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兒子能不能考上清華心裡沒數嗎?真實的農村教育比你想的難多了

2020-09-03 禿頭少女不吃糖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清華北大夢,誰還沒曾豪言壯志要考清華北大呢?

這兩天,一則關於高考生偽造清華錄取書的新聞瞬間刷屏了各大社交平臺,種種傳言現在自不必言說。

我們不過多地去談這件事的正確與否,也不去批判任何一個人。在相關的新聞下,網友們紛紛各抒己見,其中有一些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他們嘲笑父親真是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這點分數也敢相信他考上了清華,還有人指責是父母的教育不到位,只知道嚴厲要求孩子。

看見這種評論,我又返回去把新聞好好地看了看,心想難道我第一眼看到的農村兩個字是我看錯了?後來再想想,可能是現在大家對教育都看得太重,平常關於教育的報導也是「某家長給剛上小學的孩子報補習班,一年六七萬」諸如此類的新聞,讓我們漸漸忘卻了農村與城市的差距。

從新聞中關於村裡的照片也可以看出來,房屋破舊,外牆髒亂,經濟並不發達,就是標準的非貧困地區的農村,貧困地區的環境要更惡劣些。可能大家對貧困地區的教育差都有共識,但卻常常忽略普通農村的教育也差這個事實。

我家就是沿海地區普通農村的,按理說,沿海城市的農村相對來說也會富裕一些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比較高。我沒有看過其它地區的農村是什麼樣,就拿身邊的例子來說。

在我們村,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沒有嚴格的幼兒園和小學的區分,就是年紀到了,家長覺得不能再在村子裡瘋玩了,就把我們送到村裡的小學上學。村裡的老師人數不多,說的普通話也不標準,更不用說教英語了,只能教教我們基本的語文和數學。

即便是這樣,我們村的小學依然難以支撐下去,在我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時候,小學突然斷層了,只有四年級以下的班級。小小的我面臨著無書可讀的境遇,還好我們家是非常注重教育的,那時候我的成績也很好,於是爸媽咬咬牙,直接把我送到縣城裡的小學去讀書,連鎮上的學校都沒考慮,而是選擇了昂貴的城裡的私立小學,那是當時當地最好的學校。

代價是什麼呢?我寄住在親戚家,吃住不花錢,即使是這樣,光靠家裡的田地收成已經不足以維持我上學的所有開銷。那時,我一學期的學費就是1000元,好的學校自然需要各種資料,在零幾年的時候,再包括學校裡的資料費和其他費用,對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爸媽一合計,這才讀小學,以後讀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學,花錢的日子還在後面呢,巴望著農作物賣錢肯定不行了,於是他倆收拾行囊遠走他鄉打工了。

我還是幸運的,村裡的人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我爸媽那樣格外看重教育,村裡的小學到四年級就沒了,去城裡讀書的代價太大,為了省錢就把孩子送到鎮上的學校去讀書。但鎮上的學校教育遠遠不及縣城,只比村裡好了那麼一點點。高中在縣城裡面,每年中考的時候,能從鎮裡學校考入高中的學生極少,於是這一批人就自然而然地結束了自己的學業。

碰上更不重視教育的家長的話,他們覺得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幹農活或者打零工不需要那麼多知識,還不如早點出來為家裡掙錢。尤其家中是女孩的,幾乎小學還沒讀完或者堪堪讀完就輟學了,早早出來打工,早早地結婚生子。我前幾年回家的時候還聽說,隔壁人家裡的小孫子不讀書了,我很驚訝,那孩子比我還小,才12歲左右就不讀書了?家裡人說,沒辦法,在鎮上讀書,家人管不住,每次考試分數都是個位數,他自己就不願意讀書了。

這就是真實的農村教育,就像這場鬧劇中的父親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能自己都不認識幾個字,他只知道高考,但不知道高考總分是多少,也不知道多少分能上清華,這並不稀奇。田地裡的農活是永遠做不完的,一整天在地裡做完了繁重的體力活,回到家連動動手指的力氣都沒了,更不要說指導或關心孩子的學習。

正常情況是,孩子可能一直寄住在學校,平常難以見到父母,所有的成績也只通過孩子匯報給家長。孩子說什麼就信什麼,自己只能在經濟上支持他,再多的也只有兩句看來蒼白的「好好學習」這些話。只是,他們不說好好學習還能做什麼呢?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說的不是父母已經接受過從小學到大學完整教育的普通家庭,而是這些父母不識字,但還有著對教育的重視意識努力讓小孩讀書的農村家庭,但也僅僅止步於把孩子送到學校了。

