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安語時
這兩天陳奕迅的採訪上了熱搜。
他說自己今年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全在「吃老底」,還得了挺嚴重的病——「荷包肝硬化」和「急性發錢寒」。
哈哈哈,看完真是笑癱!
作為一名中年媽媽,感覺跟他同病相憐,這幾年也得了挺嚴重的病——「不給娃花錢就難受」和「一年到頭想錢瘋」。
當媽後,總有幾個啪啪打臉的時刻,除了發誓再也不發脾氣,就是給娃花錢這件事!
當了媽後,天不怕地不怕,最怕過周末。
小姑娘們的周末是懶覺、奶茶、姐妹淘,中年媽媽們的周末是做飯、打掃和花鈔票。
沒錯,別人的周末是歇著,我們的周末是拿身體侍奉著,拿錢供著!
周六早上,兒子早早爬起來拍著我的臉說:「媽媽,我今天想去大悅城4層書店看書。」
我大腦瞬間清醒:「果然還是我兒子,雖然是個學渣,但還是有救噠!」
全家收拾妥當,整整齊齊地列隊朝商場進發。
推開商場的門,我瞬間感覺耳邊響起一段高昂的廣告男聲rap:「她來啦,她來啦,她帶著小孩出門花錢啦!」
在商家眼裡,每個拽著小孩進商場的女人,都是一個行走的財神爺。
小孩們飛奔著衝向商場裡的哈根達斯、淘氣堡、卡丁車場、蹦蹦床、軌道賽車、手工區、撈魚玩沙區、陶泥坊、泡沫積木場、抓娃娃機……
到處熙熙攘攘擠滿了小孩,就像一個大型人間撒錢現場。
奔跑吧,孩子!
尖叫吧,銀行卡餘額!
每個小孩都眉開眼笑,意興闌珊,每個拿著支付小票父母的表情都是半欣慰半肉疼,那是對孩子快樂的捧場,和對錢的哀悼。
所有的小孩都在花錢買快樂,而所有的父母都在拿錢給快樂「進貢香火」。
才過去兩個小時,兒子就讓我的錢溫暖撒滿了商場的每個角落。
沒有一個拉著孩子的媽媽,能讓錢包毫髮無傷地從商場走出來。
周末兩天,不帶孩子出去玩,覺得對不起孩子;可一帶孩子出去玩,就覺得對不起錢包。
我再也不想周末跟著孩子四處乘風破浪了,我只想靜靜地躺在自家的床上。
走出商店門口,我突然一拍大腿:「咦,說好的要去書店看書呢?!」
我也是當媽後才知道一個扎心的成人經濟原理:
錢不是大風颳來的,卻是被孩子颳走的。
我以前挺有自信,覺得完全能駕馭家裡的花錢漩渦。
結果,卻被各種「意外式花錢」砸得傷不起。
上上個周末,全家去動物園玩,出來後我很口渴,可水都喝完了。
我就拉著老公和孩子去馬路對面的地下商業小鎮買水。
七拐八拐,礦泉水沒看見,卻發現一家大型折扣超市,人們都在搶購。
於是,我也加入了隊伍。換季了,孩子的風衣、運動褲、衛衣、秋衣秋褲統統買起。
……
結帳時,掃碼槍每「嘀」一聲,我的心就跟著顫抖一下。
它響得越長,我的心就越喪。
一結帳,1200!
我低頭看購物車:這不是超級折扣店嗎?咋還這麼貴?我也沒買啥啊!
偷偷加了加購物小票:哦,還真是我這個傻瓜花的!
正肉疼著,孩子拽拽我說:「媽媽,我好想吃披薩啊,想了好幾天了!」
我脫口而出:「回家吃泡麵!今天又給你花了這麼多錢!」
一分鐘後,全家鑽進必勝客,又造進去200多。
一小時後,在計程車打發票的咔嚓嚓聲中,50大元也離開了我的溫暖。
……
這生活是不是有啥誤會?
我明明是去買瓶水,結果水沒買到,卻買了1500塊錢的後悔!
