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魔幻現實主義的上上佳作,其好看程度不亞於《百年孤獨》

2020-12-16 讀書分享與推薦

我相信很多人了解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都是從《百年孤獨》這部作品開始的,這是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代表作,可以說是影響力最大的一本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巨著之一,對世界文壇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魔幻現實主義卻由來已經,而下面介紹的這幾本書,都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上上佳作。

《瓜地馬拉傳說》

這本短篇小說集,被稱為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開山之作,這是瓜地馬拉作家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裡亞斯的作品,據說是作者根據從母親那裡聽到的印第安神話傳說為素材,加工整理而成。故而也可以說是一本魔幻色彩很重的神話故事集。全書包括《瓜地馬拉》《現在我想起來》《火山傳說》等9篇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原始而又魔幻的世界。

《玉米人》

這也是阿斯圖裡亞斯的作品,是一部長篇小說,一部優秀的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該書也幫助作者獲得了196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拉丁美洲文學史上,絕對具有開創性意義。小說通過虛構的神話傳說,來寫當地山區農民的生活,以印第安人和當地白人在玉米種植上發生的種種衝突為線索,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生活,將傳統觀念和當時的新思想融為一爐,是「現代化大都市與刀耕火種並存的拉美現實」。

《佩德羅·巴拉莫》

馬爾克斯曾經說:「發現胡安·魯爾福,就像發現弗朗茲·卡夫卡一樣,無疑是我記憶中的重要一章。我能夠背誦全書,且能倒背,不出大錯。並且我還能說出每個故事在我讀的那本書的哪一頁上,沒有一個人物的任何特點我不熟悉。」可見,該書對於馬爾克斯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這本書是由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55年。這部作品不僅立意深遠,而且在藝術形式上有其獨具一格的創新,直到今天,仍然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的巔峰小說之一」。

《午夜之子》

這本書被譽為繼《百年孤獨》之後最令人驚嘆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作者為英籍印度裔作家薩爾曼·魯西迪,該書發表於1981年。小說以印度史詩般的敘述方式,以印度大陸為背景,涉及了印巴分治前後的各種社會變遷、政治動蕩、社會革新、宗教衝突等等複雜的主題,覆蓋了包括克什米爾、孟買等地區和國家。小說出版之後,獲獎無數。

《幽靈之家》

1982年,這本書問世之後,立即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同時,震驚了整個歐美文壇。這部作品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又一傑作,這位智利女作家伊莎貝爾·阿連德也一舉尊定了江湖地位!被譽為「穿裙子的加西亞·馬爾克斯」。而這本書,算是他的處女作!這本書所講述的故事,引人入勝,離奇荒誕之下,是驚心動魄和激情四射,令人慾罷不能。

當然,我國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也是非常贊的!因為大家比較熟悉,此處就不介紹了。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不妨一起交流一下吧!

