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聊齋》之鴞鳥:搶騾馬縣令自肥,和酒令鴞鳥主兇

2020-12-13 每日解說

山東長山縣知縣楊某,為官極為貪婪酷虐。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爾丹興兵入寇,清廷用兵西北,大量徵用民間騾馬運送糧草供給西北前線。

楊令以此為由,大肆攤派,將民間百姓的牲畜搜颳得一乾二淨。如此還不滿足,他治下的周村(今淄博市周村區)自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四方客商不遠千裡趕來做牲畜貿易,船車壅塞,騾馬喧闐,好一派鬧熱景象。

楊令於是親率一幹衙役,將集市團團圍住,大張旗鼓地搶走了所有牲畜,總量不下數百頭。各地客商損失慘重,卻無處鳴冤。

當時省內知縣人等均在省城公幹,有兩個山西商人打聽到益都縣董令、萊蕪縣範令、新城縣孫令同住一家旅店,於是堵在店門口大喊冤枉。

一問才知,他二人原有健騾四頭,全被楊令帶人搶了去,他們遠在他鄉,盡失財物,無力返家,想請各位大人大發慈悲,替他們向楊令說情。

三位縣令見他們實在可憐,當即答應下來,聯袂來訪楊令。

同僚登門,楊令連忙治下酒席款待,酒過三巡,三位縣令說明來意,想請楊令賣個薄面,將騾子還給山西商人。

楊令貪酷至此,吃進嘴裡的肥肉又怎肯輕易吐出來?於是大倒苦水,任三人好說歹說就是不答應。三人還要輪流苦勸,楊令不願聽他們多說,一再地舉杯打斷,淨拿話搪塞他們,道:「諸位大人,如此良辰美景,淨說這些不相干的事,豈不掃興?寡飲畢竟無趣,兄弟有個提議,不如我們行個酒令?對不上的可要重罰。」說著目視眾人,繼續道:「這個酒令呢,必須有天上一物,地下一物,還要一個古人名。然後左首之人就問『手執何物』,右首之人又問『口道何詞』,即問即答。不可違令亂令。」

他不等三人答話,起頭道:「天上有月輪,地下有崑崙,有一古人劉伯倫。手執酒杯,道是『酒杯之外不須提。』」說來說去,總是要其他三人知難而退,不要再勸。

範令接著說:「天上有廣寒宮,地下有乾清宮,有一古人姜太公。手執釣魚竿,道是『願者上鉤』!」這話是說,我們替商人說情,你答應也好,不答應也罷,本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眾人聽了轟然叫好,孫令接令道:「天上有天河,地下有黃河,有一古人是蕭何。手執一本大清律,他道是『贓官贓吏』!」

楊令聽了分外刺耳,明知是諷刺自己,不禁面有慚愧之色,沉吟良久才道:「兄弟又有了。天上有靈山,地下有泰山,有一古人是寒山。手執一帚,道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說到這個地步,他仍是不肯讓步,真是財貨迷人心。

眾人聽他心意已決,相顧無言。

忽然,一個衣飾華貴、英朗不凡的少年昂然走進門來,向四人團團一揖。大家見他儀表非俗,趕忙請他入席同坐,又滿滿斟了一大杯酒敬他。

少年笑著推辭:「多謝諸位大人不嫌棄,這酒暫且不喝。聽到大人們正在行酒令,我也獻醜附和一個,如何?」

眾人喜出望外,忙讓他說,他張口就來:「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個古人洪武朱皇帝。手執三尺劍,道是『貪官剝皮』!」這一聲痛罵,果真振聾發聵。眾人聽了,無不拊掌大笑。

楊令卻是大怒,罵道:「哪裡來的狂妄之徒,敢來這裡放肆?」點手喊道「來人!」要叫衙役進來綁了他。

少年足下一點,人已跳上酒桌,忽然變作一隻鴞鳥,雙翅一振,已衝開軟簾,飛了出去,隨即落在庭前樹梢上,回顧室內眾人,大笑不止。旅店主人見了,忙操起一根竹竿上前趕打,那鴞鳥振翅而起,邊飛邊笑而去。

