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中學生在戲曲進校園活動中的精彩表演。
揉泥、修坯、晾曬、刻字、上色……一番摸索、幾番修整,當一個個親手製作的陶泥作品躍然手上,孩子們忍不住歡喜,在教室裡蹦了起來——這是盛世長安小學陶藝特色課上的一幕。
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育,被稱為美育。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最美的年齡遇到「美」的教育,為孩子們的人生埋下寶貴的種子。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近日,記者走進我市多所中小學校,各具特色、賞心悅目的美育課堂,散發著誘人的藝術魅力,正吸引著學生們陶醉其中。
「校園裡的梨園春」唱響校園13年
唱腔渾厚低沉的老生,步伐輕盈活潑的青衣,插科打諢詼諧的丑角……如果不是置身校園,你很難想像這些一招一式頗有韻味的「京劇角兒」居然是一群剛入學不久的普通中學生。
今年是石家莊市第40中學「校園裡的梨園春」戲曲文化活動開展後的第13個年頭了。為讓沒有任何戲曲功底的學生了解戲曲,學校開設了戲曲校本課程,讓學生學習戲曲知識,進行戲曲發聲訓練,學唱經典唱段,欣賞名家名作,掌握戲曲的演唱方法及簡單的表演。為具有濃厚戲曲興趣和戲曲特長的學生開設了「霓裳羽衣」戲曲舞蹈表演社和「校園裡的梨園春」戲曲合唱社,每周五下午定期開展社團活動。在學校的組織下,河北省梆子劇院、石家莊市評劇院等專業戲曲演出院團紛紛走進校園,和學生們現場互動。
在這樣的氛圍下,40中的學生們人人學起了戲曲,劇目涵蓋豫劇、黃梅戲、評劇、京劇、河北梆子、絲弦劇等多個曲種幾十餘部名曲。
每年5月學校組織的「戲曲進校園」活動月中,「校園裡的梨園春」戲曲合唱比賽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忠貞堅守的王寶釧、智鬥敵人的阿慶嫂、巾幗英雄穆桂英、雍容華貴的楊貴妃……一個個獨具特色的人物,一段段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曲曲動人心弦的唱詞,5個曲種近20個戲劇經典唱段,被這些十三四歲的中學生演繹得有模有樣,有板有眼。
學校戲曲合唱團還多次參與省市比賽,榮獲了各級榮譽,並數次參與接待日本、新加坡、英國等友好學校的交流。今年10月30日,40中榮獲「石家莊市音樂教育項目研究基地」榮譽稱號。
分項開設藝術課豐富美育課堂
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初中部,音樂課程家長公開課堂上,袁曉紅看到從沒有摸過二胡的女兒,坐在同學中間,手拿一把二胡,自信地把琴筒放在腿上。老師一聲「開始」,同學們坐直了身體,左手熟練地在琴杆上上下移動,右手有節奏地左右運弓,悠揚婉轉的二胡音樂齊聲而出。「她居然會拉二胡了!」袁曉紅又驚又喜。
從2001年開始,石外集團將藝術課程進行了校本化改革,分專項開設美術和音樂2個學科群。美術開設國畫、版畫、素描、剪紙、平面設計、美術欣賞6個專項,音樂開設小提琴、二胡、舞蹈、聲樂、鍵盤、戲劇、音樂欣賞7個專項。
為確保教學效果,集團投資建設了5000多平方米、專門用於課程教學的藝術館,其中包含設備較為齊全的小提琴、二胡、舞蹈等14個專項專業教室和鋼琴房,以及可容納500人的國際標準音樂廳。所有課程實行「分專項、分階段、分層次」的「三分」教學模式,即:將各專項課程名稱獨立列入課程表,分別集中開設。比如這個月學「二胡」,下個月學「小提琴」。授課時,一個班可以分成兩個班來學習,比如這個月一半的學生學習「二胡」,另一半的學生學習「小提琴」,下個月再相互換一下內容。講起課來,「老師不動,學生流動」,分小班教學。
石外集團對藝術課程教師的專業標準要求很高,所有的教材全部由教師編寫,每一門專項課的老師都是專業出身。這樣的專業授課給孩子們帶來了完全不同的藝術感覺,幾年下來,石外的學生們人人都會拉二胡、小提琴,畫國畫、素描,加深了對孩子們的藝術薰陶和審美培養。
石外集團還在專項課的基礎上建起了學校裡的城市少年宮,城市少年宮有交響樂團、民樂團,學生們可以在自身天賦和興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特長。這些年,石外的交響樂團、民樂團頻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各國中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交流。
「心聲電聲樂隊」把夢想照進現實
石家莊市第16中學有一支「心聲電聲樂隊」,成立至今已經有20多年了。樂隊最初主要是為學校的合唱團伴奏而組成,後來漸漸成為了一支獨立的樂隊,活躍在校園中,成為許多喜歡音樂學生的樂園,從架子鼓、電吉它到薩克斯、電子琴無所不有。
「沒有什麼門檻,只要愛音樂,就可以加入進來。」學校老師李新民說。
從成立到現在的20多年裡,16中學有上千名熱愛音樂的少年帶著夢想加入到了「心聲電聲樂隊」中。他們利用每天的自習課或者是大課間時間相聚在一起,有時在音樂教室,有時就在老師的辦公室。40分鐘的排練,時間並不很長,但就是這短短的40分鐘音樂時間,把學生們的夢想拉得很長。
曾經有一個調皮的大男孩叫馬凱旋,不愛學習,卻有著很好的音樂天賦。「音樂課上,我發現他的大提琴拉得很好,雖然不算很突出,但是卻有一定的基礎,我鼓勵他加入到聲樂隊,嘗試發展這一特長。」李新民笑著回憶道:別看他課堂上聽課坐不住,平時又貪玩,真拉起大提琴,卻有板有眼吃得住苦。
很快,馬凱旋的音樂特長在樂隊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個人也漸漸變得自信起來。看到馬凱旋的進步,老師們積極鼓勵他學好文化課,備戰音樂學院。馬凱旋認真考慮了這件事情後,開始在文化課成績上加倍努力,最終考入天津音樂學院。
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
秋季新學期,2020年石家莊市大中小幼藝術節活動拉開帷幕。藝術節分為電視展播和現場表演兩個階段進行,通過文化藝術形式展現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期間的教育成果,拓展學生和教職工的藝術實踐活動,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
藝術節活動自啟動以來,全市各縣(市、區)、市直學校及校外活動中心師生家長廣泛參與,各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師生累計上報400多件藝術表演作品,經過專家評審、層層選拔,16個節目入選了《祝福祖國 築夢未來——石家莊市大中小幼師生藝術展演》活動。
近日,石家莊21所中小學校被命名為體育、音樂、美術特色項目研究基地。建設「體育、美育特色教育項目基地」立意於2017年的春天,授牌於2020年的金秋。短短三年,經過了前期調研、啟動申報、項目建設和考察掛牌四個階段。全市共計96所中小學校自願申報,遍布城市和鄉村。
把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鼓勵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格局已經成為石家莊市教育系統的又一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