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宅」要不得

2020-09-05 成長與變化



「你該運動了!」「好累,我不想出門。」
「出去玩嗎?」「不,我想待在家裡。」不知從何時起,身邊的孩子越來越「宅」。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英國年輕一代普遍比上一代更孤獨,他們獨處的時間比上一代高3倍。10%的青少年表示,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太多,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朋友。「宅孩子」似乎比「熊孩子」更可怕,他們面臨更多的身心問題,一個人太宅容易孤僻,情緒得不到釋放很容易抑鬱。

許多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平板電腦、手機,寫作業時還要上網和同學聊天,吃飯時千呼萬喚都走不出房門,到睡覺時間卻沉溺於遊戲,令很多父母感到頭疼。中國兒童中心曾發布《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藍皮書》,調查顯示,25%的孩子每天戶外活動不足1小時,12.45%每天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超過2小時。不願與人交流,不愛出門活動,缺乏對大自然的探索,是「宅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其實,除了日益發展的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霧霾、父母缺少時間與精力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學業負擔重等因素也造成「宅孩子」大量增加。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宅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宅爸」或「宅媽」。
外出玩耍對孩子們了解自然同樣重要,缺乏對自然的學習探索,使很多孩子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煩躁、性格孤僻,甚至產生抑鬱症等狀況。
家長和老師應保證孩子每天能有1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不要因為工作忙、圖省事,就讓手機等陪伴孩子;放假時,家長應儘量陪孩子去公園、動植物園接觸大自然,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愛上一兩項體育項目,比如跳繩、遊泳、桌球等;學校應開設戶外課程,多進行一些與自然環境有關的教學,鼓勵孩子走出去、動起來!



更多育兒小知識,歡迎各位家長留言+私信加入我們免費領取!