圖/和酒令鴞鳥主兇

聊齋先生曾說:朝廷向民間徵購騾馬服役這件事,原也正常不過,但各地官員往往十之七八都會以權謀私,中飽私囊,趁機將百姓的牲畜搶去塞滿了自家後院。

當國者總是愛惜而不輕易攫取民力,即使取了百姓之物也必然以等價財物補償,可到了地方官這裡,卻往往藉機自肥,置法度於不顧,為所欲為,流毒天下。

諺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說貓頭鷹笑時代表兇兆。貓頭鷹所到之處,人們總是嫌惡和避諱它的笑聲,大人小孩都會唾罵攆逐它,將它看作不詳的徵兆。可是當它向楊某人大笑時,這叫聲笑聲又和鳳凰的鳴叫有何分別?

楊某的惡行,不止是貪酷虐民,更是貪得無厭,有如此貪官,百姓苦甚,天下苦甚。

圖/貓頭鷹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月說《聊齋》:《鴞鳥》,一個夜貓子進宅的故事
    本來朝廷規定按市價購買騾馬,可這個楊縣令竟然率領手下的走卒,明火執仗,打著官徵的幌子,在集上搶奪了百姓和商人的騾馬,不但分文不給,稍有反抗便直接下獄,以至當地百姓和來往客商怨聲載道,可又無處控告。當時山東各縣縣令都因有公務在省城裡開會。正好益都縣的董縣令、萊蕪縣的範縣令和新城縣的孫縣令三人一起住在旅店裡。
  • 褐林鴞,一種夜行性鴞鳥,怪不得它天生自帶黑眼圈
    褐林鴞(學名:Strix leptogrammica)是夜行猛禽棲息於山地森林、熱帶森林沿岸地區、平原和低山地區。活動高度在海平面與海拔500米之間。是亞熱帶山區森林留鳥。褐林鴞是中型猛禽,頭部為圓形,沒有耳簇羽,面盤顯著,呈棕褐色或棕白色,眼圈為黑色,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眉紋。頭頂為純褐色、沒有點斑或橫斑,通體為慄褐色,在肩部、翅膀和尾上覆羽有白色的橫斑。喉部為白色,其餘下體為皮黃色,具細密的褐色橫斑。虹膜深褐色;嘴角褐色,尖端角黃色,趾裸露部分及趾底橙黃色,爪尖黃色,尖端較暗。
  • 康樂園的那隻領角鴞
    中大學生Micro說他與領角鴞結緣是在他軍訓時,有一次無意間發現了它,接著就有第二次和第三次。我們學著與貓頭鷹共處,願其能安靜地在校園內繁衍生息。本文圖文來自Micro暗。(節選自《中國野外鳥類手冊》)前陣子看到各校神獸大評選,刷到中大一欄,看到的是領角鴞。中大之領角鴞,就如天津之狗不理一樣,是中大的一張名片。有不少鳥友慕名前來就為一睹鴞君之真容,連中大圖書館也把領角鴞作為logo的吉祥物。但要見它可不是件易事。
  • 野生動物版的生僻字,鰹鳥、小鴞、鬣蜥怎麼念?
    他請求停車,取出父親的照相機和長焦鏡頭,隨後跪在座位上,並將它們架設在半開的車窗上,高度與視線齊平。沒過多久,一隻橫斑腹小鴞就出現了,身後緊跟著另外一隻。兩隻小鴞都直勾勾地盯著他看,表情蠢萌又帶著一絲警惕。如果是經常刷展覽的朋友,估計對鴞不會陌生,文物中也有這樣的造型。2017年敦煌大展期間,史上首位女將軍婦好帶來了婦好鴞尊,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鳥形銅尊。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1月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 「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該組織每年從紐西蘭鳥類中選擇幾十種作為候選鳥,把它們的圖片、習性介紹、瀕危程度列在評選頁面上,網友可以為最多5種鳥投票。2020年的「年度鳥類」評選活動從11月2日開始,為期兩周,共收到55583張有效選票。鴞鸚鵡因綜合得票數最高而摘得桂冠。這是2018年9月13日,名為「西羅科」的鴞鸚鵡在達尼丁奧羅科努伊生態保護區展出。
  • 瀕危鳥類鴞鸚鵡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再次拔得頭籌
