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起,養不起」一直是現在年輕爸媽不願生二胎的原因,育兒成本有多高?高得讓人望而生畏。
先不說別的,單單是育兒所需要的教育財力,已經讓很多家庭不堪負重。
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人均教育支出約30萬人民幣,越富裕的家庭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越高。
而且,中國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佔了家庭年支出的40%,是M國家庭的四倍。
對於現代的父母們來說,成功地養育出一個成才的孩子,可以說是「用錢砸出來的」,孩子之間的競爭可以說是父母之間財力的比拼。
我家兩歲多的兒子在小區裡有一個一直在一起玩的「好朋友」,平時都是孩子的外婆再帶,這次卻換了一個人,她是孩子的奶奶,姓劉,從上海過來。
劉阿姨看起來很富態,相比小區裡其他的同齡阿姨來說要顯得年輕很多,她跟我自然是沒什麼共同話題的,跟其他兩位奶奶倒是很快聊到一塊兒。
起初的時候,幾個人聊自己的兒子,劉阿姨的臉上掩不住的自豪,他的兒子38歲,現在已經是理工大的一名教授,因為工作關係沒有選擇在上海成家,媳婦是武漢本地人,家庭條件還算不錯,自從大女兒出生以後就沒有去工作,現在二胎生了兒子之後可能是感受到壓力了才開始上班。
有個阿姨很羨慕,問道:「你兒子這麼優秀,肯定沒少花錢吧?」
「那還用說,我跟我先生這一輩子掙的錢基本都花在了培養兒子上,多的不說,七八十萬是跑不了的,這還是他聰明好學省了不少錢。濃不曉得,我妹妹家花了幾百萬都不止,她女兒搞藝術的。」
旁邊的阿姨無不嘖嘖稱是。
她們聊著聊著,就有聊到了兒媳婦這一塊兒了,事實上我在帶娃的時候遇到的婆婆沒幾個不抱怨自己兒媳婦的,有時候真為那些寶媽們難過。
說起兒媳婦,劉阿姨有些惺惺然。
「我是沒幫你帶幾天娃,你有意見我可以理解,你不搭理我就算了,我兒子對我好一點,就說我兒子愚孝,不讓我兒子搭理我怎麼也說不過去吧?我辛辛苦苦培養出這麼一個兒子,砸了多少精力、多少錢在裡面,到最後還不是跑這麼遠跟你成了家?我有沒指望你們以後給我養老,就是想過一下自己的日子有錯嗎?」
在我的理解上,劉阿姨的言語中多少是有一些偏見的,也是有著難以言喻的優越感的,她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能上青天,全靠我砸錢,憑什麼對我不理不睬?」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有偏見,卻也道出了很多父母的無奈和辛酸。
既然前面提到上海,這裡就拿上海的育兒成本做例子,網上流傳的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顯示,上海市生育成本排在全國第二位。具體核算如下圖:
這還僅僅是經濟成本,要想孩子長大真有出息,家庭的人力付出和精力付出更為巨大。
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夫妻二人如果完全靠自己來撫養孩子的話,一般是沒辦法應付的,要麼讓本可以頤養天年的父母來幫忙帶孩子,要麼就得犧牲掉一個人的事業。
前者不僅給老人們加重了負擔,也引發了很普遍的婆媳矛盾和家庭紛爭,後者又明顯不划算,這種兩難的局面困擾著太多家庭。
之前有人曾把孩子們成年後的差異歸結到家庭教育的差別上來,我不否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只是力不從心是多數。
工作的競爭已經消耗掉了每天的大部分精力,身心俱疲地回到家,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孩子,父母們很難保持足夠的理性和耐心。
家長們可以傾其所有給孩子賺取教育費用,面對一山還比一山高的教育支出,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他們擔心孩子過早地被分化。
在高等教育的師資尚且不太理想的當下,高職、中專、大專院校如何能讓家長們放心把孩子送進去?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良好的教育都是用錢砸出來的,古代有錢的家庭可以請名師造就「高徒」,現在消費水平高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支出也絕對不低。
學前教育負擔不輕,中小學後校外教育的支出家長們也不含糊,有資料顯示,中國93%的父母都會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其中以培養學科興趣為主的校外教育支出佔教育支出的30%以上。
你以為孩子大學畢業了就完事了?也沒那麼輕鬆!
為了讓孩子在巨大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有條件的家庭也會不惜重金讓孩子去海外「鍍金」,甚至有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準備一定的創業基金供孩子「瞎折騰」,用以鍛鍊孩子的實操本領。
為兒女付出,父母們心甘情願,即便遇到類似劉阿姨這樣的尷尬也多不會真正在意,她也不過跟外人抱怨抱怨,以解心中鬱氣。
父母的辛酸也凸顯了父母的偉大,儘管當下的育兒成本過高,但沒有一個父母會放任孩子不管,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也都認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即便孩子最終沒能如意,也都不會後悔。
馬太效應下,貧富的差距不僅僅是財富和地位,還有人的思維和智慧。同理,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取決於父母的財富、能力和教育觀。
財富可以積累,能力可以磨練,可教育觀這東西當你有了孩子就需要很成熟,當前很高的教育成本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家長們的不甘心和急功近利所致。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幾代人的努力積累,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
是啊,哪有什麼偉大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
雖然說家庭教育的優勢很難讓孩子實現階級跨越,但優質的家庭教育卻是唯一能彌補經濟基礎不足不能給孩子優質校園教育遺憾的方式。
養兒育女,不要盲目跟風,不要操之過急。愛之,則為之計長遠!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