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居民在一起。
本報記者 管有明
「這兩天的井水不知怎麼回事,總有點汙濁。」近期,82歲的楊銘棟找到58歲的鄰居周冬琪,剛說起井水的事,對方馬上表示,他想辦法去借水泵,大家一起來把井水抽乾,再找原因。「肯定有辦法解決的。」正如他所說的,井水汙濁的事很快解決。
楊銘棟和周冬琪都是姑蘇區虎丘街道觀景社區虎新路9號大院的居民,他們關注的是大院16戶居民共用的一口井。35年來,這口井承載了大院居民的用水生活,也見證了大院鄰裡互助團結、抱團養老的溫暖融合。在這個「開心大院」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平凡生活裡的點點滴滴,匯成一股幸福的源泉。
抱團養老
這個大院有三條規矩
昨天上午8點多鐘,楊銘棟和老伴史蓮英就來到大院101室門前的樓道「會客廳」。其實,這是居民們自發建起的休息與聊天場所,有一張桌子和十多張小木凳、椅子。很快,大院裡的老人們也紛紛走出家門,歡聚在這裡。「我們每天都這樣,找個話題,說說笑笑,一眨眼,半天過去,趕快各自回屋,做菜燒飯。」楊銘棟說,大院裡的老人抱團養老,聚在一起開開心心過日子。
虎新路9號大院是蘇州市林業機械廠職工的福利分配房,1985年起相繼入住,共有16戶。一晃35年過去了,除了一對老夫妻去世,另外兩戶搬遷,其他老人都成了相攜相知的「老來伴」。相仿的年齡與工作經歷,再加上熟悉的生活規律,構築成這座幸福溫馨的開心大院。不僅如此,後來搬入的兩戶居民也主動融入這個大家庭,共同開啟養老生活。
在9號大院,有三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是如果哪位有事外出,肯定會提前向大家「請假」,說明情況,不然其他人會擔心;二是大院值班人員每天會沿著各家的門前走幾圈,遇到房門沒開的,還會往窗戶裡多看幾眼,或是敲門打個招呼,以防意外情況發生;三是遇到有人生病或是其他意外情況,不用多說,大家都會主動幫忙。「前幾年,獨居老人徐好婆身患重病,她的子女都在上班,白天沒時間陪。鄰裡主動幫她帶菜、燒飯,還陪她聊天。」史蓮英說。
居民們在察看井水。記者 管有明 攝
半生相守
遇到問題一起來商量
大院裡的居民住在一起,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每次遇到問題時,大院居民都是一起商量。」81歲的史蓮英說,十多年前,虎新路9號大院被納入姑蘇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趁著這個時機,居民們想為大院安裝一扇大門。當時在大院「會客廳」,她提出這個設想時,現場的人都說好。於是,楊銘棟主動與觀景社區聯繫並對接施工隊,4000元安裝費也全部由16戶居民共同承擔。大院院門和各項設施需要維護,楊銘棟和史蓮英又主動挑起「擔子」,一個負責小物件維修,一個負責與各家聯繫。
虎新路9號大院都是二層樓的老舊居民樓,時間長了,難免屋頂會出現漏水。三年前,楊銘棟在「會客廳」說起這事,其他3位住在二樓的居民也有同感。於是,楊銘棟召集這3位居民「開會」,商量具體的解決辦法:是一次性整體修繕,還是簡單處理。其實,彼此的心照不宣早已有了答案,但還是需要體現集體的團結一心。最終,楊銘棟通過社區聯繫維修單位,確定維修方案和每戶承擔的維修資金。「如果一戶一戶去請人做,效果肯定不如現在這樣,這就是抱團的好處。」楊銘棟說。
虎新路9號大院居民一開始入住的時候,因為沒有自來水,用水很不方便,於是廠裡安排人員打了一口井。這麼多年來,很多居民自發地掏錢買來明礬、消毒片,對這井水進行淨化,大家從來沒有為維護水井或是用水的事紅過臉。近十年來,遇到大雨天的時候,井水的水質經常受到影響,居民們也都聯手處理。後來搬入大院的周冬琪曾在化工企業工作,每次遇到水井有問題,他都會主動幫忙。「大院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幫忙做一些事也是應該的。」他說。
幸福相伴
「不捨得」是最真的告白
對於虎新路9號大院裡的居民來說,他們就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家裡的活」自然也是一直搶著幹。大院裡有一張值班表,值班人員都是大院裡的居民。最近十多年來,居民們自定「規矩」,每天一戶輪班值守,從不間斷。即便是沒有輪到值班的居民,也紛紛「搶」著上崗。送快遞的、送報的、哪家來人找誰的,值班人員都一一問清楚。「周圍大院的居民紛紛搬離,唯有我們虎新路9號大院的老居民很少搬離,為的就是比親情還深的鄰裡情。」楊銘棟說,「不捨得」三個字是他們最真的告白。
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又正值中秋節。當天上午,大院裡的居民們再次走出家門,並拿來藕、紅菱、芋艿、月餅等放在「會客廳」的桌子上,請其他人一起品嘗。這是居民們首次在「會客廳」自發舉辦這樣的茶話會,也讓大家對抱團養老有了更多的期待。「年紀大了,都喜歡在家裡養老,以後我們這些老人一起相伴生活。我很嚮往這樣的日子。」84歲老人程蓓琴說。
「真是沒想到,我獨自一人能在這裡生活得這麼開心。」今年87歲的邵寶珍說,她和老伴是後來搬入大院的,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前幾年,老伴去世後,兒女們提出讓她搬離大院,跟子女一起生活。思前想後,她覺得還是在大院的日子適意。就在這次大院茶話會上,還有老人對她說:「邵阿婆,我們準備等你90歲的時候,吃你的長壽麵呢。」一時間,她對自己的大院養老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