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失散19年的兒子,因為聾啞不想要?最新進展來了

2021-01-10 河南都市頻道

連日來,報導的濟源尋子事件持續引發全國關注,熱度不減。記者了解到,12月24日,遠在上海的生父劉義功和濟源養父韓平軍就下周一到鄭州採血做DNA鑑定達成一致。

▲翻看劉義功發來的微信韓平軍心情複雜

在韓平軍看來,有了先前的鑑定結果,重做的DNA鑑定,結果似乎沒有懸念,一切已成定局。韓平軍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劉義功提出要,我無條件給他。」

此前,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大河報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遠在河南濟源的消息。

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他懷疑,問題的原因在於劉義功夫婦得知了孩子為聾啞人而心生嫌棄。

「籠中的鳥要飛,阻擋不了」

12月25日下午6點左右,夜幕降臨,冷風刺骨,在濟源虎嶺片區的一個企業廠房裡,大河報記者見到了正在工作的韓平軍。

偌大的車間,昏黃的燈光下,工具機轟鳴,韓平軍一路蹣跚著操作天車,將漏鬥內的鋼屑不斷傾倒到貨車上。數年間,韓平軍和養子韓全欣就這樣靠拉鋼屑維持著家庭的生計,「每月收入萬把塊,養活一家四口。」

▲韓平軍在車間操作天車

就在一個小時前,韓平軍和兒子像往常一樣來拉貨。這一次,兒子到車間轉了一圈後,便氣呼呼地表示不幹,直接掉頭走了。「這一切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韓平軍稱,當天他花費1000餘元剛為孩子買了新衣服。

因天車發生故障臨時修理,韓平軍於是有了空閒,拉著記者坐進停在車間外的麵包車裡。

「我養不了了!」昏暗的車裡,韓平軍點燃了一支煙,神情黯然。他感慨,孩子現在的心在另一邊,根本聽不進他的意見,滿腦子都是同學、朋友給他描繪去上海如何好。 韓平軍稱,連日來兒子一心想去上海,經常用微信向他表達想去上海的想法,「去上海工作,掙錢給你花。」

「籠中的鳥要飛,阻擋不了,你能把翅膀折斷?」 韓平軍稱,事件發展至今,「媳婦在家一直哭。」他擔心,有一天兒子走了,將來家庭一定會有矛盾。

▲數年來韓平軍靠拉鋼屑為生

「現在我也不想要這個結果,」這一刻,韓平軍內心充滿了悲涼。他告訴記者,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無數次設想了最完美的結局,「兩家人高高興興,像親戚一樣共同養孩子。」

然而,設想的結局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韓平軍稱,劉義功已通過媒體表示,確定結果後,如果自己不要,他願意領走。

「將來和劉義功打不了交道了。」韓平軍苦笑,「即使走到一起,也是面和心不和,他現在要把我恨死了。」

「現在就等DNA結果了!」韓平軍稱,此前已問過辦案的警察,因此堅信自己的判斷,「如果不出意外,DNA結果90%是,這毫無疑問的。」

「我養活著全家人,不能不幹,更不能倒下。」

12月25日,韓平軍稱劉義功已經與他約定將於下周一共同到鄭州採血做DNA鑑定。

12月24日,平安夜。劉義功重新加了韓平軍的微信,除了約定採血的相關事宜,還發來了聖誕節祝福,「哥,晚上好!今天平安夜,祝你全家幸福快樂,祝孩子們開心。祝你和嫂子身體健康。」

▲簡單平靜的小家被打破了

「他現在恨死你了!」韓平軍和記者開玩笑。懾於連日來媒體關注造成的重大影響,劉義功要求他停止接受媒體採訪。

「結果一出,預想的就會實現,」隨著媒體的持續關注,兒子的興奮和躁動,讓韓平軍最初的心態也發生改變。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劉義功提出要,我無條件給他。」

