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相公」生活:戲子臺上扮女人,臺下嘴對嘴餵客人喝酒

2020-12-13 陸月圓

文前註: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圖文無關

《品花寶鑑》被譽為古代「十大禁書」之一,按照相關資料記載,這本書之所以被稱作是禁書,主要是因為書中有關於同性感情的詳細描述,的確《品花寶鑑》一書也被稱作是古代同性文學中的巔峰之作,因為除了此書以外,在古代很少有一本書會去如此詳細地記錄同性的生活。

如果真的翻閱此書,會發現《品花寶鑑》所要講述的和大家想像中的「同性」完全不是一回事,作者在書中強調「潔身自好」,強調「情」,所以整本書中都是以「相公」和貴族子弟、書生純潔的交往為主線。

《品花寶鑑》書共六十回,一篇文章是解讀不完的,我要分為多篇文章進行解讀,首先為大家解讀的第一點就是《品花寶鑑》裡面的主角身份——相公。

《品花寶鑑》裡面的相公,不是古裝電視劇裡面妻子對於丈夫的稱呼,在書裡面,「相公」指代的是某一類的人。

清朝相公的定義

根據清朝文康《兒女英雄傳》中記載:

「他們當著這班人,敢則不敢提『小旦』兩個字,都稱相公。」

也就是說在清朝,唱小旦的,會被稱為相公,而這些相公也大多是和當時社會上的男性進行交往的。

這種「相公」文化,其實並非從清朝而來,在明朝的時候,著名的《板橋雜記》裡曾經記載了明末秦淮河上的繁華,除了大家眾所周知的秦淮八豔這些女子以外,就已經有了男人的描述

張魁,字修我,吳郡人,少美姿首,與徐公子有斷袖之好。公子官南都府佐,魁來訪之。閽者拒,口出褻語,且詬厲,公子聞而撲之。然卒留之署中,歡好無間,以此移家桃葉渡口,與舊院為鄰。諸名妓家往來習熟,籠中鸚鵡見之,叫曰:「張魁官來!阿彌陀佛!」魁善吹簫、度曲,打馬投壺,往往勝其曹耦。

根據《板橋雜記》的記載,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張魁的男人,因為長得好看,又善於度曲,所以與徐公子相交好,並有了「斷袖」的關係。

可見,在明朝的時候,善於歌曲和樂器的男人就已經會和男性進行交往,依附男性生存,這種身份的男人和傳統其他身份的男性有所不同,同性風氣從優伶群體中有了彰顯。

而在清朝,由於戲曲的繁榮,這些與男性交往的男人從唱曲的伶人變成了唱戲的漂亮小旦,在清朝,這個風氣一直流傳,直至到了民國似乎還能看見影子。

在老舍的《兔》中,就寫過一個唱戲的年輕人小陳,被觀眾猜測是「兔子」(即小陳與某些男人沾染了關係)

可見在舊時梨園,小旦和男性交往的風氣十分盛行,並且在當時並不是一件少見的事情。

在《品花寶鑑》中,裡面更是講述了數十位達官貴人或者書生與小旦的交往。在書中,幾乎沒有男人回去抗拒與相公交往。如果放到今天看起來,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小旦再漂亮也是男人,為什麼在清朝,有大批量的男性願意和男人交往?

在《品花寶鑑》的第十一回裡徐子云和夫人的對話回答了這個問題:

子云道:「你們眼裡看著,自然是女孩子好。但我們在外邊酒席上,斷不能帶著女孩子,便有傷雅道。這些相公的好處,好在面有女容,身無女體,可以娛目,又可以制心,使人有歡樂而無慾念。這不是兩全其美麼?」

也就是說,「相公」風氣的來源,是因為清朝女子不能出現在酒席上,達官貴人們在外面的酒席上需要有人作陪的話,自然會選擇長相漂亮而又是男人身的小旦。

所以說,這種和相公交往的風氣實際上是因為當時社會的限制,達官貴人們做出的一個選擇,和他們本身的取向沒有任何關係,相公實際上是清朝社會下的一個附加產物。

清朝相公的分類

在《品花寶鑑》中,雖然講的是相公,但是書中的相公是分層次的。

其中,第一等的小旦是以書中蘇蕙芳等人為代表的,被稱為「上等相公」。

根據《品花寶鑑》裡面記載的,蘇蕙芳擁有自己的住處,也有屬於自己的下人,這和一般戲班子裡面的小旦就有不同。

而且根據書裡面的描寫,這些相公也有著一定的才情,對於詩書也熟悉一些,有一定的自主權,所以交往的人也要情投意合,並非完全出賣色相的人。

比蘇蕙芳等相公低一等的相公是第二類相公,這種小旦就和大家印象中的戲子一樣,他們住在師父的家裡,在《品花寶鑑》裡面就有過這樣的記載:

