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曉婷 通訊員 李福爭
近日,45歲的市民徐女士在家中用鹽酸清潔衛生間時,沒有來得及開窗通風的她被燻暈。業內人士提醒,鹽酸不但容易揮發引發硫化氫中毒的急症,而且對於下水管道也有很強的腐蝕性,所以不宜作為家用清潔劑使用。
清潔劑變「毒氣彈」
衛生間裡的汙漬難洗,價格低廉、高腐蝕性的鹽酸便成了許多市民的清潔「利器」,不過這種非正規的「潔廁靈」差點要了徐女士的命。
22日晚8時40分左右,徐女士將濃鹽酸倒入便盆後,被瞬間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燻倒,送到醫院後搶救到凌晨2時左右才脫離生命危險。
事發當晚,記者在獲知消息後迅速趕到了十三局醫院急診科。據醫護人員介紹,經初步檢查,傷者有哮喘病史,此次是因為有毒氣體中毒引起了哮喘發作。
傷者為什麼會接觸到有毒氣體?對於這一問題,陪同徐女士去醫院的男子並不願多說,只表示在打掃家中衛生間時,徐女士拿起一瓶鹽酸往便池中倒,沒想到自己突然倒在衛生間,家人趕緊撥打了120求助。
24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目前徐女士生命體徵逐漸平穩,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鹽酸除汙漬不科學
「這鹽酸真是了不得,以後再也不用它衝廁所了!」陪同母親看病的劉女士在聽到這一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記者隨機調查10位家庭主婦發現,她們均表示曾用過鹽酸清潔衛生間。
劉女士說,一瓶濃鹽酸的價格不到1元錢,如果大量購買更便宜,所以現在保潔公司經常給他們發濃鹽酸當「潔廁靈」,有時候失手倒多了也會因揮發出的刺鼻氣味感到噁心,但她沒想到使用不當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
十三局醫院急診科醫師葛濤表示,徐女士的情況並非個例。
據他介紹,鹽酸屬於強酸,易揮發且有刺激性氣味,除了對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外,大量吸入還容易引起急症,所以在實驗室中存放濃鹽酸都有嚴格的規定,做實驗時實驗員通常是佩戴手套和口罩操作。「此外,鹽酸還易腐蝕下水道,並對地下水源造成汙染,所以市民最好還是使用專用清潔劑。」葛濤建議。
鹽酸屬易製毒化學品
德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京惠醫生也表示,由於類似的化學品對人有潛在的危害性,所以國家對它們有著嚴格的管理,根據國務院《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硫酸、鹽酸等屬於第三類易製毒化學品,購買的時候,應該到公安部門進行備案,銷售硫酸、鹽酸也得到安監部門進行備案管理,非法買賣的,由公安、工商、安監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予以查處。
楊京惠也提醒市民,生活當中最好不要用這些化學品,如草酸和鹽酸等。特別是鹽酸,如果不小心弄到了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後再用一些鹼性物質,如肥皂中和一下;如果是硫酸弄到皮膚上,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
延伸新聞;
廁所被堵生氨氣「放倒」5歲男孩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楊曉婷 通訊員 唐寶林) 23日,家住大劉莊的武女士5歲的兒子在家上廁所時被「燻暈」了,罪魁禍首原來是氨氣中毒。
據武女士介紹,兩個月之前,家裡洗手間因為堵塞維修過,卻還是一直不暢。「平時氣味挺大的,因為冬天沒在家裡住,所以沒著急修,結果孩子內急只能用了。」武女士說,她在客廳等了15分鐘也沒有兒子動靜,喊他也未見回應,她慌忙跑到廁所門口,發現孩子在衛生間內「昏睡」著了,一時嚇壞的她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搶救。
據十三局醫院急診科醫生薑朝勃介紹,初步認定為氨氣中毒,需要搶救後觀察治療。他猜測,引發孩子氨氣中毒的原因,就是不暢的下水道產生了氨氣。
姜朝勃說,氨是一種鹼性物質,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一般尿液會分解氨氣,廁所裡聞到的臭味,其中就有氨氣。氨氣易溶於水,空氣中的氨氣應該不會太多。氨氣中毒與其密度、濃度和時間有關。氨氣對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都有刺激作用,人體吸入低濃度的氨氣,會出現眼睛發乾、咽喉乾燥、流鼻涕等症狀。氨氣被吸入人體肺部後,短期內會出現咽痛、胸悶,可伴有頭暈、頭痛、噁心等症狀,嚴重者會發生肺水腫,成人呈呼吸窘迫症候群,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
姜朝勃提醒市民,衛生間要注意開窗通風,否則不但可以產生氨氣,也可以產生甲烷或者氯化氫。氨氣只要到了一定濃度,這個濃度即使不是很高,也會有中毒現象,而氯化氫高濃度情況之下,可以引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