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小張都會去學畫畫、架子鼓之類的課外課,今年因為特殊情況,繪畫班沒有招生,架子鼓課改成了一對一教學。
我對小張說,跟老師約個時間,你去學鼓吧。
沒想到,一向最喜歡架子鼓的小張卻拒絕了,說,一個人上課,沒有小夥伴兒,不能玩兒,沒意思,我不去。我說,一個人練多痛快呀。
小張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是你覺得,你根本不懂小孩子的世界。
不去上課就不去吧,好在這個假期我有時間在家,但是不能任由他天天玩兒。
於是,跟他商量,說,不去上課也行,但是也不能天天玩,咱得制定個學習計劃,每天都要學些東西。
小張說,行,不過暑假是讓休息的,應該以玩為主。
這學習的事還沒安排上,玩倒先提出來了。
我說,行,那咱們每天語文、數學、外語都學一會兒,讀書,練字都安排上。每天學習30分鐘,然後呢休息10分鐘,勞逸結合,怎麼樣?
我覺得把學習時間定為30分鐘,小張肯定會開心的,沒想到,他說才休息10分鐘呀?跟學校的休息時間一樣呀?放假了休20分鐘吧。
我說,你怎麼沒比上課時間呢?你在學校一節課還45分鐘呢!
小張說,這不是放暑假了嗎?假期不就是讓放鬆休息的嗎?
我真奇怪了,你說一個小孩子上個小學能有多累?現在口口聲聲地說要放鬆要休息。
但一想如果真按我說的執行,勢必會不愉快,於是我做出深思熟慮的樣子,認真想了一會兒,有些為難地說,好吧,休息20分鐘。
我剛說完,小張就說,成交。
在之後的幾天,小張都會用小度計時,30分鐘看書學習,鈴響活動,然後定上20分鐘,鈴響學習。
可是幾天後,小張就有了新招,活動鈴不再是一休息就開始計時,而是所有玩的東西準備好,開始玩兒後才開始計時,可以說無形中又給自己爭取了五分鐘的玩耍時間。
特別是有一次,大張在小張休息時讓他去小區超市買了趟東西,大約用了十分鐘。小張回來後說,這十分鐘不能算入休息時間,要重新計時。
總之,他是能多玩兒一會兒就多玩兒一會兒,能少學一會兒,就少學一會兒。
好在,小張並不看手機玩遊戲,而是玩樂高小人。最初是擺一窗臺,告訴我不能擦窗臺。現在是擺了一地,又不讓我墩地了。我心裡那個堵呀,但一想到,好媽媽就要尊重孩子的愛好,我是忍了又忍,對自己勸了又勸,任地髒去吧。
本來,這個假期準備了幾套獲大獎的經典作品,可是,依然是我的理想敗給了他的興趣。對我說,我能看自己想看的書不?
那必須能呀!
於是,我苦苦選來的獲獎作品被他放在了最上層,而那些他喜歡的書被他放在了觸手可及的地方,整整齊齊的一大排,還有一些被他放在了另一個書架上,也是最便於拿取的地方。
我想,儘管這些書不能幫助他寫出優美的作文,但卻可以保護一個孩子的興趣,讓他有一份自己的喜歡。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小張讀書寫字都做得不錯,但不願意做題,尤其是數學題。今天更是把一道數學題做成了閱讀理解題。
題目是這樣的:猴王摘了一筐桃子大約有一、二百個。第一天,它挑了一個最好的自己吃了,剩下的按個數恰好可以平均分成了3等份,把1份給了猴奶奶。第二天它又吃了一個最大的,剩下的按桃子個數恰好平均分成了3等份,把1份給了猴媽媽。第三天,它又吃了一個最大的,剩下的又恰好平均分成了3等份,把1份給了猴爸爸。第四天,他又吃了一個最好的,剩下的恰好又可以平均分成3份。猴王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
小張讀完題後,停了幾秒,然後哈哈大笑說,怎麼出了這樣的一道題呀,這猴子也太不孝順了。
也是,這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