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民航新規:讓旅客能實時收到航班動態,建延誤理賠機制

2020-12-14 澎湃新聞

航班延誤,一直是旅客、航空公司、乃至機場、管理部門為之頭疼的問題。

7月21日,交通部發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告,並公布詳細內容。

當天,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透露,《規定》正式出臺後還有一系列配套管理法規,這意味著航班延誤所帶來的後續處置標準等問題將正式通過法規得到解決。

延誤3小時請旅客下機

《規定》要求,機上延誤超過3小時,且沒有明確起飛時間的,航空公司應當在不違反航空安全、安全保衛規定的情況下,安排旅客下飛機等待。

對此,部分旅客認為,規定3小時仍然太長,一方面久坐體驗不佳,另一方面等待時間長最後仍然要下飛機容易引發「機鬧」事件。

「超過兩個小時就要下機了,三小時對我來說還是太難受了。」旅客陳小姐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的一次延誤經歷:2014年1月,她要搭乘祥鵬航空的航班,該航班原本是當日上午最早從海口到昆明的航班,但因為延誤成了最晚一班。

陳小姐回憶說,當時有5名旅客帶頭向地面工作人員討說法,對峙持續到上飛機前幾分鐘才結束。她認為,如果情況是機上等待3小時,可能會發生「機鬧」,「登機那麼長時間,結果又下機,那些人的暴脾氣自然上來了。」

不過,據一家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士介紹,下飛機意味著退出航班起飛排隊系統,旅客要等更長的時間。

「現在實行CRM航班動態管理系統,由機場和空管部門聯合實施。動態管理系統中,如果航班錯過了自己的起飛時間,需要進行動態調整。」上述航空公司管理人士表示,如果飛機不關閉艙門,那麼航班就無法進入系統申請排隊起飛,「如果旅客在飛機上等待的過程當中預備放棄行程下飛機,那麼航空公司要進行局部清倉工作,將該旅客的託運行李從貨倉中清出。為了整架飛機的安全,下飛機的旅客周圍三排的座位也要進行清倉確認,確保沒遺留該旅客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飛機將從排隊起飛的隊伍中撤出,起飛時間也將大大延後。」

對於這條規則是否會致使旅客候機時間加長,航班延誤問題更加突出。7月21日,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澎湃新聞表示,雖然《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已經正式公布,但民航局運輸司後續會追加一攬子實施細則、監管細則來保障規則順利實施。

共享航班動態

所乘坐的航班延誤、取消,卻收不到延誤通知,不知道延誤的具體原因是什麼,不清楚具體會進行怎樣的後續安排,這些都是選擇飛機出行的旅客經常遇到的問題。

「延誤了幾乎16、17個小時,但起飛地海口晴空萬裡,我不能理解延誤原因,沒人解釋。」陳小姐表示,當時自己是從周圍旅客的交談中才知道是由於天氣原因延誤,沒有祥鵬航空的工作人員出面解釋,「而且在我們之後的航班都正常起飛,登機後還交通管制,在飛機上等了差不多1個半小時,結果凌晨1點多到。」

「發生上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航路天氣部分段不適合飛行。比如起飛降地點海口、昆明都晴空萬裡,但航線所經過的地方有不適合飛行的天氣,也會延誤。」民航律師劉春泉表示,許多旅客可能並不清楚民航複雜的安全規則,而因此產生情緒。

根據此次發布的《規定》細則,航空公司應當每隔30分鐘向機場管理機構、空管部門、地面服務代理人、航空銷售代理人發布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信息,包括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原因及航班動態。這意味著旅客將實時收到航班動態。

不過,劉春泉表示,上述強制信息共享的規則,可能遇到執行難題。

「原來沒有強制性要求,是這次新增加的,但航空公司有可能不理會。有時延誤不是航空公司的責任,比如軍事演習,有命令不能說前面在軍事演習,這是軍事秘密。實踐中也有可能是航空公司自己的原因,但航空公司說是流控,但這沒有辦法核實,情況比較多,比較複雜。」他建議,民航局建立一個仲裁機構,如果延誤了,旅客可以填表申請仲裁。

航空公司也要投保延誤險

航班延誤後,航空公司和旅客之間發生摩擦往往圍繞經濟補償問題。

由於凌晨才能到達昆明,陳小姐搭乘航班的服務人員向旅客承諾,可以負責到達後的住宿問題。「結果到達後,只賠償了一人300元,和同學凌晨3點在機場附近自己找到小旅館住下。」陳小姐說,「不負責我們到達後的住宿,凌晨到達,所訂酒店已經自動退房,出了問題,誰負責。」

此次《規定》要求,航空公司應制定並對社會公布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方案,方案中應明確是否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補償的範圍、條件、標準等內容。航班延誤時,航空公司應嚴格執行經濟補償方案。

目前,多家航空公司的規定中都明確了航班取消或延誤後的採取措施,但各航空公司規定有所不同。陳小姐提出疑問,賠償標準為何不標準化?

