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系退出*ST中捷後股價四連板,奧康和國資介入「保殼」

2020-12-23 e公司

11月21日收盤,*ST中捷(002021)迎來連續第四個漲停,而這源於11月18日一紙早間公告,該公司董事長張炫堯請求辭職、德隆系淡出公司,前段時間紛紛擾擾的「宮鬥」也告一段落。

邁過「宮鬥」這道坎,擺在*ST中捷面前的是更大的困局,那就是「保殼」。2017年、2018年,*ST中捷淨利潤分別為虧損9320.8萬元和虧損2.38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虧損額超過4736萬元。

殘酷現實擺在面前,若*ST中捷在最後的一個月時間內無法實現盈利,將面對暫停上市危機;如今,該上市公司保殼最大的希望是近日國資和奧康的聯手入局。

「保殼」僅剩月餘時間

2004年,*ST中捷在深交所上市,當時名為中捷股份,主營業務為研製、生產和銷售中高檔工業縫紉機,實控人為蔡開堅。

幾經變化之後,目前*ST中捷股東主要有三方,原實控人蔡開堅已降為第三大股東,尚持有該上市公司8.85%股份;第二大股東為寧波沅熙,其背後有奧康集團和萬向的背景,於2015年受讓中捷集團持有的1.13億股股份,佔*ST中捷總股本的16.42%;第一大股東為中捷環洲,持有*ST中捷17.46%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史淵源來看,中捷環洲和「德隆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2014年,*ST中捷大股東中捷集團破產重整,「德隆系」公司玉環捷冠經由中捷環洲控制上市公司,中捷環洲法定代表人萬鋼成為*ST中捷實控人。

2019年8月,經*ST中捷前董事長周海濤提名,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核,張炫堯獲聘為上市公司總經理,10月初董事會中再被選舉為董事長。

張炫堯上任兩天後,10月10日,*ST中捷便收到第二大股東寧波沅熙現場送達的提請增加臨時提案的函及附件,議案涉及提請罷免肖瑩獨董職務、提請罷免張炫堯董事職務、提請罷免秦琴非職工監事職務。上述罷免議案被*ST中捷否決。

越來越近的退市危機之下,上市公司第二大和第三大股東再也坐不住了,轉而選擇奪取*ST中捷控制權。

10月25日,由寧波沅熙提請,*ST中捷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當時正在場外,見證了公司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反目。在會場上,管理層被拒絕進入股東大會會場;會議中,見證律師與中小股東吵嚷並發生肢體衝突,警方介入;隨後,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證監部門下發問詢函。

鬧過之後,寧波沅熙與蔡開堅獲得最後勝利,寧波沅熙10月底再次提交的提前罷免議案終獲表決通過,並計劃在12月13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上進行審議。

11月18日,*ST中捷披露張炫堯主動申請辭去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職務,陳國強辭去上市公司職工董事職務,秦琴辭去監事職位,由此,原計劃於12月13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也宣告取消。

如今,隨著有德隆系背景的*ST中捷董事長張炫堯辭職,以及奧康與國資入局,該上市公司「保殼」之戰迎來新希望。

2017年和2018年,*ST中捷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4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披掛「*ST」。2019年前三季度,*ST中捷再虧損4736萬元。留給*ST中捷扭虧為盈的時間只有1個多月,通過資產注入或者財政補貼的方式,讓上市公司產生微利,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資本運作屢次失敗經營陷危

*ST中捷上市時主營業務簡單,但因為多元化經營,以及隨後德隆系的入主而變得撲朔迷離。2014年之後,德隆系逐步控制原中捷股份,並改名中捷資源,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操作。

第一筆定增,就氣魄宏偉。2015年6月23日,中捷資源拋出一份募資規模達81.9億元的定增預案。其中,15.81億元用於收購江西金源95.83%股權,43.23億元用於俄羅斯境內的阿瑪扎爾林漿一體化項目和後貝加爾有機農牧業項目。

