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2020-12-20 國學大觀園

在我國民間,一直流行很多老話和諺語,這些通通可以歸納於俗語文化的範疇。俗語文化,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當中,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的智慧寶典,後人看到這些言簡意賅的俗語,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俗語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為人處事方面的,當然也有一些天文地理、健康養生的感悟。可以說俗語老話是一部民間的「百科全書」,我們在生活中不論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在俗語中找到答案。

我們今天要說的俗語很多人都鮮為人知,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酒文化。中國人喝酒和外國人不盡相同,我們喝酒經常要配上幾個小菜,而外國人喝洋酒是隨時隨地,不分時間,由此衍生出東西方截然不同的酒文化,其中有一句「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也就應運而生了。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都會在心中有一個疑問:怎么喝酒品嘗豆腐,還和狗扯上關係了?我們單憑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事實上這句俗語的深意我們了解清楚,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豆腐下酒

我們首先說俗語的前半段「豆腐下酒」,豆腐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做出的菜餚也是十分可口和美味的,比如小蔥拌豆腐、麻婆豆腐、皮蛋豆腐、鯉魚燉豆腐等等,很多人在家中,也會一邊吃著涼拌豆腐一邊自斟自酌,很是瀟灑愜意。

但是如果用豆腐招待客人,就不是那麼美好了。首先豆腐相比其他食材十分的廉價,而且又很普通,如果拿出豆腐來招待別人,對方會認為你不尊重他,從而引發別人的不滿和憤怒。中國向來都是禮儀之邦,請客吃飯要顧及到對方的顏面,如果只是簡單地用一些低端的食材,會讓對方覺得主人十分的小氣,本來自己是一片好意,但是很容易遭到別人的誤解。

這裡還有一則幽默風趣的小故事:某人請客吃飯,一桌上全是豆腐,客人就問主人:「為什麼你的一桌菜都是用豆腐做的?」主人回答道:「豆腐就是我的命」。過了幾天客人又請主人吃飯,知道對方喜歡豆腐,特意讓廚師做了素炒豆腐、燉豆腐,可是在吃飯的過程中,那人只顧著吃肉,於是有人就問:「豆腐是你的命呀,為什麼只顧著吃肉呢」,那人擦了擦嘴上的油說道:「看到了肉,命也不要了!」

這則小故事細細品讀,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其實葷菜和豆腐比起來,還是肉類更吸引人一些。

不如餵狗

俗語的下半段是「不如餵狗」,意思是說如果拿豆腐來招待客人,還不如拿豆腐去餵狗,因為狗不嫌家貧,即便我們給它吃最差的食物,狗依然會對主人忠心耿耿。但是用豆腐去招待貴賓,就等於是花錢買仇人,實在是得不償失。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一個深意,很多人並不知曉。就是豆腐和酒可以相互作用,能夠起到解酒的效果。我們大家都知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如果要解酒的話,需要乙醇脫氫酶,科學研究表明,豆腐中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大豆裡含有大量的蛋白肽,蛋白肽和乙醇相結合,就會產生乙醇脫氫酶和水,可以緩解酒精對我們身體的傷害,還起到了一個解酒的效果。

但是話又說回來,豆腐中的蛋白肽和乙醇作用後,就失去了豆腐的營養價值,因此才有了「豆腐下酒,不如餵狗」的說法。很多喜歡喝酒的朋友,如果想在酒桌上「千杯不倒」,不妨可以將豆腐作為下酒菜。