相關焦點

  • 魔幻現實主義文體:割裂文學與生活?
    ——那位作家咋不上咱這兒來? ——聽說得了百年孤獨症。漫畫 徐鵬飛原標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體」30年前,《百年孤獨》的兩個中文譯本出版,馬爾克斯這位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文體,為渴望「與世界接軌」的中國作 家,指明了一條第三世界作家的道路。《百年孤獨》式的文體,一時間成為效法的典範。
  • 《百年孤獨》大陸譯本溯源
    《百年孤獨》吳健恆翻譯 雲南人民出版社版加西亞·馬爾克斯是20世紀後期影響中國最大的外國作家之一,大陸譯介其代表作《百年孤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三十年前的1982年。《紐約時報》更認為,《百年孤獨》作為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之作,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那個時候,左衝右突的中國作家非常需要外國文學的滋養,《百年孤獨》此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自然激發了中國作家對魔幻現實主義的濃烈興趣。
  • 《毒梟》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
    第一次聽說「魔幻現實主義」,是在書單上看到介紹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我確實不是一個讀書人,也一直不理解馬爾克斯在文學界怎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但看過很多對其作品的稱讚和推崇,於是買了這本和另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不過買回來後都一直躺在書架上,沒有看完過。
  • 《百年孤獨》一本值得你收藏在書架上的書
    來,感受下:馬爾克斯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JosédelaConcordiaGarcíaMárquez,1927-2014),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
  • 泰特呈現百年前的魏瑪藝術,看「魔幻現實主義」的混亂與頹廢
    泰特呈現百年前的魏瑪藝術,看「魔幻現實主義」的混亂與頹廢 文/喬納森·瓊斯 編譯/陸林漢 2018-08-17 09:02
  • 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 阿來開講《百年孤獨》
    原標題:阿來開講《百年孤獨》 他以「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為題,從獨特的視角講解了這部經典文學作品,並為讀者答疑解惑。   今年是加西亞·馬爾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獨》出版50周年,而阿來的《塵埃落定》在中國文壇同樣有著經久不衰的永恆價值。被眾多普通讀者認為晦澀難懂的《百年孤獨》展現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的想像世界?它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又對阿來和其他中國作家的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百年孤獨》:諾獎力作,一本寫盡孤獨的書
    在本人看來,要襯得上這「身份」,它一定得足夠好讀,足夠經典,又足夠精彩到讓你欲罷不能。今天介紹的《百年孤獨》,就是一本能讓人驚豔的書。01內容介紹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百年孤獨》這本書,通過一個家族百年的興衰,寫盡了孤獨。
  • 馬克爾斯:註定百年孤獨
    在馬孔多,瓦罐自行在桌子上移走,小空瓶沉重得無人可以搖動,鍋中冷水無火而沸,一疊手稿漂浮在空中。阿卡迪奧的一縷鮮血,走了好幾條街,拐了好幾個彎,上了好幾個臺階,來到烏蘇拉的灶前,然後按原路流回、消失,不留一點痕跡。在馬孔多,死亡是另一種生命,死亡並非人生的最後階段,因為死人面臨著新的死亡。關於魔幻現實主義的評論文章汗牛充棟,大多數不得要領。
  • 統編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十課《百年孤獨》教案
    (3)、認識《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變現實於幻想而不失其真」的 基本特徵。 (4)、理解小說題目的含義,探討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進而探 求拉丁美洲孤獨的原因。 [教學重點]:1、引領學生了解《百年孤獨》的主要故事內容。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 作家阿來做客十月文學院:拉美文學不只是《百年孤獨》
    原標題:拉美文學不只是《百年孤獨》   早在20年前作家阿來就讀過《百年孤獨》,他清楚記得坐船過長江三峽,霧氣吞沒了整本書,連字都看不清。昨天,阿來出現在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第三期活動現場,他帶來了「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講座。
  • 《百年孤獨》並不全是馬爾克斯寫的,還有他的妻子梅賽德斯
    在他沉著冷靜地講著一些令人毛骨悚然或者幽默荒謬的故事的時候,他的背後也有一個人,一個如他筆下所寫的那個魔幻現實主義世界中,堅定地站穩現實主義大地的烏蘇拉,她永遠不會像她瘋狂的丈夫奧雷良諾布恩地亞那樣想:「咱們很快就會有足夠的金子,用來鋪家裡的地都有餘啦。」——對烏蘇拉來說,得就是土地,不是金子鋪成的。
  • 聖經般開頭,預言式結尾:《百年孤獨》以一滴水珠映射整個世界
    ——《百年孤獨》《百年孤獨》中,這段《聖經》般的開頭,是讀者比較熟悉的一段。它述說著,有一群人遠走他鄉,重建家園。而在一定程度上,《百年孤獨》就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聖經》。除了有《聖經》般的開頭,《百年孤獨》還有著預言式的結尾。
  • 我們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
    自信的和任性的說起《百年孤獨》,有一個軼事。曾經看過一個賈平凹的訪談,當記者問起這本書的時候,他說他從來沒有讀過,也不知道好看在哪裡。我覺得很有意思。這種「亂」的來源,可能是由於七代男人共享兩個名字,可能是由於虛實結合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也可能是由於馬爾克斯那種強硬的、毫不費力氣做解釋的敘事風格,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亂的感覺,也源自於一種被震懾,像是一整個南美洲大陸的掠影,帶著烈陽、暴雨和極度隱忍的痛楚撲面而來,還沒有準備好承受這種痛楚的人,往往會本能地選擇閃避。
  • 《百年孤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道盡人生孤獨
    作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加西亞·馬爾克斯無疑是一位天才式的作家。他將現實主義和幻覺結合起來,運用在文學創作之中,造就了一種全新的文學形式――魔幻現實主義。因為在文學上的巨大貢獻,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式的人物」。
  • 文學巴西|巴西沒有「魔幻現實主義」
    儘管細節上存在不少差異,有些甚至相當巨大,但這些地緣相近的國家在歷史、政治、經濟方面有很多共同性,比如都存在殖民統治與實現解放的歷史進程,都存在從軍人獨裁到民主化的政治歷程,都存在經濟上的「拉美化」陷阱等,在這些領域,「拉美」或可作為涵蓋所有的整體性名詞而使用。但是對於以語言為內核的文學,採用整體的「拉美文學」概念是否可能呢?我認為應該取決於語境。
  • 《百年孤獨》:一本讓莫言讀了20年的小說,究竟好在哪裡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為什麼業內人這麼看好《百年孤獨》,即使書中出現了7代人,和一群反反覆覆又長又讓人分不清人的名字,都沒有把他們嚇跑,而是當做了自己文學收藏中的瑰寶。接下來,我將從作者的生活帶入故事,並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在這本書中體現的形式與價值和對書中孤獨的獨特寫法三個方面來進行解讀。
  • 別叫我魔幻現實主義:拉丁美洲的科幻文學
    費雷拉將1920年以前的拉美科幻小說置於時代脈絡中考察,視其為社會現實的反映,認為這些文本不僅凸顯了當時拉美知識分子對於現代時空觀、達爾文主義以及科學技術的反思,還體現了國族身份認同和現代化進程之間的張力。這本著作給我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奇妙的一次學術閱讀體驗:字裡行間明明是寫發生在南半球那個魔幻大陸的故事,卻讓我看到了許多中國科幻的影子——那麼遠,那麼近,一道連接兩個大陸的任意門仿佛正等待著被打開。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百年酒館》與《百年孤獨》——並沒有想像中晦澀的故事
    《百年酒館》本來不叫《百年酒館》,這部劇的英文原名叫「Horace and Pete」,分別是劇中兩位主角的名字。是喜劇演員路易CK唯一一部不是偽自傳的劇集。一共10集,每集一個小時左右。主要講的就是兩位主角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經營一家家族小酒館的故事。
  • 《百年孤獨》中「黃色」意象解讀,生命不曾離開孤獨而獨立存在
    馬爾克斯作為拉美文學大爆炸浪潮中最閃亮的代表之一,他的《百年孤獨》因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魔幻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沉迷於那個魔幻的開頭:「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