我就發現啊,
生娃後,我幹啥都膽子小了,就數花錢膽兒大了。
有時卡裡就剩下4位數了,還在忍不住給孩子花花花。
我就納悶了,我要是有給孩子花錢這個膽兒,我早就事業成功,走上人生巔峰了。
收不住給孩子花錢的心,
管不住給孩子花錢的手,
這就是中年媽媽的愛與愁!
可我偏不信這個邪!
痛定思痛,我想出了一個絕世好法:周末不要跟孩子在一起!
只要跟孩子一隔離,我指定能做一個有儲蓄的中年婦女。
於是,在一個晴明朗日的周末,我高高興興地加班去了。
在工位上呆了一天,早飯花了5塊,午飯只花了20,感覺這個周末省下了一輛奔馳。
晚上回家推開門,兒子像小鳥一樣跑過來:
「媽媽媽媽,我作業都寫完了,也練了琴,你看我畫的畫好看嗎?」
我立馬心花怒放:孩子這麼可愛,就是我的未來,我為啥非要在錢上想不開?!
於是我腦子開始犯混,立馬招呼全家去外面吃大餐。
……
飯後一結帳,花了400多,拿著帳單感覺丟了一輛自行車。
當了媽的女人都被「花錢狂魔」附了身,讓「存錢大神」難以靠近:
太難接近生了娃的女人,她們花起錢來真的太狠!
俗話說:常在商場走,哪能不花錢。
我又想了:只要我不帶娃去賣東西的地方,肯定就不會因為花錢被啪啪打臉。
為了堅定信心,臨出門前,我還跟兒子拉鉤約定:今天出去一定不花錢!
兒子在公園悠哉地玩著健身器材,我在旁邊優哉遊哉:
——誰說帶孩子出門非得花錢?大自然照樣能把孩子看!
這時,一個小夥子慢慢蹭過來:「姐,樂高積木搭建教育,感不感興趣?……」
——呦呵,這年頭什麼都能跟掛鈎教育,陪孩子玩玩具,一年也要一萬塊錢,真當我傻嗎?
後來……
都怪我手賤,接過了宣傳單;
都怪我心軟,加了微信,預約了試聽時間。
試聽課一完,兒子抱著積木城堡跑出來:「媽媽快看我的作品,好看嗎?喜歡嗎?我要天天來這裡!」
最怕聽到孩子說「我喜歡」「我願意」,那是媽媽的錢包要被清空的暗號。
被掃完微信支付條碼後,快樂是屬於孩子和銷售員的,留給我的只有一張心酸的粉色購課單。
自從當了媽後,我感覺我沒啥成功的,除了每天的「支付成功」。
我一年輸出去的支付密碼,連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
當今這個時代,誰都惦記著我們這些當媽的卡裡那點錢。
那些路上發教育傳單的,都是搞「新型打劫」的,「專搶」有孩子的中年婦女。
搞得小孩一周的課外班學費,比我一周的工資還高,熊熊燃燒著我薄弱的家底。
最扎心的是:有些錢一旦花出去,就變成了「叛徒」,總想把我卡裡的錢往外釣。
投錢做生意是錢滾錢,可給孩子報課外班就像借了高利貸,年年月月「利滾利」。
作為一名資深花錢中年媽媽,我只想說:
只要女人能遠離課外班,世界將變成富婆的人間。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
知道老天爺為什麼要讓成年人生小孩嗎?
就是為了把我們牢牢地綁在勞動力崗位上。
成年人哪裡需要鞭策?只要錢策,就能天天掙扎著去「推磨」。
但是,如果沒有小孩在促進消費,社會哪裡有那麼多工作崗位?
如果沒有中年婦女在不斷撒錢,世界經濟倒退那是必然。
咱也算是為人類持續有衡有秩發展,做出了隱形而不可磨滅的貢獻。
照這麼看,
消費有理,花錢無罪,
給孩子不停買買買,就是造福整個社會。
呦呵,那我這就再去下一單!
作者:安語時,家庭教育指導師,媒體專欄作者,理性與感性、優雅與邋遢完美結合體。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