採血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韓平軍想像了無數個結局。

「即使三方坐下談,孩子的心也在那邊,但他不會把我忘,還會兩頭跑。」 雖然已經預知了結局,韓平軍對兒子依然信任滿滿。

「如果劉義功提出要,我無條件給他,」韓平軍稱,錢不會要一分,沒有條件可講。

「如果劉義功願意拿錢,無論多少,我都會當著媒體的面,將錢給孩子存著。」記者看得出來,19年來韓平軍和兒子感情很深。他說兒子走了以後,自己還會去上海看他。

韓平軍堅信兒子不會忘了自己。 同時,他擔憂兒子到上海後能否開心地生活和工作,「在我這裡被當成個寶貝,到那裡久了,是否會被視作眼中釘?」

「兒子一走負擔輕了。」韓平軍自我安慰著,他告訴記者,由於之前身體做了插管手術,需要經常到醫院洗管、消炎、換管,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19年間,恍如夢一場,對於自己曾給兒子買的房子的結局,他表示,「養兒19年一分不得,要把房子留給女兒。」

「我養活著全家人,不能不幹,更不能倒下。」韓平軍語氣堅定,他表示,不捨得放棄經營多年的生意,今後會僱用司機,堅持把業務做下去。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環球網

編輯:申鵬潔

相關焦點

  • 尋找失散19年的兒子,找到後卻遲遲不相認,養父:嫌棄孩子聾啞人
    對於失去孩子的父母來說,孩子的的任何消息都不想遺漏,幸運的可能很短時間內就有消息會找到,但也有父母很多年都沒有找到孩子。近日,一對找到孩子的父母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找到失散19年的兒子,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但是這對父母在孩子找到後遲遲沒有和孩子相認,和找孩子之前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尋子之心十分迫切劉義功與妻子在上海打拼,劉義功是安徽人。
  • 男子找到失散19年兒子後不相認
    孩子親生父母一直盼望找到這個當年放棄的兒子,如今有DNA鑑定結果作為支撐的情況下,卻不相認,養父母認為是嫌棄孩子是聾啞人所致。生不如養父母帶給孩子生命,這只是一個開端而已,真正困難和長期的投入,是後期的撫養過程。人是具有情感的高級動物,會自主判斷誰對自己好,所以自古就有生不如養之說。
  • 親生父母高調尋得失散19年兒子後不相認 養父:或因孩子聾啞
    10 月 18 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 19 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 DNA 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
  • 聾啞少年被送孤兒院 因一字之差與家人錯過13年
    北京晨報記者 郝笑天/攝  「13年了,今年春節終於人都齊了。」昨天,向先生拉著兒子的手,淚眼婆娑地感慨。當年12歲的聾啞少年大巧從大興走失,因不記得父母名字而被送往孤兒院,因為分不清「向」字和「何」字,一直沒能找到父母。海澱公安分局圓明園派出所的民警任寶國無意中得知此事後,輾轉幫大巧找到了家人。
  • 「我找到了失散15年的老朋友」
    我迫不及待地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找到了失散15年的老朋友。24年前,我懷著欣喜的心情迎來了兒子的誕生,但是,懵懵懂懂地不知道怎麼教育他。到了孩子讀小學二年級,我在書店裡買到一本家教方面的書,讀來覺得非常有道理。我懷著虔誠的心,用最好的包書紙把書包起來,恭恭敬敬地用毛筆在封面寫上「家教」兩個字。
  • 泉州小夥通過血樣比對找到詔安西潭的親生父母——失散26年的兒子...
