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怎麼來的呢?古代私塾的學生有寒暑假與休息日嗎

2020-12-13 中原文化家

古代學生有寒暑假嗎?如果不是從一開始就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寒暑假的呢?如今的學生年年放暑假,已經成慣例了,但是,暑假是怎麼來的呢?

一、古代學生有寒暑假嗎?

暑假到了,我國的中小學生都放假休息,突然想到古代的孩子是否有假期呢?難道他們真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日日苦讀?古代的孩子不管是伏天還是寒冬都在苦讀嗎?

有人說,暑假源於私塾。古代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在私塾裡讀書的小朋友怕熱,老師也怕熱,為了避免在課堂上中暑,就得給大家放假。

由於這種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後來以訛傳訛,就演變成了「暑假」。這個說法只不過是民間的傳說,大家聽聽而已,可惜不符合史實。

古代的私塾,一般都制定了學規,也就是學生守則,這些學規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最晚的一份出於民國,不過無論時代早晚,沒有任何一份學規曾經提到放暑假的規定。

古代中國學校發達,除了私塾,還有書院以及官辦的縣學、州學、府學、太學和國子學,都不曾提到放暑假。由此可見,古代的學校裡是沒有暑假的。

除了新年、端午節等舉國同慶的節日外,在古代學生每天的任務就是寒窗苦讀,考試前還得頭懸梁錐刺股,進行一下考試衝刺。總之,在現代的孩子還有暑假,太幸福了。

二、古代私塾休息日嗎

古代私塾有休息日,但不是按周算的。古代的日曆是黃曆,上面沒有星期。古代的休息日,稱為休沐日,一般是十五和月底,這一天公務員休息,學校也放假。

此外,私塾的先生可決定哪天休息,一般會選擇:初五、十五、二十五。為什麼選「五」的多,同樣是古代的習慣,這一天市集開的多,去廟裡上香的多。

古代私塾蒙學教育也就是小學教育,也注重勞逸結合,因此也會有假期,但那時沒有寒暑假之說,假期也沒有今天多,但是平時還是有一些假期供學生休息的。

如明代的小學,每個月只有謁聖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個學校根據自身要求會有不同的上學時間和放假規定,每年自正月十五開學,一直上到臘月十日,休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另外每個月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此外不得擅自離校;還有學校規定,每日日出上學,每年端陽初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平時概不放假。

就是說古代小學有的是平時休假,有的則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間除非有緊急情況才能請假,否則都視為曠課。總之,古代學校的平時還是有假期的。 

三、暑假的由來

暑假本來是叫塾假,是以前古代私塾的放假模式,他們一般是在夏天放假的,為期十二天,以後人們就把塾假叫成暑假。

傳說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曠世奇人鬼谷子王禪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他隱居雲夢山鬼谷洞教徒授藝,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尉繚、茅蒙、徐福等名家皆出其門下。

鬼谷洞內有一口山泉井,每到暑期,山泉就會噴湧而出,充滿整個洞穴,從而無法上課,鬼谷子只好放假。「放暑假」也就從此開始,沿襲至今。

寒暑假的由來,顧名思義很容易理解,夏天太熱,都不利於學生集中精力學習,所以要放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注重傳統節日,一般在重大節日都會放假。

放假休息也好,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被假期分成一段一段的片段,每個學期都有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倒更便於樹立目標,一步一步往前學。

