處、打抗旱應急水源井55眼,鋪設自來水管道700多公裡,實現戶戶通自來水,解決了人畜飲水難的問題,牛羊也喝上自來水,從而提升了牛羊肉的質量。
通訊基站遍草原,網絡暢通曉世界。
為了方便農牧民與外界聯繫,解決農村牧區網絡盲區,建設通訊塔基6個,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現了「網際網路+」的計劃,全面推動了農村牧區產業多元化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好,牛羊肥壯收入高。
為全面提升農牧民收入,強化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羊棚599處,全面實行人畜分離,相比以前的自然圈,羔羊成活率比以前提高50%,推廣羔羊短期育肥,培育羔羊短期育肥示範戶342戶,肉牛養殖示範戶20戶,牛羊的出欄速度快了,同時減輕了草原生態負擔,每戶比過去收入增長6-10萬元,多的高達20多萬元,實現了生態、生產、生活的「三生」共贏。
生態建設強政策,狂風肆虐全沒了。
為全面貫徹落實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種植經濟林1.11萬畝,檸條種植14.5萬畝,草原綠了,降水量增多,狂風肆虐全沒了,農牧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上海廟鎮這片熱土的農牧民感恩黨的領導,相信黨的領導,也將一如既往的努力,帶著滿腔熱情奔赴充滿期望的「十四五」。
來源:上海廟鎮 巴雅爾圖 孫世宏
點擊標題,了解往期精彩
►
►
原標題:《鄂前旗上海廟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草原上崛起現代化小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