老話說「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度,正如同喝酒一樣,少許喝上幾口的確能陶冶情操,但是過度的沉迷其中,就會適得其反。這句俗語其實也在告訴我們,要合理地安排飲食,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看待「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句俗語的,朋友之間請客吃飯,你會用豆腐來招待客人嗎?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豆腐是我們最常見的豆製品。豆腐也屬於我們國家的一道美食。特別是在過去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每家每戶都會種植一些黃豆。黃豆是可以製作成豆腐的,每當過節的時候,豆腐坊的生意也好了起來。
  • 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可以說俗語老話是一部民間的「百科全書」,我們在生活中不論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在俗語中找到答案。我們今天要說的俗語很多人都鮮為人知,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酒文化。中國人喝酒和外國人不盡相同,我們喝酒經常要配上幾個小菜,而外國人喝洋酒是隨時隨地,不分時間,由此衍生出東西方截然不同的酒文化,其中有一句「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也就應運而生了。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啥意思,為啥豆腐不能下酒
    我們村也有幾位這樣的老人,不管什麼下酒菜,每頓飯都要二兩小酒,也不喝多了,心態樂觀,身體健康,這就是他們的愛好。這天傍晚,院子裡,鄰居大爺正要咪上他的小酒,另一位大爺走來,一看著下酒菜,就打趣道「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原來鄰居大爺的下酒菜正是青菜豆腐,為啥豆腐不能下酒,難道豆腐與酒相剋嗎?還真沒過這樣的說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什麼意思?豆腐不可以下酒嗎?
    我們村也有幾個這樣的老人,不管什麼樣的下酒菜,每頓飯都需要來上二兩小酒,而這已經成為他們的愛好。【豆腐下酒,為何不如餵狗】這一天傍晚院子李大爺正要喝上他的小酒,另外一個大爺走過來看到他的下酒菜之後,就打趣到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原來這位大爺就是用豆腐當了下酒菜,因為這一句話之後我也非常疑惑,為什麼不能使用這道菜當下酒菜呢?難道這兩者之間相剋嗎?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會有「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樣貌似粗話的俗語?啥意思?
    在農村所流傳的俗語老話中,有不少聽起來確實讓人感到很粗俗,甚至還會有一種誇張過分的感覺。但是,如果當你弄清楚它們的含義,和其中包容的道理後,就會體會到勞動人民的純樸和智慧的。那麼,為什麼會有「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樣貌似粗話的俗語的呢?究竟是啥意思?其實是話俗理不俗,言糙理不糙。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難道豆腐不可以下酒嗎?
    喝酒是很多人的嗜好,有人一頓不喝就難受,有人弄幾顆花生米就是下酒菜,同樣喝得高興,在我們這農村,有一句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豆腐怎麼還「得罪」喝酒的人了?這可是傳統的美食,味道鮮美,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深受大家的喜歡,為了求證這句話的意思,我諮詢了兩位老人,他們一針見血地回答了我的問題,原來豆腐和酒之間,還有這麼一段關係。
  • 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看完長知識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夜空中最靚麗的星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看完長知識了在我們民間有許多貼近生活的俗語,俗語是人們口頭相傳的,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生活智慧的總結。愛喝酒的人應該聽說過這句俗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是喝酒不能吃豆腐的意思嗎?看完長知識。
  • 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什麼意思?吃豆腐不能喝酒嗎?
    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家中來客人的時候,主家都會準備一些酒菜,在請客吃飯的時候也都會準備下酒菜;其實下酒菜中豆腐是非常常見的,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配菜;並且豆腐有一個諧音
  • 喝酒有什麼忌諱?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說的啥意思?
    那麼在準備下酒菜時,我們該注意什麼呢?有句農村的俗語是「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意思就是說如果喝酒的同時搭配著豆腐吃,那麼這樣的餐飲組合還不如拿去餵了狗,不值得人吃。難到豆腐配酒有什麼壞處嗎?據體驗過這一喝法的人了解,喝酒吃豆腐,會嘗不到酒的香醇之味,而且情緒上似乎也很難被帶動起來,也就是說,整個酒桌上的人會變得比較沉悶,沒有那種喝高了酒興大起的興奮感。可是人們喝酒不就是為了有個開心的由頭、有個助興的「傢伙」嗎?如果酒越喝越沒滋味,豈不是自找沒趣?
  • 老話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可知深藏什麼寓意?
    所以一些話,老人們常會將其掛在嘴上,時不時就會說出來教育下當下的年輕人,就拿「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句來說,相信很多人聽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豆腐不能和酒同食,不然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反應,但事實上這句話講的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 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是何用意,喝酒不能吃豆腐嗎?
    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是何用意,喝酒不能吃豆腐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的禮儀之邦,周朝的禮儀最為隆重繁瑣,到了近現代,人們摒棄了很多繁文縟節,不過還有許多重要的禮儀被流傳了下來。中國的待客之道非常講究,其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這是何用意,難道喝酒不能吃豆腐嗎?中國人非常注重待客之道,有親朋好友來家做客,主人都會盡心盡力的招待,酒菜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喝酒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不管是朋友親人相聚,還是逢年過節,大家都要喝酒。但是為何豆腐不能作為下酒菜呢?
  • 「餵狗別餵飽,待人別太好」,農村老話:很在理!
    在農村,從不缺乏經典俗語老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極為深刻的道理。俗語之多,可以說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比如說這句,「餵狗別餵飽,待人別太好」,說得就是人們在做事或與他人交往時的經驗之談,不知你是否聽過。
  • 農村老話「吃藥十付,不如獨宿一夜」是什麼意思?看專家的理解
    很多農村老話的意思其實還很容易被看得懂得,而有一些卻是比較不容易懂的,還容易被別人曲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吃藥十付,不如獨宿一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都不太懂吧。農村老話「吃藥十付,不如獨宿一夜」到底是什麼意思哪?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老話「女大三抱金磚」,那么女大一抱什麼?讀懂後長見識了
    有句民間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女大三抱金磚」,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上一句也同樣的精彩,卻鮮為人知,讀懂後長見識了!女大三,抱金磚古代一直存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到了結婚的年齡就要被家人催婚。很多男子找不到比自己年紀小的對象,也不願意去找比自己大的配偶。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更為深層次的俗語就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古人眼中的色代表什麼?看後長見識了這句話的大概含義是,欲望會對人們造成極大的傷害,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欲望,那麼他又會失去生活的動力。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第一次聽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老話的時候是在朋友那裡,說實話當時的麟大大對這話還是蠻陌生的,畢竟自己從小時候就沒有怎麼呆在農村太久,不過在咱第一次聽到這話時倒也產生了蠻濃厚的興趣,所以這不咱一回家就請教了萬能的老爸,還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麼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老話到底都有什麼故事呢?
  • 農村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意思就說老人說的很多話都有是有道理,他們都是過來人經歷的事情比較多,吃的鹽都比年輕人多,而年輕人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如果不聽老人話可能奪走彎路還可能吃虧,其實多聽聽農村一些老人說過的老話確實受益匪淺,雖說現在都是高科技了,但是咱們國人還不是一點一點這麼過來的
  • 看完後長見識
    看完後長見識!火龍果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水果,那麼喜歡吃火龍果的朋友們,你們了解火龍果嗎?我們都知道,火龍果的成熟季節一般都是在5月到10月。這個期間吃火龍果是非常美味的,也是非常的飽滿,那麼我們在買火龍果的時候,肯定會發現火龍果有「白心」和「紅心」。吃了25年火龍果,才明白「白心」和「紅心」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