相關焦點

  • 給孩子開家長會時,這四種裝扮要不得
    給孩子開家長會時,這四種裝扮要不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孩就不要「面子」了?給孩子開家長會時,這四種裝扮要不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需要注意很多地方。
  • 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
    導讀: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開家長會這些打扮要不得,老師不好意思說你,孩子也覺得沒面子
    導讀:開家長會這些打扮要不得,老師不好意思說你,孩子也覺得沒面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開家長會這些打扮要不得,老師不好意思說你,孩子也覺得沒面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隔代教育要不得
    如今有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退休以後,都忙著給兒女看管孩子,忙得不亦樂乎 退休以後,幫子女看管孩子,減輕點子女負擔,無可厚非,但是在看管孩子的同時,千萬不要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要以為自己年紀大了,教育孩子經驗也豐富了,就插足孩子的教育,其實,你的所謂的方法和經驗已經不適用了,時代在變,思想在變,教育孩子的方法理念也在變,在用老老一套的方法理念去教育孩子,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發展潮流了
  • 打罵教育要不得
    作為家長的我們,生怕孩子進入一年級跟不上,從疫情開始,每天都要在語文閱讀任務,英語點讀任務、數學訓練、練字中任選兩樣或三樣來完成。可是這枚神獸,做什麼事情都是不慌不忙,拖拖拉拉,她的父親給她規定,每天任務完不成,不能看電視、玩手機。大部分時間都能完成,可是有時候會出現不完成任務就開始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看到這一現象,我氣不打一處來,有時候氣急了就把這枚神獸暴打一頓。
  • 一個男人溫情喊話:太看重金錢的二婚女人100%要不得!
    太看重金錢的二婚女人,一旦金錢沒了,日子也沒有了以前的享樂,轉身離開成為ta的唯一選擇。陳東在離婚後不久,經同事介紹,認識了同樣是離過婚的李漫,兩人似乎有著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ta們閃電般的一起攜手,再次走進了婚姻。
  • 愛出門和宅在家孩子的區別,
    而對於孩子來說,也會有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並不會太過在意,但是家長們要知道,一個「愛出門」的孩子和「宅在家」而一個喜歡「宅在家」的孩子通常都會表現的性格非常的內向,因為他們宅在家裡,就不會有太豐富的社交,在與人交往上也會表現的非常的抗拒,但是內向的孩子會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格外的注意,培養孩子能力的同時,太內向的孩子很容易受欺負。
  • 【文明交通】分心駕駛要不得!
    【文明交通】分心駕駛要不得!銀川交警提醒分心駕駛太危險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將瞬間變為「馬路殺手」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請拒絕分心駕駛做名合格好司機1END1案例來源/金鳳區二大隊原標題:《【文明交通】分心駕駛要不得!》
  • 警方發現在青海失聯女大學生遺骸 父母與孩子間的這種狀況要不得
    平日裡有些家庭內部也是勾心鬥角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並不和諧,黃某某可能也遭遇了這種狀況。當然,這種勾心鬥角已經不僅僅是父母之間,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或許孩子還是被動的,只是被算計的。因為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佔絕對優勢的。
  • 紅極一時的陳少華被舞伴砍掉下巴,後涉毒被抓:太飄的人生要不得
    紅極一時的陳少華被舞伴砍掉下巴,後涉毒被抓:太飄的人生要不得只不過,陳少華先因拒絕籤名被舞伴砍掉下巴,後來又自甘墮落吸毒被抓,這也給了不少人一個提醒:太飄的人生要不得
  • 開家長會這些打扮要不得,老師不好意思說你,孩子也覺得沒面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終於進入了學校。上學以後,家長的挑戰也發生了改變——開家長會。每次開會前,當父母的總會精心打扮一番,深怕給孩子丟臉了。主要原因還是希望孩子在學校有面子,畢竟自己在家長會上的表現,既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也會讓同學對孩子有其他的看法。那麼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應該打扮成什麼樣比較好呢?反正下面說到的這4種裝扮可是千萬要不得的!
  • 孩子考試時,幹擾孩子思維的風俗要不得,特別是請佛拜神的事情
    從今年的高考趣聞來看,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取個好兆頭,穿著旗袍騎著馬,喻言,「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有些家長做的就有點過了,求神拜佛高香許願還說的過去,有信仰是好事,真誠所致,金石為開;但有的做的有奇葩了,他們感覺沒有和鬼神對話,心裡沒底,於是就請巫婆神漢「坐童」,就是請鬼神下降,附身在巫婆神漢身上,和許願人對話,然後請鬼神保佑他們的子女考個好成績,再跟代表某路神仙巫婆神漢討價還價,比如保佑我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如果教師批閱學生作業只是流於形式,即使作業由教務處和教研組長定期抽查,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 假期太長?這些毛絨玩具才能讓孩子「宅」而不「荒」
    很多家長吐槽,家裡的各種毛絨玩具、智能玩具、電動玩具等,孩子已經不感興趣了,在延遲開學的日子裡,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宅」而不「荒」?別急,且看哈一代玩具小編給大家支招,如何寓教於樂!一、0-1歲 感官訓練嬰兒階段的小孩子,其實非常需要大人們的回應。除了睡覺以外,我們可以和他們玩感官刺激類的遊戲,主要圍繞視、聽、嗅、味、觸覺開展。
  • 女孩進入青春期,父母這幾種行為要不得,你需要制定規則
    文|好孕姐家有女兒,當女兒進入青春期前後,有不少父母可能就會想著女兒已經長大了,她們各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也都懂了,這時候自己也可以輕鬆一些,鬆口氣,過過自己的舒坦日子,有時難免就會太放縱孩子,而造成的影響有時候也是很沉重的。
  • 孩子嚎啕大哭,父母冷眼旁觀:這樣的養娃方式要不得
    ▲這是阿呆爸育兒的第296篇原創文 | 多多媽1我認為:他們做事太草率前些天,看到一個新聞。兩個人既不上前扶孩子,也不著急哄孩子。這樣做法引來了網絡上很多人點讚。大不部分人都認為:孩子當眾撒潑打滾,是在向父母示威,一定不能去哄去勸去安慰,擔心慣出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毛病,「正確的做法」是該給孩子一點顏色看一看,你哭鬧是沒用的,我們不會妥協。我卻覺得,這到底是太年輕啊,做事太草率。
  •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只愛「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現在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語就是:肥宅。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宅男宅女的。如今,現實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宅男宅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家裡面不用出去外面半步就可以知道外面的事情,就可以買到自己想吃的東西和衣物等。
  • 「為你好」的家長式管理要不得
    「為你好」的家長式管理要不得 發表時間:2015-05-28   來源:西安晚報   教育孩子需要愛心、技巧與耐心。父母吊起來打「不聽話」的孩子,老師猛摔學生的手機,管理者戕害公民正當權益的屢屢越界,現實中這樣的「家長式管理」屢見不鮮。  而殊不知,「狼爸虎媽」打出來的孩子,或許能保證成績比較優異,但往往難言健全人格、獨立精神的培育與養成。猛摔學生手機固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應,但衝動的代價是要賠償,沒有耐心教導以及與家長溝通,粗暴管理也難言「一勞永逸」。
  • 天府七小名師支招:孩子宅家太久,親子關係越演越烈怎麼?
    孩子宅家,比學習更重要的是什麼?01 宅家陪伴孩子如何更高效?1.宅家陪伴—學習不打擾家長是孩子的鏡子,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拿上一本書靜靜地閱讀,創設學習的環境。2.宅家陪伴—困難願相伴家長是孩子的拐杖,當孩子有困難的時候,不發火不埋怨,俯下身子幫幫他,讓他樹立自信。
  • 人民政協報:《政策「朝令夕改」要不得》
    2019年9月2日,人民政協報發表一篇《政策「朝令夕改」要不得》的文章,筆者一字不動轉載,相信能夠代表當下部分人的心情和呼聲,請相關部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