「這是有爭議的,一定說要賠多少有一定的難度。比如一個上海或北京或廣州的中心機場,和九寨溝機場延誤賠償一樣,就說不過去。另外延誤也分不同原因,比如天氣原因不應該讓航空公司賠,所以賠償規定比較複雜。」劉春泉認為,《規定》中能夠保障旅客權益的是,要求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取消,無論何種原因,航空公司均應負責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規定》提出對航空公司建立航班延誤保險理賠機制。

關於航企建立保險理賠機制,一名民航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投保——以航空運輸企業為主體,向保險公司投保。

「每次延誤旅客要求航空公司理賠,這樣航空公司經濟成本也比較大,賠多少也沒有界定,如果相關部門規定死航空公司賠償價格,對航空公司也是壓力。」上述人士認為,這就是為何局方希望以航空公司主體來投保的原因,「這樣遇到延誤,滿足條件,航空公司能夠從保險公司拿到賠償,旅客能從航空公司拿到賠償。需要提醒的是,這種賠償和旅客自己購買的航空延誤險是不衝突的。舉個例子來說,延誤了十多個小時,可以從航公公司那裡拿三百塊錢,同時可以再從保險公司那裡拿三百塊錢。」

那麼航空公司若投保,是否會上升其運營成本,從而使機票價格上漲?