    3月28日,在詔安縣公安局會議室,隨著「咔嚓」一聲,吳懷生一家人終於拍下26年來的第一張全家福。吳懷生眼睛泛紅,拉著失散了26年的兒子,不斷地說「回來就好」。這一刻,被拐已經26年的小許終於回到家,見到親生父母和家人,得知自己的名字曾叫「吳阿大」……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 時隔22年,《失孤》原型找到孩子了嗎?魯豫跟最新進展,令人淚目
    導語:時隔22年,《失孤》原型找到孩子了嗎?魯豫跟進最新進展令人淚目。4年前,劉德華和井柏然合作的電影《失孤》把拐賣孩子的事件拉入大眾視野。劉德華飾演農民父親雷澤寬,他的孩子2歲時被拐賣,思子心切的他騎著摩託車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這一尋就是十五年。路途中他遇到過各種艱難險阻,被陌生人欺負過,也被很多人幫助過,他用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一次,雷澤寬去修摩託,修車小夥在了解到他尋子的事後沒收他修理費。小夥也在4歲時被拐賣,他被雷澤寬感染,和他一起踏上尋親之旅。
  • 貴州福建連線「視頻認親」,他們終於見到了失散31年的兒子
    點擊播放 GIF 0.0M3月30日,對畢節市赫章縣野馬川鎮雙河村的王某平、劉某菊夫婦一家來說,是個特殊而激動的日子——被拐31年的兒子通過DNA比對被公安機關找到王某平劉某菊夫婦一家及鄰居們無比開心1989年9月6日,王某平、劉某菊夫婦4歲多的兒子王某(男、生於1985年1月)在赫章縣媽姑鎮新橋邊被人拐走,夫妻二人發動親朋好友四處尋找,先後輾轉貴陽、畢節等地苦苦尋子,為了找尋孩子,兩夫婦甚至背上了大量的債務,31年過去了,他們從未放棄。多年來,赫章縣公安局一直對該案高度重視,但始終未能找到王某下落。
  • 4年前錄入DNA樣本 失散31年 兒子重回父母懷抱
    親人團圓後,父子向民警致謝  日前,凱裡市碧波鎮新牌村的王某華一家喜出望外,全村都為他們一家高興——失散31年的兒子重回王某華的家中。據悉,親人重新團聚,全靠王某華當年留在公安機關的DNA。  1988年的一天,王某華帶著年僅兩歲的兒子王小剛出去辦事,在經過株六複線白楊坪火車站時,兒子突然不見了,他心急火燎地找遍了火車站的旮旮角角,恨不得把鐵路翻開來看看。當家裡得知孩子丟失的消息後,全家人瞬間感到天都要塌下來,悲痛欲絕,緊接著發動親朋好友、寨鄰老幼漫天遍野的去尋找,一直堅持了很多年。一次次的失望折磨了他大半生,這一段以淚洗面的經歷,王某華不堪回首。
  •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5歲兒子失散30年,到底是誰的錯?
    結婚35年的謝應華夫妻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對著一張照片傷心欲絕地自言自語,哭得淚流滿面。原來這照片上的是他們的大兒子,5歲時被拐了。30年後找到了兒子,他卻說怕對不起養父母,還不知道要不要認回親生父母。30年前,謝應華忙著去鄰居家拿小豬回去飼養,便讓自己的弟弟謝應良騎著自行車,送5歲的兒子陳作成去幼兒園。
  • 5歲兒子失散30年,親生父母千裡尋兒,終於再次相認團聚
    結婚35年的謝應華夫妻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對著一張照片傷心欲絕地自言自語,哭得淚流滿面。原來這照片上的是他們的大兒子,5歲時被拐了。30年後找到了兒子,他卻說怕對不起養父母,還不知道要不要認回親生父母。就這樣,30年過去了,謝應華夫妻倆只能每年大年初一時拿著兒子的照片,訴說著自己的思念和自責。說起走丟的兒子,謝應華的老公不但怪自己,也怨恨妻子,怪她不關心兒子,只知道幹活。這讓這麼多年來,謝應華一直活在痛苦之中,找到兒子,是她唯一的念想。
  • 31年前母子被拐失散 晉江公安DNA鑑定母子落淚相認
    看到失散31年的兒子突然出現在面前,來自貴州的高女士泣不成聲,她跪在地上,緊緊擁抱著兒子。15日,這場感人的認親儀式在晉江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舉行。31年前母子被拐失散  時間回到1988年的冬天。彼時,家住貴州貴陽的高女士迫於生計,萌生了到外地打工掙錢的念頭。
