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校花」、「校草」的記憶。
在漢語語境中,「花」通常用來形容長得好看的女子。「校花」指全校最美女孩子,同理,班裡最好看的叫「班花」,系裡最好看的叫「系花」。
「校花」可不能直譯為 school flower,老外會以為這是真正的花,而不會聯想到「最漂亮的女孩」。如果在 google 上搜「school flower」的圖片,結果是這樣的:
說「school flower」還不如說「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the school」,至少老外能懂…不過這個說法確實很囉嗦。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個超級地道的詞:
belle
注意:最後的 e 不能漏掉,否則就變 bell(鍾)了(但發音一致)。
先來看看 belle 在牛津詞典上的解釋:
詞典說得很明白,belle 表示「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a particular place」,即「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最美麗的女子」。
所以咱們前面說的「校花」、「班花」、「系花」…任何地方的「花」都可以用 belle 來表示了。
belle 並不是英文本土單詞,而來自於法語,同法語中另一個詞 beau(正是 beautiful 的詞根),意為「美麗的」。
我估計有人一定會聯想到一個女鞋品牌:百麗。
沒錯,「百麗」的英文名就是 Belle,法語發音中最後的 le 發輕微的「嘞」音,所以該品牌的中文諧音為「百麗」。
這下明白這個牌子的意思了吧?下次陪人買鞋時可以show off一下了。
另外,愛看迪士尼動畫的小夥伴是不是想到了一個卡通形象「貝爾」?
好萊塢經典動畫片《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裡的女主角就叫 Belle,中文譯名為「貝爾」。
2017年迪士尼把這部經典動畫重新搬上大熒幕,邀請了艾瑪·沃森在飾演 Belle,留下了一個經典的形象。(話說艾瑪·沃森氣質超好,非常適合 Belle這個角色。)
再回到剛才的牛津詞典截圖,看看上面的例句:
You were the belle of the ball.
這裡的「the belle of the ball」是一個固定說法,表示「the most beautiful girl at the dancing party」,即「舞會上最美麗的女子」。注意,ball 除了表示「球」,還可以表示「舞會」,ball room 表示「舞會房間」。
另外,在美國還有一種專門給高中畢業生舉辦的舞會,叫prom。
在系列電影《暮光之城》(Twilight)裡,好多主要的情節似乎都與prom有關,其他不少青春美劇裡也時常會出現大家穿著正裝參加 prom 的情節。
《暮光之城》劇照
在畢業舞會上,最後會揭曉 Prom Queen(舞會王后)和Prom King(舞會之王),他們可是當晚最耀眼的明星,這個稱號可以讓他們吹一輩子牛 X 了。
英文中沒有專門的對應「校花」的短語,像 school belle,campus belle 之類的說法雖然老外能懂,但不是約定俗成的表達。
剛剛說的the belle of the ball和Prom Queen跟「校花」感覺上倒是有點像。
最後補一個彩蛋:「校草」英語用哪個單詞呢?
既然「校花」是全校公認的最漂亮的女生,那麼「校草」當然就是全校公認的最帥的男生啦~
不過,中西方審美觀不太一樣。
在東亞地區,標緻的面孔、秀氣的五官、清澈的眼神、以及明淨無邪的校園氣質,是成為「校草」的必備條件。
而西方國家,「校草」得是體格健壯、渾身黝黑、熱愛運動、渾身散發「猛男」氣質的男生,類似下面這樣的:
在英文中可以用這個詞:hunk。
hunk 原義指「大塊的東西」,在口語中引申為「a man who is big, strong and sexually attractive」,即「魁梧性感的男子」,或「猛男」。
所以西方的那種 school hunk 我覺得翻譯成「校草」就不太合適了,因為「草」顯得有些柔弱,或許可以翻譯成「校根」…
老規矩,學到了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