定增中擬接盤的10名股東,大都與德隆系有關聯。迫於監管壓力,這份定增案幾經修改,2016年11月過審。不過,上市公司遲遲未收到定增批文,最終於2018年3月流產。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ST中捷還涉足過礦產資源、跨境電商等,該公司於2018年11月披露擬收購跨境出口電商企業棒谷科技的100%股權。但一周之後,由於對部分交易條款尚無法在一定期限內達成一致意見,此次重組火速失敗。

這兩年,*ST中捷官司纏身。2017年11月,中捷環洲持有的中捷資源全部1.2億股股權被司法凍結,原因系中捷環洲為擬收購的江西金源提供債務擔保,後來江西金源違約而導致債務糾紛。債權人提起訴訟,要求江西金源償還本息1.3億元,並要求中捷環洲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9月18日,浙江省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受理申請人潘凱對被申請人浙江中捷環洲的破產清算申請,中捷環洲進入破產程序。隨著中捷環洲進入破產程序,也為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提供了反擊的良機。

國資介入德隆系再失一城

在張炫堯等原管理層退出的同時,*ST中捷提名了新的公司董事,張黎曙與李輝為非獨立董事,李會與莊慧傑為非獨立董事。

需要著重關注的是,張黎曙曾就職於玉環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歷任玉環縣財政局國有資產綜合管理科科長,玉環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至今擔任玉環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此外,李輝曾就職於玉環縣財務開發公司,歷任玉環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長兼總經理,玉環市財務開發公司經理,2018年至今擔任玉環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也就是說,玉環當地國資部門正介入上市公司運營。天眼查顯示,玉環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為1.2億元,控股或參股13家公司。

隨著董事長選擇辭職,*ST中捷的「宮鬥」告一段落,而此次德隆系的退出,也具有一定的標誌意義。

德隆系當年潰散後,德隆舊部在資本市場上時有操作,2009年以來,在資本市場上不斷物色上市公司,通過收購、資產重組等方式實現資產注入或借殼上市等目的。

有報導顯示,2009年至今,通過德隆系慣用的炒作題材、股權代持等手法,德隆舊部最終成功控制了數家上市公司,比如博盈投資(現為*ST斯太)、伊立浦(現為*ST德奧)、中捷資源(002021)(現為*ST中捷)、皇臺酒業(現為*ST皇臺)、新潮能源等等。

其中,皇臺酒業(現為*ST皇臺)、伊立浦(現為*ST德奧)已暫停上市;至今,德隆系曾經涉足的公司中的四家均披星戴帽,實施退市風險警告;而新潮能源也經歷過一次大動蕩,最終罷免了具有德隆系背景的董監高。