相關焦點

  • 網友:心裡沒數嗎?
    網友:心裡沒數嗎?買車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那都不是一件難事了,因為現在人均經濟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也在隨著增長。大家都知道買一輛車容易,但是想要開車上路的一個前提是需要考取駕駛證的,而考取駕駛證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 普通人的智商,學習非常拼命,能考上北大清華嗎?老師:不能!
    但是,高中階段,僅靠努力是不行的,你不僅能學,還要會學,否則越努力,越窘迫,就如同下面這個油漆工一樣。,考上北大清華,靠的是刻苦努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二、考上北大清華,不僅要靠自己,還要靠別人現在的高考制度,考上北大清華越來越難,因為這兩個學校的招生名額太少了,以清華大學為例,2019年只招生3800名新生,其中來自內地的只有3400名學生,而這3400名學生,出自於什麼家庭?來自城市還是農村?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有多少是裸分考的,多少是政策照顧或者奧賽報送的?
  • 我:為什麼你心裡沒數嗎?
    哥,為什麼我不能成功?哥,怎麼才能掙大錢?哥,我又失戀了...每次聽到這些問題,我就特別無語,恨不得把他掄起來扔到火星上,讓他去自生自滅。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個腦子有泡的弟弟呢?不論怎麼樣,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該管的還是要管的。
  • 你只見湖南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卻沒見那個農村父親每周末跑縣城
    儘管這名女生還是外籍人士,考上北大走的是留學生招生專門通道,但是,連江縣宣傳部、教育部門在同一天,相繼通過官微發布相關信息。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湖南耒陽農村留守女生鍾芳容,高考拿下676分的優異成績,居全省文科第四名,就讀中學的50多名老師連夜趕往山村報喜,鄉裡鄉親也自發放起鞭炮共同慶祝。
  • 假如你考上清華,你爸媽會捨得讓你去搬磚嗎?亦或你會去嗎?
    前天在人民網上看到被剛被清華錄取,來自黑龍江農村的趙桂寧同學,已經去工地搬磚幾天了(是搬真磚哦),而工地的老闆得知趙同學的情況後,也特意給他加薪表示鼓勵。在下真心佩服趙同學:一他考上了清華,二考上後,還能淡定地去搬磚。我自己設想了一下,這要是換作自己,搞不好會像範進中舉一樣激動得發癲了。難怪當年考不上了,單憑這一點,老天也不能讓我考上。
  • 300分,努力80天可能考上清華嗎?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提問:「300分80天可能考上清華嗎?不接受嘲諷,想問問有沒有可能?」提問者還特意加了一句「不接受嘲諷」,可能是早就預料到,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是一片罵聲吧。以下評論可能引起你的不適,請慎重。@ 網友A:兄弟你對高考是一點概念都沒嗎?300分的水平,你起碼先想想怎麼提到本科線好不好?@ 網友B:你自己什麼水平你心裡沒數嗎?如果你小學初中經常班裡前幾名或者學校前幾名,高一高二天天耍不學習才300多分,學習努力再多,也有瓶頸,畢竟學習最終還是一個積累過程。
  • 為什麼考上清華的那個孩子不能去搬磚!請保持善良
    今天又看到了一篇關於考上清華的那個孩子去搬磚相關的文章。我剛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心裡是佩服的,一個剛高中畢業的孩子就想著為家裡減輕負擔,是一個有擔當、懂得感恩父母的人,當然我現在也這麼認為。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家庭背景、經歷等等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孩子搬磚的消息,引來了對於他這個事情的各種評論,甚至有的是對這個孩子的抨擊和謾罵,批評他都考上清華了,為什麼不去做家教?就在我剛看的那篇文章下面還是有人在評論,「為什麼要上清華,家裡貧困,去上軍校啊?」
  • 網友:你自己心裡沒數嗎?哈哈哈
    網友:你自己心裡沒數嗎?哈哈哈2.是親爸媽?神TM的「不會用就找你問問」,這晚上問的時候,想想就害怕。你們就不怕奶奶不放心別人開車,直接帶走一個家人當司機嗎?3.這是疫情在家呆久了,腦子也壞掉了嗎?居然忘了自己還有個男朋友!終於不是讓單身狗羨慕的愛情了~這看著也太爽了!4.這是誰給你畫的?
  • 湖南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農村小夥上清華前工地搬磚,讓你感動嗎?
    作為湖南人,我是對湖南農村是了解的。大部分農村家庭的青壯年會選擇外出打工,而且打工地點大部分是在珠三角,也有部分到江浙一帶打工。而是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大,說實話,留守孩子成長是受很大影響的,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文化水平不高,教育理念過時,對孫輩可能只會保證他們能吃好穿曖就行,根據不太管孩子學習怎麼樣的。
  • 普通人只憑努力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據我所知,如果你不夠聰明,光靠努力是進不了清華的。由於清華大學在各省錄取人數有限,只能錄取各省優秀生源前0.1%。你想考什麼樣的清華大學?他們有什麼特點?一是自律性強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都是自律的,有嚴格的時間管理。他們總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學習計劃複習和學習。