    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該組織每年從紐西蘭鳥類中選擇幾十種作為候選鳥,把它們的圖片、習性介紹、瀕危程度列在評選頁面上,網友可以為最多5種鳥投票。
  • 近40年沒在我國露面 毛腿漁鴞:只想住高層大戶型水岸名邸
    毛腿漁鴞身長60~72釐米,雌性比雄性大,它們的翼展可達1.8~2米,站著時約有0.7~0.9米高,體重可超過4.5公斤,這體重與美國國鳥白頭鷹旗鼓相當。與大雕鴞(美洲大型貓頭鷹)相比,毛腿漁鴞還高約15釐米,體重是其近3倍。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但我發現一種很有趣的鳥,別的動物進化是為了生存,而它的進化是奔著"滅絕"而去的。以胖為美的鴞鸚鵡它就是鴞鸚鵡,一種生活在紐西蘭的鳥類。它們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定居在了紐西蘭,在漫長的時間下,由環境的因素導致其不僅失去了飛行能力,還沒有進化出什麼特殊的能力,反而越來越笨,越來越胖。
  • 城市副中心綠心發現34種野生鳥,多次目擊長耳鴞
    近一個月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音同肖)頻頻出沒,工作人員曾一次目擊8隻之多。長耳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猛禽。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長耳鴞在城市中心區數量有減少之勢。長耳鴞為何在副中心新造林地頻頻出沒?人工林地的生物多樣性是怎麼實現的?記者走進城市副中心,探尋新造林地蓬勃生機背後的秘密。
  • 萌萌的小臉分不清是鷹還是鴞?其實人家叫「鷹鴞」
    他們循著聲音找過去,發現了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它也是貓頭鷹的一種。這是麗水首次記錄到鷹鴞的野外影像。   張文文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一名工作人員,從今年起,他們項目小組在浙江麗水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在最近進行的春季鳥類調查中,偶遇一位稀有客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種貓頭鷹,叫做鷹鴞。
  • 北京發現「鳥中熊貓」震旦鴉雀 屬全球瀕危鳥種
    原標題:北京發現「鳥中熊貓」震旦鴉雀 屬全球瀕危鳥種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北京野生動物種類增長至600種   北京發現瀕危鳥種震旦鴉雀   本報訊(記者 王斌)近日,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在房山區牛口峪附近出現,這是該地區首次發現這種鳥類
  • 因為太胖,從樹上掉下來墜亡的鳥,你見過嗎?
    這裡說一句題外話,好像紐西蘭和澳洲盛產不會飛的鳥……它就是鴞鸚鵡,曾經有一段時間,它在網絡上火了一陣,火的原因就是因為太蠢,蠢在哪?接著往下看:蠢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不會飛。你說你是鳥,居然不會飛,還好意思叫鳥嗎?
  • 這鳥如何笨到把自己摔死的?
    帝王蟹是「蟹中之王」,它們不是螃蟹,喜歡在寒冷的深海生存,總共有113種,和「皇帝蟹」有區別。帝王蟹體型碩大,壽命約為30年,其中四年是能繁殖後代的。經研究,一隻母帝王蟹一年可繁殖數萬隻小蟹。由於喜歡在高冷海域活動,人們是這樣捕捉帝王蟹的。
  • 世界上最少的鳥能少到什麼程度,這7種鳥了解一下
