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正是家長會的高峰期,為了開好一次家長會,學校與老師們可都是費勁了心思。為了應對家長們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的「問題」,這所蕭山學校把家長會開成了「門診現場」,老師們統統化身成為「老中醫」,遊刃有餘地應對起了家長們關於孩子的「疑難雜症」。
11月24號、25號兩天,金山初中舉行了七年級的家長開放日以及八、九年級的家長會。在這場貫穿全年級的家長會上,除了給家長們分析孩子期中考試情況、班級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外,為了讓家長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孩子的情況,不少班主任拿起了「病歷」,開啟了一段「門診」生涯。
△學校家長會現場
「門診」現場,自然少不了病歷。25號晚上,金山初中903班的家長們一進入教室便發現自己孩子的課桌上都放著一份「病歷診斷」。
這份「學習病歷診斷」涵蓋了不少內容,從考試最佳、最差名次到對爸爸媽媽最想說的話,再到奮鬥目標,可以說既覆蓋了既往的學習情況,又有對未來的目標追求,更兼具親子關係心理疏導項目。
903班的班主任王玉蓮告訴蕭教君,從上個學期開始,她就開始在班級裡推行這一份學習病歷診斷,設計這一份病例診斷的初衷也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了解到自己的薄弱學科,「畢竟初三了,想要提高綜合的水平的話,一定要抓好薄弱學科。」
每學期期中與期末,王老師都會讓孩子們審視之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再寫病歷診斷,「因為一次考試具有偶然性,基本上要幾次考試之後才會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家長會上
而之所以在病歷診斷上加入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也是因為她曾經碰到過不少親子關係僵化的家庭,「之前讓孩子們寫病歷診斷的時候,在對爸爸媽媽想說什麼那一欄,有孩子直接會寫無話可說或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話。」王老師講到,所以她才專門在病歷診斷上設計了親子交流的板塊,「很多時候孩子面對面跟爸爸媽媽講心裡話不一定講得出口,所以通過手寫的方式能夠讓孩子不必直接面對父母,可以更放鬆地表達自我。」
這一次家長會,王老師也讓每一位家長在病歷診斷上留下了自己想對孩子說的話,並且在第二日將這一份經過家長二次診斷的病歷重新放到了孩子桌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拉近家長與孩子們的距離,同時,也為家校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礎。」
只要是家長會,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總免不了要跟家長們耳提面命,向家長們講述各科的學習要求、指導方法,這樣的輔導很有必要,但就像依舊會有病人不遵醫囑一樣,站在老師角度,給家長們做的輔導,起到的效果有時候也不盡如人意。
而為了讓這一次的家長會輔導更有效,金山初中907班的班主任王堅選擇讓學生來給家長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輔導。
△學生在給家長們做分享
這一次王老師邀請來給家長做「輔導」的學生本身就是班級裡的「學霸」,成績也常年保持在年級前列。她所分享的內容也是從自身出發,從「如何讓自己上課不打瞌睡」到「怎麼保持自己學習的動力」,孩子的分享都恰好是這一個時期家長們亟需了解的方面。
王老師表示,讓這些學生來分享自己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候比老師們的老生常談更有說服力。「因為學生會更清楚如何與學校、老師配合,而且家長們通過與這些優秀學生的交流,也能夠橫向比較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做得更好的地方,那麼對自己孩子在學習方面的情況也會了解的更加深入一些。」
除了讓學生來給家長做輔導之外,也有班級把孩子們的目標交給了家長們,讓家長們決定這份目標應該到達怎麼樣的「高度」。
912班的家長們都收到了一份裝訂成捲軸的「挑戰書」。挑戰書的內容五花八門,有指名道姓挑戰班級裡同學的,也有不寫名字,光寫挑戰「全校排名100位」的……;至於挑戰未成功需要執行的懲罰,有些人選擇承包班級值日一周,有些人會忍痛割愛上交自己的零食……
912班的班主任陶靖宇告訴蕭教君,挑戰書這個模式本身就是學生提出來的,從這一屆學生進入初三開始,「挑戰書」就已經開始運行了。「目前為止,我們班級的挑戰書已經寫了好幾次了,開學有一次,此後每個月的測試過後都會讓學生們再寫一次,通過這樣的模式,讓學生們做一次自我診斷,確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
△挑戰書
之前的挑戰書,陶老師選擇整理成文字發布在了家長群,而這一次,陶老師特意製作成捲軸的模樣,一方面是為了讓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目標有更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方便家長會結束後,將挑戰書掛在班級後牆上,「掛挑戰書的時候,家長們都是爭先恐後把自己家孩子的往高處掛。」
「本身家長會就是為了讓家長們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及思想狀況,所以通過挑戰書這樣的模式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目標,也能讓家長在支持孩子學習時,做到與學校、老師更加同步。」
為了更好的促進家校互動,讓家長全面感受孩子在校的學習表現,以及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和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理念,為孩子打造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學校還舉行了為期兩個下午的教學開放日活動。金山初中七年級的所有家長們親身參與了孩子的課堂,並且在展示課結束後,與老師們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
△七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
金山初中副校長來小權表示,這種「門診式」的一對一交流一直是家長會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學校會要求班主任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和在校的表現,針對家長們提出的孩子在家學習的疑難困惑類的各種問題,班主任與老師們也會認真細緻地作出針對性的指導。
除了各個班級的家長會以及開放日之外,金山初中還特地邀請了蕭山區心理教研員陶青老師,為家長們帶來了一次《青春期背景下的親子溝通》的講座。
來老師講道,之所以在家長會之前開展這樣的心理講座,是希望給家長們們提供一次專業的心理指導,以方便家長們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與交流。「親子溝通與交流一直是家庭教育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講座,能讓家長了解到在初中這個時間段,家長們應該如何去支持孩子,如何保證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只有親子關係和諧了,家校合作才會更加順暢地推進下去。」
鳴謝金山初中張雅萍、洪玥芳兩位老師對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