……不過狐媚迎人,蛾眉善妒,視錢財為性命,以衣服作交情,今日迎新,明朝棄舊。

這是《品花寶鑑》第十二回顏仲清對於這一類相公的描述,當然這一類相公並非天性就是如此,而是因為他們需要生存的緣故,不得不這樣,因為這群相公需要給自己的師父交錢,在《品花寶鑑》第八回的時候,兩個相公催債時便說:

但我們回去,是要交帳的。再是新年上,更難空手回去。非但難見師傅,也對不住跟的人。

在這裡,「跟的人」在小說中又叫做「跟兔」,是監督相公,掌控相公動向的。

因為生活的壓力,這類相公大多不如第一類相公,他們中有的便善於迎合男人。

以上兩種相公明面上是不會出賣自己的身體的,在《品花寶鑑》中杜琴言和梅子玉一直都是互相欣賞地交往,就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樣:「使人有歡樂而無慾念。」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並不潔身自好的相公,為了錢財也會出賣自己,這在業界中儼然成了一條潛規則。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種最低的級別——剃頭篷子,在《品花寶鑑》裡面,提到剃頭篷子,上等相公是瞧不起的語氣。

例如蘇蕙芳遭到非禮的時候,他會對非禮他的人說:

「三爺是逛慣剃頭篷子的 ,拿我這裡當作一樣。」

剃頭篷子又叫做「軟篷」,是清代中後期的稱謂,但是和大家耳熟能詳的「剃頭挑子」不同。剃頭挑子是匠人,他們挑著剃頭的工具走街串巷。而剃頭篷子不是這樣,他們有著固定的場所,替客人理髮的時候還會暗中給予其他服務。所以剃頭篷子是會和男性產生身體交易的。

正因為如此,剃頭篷子大多會把自己往相公的方向上打扮,所以從上面看來,真正會出賣自己的是剃頭篷子,小旦從明面上是不會從事交易的,他們以唱戲為生,但是因為生活所迫,所以一些暗中的交易還是存在的。

但是縱使有潔身自好、清高的相公,例如小說裡的蘇蕙芳,他們面對於那些達官貴人們非禮的要求,也沒有辦法明面上拒絕。

蘇蕙芳雖然說是「上等相公」,但是面對潘其觀的非禮,他也只能用灌醉這種側面方法周旋,不能當面硬碰硬,這也是當時戲子身份之低地側面展現。

除了唱戲以外,相公還會一些酒席上還會有擦邊的服務,在《品花寶鑑》中反覆提到的就是「皮杯」,所謂「皮杯」,就是小旦先喝酒,將酒含在口中,再餵進客人的嘴裡面。另外也會和客人們行酒令,逛園子——這基本上都是當時相公和客人們交往的生活。

清朝相公的生涯

《品花寶鑑》中,因為「相公」的社會地位低下,所以不是迫不得已,一個男生是不會當相公的。在書裡蘇蕙芳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蘇蕙芳本是清白人家,父親做官,但因為意外父母雙亡,最後「無路可走」,只能當了相公。

而一個相公的生涯,在《品花寶鑑》裡面,也用四種動物表現出來了:

少年時丰姿美秀,人所鍾愛,鑿開混沌,兩陽相交,人說是兔。到二十歲後,人也長大了,相貌也蠢笨了,尚要搔頭弄姿,華冠麗服。遇唱戲時,不顧羞恥,極意騷浪,扭扭捏捏,尚欲勾人魂魄,攝人精髓,則名為狐。到三十後,嗓子啞了,鬍鬚出了,便唱不成戲,無可奈何,自己反裝出那市井模樣來,買些孩子,教了一年半載,便叫他出去賺錢。生得好的,賺得錢多,就當他一般看待。若生得平常的,不會哄人,不會賺錢,就朝哼暮口度。一日不陪酒就罵,兩日不陪酒就打。及至出師時,開口要三千五千吊,錢到了手,打發出門,仍是一個光身,連舊衣裳都不給一件。若沒有老婆,晚間還要徒弟伴宿。此等兇惡棍徒,比猛虎還要勝幾分,則比為虎。到時運退了,只好在班子裡,打旗兒去雜腳,那時只得比做狗了。