    在移居至此的人類和隨之而來的鼬和狗等入侵捕食者面前,完全不會規避天敵的鴞鸚鵡簡直就是擺在那裡的肉。於是這些肉很快就被吃得只剩一點了。 瀕危原因:棲息地破壞(森林砍伐)、物種入侵、人類獵殺。,也是鳥類愛好者心目中的「神話之鳥」。
  • 銅藍鶲、鷹鴞紛紛亮相
    銅藍鶲 ,一種體長約15cm的雀形目鳥類,雄鳥除額基和眼先黑色以外,通體銅藍色,主要棲息在海拔9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捕食飛蟲為主。在浙江省較為罕見。  組員們壓住心中的興奮,循聲找去,終於找到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小組裡的東斯老師趕緊端起長焦相機對準這隻夜精靈。隨著相機的咔咔聲,麗水終於有了自己的鷹鴞野外影像。  鷹鴞是鴞形目鴟鴞科的夜行性猛禽,體型中等,由於它的外形似鷹,故得名。鷹鴞喜歡棲息於山地闊葉林中,多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飛行迅捷無聲,捕食昆蟲、小鼠和小鳥等。
  • 尋找身邊的鳥蛋
    燕子和人是老鄰居,大家對燕子窩並不陌生,不過見過燕子蛋的就沒幾個了,因為燕子的家門比較封閉。家燕的蛋和麻雀蛋大小相仿,花紋也類似,都是白底上綴有紅褐色斑點,不過燕子蛋的斑點更稀疏。通常貓頭鷹不會和我們有太多交集,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縱紋腹小鴞。這是一種常見的小型貓頭鷹,野外通常選擇在巖石的縫隙間築巢,城市裡最類似的棲息地就是油煙機的排風洞了。縱紋腹小鴞的卵比較圓,顏色是亮眼的白色。這樣,有利於親鳥在黑暗的洞穴中發現蛋的位置。
  • 西藏羌塘有隻小鴞,發現一隻藏狐闖入自己地盤,趕緊起飛驅趕
    一隻小型猛禽——縱紋腹小鴞正在自己的窩附近蹲守,守護窩裡的幼鳥。只見它脖子大幅度地扭動,似乎在左看右看,身體還一起一伏的,忽然發現一隻藏狐出現在附近。這隻藏狐大概在尋找食物,闖入了縱紋腹小鴞的地盤。但藏狐還沒走近呢,縱紋腹小鴞忽然起飛,低空掠過,用爪子在藏狐的頭上抓了一把。
  • 和鳥有關的漢字,你認得多少?
    以鳥做部首的漢字更甚,其中簡體字近80個,繁體字近70個,大部分為形聲字。本文僅列示了較為生僻的字。目前,在命名鳥類時,繁體簡體是通用的。為了便於辨認及查找,儘可能的使用了簡體字來介紹。圖:brovedragon16、鴟【chī】 鴞【xiāo】,鴞形目鴟鴞科鳥類的通稱,俗稱貓頭鷹,如:領角鴞
  • 西雙版納發現罕見的鳥,叫聲如歌,愛挑食,不好吃的就吐出來
    慄鴞的爪子緊緊抓住樹枝,沉沉睡覺,睡容靜謐,對於研究員的靠近毫無知覺。慄鴞是草鴞科慄鴞屬的貓頭鷹,在野外發現慄鴞的身影,十分難得。慄鴞數量稀少,屬於珍稀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慄鴞棲息於山地常綠闊葉林,在雲南、廣西、海南等地都有分布,但是數量很少。01很奇特!
  • 鵩鳥≠鵬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⑤教師教學用書指瑕
    編者之所以這樣說,我推測是誤將賈誼的《鵩鳥賦》當作了《鵬鳥賦》。  太史公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不僅全文記錄了《鵩鳥賦》,而且在賦前還有這樣的序言:「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鴞飛入賈生舍,止於坐隅。楚人命鴞曰『服』。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筆者註:「自廣」即「自我安慰」)。」        賈誼博學多才,少有大志,最初深得孝文帝喜愛,二十多歲官至太中大夫,並將委以公卿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