總之,古代不論是私塾還是公辦學校,都沒有暑假,除了年底與傳統節日,有短暫的休息,其它時間都在學習,與現代的學生有暑假相比,古代的孩子更辛苦。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古代私塾與現代學校有何區別?私塾的學童比現在的學生輕鬆嗎
    古代私塾只有一門課,就是語文,所謂的語文一般指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學生從小時候就開始死記硬背,不管有沒有理解其中意思,從這一點來說,古代的學生也是很辛苦的。一、私塾的由來當代社會教育普及,在古代,情況則大有不同。
  • 漲知識,寒暑假由來知多少
    作為最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寒暑假,已經默默陪伴我們很多年了,我們享受著寒暑假帶來的的愜意,時刻期盼著它的到來。過了暑假盼寒假,過了寒假盼暑假,很少有人會思考,寒暑假是怎麼來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找找寒暑假的來源。
  • 寒暑假從何而來?孩子們為何會有這麼長的假期
    今天我們要來說說「寒暑假的由來」…… 仔細一想,是不是非常好奇?為何上學時有寒暑假?但上班後卻再沒有這麼長的假期呢? 另一種說法是,古代私塾放暑假叫塾假,為期十二天,後被人叫暑假。
  • 日韓學生暑假一樣不輕鬆 私塾費用每月2萬日元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孫秀萍 夏雪】學生們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來臨。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暑假不見得是輕鬆的一個月。除了能稍微睡個懶覺、多看一部電視劇,不少學生奔波於補習班、課外興趣班之間。父母們也經常抱怨,暑假給孩子報班的開銷比上學時還多。
  • 古代學生放假還有這些規定,看完很想回到古代當學生!
    生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學生更希望早早畢業,社會人員貪戀學生時代的好,其實誰也不容易,但羨慕學生擁有寒暑假倒是鐵打的事實。既然現代的學生擁有如此優厚的待遇,這就不禁讓人聯想,古代的學生到底是怎麼放假的呢?
  • 古代私塾有「年級」和「分班」嗎?
    1.它分級嗎?有沒有像現在這樣小學、中學、大學對應的級別?2.還是說,它只能滿足「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最終還得進入官學系統,才有資格考試?3.先生怎麼帶班?是自始至終,還是三年一屆?學生入學年齡不限。自五六歲至二十歲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歲以下的居多。學生少則一二人,多則可達三四十人。主要教哪些內容?學生入塾後由塾師個別教授,一步一步深入教習。
  • 古代學生假期 大多選擇「勤工儉學」
    你知道嗎,與之相比,古代學生可沒那麼幸運和輕鬆,他們大多數會選擇「勤工儉學」來度過自己的假期。這種值班制度,和今天的論資排輩有得一拼。有些家境貧寒的新官員在春節期間生病告假,之後還得用例定的休息日來抵償,有的甚至一年到頭都要值班。到了宋代,春節沿襲唐朝的規矩,春節假期也是七天。據《宋史·職官志》記載,自宋太宗即位以後,到宋真宗退位以前,歷年元日(春節)均給七天長假。除此之外,每逢冬至與寒食,同樣也是七天假期。
  • 夢回古代,古代學子每天在私塾幹嘛?
    我們將&34;成為古代的學校,是因為這裡是學生啟蒙、學習的地方,不過,雖然我們將私塾稱之為&34;,但是,從兩者的實質上來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至少,在所教授的課程上,兩者就有很大的不同。那麼,當現代的學生在苦兮兮地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試卷時,古代的學子們又在過著什麼樣的私塾生活呢?
  • 拜孔子,拜老師,古代私塾學生的入學儀式到底有多複雜?
    私塾是我國古代的學校,起源於公元前770年,止於民國三十八年,私塾的存在,跨越數千年之久,它的存在對於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但是,在古代私塾,不是學生挑老師,而是老師挑學生。
  • 古代小學沒有寒暑假 老師可以處罰學生的家人(圖)
    「開筆破蒙」是古代給入學兒童舉行的一種禮儀,那麼,除了這個禮儀,古人上學還有哪些規矩和講究呢?  張亮亮說,古代學生,除了剛入學時要舉行「開筆破蒙」禮儀外,上學後還要經常舉行各種其他禮儀。學生入學時,如果是進官方小學,會舉辦入學典禮。在大成殿內,就有一幅清代學生入學典禮圖。  正式上學後,每隔一段時間,還要舉行祭拜聖人的禮儀。
  •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建議老師取消寒暑假?今年最後一個暑假?
    那麼,教師們的寒暑假,真的應該取消嗎?Q:大家都說你們放假不合理,您對此怎麼看呢?T:來,我先給你算個帳。你怎麼知道。有問題嗎?Q:呃呃呃,沒問題。除了您說的這些,我們還想知道,為什麼會放寒暑假呢?寒暑假的來源是什麼?合理嗎?T:那當然是歷史沿革,存在即合理。
  • 不一樣的教師節丨古代教書先生工資高不高?了解古代的私塾制度