也就是一個相公,開始拜師學戲,以及學習上層達官貴人們的喜好,到小有名氣,周旋於男人之間,而後等著有錢人將自己贖出來,三十歲以後,他的處境就急轉直下,這個「相公」需要收徒弟變成師父,盤剝徒弟,到四十歲只能去班子打雜,處境悽涼。

從這一段話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相公的一生,從他們選擇了這一行起,也許有短暫的風光,但是他們的下場基本都是悽涼收場。

另外,雖說相公明面上是唱戲為主,有些潔身自好的相公是不會出賣自己的,但是這些相公和當今的演藝人員還是有著區別。

儘管「上等相公」只需唱戲,而且有些很清高,但是他們的「相公」身份,以及男人們需要他們的原因——在外面替代女人決定了他們不但在臺上要扮女人,在臺下也需要扮女人,在臺下,他們不能展現出男性粗魯的一面,必須和女人一樣溫柔、嫵媚。

因此很多人都在閱讀《品花寶鑑》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其實就是披著同性皮的才子佳人小說,而裡面所寫的相公都是「披著男人皮的女人」,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這不是「相公」本人的問題,而是因為社會將他們閹割,他們不得不成為這樣。

而那些與相公交往的男人,也沒有多少真情,大多貪圖一時的美色,所以《品花寶鑑》的故事講的不管再怎麼動人,即使沒有寫出最後的結局,但也掩蓋不了「相公」最後的悲慘,即便在小說裡面田春航再和蘇蕙芳相知相愛,但也不改田春航與自己的妻子「琴瑟和諧」。

所以根據整本書就可以看出來,「相公」這個身份是特定時期的悲劇產物,一個「相公」若不是家境極其困難,為了謀生他也不會選擇這條路,在選擇了這條路以後,他忍受的不僅是學戲的汗水,師父的剝削,男人的騷擾,以及旁人的瞧不起,更多的是他們要忍受自我心理的閹割,扮演好一個「女人」。

文後話:《品花寶鑑》一書毫無疑問,是中國古代同性著作中最為有名的一本,「十大禁書」的名號更是為此書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但是閱讀本書以後,更多看到的是上層生活的亂象,以及下層生活的無奈。

