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
身穿防護服,奔走在田間地頭,養殖場裡逮鵝擒豬,幾秒鐘內扎針取血……在寧波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有五位身手非凡的女性科研工作者。由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陳淑芳領銜,她們捧回了一個又一個團體獎,被養殖戶們盛讚為「五朵金花」。
從左到右分別為張銘倩、黃黎娟、姚旭、陳淑芳、李玲。
陳淑芳:讓象山白鵝變「金鵝」
53歲的陳淑芳是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站長、浙江首位基層畜牧獸醫行業博士,土生土長的象山人,是家喻戶曉的「好人」。
這幾天氣溫驟降,是冬季鵝病防治關鍵期。文杰大白鵝養殖基地有30萬隻大白鵝,今年疫情讓企業減產約5000萬元。陳淑芳和團隊的姐妹們一起上門,幫助基地進行防治工作。
自2013年底起,陳淑芳和她的團隊開始探索「象山白鵝扶貧計劃」,在縣內及省內仙居、嵊州、麗水、蘭溪等地共建成29個白鵝產業扶貧基地。參與「象山白鵝」扶貧計劃的諸多低收入戶得到了精準幫扶,有效帶動了縣內、對口幫扶地區以及國內10多個省份的2000餘戶農戶脫貧致富。近日,象山「十百千萬」助力大白鵝扶貧項目入選全國「攜手奔小康行動」典型案例。
陳淑芳相繼捧回了全國文明家庭、全國道德模範、全國 「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一系列國字號榮譽。
李玲:幾秒鐘給豬扎針採血
身板消瘦的李玲是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的常務副站長,還是象山縣婦聯「雙學雙比」女能手聯誼會的秘書長。在豬病防控方面,她是專家。
2012年的時候,挺著四五個月身孕的肚子,李玲還是每天到養殖場裡跨著豬欄,「還好孩子爭氣,後來順順利利地生下來了」。等到2016年生二孩,李玲更是毫不忌諱,依舊每天到養豬場打卡籤到,豬欄間跨來跨去。直到肚子疼了,才驚覺孩子要出生,叫的120剛趕到,孩子已出生。
李玲「心大」生娃的故事,就這樣成為同事們的傳說。但她最被大家稱道的,還是一手絕妙的採樣技術。
啥是採樣?通俗地說,就是給豬抽血,帶回實驗室裡做檢查監測。只需要一根細細的繩子綁定,在大豬不斷後退到僵持的那幾秒鐘時機內,李玲要左手牽繩,右手迅速找準豬的頸部血管,消毒、扎針、抽血。所有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2014年,在寧波市動物防疫技能比武大賽中,李玲帶隊拿了團隊第一。
張銘倩:為養殖戶升級自動投餵線
張銘倩是一名「海歸」。今年2月恰逢疫情初期,正在家裡休產假坐月子的張銘倩看同事們比以往更忙了,就坐不住了。「不能來站裡,我還可以在家裡辦公的。」當時,整個畜牧獸醫站都在幫助養殖戶推銷雞鴨鵝和禽蛋,她主動承包了網上團購這塊工作。一手抱著孩子,一手在電腦上操作,張銘倩每天睜開眼睛就整理匯總團購信息,最後盤點發現「業績」真的還不錯:幫養殖戶們網上銷掉了300多噸禽蛋、11萬隻家禽,合計金額達2000多萬元。
國外留學,見識了他們先進的養殖產業鏈,張銘倩總想著,能不能也讓象山的養殖戶們升級起來,早些用上自動化的設備。「不少養殖戶都是殘疾人,餵料都是一桶一桶端進端出,很是辛苦。」張銘倩主動幫助特殊養殖戶們設計了一套自動投餵線,3萬多元錢投入就可養5000多隻鵝。「現在設備已經生產好了,爭取年前全都裝上投用。」
姚旭:紮根鄉村畜牧獸醫站
姚旭是個90後妹子,3年前進站不久就被分派到黃避岙畜牧獸醫站。將近四年的時間,姚旭從跟在陳淑芳身後的實習生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鄉鎮站長。2018年9月左右,非洲豬瘟流行,剛結婚的姚旭在鄉鎮宿舍裡扎了根,和同事輪流值班,在象山北高速路口檢查外地豬禽運輸車,確保不讓豬瘟流入。
姚旭工作對口有一戶養殖戶,一家五口有四人都殘疾,生活比較艱難。她就一直暗暗地多幫他們一些。每周都會到他家去看看,飼養過程中需要看病、買藥、打針,甚至其他生活上的需求,都是姚旭包辦了。今年疫情期間,這戶人家的兩三千隻大白鵝賣不出去,每天光吃料,多養一天就多虧一天,急得給姚旭打電話。「後來還是藉助站裡資源,幫忙聯繫了一家企業,以高過外面市場價的價格把他們的鵝都買了去,不僅保證了今年收成不虧,還讓他們有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黃黎娟:讓象山豬續上「香火」
到象山工作之前,黃黎娟和先生在金華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2016年,在一次全省經驗分享會上,她的發言打動了臺下坐著的陳淑芳。會後,陳淑芳熱情地發出邀約。多次交流後,2017年,黃黎娟和家人終於下決心來到象山,並負責農技推廣。
2018年非洲豬瘟期間,象山不再從外地引種,母豬沒了,養殖戶們擔心沒有小豬出生,這下養豬要「斷炊」了。黃黎娟顧不得剛動手術的身體,戴著住院手環奔波在養殖場,著手指導養殖戶們從現有豬中選育母豬,並出臺了一本「種豬選育方案」。
剛開始,在微信群裡講,養殖戶們並不重視,反應平平。「說,永遠不如做。」黃黎娟就下到養豬場裡去,親自幫助和指導農戶選育種豬,手把手地教學。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本地種豬的選育方案,成功地讓象山養豬場續上了「香火」,沒有出現「斷炊」現象。
「五朵金花」留守不易,
把事業播撒在田間欄舍
連周末都在養殖場的「工作狂」、會布置「作業」組織員工子女集體去養殖場勞動的「學習狂」、會「勸退」女員工先考慮在適當的年齡生兒育女的「熱心腸」……「金花」們口中的陳淑芳,是這樣一個360度無死角的好姐姐。
但只有陳淑芳自己知道,要集齊畜牧獸醫專業如此高學歷的「五朵金花」,實在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象山是寧波下轄並不富裕的一個縣,海島各區域分布跨度大,還有不少文化程度偏低的較貧困家庭,養雞養鵝養豬就成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主要手段。對於畜牧獸醫工作者來說,需要駐守鄉鎮,日常工作就是跨豬欄、採樣檢驗,或是和養殖戶打交道,推廣養殖技術。
身染糞土,但「金花們」依舊笑得燦爛。
為寧波的「五朵金花」點
!
來源:寧波晚報
原標題:《奔走在田間欄舍,寧波「五朵金花」身手非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