隨著奧康與政府進入*ST中捷董事會,原董事長退出,也標誌著德隆舊部再失一城。

相關焦點

  • 控股股東破產清算 *ST中捷將迎新實控人
    來源:上海證券報⊙記者 朱文彬 ○編輯 全澤源*ST中捷今日披露,控股股東浙江環洲因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擬於11月29日召開浙江環洲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審議並表決其持有的*ST中捷股份的處置方案,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 1萬股東人均賺40萬,德隆系嗨了
    截至目前,皇臺酒業股價報30元,漲幅進一步擴大到301%,總市值53億元,較暫停上市前增加了40億元。皇臺酒業回歸大漲,頗有點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感覺。2019年5月,皇臺酒業被暫停上市,是A股第一支被暫停上市的白酒股。經歷了583天的苦苦等待,1.03萬股東終於迎來了幸福的曙光.
  • 梧桐投資否認與"德隆系"有關 稱不會向伊立浦注資
    數據顯示,4月23日,伊立浦當日收盤價為6.2元/股,而截至7月3日,伊立浦股價曾兩次封在漲停板,公司股價最後報收11.62元/股,創今年新高。若按此上述股價計算,伊立浦自4月23日收盤至今,股價漲幅高達87.42%。  更令人吃驚的是,私募基金金澤熙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買進伊立浦,如果以其約6元/股左右的成本價來計算,金澤熙的這次投資將會大賺。
  • 新增2宗違規擔保 ST圍海接盤方退出保殼風險加大
    寧波交投,是今年4月ST圍海發現違規擔保事實後,擬通過股權轉讓模式接盤ST圍海的投資方,根據協議,如果股權轉讓完成,寧波交投借款6億幫助ST圍海解決違規擔保危機,並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3個月後,接盤方退出,而因為違規擔保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ST圍海,剛剛通過自查,發現公司新增了2起違規擔保,可謂雪上加霜。
  • 又臨年末,保殼大戰打響,今年或許與以往不同……
    只要每臨近年關,關於一年一度的*ST公司保殼大戰運動就會進入「尖峰時刻」。11月以來,有*ST聯絡、*ST美訊和*ST康盛等等多隻ST股相繼籌劃出售資產事宜,最先打響了「保殼守衛戰」的第一槍。不過,這些公司今年能否順利完成保殼仍是個未知數。因為在接下來,整個保殼江湖將迎來巨變。
  • 奧康鞋業收購蘭亭集勢25.66%股權 後者股價暴漲15%
    奧康鞋業收購蘭亭集勢25.66%股權 後者股價暴漲15% 2015-07-02 13:53:21 來源:中國紡織報   周三美國盤前,中國外貿電商LightInTheBoxHoldingCo
  • 豪強入局中捷資源 分食百億廉價籌碼
    橫跨農林牧 募投項目散布萬裡  相比當前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中捷資源的定增募投項目看起來並不怎麼高大上,但其總投資額卻高達119億元,其中擬使用定增募資81.9億元。  具體而言,其中15.81億元用於收購江西金源95.83%股權,3.6億元用於收購黑龍江興邦資源60%股權。
  • 「砸鍋賣鐵」保殼、*ST遊久要賣八套 交易所緊急問詢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僅為800餘萬元。  11月29日,中房股份公告稱,擬出售持有的新疆兵團大廈裙樓一層和三層的房產,交易總額1.33億元,預計增加公司2019年營收1.27億元,增加淨利潤5100萬元左右。
  • 梧桐投資否認與「德隆系」有關
    不會向伊立浦注入鳳凰衛視平媒資產  梧桐投資董事兼執行總裁、梧桐翔宇法定代表人張佳運接受《證券日報》獨家採訪時表示,通過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原德隆集團執行主席向宏,向宏總裁是在公司成立後任命的    值得一提的是,張佳運否認了梧桐投資有「德隆系」背景的傳言,並強調公司與「德隆系」無關。張佳運向記者表示,「德隆早已結束,而德隆的老人也可以正常找工作,公司聘請這些人則是因為看重其有工作經驗,可以推動公司運作」。
  • 11*ST股跨年前夜加碼扭虧 踏準最後時點的保殼危局
    其中,*ST寶碩(600155)在獲得河北保定市政府補助的技改資金和經營性財政補貼5.12億元的基礎上,於跨年前夜再獲困難企業補助資金4000萬元,將「保殼」戰績板上釘釘,佔據了財補霸主地位。  此外,5隻*ST 股在跨年前夜被大股東、相關債權方免除巨額債務,同樣引人關注。  「債務的免除,肯定有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因素在其中。」
  • ST銀鴿最終鎖定面值退市,尾盤5分鐘一局「定生死...
    6月9日當日,*ST銀鴿股價一局「定生死」,其保殼的幻想也被最終打破。在全天股價小幅擺動、交易清淡之際,在最後半小時,*ST銀鴿驚現大筆賣盤,迅速將股價打至0.92元/股,直接收穫跌停板,直至收盤仍未開板。拉升股價保殼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在*ST銀鴿保殼戰失敗之後,還有哪些ST股即將上演類似劇情?
  • 退市新規下ST股炒作恐「後繼乏力」