「機票現在是充分市場化競爭的,如果A航要漲10塊錢,航線上還有B航,這樣A航自己生意會做不下去,客流會受影響。」上述人士表示,機票價格不會有明顯漲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航班延誤新規實施時間及內容發布:三種情況才管吃住
    中國旅客每坐三次飛機就會遭遇到一次延誤,這是用2015年的相關數據得出的結論。7月21日交通部發布《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該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實行。《規定》指出,承運人、機場管理機構、地面服務代理人、航空銷售代理人、民航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旅客投訴7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旅客受理情況。
  • 旅客下月起可申請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中國民航局昨日發布《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明確旅客申請需滿足的條件和相關流程。  近年來,航班延誤、取消導致「空怒」頻發,主持人孟非就曾在微博上吐槽航班延誤問題,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轉發。航班延誤是否是天氣原因造成?這也成了乘客質疑的焦點。
  • 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機票 免費獲得航班延誤理賠
    原標題: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機票 免費獲得航班延誤理賠   「颱風、霧霾、航空管制……如今乘飛機出差,航班延誤的情況甚至比準點的情況還要多,真是讓人頭痛。」在濟南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的小秦向記者抱怨,航班延誤,不僅僅是浪費私人時間,有時候還會耽誤與合作方約定的籤合同時間,損失可想而知。
  • 航班延誤不要慌 先查動態再變更
    原標題:航班延誤不要慌 先查動態再變更 需要列印航班延誤或取消證明的旅客,也可通過位於廣州白雲機場C、D、E之間的南航自助值機設備自助列印,無需在櫃檯排隊等候。   南航運行指揮部門也實時監控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航班計劃,確保旅客安全出行。近期雷雨天氣頻繁,請旅客出行前登錄南航官網(www.csair.com)、通過南航手機APP、南航微信或致電南航客服熱線95539查詢航班動態。
  • 瑞麗航空真情服務旅客,誠信對待航班延誤
    中國民用航空網12月23日訊:航班延誤不可避免時,瑞麗航空持續推動「誠信應對」建設,從硬體、軟體等方面改善乘客體驗感,全面提升瑞麗航空「真情服務」品質,為打造雲監局提出的「品質雲南」、樹立雲南民航服務品牌形象做貢獻
  • 航班延誤取消,你有這些權利;航空公司機場不服務好你,會被巨額罰款
    作為旅客,你知道中國民航局為你準備了延誤或取消時保護自己權利的法規嗎?交通部民航局發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規定》)從2017年起實施,適用於中國國內航空公司、機場、機票代理和其他旅客保障單位。也適用於國外(境外)航空公司在我國境內始發或經停的航班。
  • 媒體解析民航"要客服務":要客遲到可致航班延誤
    航空公司員工坦承,因要客因素導致航班延誤現象的確存在。  對此,民航專家表示,公眾可能對「要客服務」存在誤解,而根據我國民航現階段發展水平看,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客服務依然會繼續。  因為二次開艙在民航系統內部是很嚴重的情況。「除非是非常特殊的緊急情況,比如飛機關上艙門後,機上旅客出現急病,或者其他極特殊情況。」國內某大型航空公司機場地勤資深員工珠珠(化名)告訴法晚記者。  多位航空公司內部員工向法晚記者表示,航空公司一般如得知該航班有重要旅客未登機,通常的做法是:就算航班延誤,也會等待「要客」登機後才起飛。
  • 「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上線 保證旅客順暢出行
    中國民航網訊:2018年2月11日,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航消費者事務中心官方網站推出了「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旅客在遇到航班延誤或者取消後,如果對延誤或取消原因持有異議,可以通過該網站提出確認申請,民航局監控中心將會及時予以回復。民航將抓好航班正常工作,確保旅客順暢出行。
  • 雨季來臨飛常準APP再升級 實時「圖解」延誤那些事
    雷雨季序幕即將拉開,延誤、等待、取消或將成為常態。當航班延誤時,多數旅客往往不能獲取航班延誤的全部信息。經常有旅客對航班延誤產生疑問,萬裡晴空,憑什麼因為「天氣原因」不能起飛?
  •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問 答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 航班延誤或取消了,航空公司告訴你該怎麼辦?
    圖:航延時,南航工作人員在回答旅客問題 王有勉攝   民航資源網2016年3月22日消息:天氣原因,航班延誤和取消了,面對惡劣的天氣和滿候機樓的人,初次出行的人可能會手足無措,該怎麼辦
  • 人民日報:航班延誤險,轉移了誰的風險?
    不論是天氣原因、機械故障,還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客人自身的原因,起飛延誤超過3小時,就能獲得最高400元的賠償。航班取消,即可獲得300元賠償。春秋航空售票人員表示,該險種只對該公司乘客出售,並不面向所有乘客。據介紹,一旦航班發生延誤將自動啟動理賠程序,最快可在2個工作日內理賠完畢,款項可以直接付至旅客提供的帳戶。
  • 飛常準新版上線 國內首推航班實時飛行軌跡
    民航資源網2013年8月9日消息:近日,飛常準手機版2.2.0正式發布上線。應旅客的需要,增加了實時飛行軌跡,查看當前飛機位置、關注航班添加提醒到日曆、新增航班延誤後預估起飛時間、直接查看國際航班飛機起降當地時間等多項功能。  據悉,飛常準新版為強化用戶體驗,優化了各項功能,力圖讓旅客體驗最貼心的航班查詢功能。
  • 國內首家航班動態查詢平臺正式免費公開發布
    得到準確的航班信息後,他將有足夠的時間安排自己的工作行程了。航班動態盡在掌握  「旅客和接機人員很想提前了解航班是否會延誤或者取消等特殊情況,如果旅客和接機人員能早知道這些信息,就不至於在機場長時間等待或者因過早出發浪費寶貴時間了!」飛友網航班動態系統的負責人如此解釋開發這套系統的初衷。
  • 我們的航班何時起飛? 國內航班延誤現象透視
    天有不測風雲,雨季航班延誤更多。「我們的航班何時起飛?」——面對旅客的疑問,有關管理部門亟待綜合治理,「奮起直飛」。一個航班能否正點運行,並不是一家航空公司能說了算。從大了說,有4個部門管理;往小了講,涉及60多個保障環節和40多個基層保障單位。
  • 關於航班延誤或取消,這五點常識你需知道!
    就像人會遲到、火車會晚點一樣,飛機也會存在航班延誤甚至取消的情況,關於航班延誤或取消,有這些事情,您需要了解。航班延誤或取消是什麼?航班延誤:航班降落時間比計劃降落時間延遲15分鐘以上,均可視為航班延誤。航班取消:先前計劃執行飛行任務的航班停止飛行,並且該航班至少有一個座位被預定。航班延誤或取消的原因是什麼?
  • 中國聯航旅客可官網自助列印航班延誤證明
    民航資源網2017年6月7日消息:自2017年6月起,中國聯航在官方網站(www.flycua.com)開通了旅客自助列印航班延誤/取消證明的服務。證明除可自助列印外,400-102-6666服務熱線、機場地服也均可開具。從而實現多渠道服務,進一步優化提高對旅客的服務。
  • 航班延誤是誰的錯?看看民航局是如何界定的
    航班延誤是廣大旅客較為關注的問題,坐飛機就是為了快速高效,結果航班延誤了,甚至航班取消,心裡這個窩火就別提了。據民航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航班正點率是71.18%,在構成航班延誤的各類因素的比重中,天氣因素是主要原因。其實航班延誤的原因又是多樣性的,究竟航班延誤是誰的錯?民航局早就有了界定。
  • 飛常準獨推線上自動千元理賠 破解延誤維權難題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縱觀我國民航業,每年關於航班延誤案例頻繁發生,「航班延誤」幾乎成了讓旅客們撓頭不已的「常態」。  線上自動千元賠償 一鍵完成理賠  從飛常準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航班準點率不容樂觀,而針對延誤率的居高不下,本應受旅客歡迎的延誤險反而因「
  • 長水機場大面積航班延誤下的瑞麗航空
    民航資源網2017年3月6日消息:長水機場瑞麗航空基地三樓一間不大的辦公室裡,同時存在著4個部門、10個席位,這裡是瑞麗航空的大腦——AOC(運行控制中心),瑞麗航空的每一趟航班是正常、延遲、取消還是改籤,都取決於這裡發出的每一個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