  • 「考上清華跪謝父親」,對虛假「正能量」不能一笑而過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爸爸」的視頻火了。一個戴著眼鏡的女孩,找到正在撿破爛的父親,大喊一聲「爸爸我考上啦!」然後哭著給父親跪下。視頻字幕顯示,女孩考上的是清華大學。這段寒門學子感恩父母的視頻,觸動了很多人,收穫超過65萬的點讚和近2萬的轉發。
  • 「就你,還想考北大清華?!」
    就算鼓起勇氣和誰說了「想考北清」這個聽起來有些好高騖遠的夢想,也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就你,還想考北大清華?!」它不影響我們努力,也不能成為不努力的藉口。「你覺得你能考上北大清華嗎?」@觸五月:「我不是覺得我考不上,是從來沒覺得我能考。」生活在教育資源不那麼優質的地區,使得北清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夢,從來也沒在心裡停留過。但卻經常停留在嘴上:「打算考哪兒啊?」
  • 讓孩子從小就到各種輔導班補習,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
    假設你所在地區每年有100個清華的錄取名額,那麼在過去小孩子們不需要如此早早就開始拼的時候也是100個人能夠考上清華,而當下無數孩子從小就開始拼還是只有100個名額,也就是說名額本身不會因為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努力而變得更多的情況下,最終還是只有那麼多人可以考得上!
  • 妹子分手吧,這大哥一看就不愛你,他多重心裡沒數嗎?
    2、好不容易做一次瑜伽的你3、我是一家之主,沒事都別惹我!4、你在哪裡吃飯的,我看著你吃著很好吃啊!5、這年頭,沒有一點絕技,連妻管嚴都做不了6、紅塵中有太多痴心的追逐了,大妹子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啊!8、自從這個貓來到這個家,我的地位就沒有上去過9、妹子分手吧,這大哥一看就不愛你,他多重心裡沒數嗎?10、我是吃貨中的一員!11、大哥,我怎麼看著你怎麼那麼熟悉呢?王思聰?
  • 考上清華的暑假搬磚男孩:你遊遍全世界,我搬好我的磚
    ,家境一般,考上清華以後趁暑假打工,補貼家用,父母年紀大了,知道家裡掙錢不容易。不過,有人就說了,清華大學都考上還搬磚?暑期做個家教不好嗎?有空調,工資高,還能幫助他人。在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角他爹對他兒子說了這麼一句話:「你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這句話也是我想說的,在指責別人之前,要先想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生活條件。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學生,靠的是自己努力還是老師教育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事實上,教育學上有個理論,對於人的成才來說,叫先天因素決定論還是教育決定論。這114人如果不是放在人大附中,而是放在其它鄉下學校或農村學校,那麼他們有可能考上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跳出北京來看,2019年高中考入清華、北大人數大人數最多的是衡水中學,達到了恐怖的275人。
  • 2北大1清華,農村家庭三個孩子全考上名校,只因父母常說一句話!
    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同樣,縱觀歷年的高考,那些狀元們也都是在大城市,條件優渥的家庭中扎堆出現,來自農村家庭的也有,但只佔少數的部分。那這是否是說寒門就真的很難出貴子嗎?
  • 菜不可怕,心裡沒數才可怕!科帥成球隊短板
    菜不可怕,心裡沒數才可怕!科帥成球隊短板客場3比2逆轉!其中客隊曾經兩度落後,隨後兩度追平,最終依靠科曼的梅開二度和阿拉巴的進球,反超了主隊,客場帶走了3分!如此菜的教練怎麼能職教豪門到現在,弄不懂。作為看完全場比賽的我,表示很生氣,科曼這次被奧格斯堡集體圍鏟,屢次犯規,真不是科曼玻璃,就算c羅被如此侵犯也會受傷,奧格斯堡又是一支德甲伐木隊,明知道下周要戰利物浦,3比2領先後,本來應該換下科曼,然而科瓦居然讓科曼打完全場,從此對主教練一生黑。
  • 清華北大你考上了嗎?
    這幾天打開手機就看到手機上滿屏都是學霸考上了不是清華就是北大的喜訊,心中都替他們高興,但是心中覺得奇怪了:怎麼現在的清華北大這麼容易就考上了?以前我在讀書時候怎麼同學中就沒有一個人考上的,會不會是以前我們不夠努力,現在的高中生夠努力、夠幸運是嗎?
  • 「我兒子考上了清華!」「假的!」
    他所在村的村民,得知村裡有個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後,都喜形於色,奔走相告,還扯了橫幅,放了鞭炮,到處傳頌曹家兒子光耀門楣的爭氣。>那麼,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曹燦,就是個罪大惡極的壞孩子嗎?我就問你丟不丟人?自己的孩子考多少分,心裡沒有點數嗎?這醜出的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吧?張口就來的評論,有時也是惡意,因為它沒有看見背後的辛酸,還有真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