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母親育兒壓力的措施與建議。
(一)母親應補充足夠的育兒知識,形成積極的育兒態度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工作時間和育兒時間衝突」和「缺乏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是0~3歲嬰幼兒母親育兒壓力的重要內容。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母親自身的努力。首先,母親可以尋求祖輩、優質的託幼機構的幫助。對於全職工作的母親而言,可以將重心放到「提高育兒質量」上,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滿足孩子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的陪伴;其次,母親們要有意識地「自我充電」,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宜的方式學習0~3歲嬰幼兒保教常識,如通過一些權威的網絡課程學習的方式,並且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自己孩子為本逐漸積累專屬「育兒經」。再有,母親需要樹立積極的育兒態度,享受育兒過程本身,關照自己的情緒,當育兒過程中感到束縛時及時自我疏導,避免被消極情緒所困。母親可以積極尋求身邊人的幫助,尋求周圍同是寶媽的朋友或者同事的幫助,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釋放」。保持一定的社交,在社會活動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從而減輕育兒帶來的束縛感。
(二)家人應該給予母親足夠的關懷
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構成單元,為家庭成員生活的主要場所,家庭關懷度能夠影響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31]正是由於家人為母親提供的關心和支持不足,母親在育兒過程中會感到自己獨自支撐很辛苦或無助,從而加劇育兒壓力,這其中丈夫缺位、祖輩越位等都是需要避免的問題。
「丈夫缺位」表現為丈夫在育兒方面並沒有履行父親應盡的職責,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於自己的工作,將育兒重任交給母親。國內外的多項研究均強調父親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不可缺失性,因此丈夫應當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獨特作用,不是自己這個父親的角色視為孩子的「第二照料者」,而應當和母親一起作為「共同照料者」,和孩子的母親共同履行教養職責,這不僅是在儘自己作為一名父親的職責,同時也是為有著就業意願的妻子分擔家庭壓力,支持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是在履行自己作為丈夫的義務,這既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又有助於夫妻感情的和諧發展。
「祖輩越位」主要表現為作為育兒重要參與者的祖輩對自己兒女的育兒工作過度幹預,對其造成困擾和壓力。作為祖輩,首先應該找準自己在養育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家庭養育的基本形式應當是親子養育,隔代養育只能是親子養育的補充而不能取而代之,更不能以隔代養育阻礙親子養育。其次,祖輩應當儘量克服由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以及有限的交往範圍造成的理念脫節,理解並信任兒女的照料方法,避免一味用經驗之談否定兒女現代化的照料方法。此外,祖輩要儘量克制對孫輩重感情輕理智的教養方式,家庭成員之間不一致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成長造成的負面影響嚴重時甚至超過家庭不完整帶來的影響,不要讓自己的「助力」變為「阻力」。
#育兒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