  • 失散造句和解釋_失散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失散(shī sàn)。近義詞有:離散。反義詞有:團圓,團聚。猶離散。[老舍《全家福》:「母子失散了二十年,會叫人民警察給找到了!」]失散參考例句:1、母親眼巴巴的盼望著失散的兒子早日回來。2、他從小和家人失散,心中時有尋找生父的念頭。3、他為了尋找失散的媽媽,不惜千裡迢迢到處詢訪。
  • 貴州福建千裡連線 失散31年的親人視頻「團聚」
    民警組織王某平劉某菊夫婦用微信視頻千裡連線認親王某平劉某菊夫婦一家及鄰居們無比開心在民警幫助下失散31年的親人通過視頻首次「團聚」3月30日,對於家住畢節市赫章縣野馬川鎮雙河村的王某平、劉某菊夫婦一家來說,是個特殊而激動的日子,被拐31年的兒子通過DNA
  • 退伍老軍人尋求幫助,民警幫忙找到失散45年親人
    退伍老軍人尋求幫助,民警幫忙找到失散45年親人 2020-12-1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妻兒失蹤多年他竟然不知情,與兒子重逢當天才得知當年失散真相
    十幾年前,林洋跟隨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深圳羅湖區草埔生活,在林洋的記憶裡,來深圳之前父母在河南老家是國有企業員工,後來父母辭職在當地開了一間餐廳,供他和姐姐學習及一家人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不知道啥原因,舅舅家把父母苦心經營的餐廳給砸了,父母只好帶著他和姐姐背井離鄉來到了深圳。
  • 夫妻高調尋得失散19年兒子後拒絕相認,養父:嫌棄孩子是聾啞人
    通過向媒體求助,安徽籍的劉義功夫婦在南濟源承留鎮玉陽村找到了失散19年的兒子——韓全欣。 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遲遲不與韓全欣相認,其養父韓平軍懷疑,劉義功夫婦得知孩子是聾啞人後心生嫌棄。
  • 刑偵老兵幫百餘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2001年,他從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法律專業畢業時,正趕上警察隊伍「逢進必考」,他第一次報考,遺憾未被錄用。他面對現實,應聘做了汽車4S店銷售員,兩年後成為銷售部主管,月薪近萬元。「雖然收入可觀,但我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邱軍說。工作之餘,他積極備考,終於通過第二次招警考試,圓了警察夢。2005年,邱軍被分配到襄陽市公安局襄州分局峪山派出所。
  • 龍鳳胎兒子失散26年 中秋節前警方助全家團圓
    母親抱著等待26年尋回的兒子痛哭流涕。渝中區公安分局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22日電 在55歲的王富奎(化名)手機相冊裡,保存著一張看不清背景的照片。而在一旁的父親王富奎則站在一邊,似有千言萬語,卻一個字也說不出。父子兩人的臉型,還有身高都很相似,旁人看了也會認出兩人是父子。事情還要從26年前的春節說起。1994年春節剛過,母親李慧就給家裡的三個孩子買了新衣服,二兒子王宇得到的是一件紅色的毛衣。當時李慧和王富奎住在渝中區人民公園附近,晚上兩人擺夜市,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 失散18年,相隔4000多公裡!這場特殊的團聚,警方已經等了很久……
    來源:樂清公安2002年,到2020年,離家18年,兩地相距4000多公裡,10月20日這一天,李珠(化名)終於夢想成真。為了這場特殊的團圓,樂清警方準備了很長時間。調查走訪,溝通對接,比對全國打拐基因資料庫,不懈努力下,這個失散多年的家庭終於團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