關於這本書其餘的點,我將放到之後來解讀。

參考文獻:《品花寶鑑》

相關焦點

  • 中國戲曲,為何能在清朝迅猛發展,戲子的地位更是空前高漲?
    一提起清朝,許多朋友都會聯想到鴉片戰爭爆發後的屈辱歲月。事實上,清王朝也有過一段令人難忘的盛世,即「康雍乾盛世」。特別是乾隆時期,經過祖輩和父輩兩代先帝的治理,社會經濟已有了很大發展,國庫也日益充裕。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溫飽是基礎,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質生活之上,連皇帝也不能免俗。
  • 清朝的很多文人雅士為什麼喜歡「小相公」?其實與這種制度有關
    後來的一些朝代,這些行為時而衰落,時而興起,到了清朝的時候,這種行為已經到了一種很興盛的時期。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與清朝開始流行的「私寓」制度有關。這種制度指的是在北京一些比較高端的場所,開設這個的一般都是那些唱戲的人,在裡面為別人服務的一般稱之為「小相公」,就是一些長相清秀的少年!
  • 李碧華: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婊子活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臺上有義。 每一個人,有其依附之物。胎兒依附臍帶,孩子依附娘親,女人依附男人。有些人的魅力只在床上,離開了床即又死去。有些人的魅力只在臺上,一下臺即又死去。 一般的,面目模糊的個體,雖則生命相騙太多,含恨的不如意,糊塗一點,也就過去了。生命也是一本戲吧。 折子戲又比演整整的一本戲要好多了。總是不耐煩等它唱完,中間有太多的煩惱轉折。茫茫的威力。
  • 古人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有什麼背後的道理?
    「婊子」和「戲子」在古時候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普通勞苦大眾活得好。「婊子」是不幸的一類女人。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很嚴重加上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吃飽飯,很多人被逼無奈去妓院,也就是賣身賺錢養活自己。
  • 清京師禁娼不禁優,男人們去相公堂子找樂,梅蘭芳幼時曾寄居這裡
    京劇是我們的國粹,是在清朝時期蓬勃發展的,上至皇親貴胄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歡看戲聽曲,晚清時期的慈禧太后更是個超級「戲迷」,她沒事了還喜歡帶著一群太監宮女裝個扮相來上一段。當然,造成伶人如此境遇是萬惡的舊社會所導致,我們到今日不能再說出那種「戲子誤國」之類的荒唐話,人都是平等的,人家沒偷沒搶靠自己的本事和才藝賺錢,這符合客觀規律,只要他的言行符合三觀,是正能量的,我們就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但是,要是有某些藝德低下的人,我們還是必須要反對的。
  • 關於戲子的唯美古風句子,戲如人生,人生亦如夢!
    於臺上嬉笑怒罵,曲調悠揚。孰知你已鬢如霜,心悽涼,斷牽腸。You『re wearing a lot of makeup. Laughing and cursing on the stage, melodious tunes.
  • 我走在長街中聽戲子唱京城歌曲介紹
    我走在長街中聽戲子唱京城這首歌很好聽,聽這歌詞大家肯定也都有點感慨,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抖音我走在長街中聽戲子唱京城歌曲介紹。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抖音我走在長街中聽戲子唱京城歌曲介紹。
  •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古風歌曲《赤憐》背後的辛酸離合
    我是南常:不管你身處何方,不管你青春與否,不管你生活是苦還是甜。希望南常音樂吧的歌聲都能帶給你感動,希望和動力。也希望能和你一起回憶過去,覺得人間值得。南常!陪你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那個夜裡,寂靜已久的小縣城隨著臺上鑼鼓的敲響,恢復了以往的喧囂,日軍都擠在這個小小的劇院裡喝酒吃肉,放肆談笑。臺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臺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惡鬼當道。隨著鼓聲急切,唱腔愈發悲憤。臺下那些豺狼似乎也怔住了,就在此刻,臺上的」李香君「大喊一聲"點火」,直到敵人發覺,火勢早已蔓延。所有的門窗早已被堵得嚴嚴實實,整座戲樓在鼓聲震天之時,被不知不覺地潑灑了油。
  • 林韋君《女人花》扮太后像鬼 嚇壞停車場老伯
    臺劇《女人花》最近也玩起了時空穿越劇,從現代穿越道清代,女主角林韋君也扮起了太后,但是她卻穿著古裝半夜回到棚內,當場將地下室停車場老伯下了一大跳。網易娛樂4月11日報導 (圖/文 臺灣報導組蔡世偉報導)臺劇《女人花》最近也玩起了時空穿越劇,從現代穿越道清代,女主角林韋君也扮起了太后,但是她卻穿著古裝半夜回到棚內,當場將地下室停車場老伯下了一大跳。臺劇《女人花》劇情越演越烈,還玩起前世今生的穿越戲碼,林韋君跟張雁名在古代大談一場禁忌戀情,兩人看完劇本都直呼:「太刺激了!」
  • 清朝王爺載濤:一生「招惹」四個女人,為了髮妻開心納丫鬟為妾
    男女雙方之間的不平等開始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女子不能做官、不能違抗丈夫的命令,而男子則可以在社會上活動,可以擁有三妻四妾。妻子與妾室需要共同擁有一個丈夫,這在現代看來是完全忍受不了的。其中,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是古代到近代的分界線,末代皇帝溥儀就是這個王朝最後一位君王。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就是他的七叔愛新覺羅·載濤。載濤的父親是當時清朝的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 ,和溥儀的父親載灃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載濤的爺爺就是清朝的宣宗皇帝,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一生下來就註定了載濤與不同人的不一樣,享受著大家的寵愛和尊貴的地位。