    古代雖然沒有確定八月二十七日為教師節,但老師們在當天已經可以擁有休假、會餐飲、享受福利等待遇,和「節」無異。眾所周知,古代的儒學教育,主要以私塾為主,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和私塾先生的待遇是怎樣的呢?古代私塾的授課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四步:第一步:授書與上書授書和上書,指的是同一件事情,不過從先生的角度老說,是「授書」,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是「上書」。為什麼是「上書」呢?
  • 我們放寒暑假時,外國的中小學在幹什麼
    眾所周知在中國,我們上學期間是有兩個比較長的假期,寒假和暑假的。那麼其他地方(國家)都有寒暑假嗎?寒暑假時間一樣長嗎?在我國南北方寒暑假時間一樣長嗎?在我國古代學生有寒暑假嗎?本文一一為你解答。美國的中小學生一年有三個假期的。第一個假期大約是在。三四月份的春假,一般比較短暫。也就是十幾20天的時間。這時候因為。歐美人都信仰的是基督教他們過復活節。第二個假期是一年,當中最長的一個假期,也叫暑假。他們的暑假一般是從六月份到九月份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假期裡嗎?許多孩子都是出去遊玩旅遊。第三個假期,一般在聖誕節前後,大約從12月中旬到一月。假期大約也是兩周左右。
  • 老師寒暑假還不滿足?高中老師一共放了十五天,抵得了加班嗎?
    作業、收禮、教學和寒暑假等。今天就說說讓人一度羨慕的「寒暑假」,大家真的把教師這個職業想得太過美好了吧!寒暑假真的會讓你放完,跟孩子們同步休息,真的是白日做夢呀!就有這樣一位高中老師表示:他一年到頭,寒暑假加在一起,一共放了15天。算算日子,是不是不太對勁呀?
  • 古代教育機構私塾,培養人才的搖籃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課文進行最簡單的講解,不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因為古代經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 ,許多高深的政治、哲學、人生的重大問題,縱然講得清楚明白,七八歲的小孩子又怎麼懂呢,那只會是出力不討好的事。親身經歷和體驗是任何人也教不了的,把書本的內容牢記於心中,在漫長人生道路上親自去領悟和體會其中深刻道理,這才是科學的教學方式。
  • 去日本留學要不要報私塾,私塾要怎麼挑呢?
    去日本考學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私塾,但是去日本留學要不要報私塾其實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去日本留學要不要報私塾,私塾要怎麼挑呢?目前,大部分同學赴日前後,都會考慮是否報一個私塾。私塾如同國內高考補習班和考研補習班一樣,是為了學生的進學而開設的。因此,私塾並不單針對留學生的,日本學生也會上私塾。這裡必須要注意的是,私塾跟語言學校是不同的。
  • 古代私塾是如何授課的?漫談古代私塾辦學模式的現代價值
    可以說,私立學校是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知識,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實現科舉考試的重要民俗教育機構。私塾教育一、古代私塾的變遷和教學內容《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術有序,國有學"。私塾提問1、以人為本,注重德育古代民辦學校的教學一般採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即個體教育。老師坐在學校的一角,學生們坐在一張桌子或一張桌子上,或者讀書,寫字或背誦。每個班級學生接受的內容是不同的。這是因為老師根據學生的讀寫水平,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個人個性差異和其他特定情況進行教學。
  • 中國古代官員是怎樣過休息日呢?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無奈,需要不斷地工作,才能換來你想要的生活。當然,如果您在下班休息的時候,無聊的翻閱手機能看到我寫的東西後能讓您心情輕鬆一些,那我就沒白忙乎。別看在古代並沒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的這個概念,但是並非沒有休假這個概念,畢竟人總是要休息的嘛。但是,在秦朝及以前或許是個例外。
  • 教師的假期真的有三個月嗎?寒暑假究竟是為學生還是為老師而放?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到來,這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不亞於是一個狂歡節。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做教師,就是看上有寒暑假,差不多有三個月的假期(小學教師可能還超過三個月),同時還有正常的雙休日,假期遠遠大於其他的行業。
  • 教師不再有「帶薪寒暑假」?老師卻表示很開心,學生很納悶
    老師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羨慕的行業,工作相對比較輕鬆,各項福利待遇都很好,重點是老師還擁有兩個長假期,寒假和暑假,老師可以在這兩個假期裡得到充分的休息,還是帶薪休息,這也是很多普通企業員工羨慕不來的。最近出現了一個話題,網友之間的討論特別激烈,「取消老師的寒暑假」,你同意嗎,本以為會有很多老師反對,結果投票結果卻大相逕庭。教師其實也是普通人,除了教育學生外同樣也要承受家庭生活帶來的壓力,教師薪資水平普遍不是特別高,有的可能沒有辦法支撐家庭的正常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