    疊加近期監管部門強力推動退市制度落地,ST板塊炒作恐將後繼乏力。  同一個板塊不同的命運  A股市場上的部分遊資,向來有「炒差、炒新、炒小」的「習慣」。ST股堪稱「差」公司的典型。  這些公司的股價走勢,確實讓那些淘金者看到了掙錢的良機——  不過,不要這樣就輕易地認為ST板塊遍地黃金。君不見,截至3月29日,停牌兩年的*ST華澤復牌已連續7日跌停,收盤時,還有80多萬手賣單死死封住跌停板。預計跌停還將持續下去,並有望打破A股市場跌停板數紀錄。公司已預計2017年虧損14-19億元,公司股票或將因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
  • 唐德影視易主浙江廣電,股價5月漲71.78%!範冰冰退出無錫愛美神
    9月25日,範冰冰退出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投資人。而隨著國資的入主,唐德影視股價從5月至今,股價累計上漲了71.78%。(圖片來源:天眼查)唐德影視原標題:落幕?範冰冰退出愛美神,唐德影視(8.400, -0.14, -1.64%)易主浙江廣電界面新聞 作者:梅嶺據天眼查信息,9月25日,範冰冰退出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投資人,9月25日,無錫愛美神大股東由範冰冰變更為周海國。早在今年1月,範冰冰已退出無錫愛美神的法定代表人。
  • 管理層「性價比低」質疑不斷 *ST中捷總經理請辭
    新聘的副總經理上任一個月後,「身兼數職」的*ST中捷的總經理周海濤昨日申請辭去其總經理職務。辭去總經理後,周海濤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會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和公司董事長職務。*ST中捷主要從事中、高檔工業縫製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18年,公司淨利潤虧損2.38億元,同比下滑了155.16%。公司表示,虧損是由於公司對2018年度新增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了2.42億元造成。
  • *ST股保殼套路多:政府補助、債務重組、資產出售
    雖然成功扭虧,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個股仍存在突擊保殼的現象,政府補助、債務重組、資產出售等依然是保殼慣用「套路」。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ST股賴以扭虧的年末突擊交易或相關的會計處理,容易遭到更加嚴格的監管審查和重點問詢,一些*ST股在今年2月就發布了年報並申請脫帽,但至今仍無進展。相關個股或存在短炒機會,但其中風險不得不防。
  • 阮超:盤點2019年國資收購上市公司後效如何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阮超整個2019年共計有43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被國資收購,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已披露2019年的年報,這些上市公司被國資收購後股價表現如何、業績表現又如何最近兩年來,隨著IPO常態化和A股註冊制改革的提速,擬借殼資產越來越稀少,各地國資逐漸成為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主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國資大都並沒有合適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為了控制風險,往往還會要求上市公司原實控人保留一部分股份甚至對原有資產的業績進行對賭。
  • 賣皮鞋的奧康為何要和斯凱奇一起賣運動鞋?
    奧康國際(603001.SH)的副總裁周威打趣道。不過,他的老闆——奧康國際的董事長王振滔最近忙得不可開交,7月剛從美國考察回來後立刻拍板和美國第二大鞋類品牌斯凱奇(SKECHERS)的中國總代理達成戰略合作,打算五年內要新開1000家店鋪。這也標誌著這家主營商務男士皮鞋的企業正式進軍運動板塊。
  • S*ST華塑總經理:多家潛在重組方曾失之交臂
    記者:投票前股價大跌,公司怎麼看?  郭宏傑:公司不對股價走勢做具體評價,但大跌的確很意外。給中小股民造成損失我們感到很抱歉。  記者:意外?  郭宏傑:在公司此前的溝通工作中,絕大部分流通股股東對股改表示理解和支持。據我們所知,連續大跌是有個別遊資惡意砸盤,導致跟風拋盤所致。
  • *ST蓮花保殼「歷險記」:賣地2億利潤扭虧 淨資產連負兩年仍有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扭虧後*ST蓮花淨資產仍可能連續兩年為負,因而被終止上市交易,能否真正保殼,還需看公司重整成敗。9年內4次保殼上世紀九十年代,蓮花牌味精銷量亞洲第一,單廠產量12萬噸,居世界第一,1997年,蓮花味精在上市兩年後利潤破億。
  • ST中捷:涉嫌違規立案調查,尚未收到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每經AI快訊,ST中捷(SZ 002021,收盤價:2.01元)12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中捷資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月15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