  • 中國被稱禮儀之邦,並且清朝接待客人「處處是禮」!
    在社會生活之中,交際風俗是人際關係的一個縮影,所展現的是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群體之間的一種互動,在清朝就有極為完善的官場,還有民間待客之禮。在清朝時期待客之禮,因為階層群體和身份以及地位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當然也包括少數民族也是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 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俗語文化,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當中,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的智慧寶典,後人看到這些言簡意賅的俗語,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俗語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為人處事方面的,當然也有一些天文地理、健康養生的感悟。可以說俗語老話是一部民間的「百科全書」,我們在生活中不論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在俗語中找到答案。
  • 大清滅亡前,發生了三件非常奇怪的事,直接預示清朝將要滅亡
    但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每當有朝代即將滅亡之時,都會發生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無法解釋的事情,例如六月飛雪、牝雞司晨等,其中也包括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只見舞臺上共有200多人的上少年戲子與成年戲子紛紛輪流沉默的在舞臺上進行著表演。他們面無表情像木偶一樣,對著臺下空無一人的觀眾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機械的動作,毫無生氣,場面詭異。
  • 《屠戶家的小娘子》萌萌的種田文,懼內相公和彪悍媳婦的快樂生活
    這段時間彪悍小媳婦和秀才相公這樣的組合非常戳我的萌點。這本小說和另外一本小說的名字很相似,我老是搞混了,也就這段時間終於找到正主。元寶的書評嬌嬌不嬌弱胡嬌小名叫嬌嬌,但是一點都不嬌弱,反而天生神力。心機相公花樣多成了她相公的許清嘉人如其名,一看就知道是讀書人,清朗瘦弱,面冠如玉。發個燒能躺上四五天。胡嬌本著和諧相處的原則和許清嘉走馬上任。
  • 奇葩風俗:家裡來客人了,女人孩子不能上桌子吃飯
    家裡來客人了,婆婆的娘家親戚或者老公的姑姑們回娘家了,客廳裡捯飭一大桌子菜,客人們和家裡的男人們在客廳吃,家裡的女人們帶著孩子們在廚房裡開一個桌子吃。這種感覺太奇怪了。剛開始老公的解釋是說,家裡的男人陪著客人喝酒,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
  • 夜總會裡拒絕客人挑逗的性感女舞者
    我是一名在夜場跳舞的女孩,夜場就是酒吧、娛樂場所,來這裡玩的紅男綠女除了喝酒,就是泡妞、釣凱子,對這些我已經看習慣。作為一名舞者,在這種場合,為了吸引客人,老闆也會要求我們穿得性感些,在舞臺上感覺真的很自豪,因為臺下的人都隨著自己舞動著、尖叫著。
  • 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中國人喝酒和外國人不盡相同,我們喝酒經常要配上幾個小菜,而外國人喝洋酒是隨時隨地,不分時間,由此衍生出東西方截然不同的酒文化,其中有一句「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也就應運而生了。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都會在心中有一個疑問:怎么喝酒品嘗豆腐,還和狗扯上關係了?我們單憑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事實上這句俗語的深意我們了解清楚,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 《扮家家》描述了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炒菜餵娃娃的遊戲情節
    金星班音樂課 《扮家家》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描述了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炒菜餵娃娃的遊戲情節。 歌曲內容取材於幼兒的生活,曲調歡快,說唱結合,非常適合表演。 你們玩過扮家家嗎 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極了呀 娃娃肚子餓了,我們來餵他
  • 一個戲子寫了1000個一模一樣的字就是愛情!
    在日常生活中對賈寶玉不避嫌。「晝則同行同從,夜則同止同息,一桌吃飯,一屋睡覺」。史湘雲第一次進賈府,同林黛玉睡覺還未起時,賈寶玉就進屋喊醒兩人。在人生追求上,林黛玉沒有功利之心,更沒有仕途之意,從來不對賈寶玉說那些仕途經濟之類的「混帳話」,「自幼也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
  • 虞書欣扮醜,楊紫扮醜,譚松韻扮醜,看到趙麗穎扮醜:真當自己沒男粉?
    女明星對於自己的顏值形象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看重的,在一些作品中很有女神包袱的她們都是非常不情願去扮醜的,畢竟女人都很愛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些女明星扮醜起來可真的就放飛自我的了。虞書欣扮醜,楊紫扮醜,譚松韻扮醜,看到趙麗穎扮醜:真當自己沒男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