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這裡不得了,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達2萬首

2020-12-14 上遊新聞

「風雅頌,尊前湧,醉渝州,且聽巴山情滿大江流……」一首《相見歡·醉渝州》,道出了一位老人的滿腔情懷。

近日,重慶出版社出版了詞集《巴三長短句》。這是江津文學史上首部公開出版的詞集,為江津這座「中華詩詞城市」再添濃墨重彩一筆。

江津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詩聖杜甫十三世孫、南宋進士,有「剛直御史」之稱的詩人杜莘老、北宋文學家範景仁晚年都遷居於江津,蘇軾長子蘇遠也曾寓居江津。

據初步統計,歷代《江津縣誌》收錄的詩詞作品和江津歷史遺址遺蹟上鐫刻的詩詞作品已多達2萬首。

江津首部詞集

收錄84歲老人近150篇詞作

江津首部詞集《巴三長短句》的作者巴三,本名周國堂,重慶江津人,現已84歲高齡。

周國堂畢生從事教育工作和語言文字工作,擅長古典詩詞,風格清新流暢,自然樸實,著有《青春作伴》《青春延長線》《青春碎片》 等作品。

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周國堂一直把推廣國學國語當作自身使命。他曾主編了四川省一百一十所師範學校共用的《普通話訓練教程》。此外,周國堂還先後導演和主演了《年青一代》《雷鋒》《日出》等十餘部大型話劇。

周國堂在晚年仍筆耕不輟,先後著有數百首古今詩詞。此次面世的詞集《巴三長短句》就是從他歷年所寫詞中輯選而成,語言乾淨而凝練,富有張力與彈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董小玉在為周國堂作品所作序言中高度評價:「閱讀者可從書中真實地感受到作者的『格物致知』精神,體會到作者生命的熱烈、人性的亮色、視野的高遠、境界的光芒,可謂是一位知識分子用心、用情、用智慧的吟唱!」

《巴三長短句》分為卷首詞、議論篇、勵志篇、友情篇、其他篇以及卷尾詞等六個部分,收錄以浪淘沙、滿江紅、清平樂等傳統詞牌為名的近150篇詞作。

「中華詩詞城市」

江津詩詞作品已多達2萬首

近年來,江津區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大力培育詩詞文化繁榮的土壤和條件,努力壯大詩詞創作人才隊伍,詩詞文化已成為江津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2019年7月,江津獲評全國首個「中華詩詞城市」。

史料記載,詩聖杜甫十三代孫、南宋著名詩人杜莘老寓居江津葬於江津,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南宋著名詩人王十朋等紛紛來此留下詩篇詞賦。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在江津留下詩詞20首,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江津留下詩詞46首……

這些年來,江津區挖掘整理了江津長江水下蓮花石上的詩詞作品,江津歷代方志上所記載的詩詞作品,一大批地方文獻上的詩詞作品,江津歷史遺址遺蹟上鐫刻的詩詞作品,江津部分名門望族譜諜上詩詞作品等,有不少新發現。

比如,搜集到清代重臣曾國藩為江津詩人李嗣元(李春甫)詩集《日慎齋詩草》作的序,曾國藩向清廷請旨旌表(向朝廷請旨表彰的意思)的江津女詩人李默仙的詩作,清代著名巴蜀文人王侃寓居江津時刊行的詩集《白巖詩存》。

據初步統計,歷代《江津縣誌》收錄的詩詞作品和江津歷史遺址遺蹟上鐫刻的詩詞作品已多達2萬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相關焦點

  • 他被稱文盲皇帝,一生只留下2首詩,卻力壓乾隆4萬首,成絕世名句
    南唐後主李煜被稱為「詞帝」,可他的作品就遠遠抵不上乾隆了,一生4萬首多首作品,幾乎堪比整本《全唐詩》了。然而在歷史上卻有著這樣一個君主,他被稱為文盲皇帝,一生只留下2首詩,卻能力壓乾隆4萬首,成為絕世名句。他就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在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的一戶農家裡。自小他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不僅有著豪爽豁達的性格,更是我行我素。在當地一度因為喝酒賒帳而聞名,也正是藉此讓他有了結識樊噲的機會。
  • 飽受蚊子追逐之苦 古代文人墨客詩詞曲賦中的記錄
    飽受蚊子追逐之苦 古代文人墨客詩詞曲賦中的記錄   古代許多文人墨客,也飽受蚊子「追逐」之苦,他們留下的詩詞曲賦中,記載了他們被「追逐」的情況。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深受蚊子襲擊之害,運用他採風得來的社會經驗,濃縮成一首《驅蚊歌》:「爐中蒼朮雜煙荊,拉雜烘之煙飛騰。安得蝙蝠滿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其中提到煙燻的方法,是舊時的主要對付蚊子的手段。
  • 重慶古詩地圖:詩意生活在重慶
    重慶地理地圖微信公眾號消息,自古以來,重慶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厚重深遠的文化歷史讓歷代文人墨客留步於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蘇軾、黃庭堅等眾多詩人在巴渝大地留下了燦爛詩篇。
  • 古人詩詞中的重慶,一起來感受巴渝古韻之美!
    這裡自古就是重慶進出川北的咽喉要地,在夏商時期,為濮人(商周古民族)居住區。風景優美,自然人文景點眾多,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眾多詩篇。鳥瞰黃草峽一隅從唐代至民國時期,不少文人墨客為長壽的歷史、人物、事件等題詞賦詩,留下古詩250餘首,另有詩詞專集6部。
  • 聽說過AR地圖手繪地圖,沒聽過還有詩詞地圖
    (大家不要背著我偷偷翻白眼),雖然在從前這是無法想像的,但現在因為有了「詩天下」,一切就有可能啦~~「詩天下」APP是由江蘇漢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以「行萬裡路,讀萬首詩」為宗旨,以「詩意旅遊」為主線的詩詞社交軟體。
  • 《中國詩詞大會》帶火重慶奉節 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楊柳那個青青江水平,聞郎那個江上唱歌聲……」在3日晚央視CCTV-1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節目中,來自「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的百行團選手胡紅引用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的詩詞進行創作吟唱。
  • 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這2首詞,詞的背後另有說法
    不過除了是一位愛國詩人以外,陸遊跟自己的表妹唐婉的愛情故事也讓人唏噓不已,至今仍然傳作許多文人墨客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最值得讓人稱道的莫過於這兩首詞了。一首自然是大詩人陸遊所作的《紅酥手》: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
  • 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古風
    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古風2017年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初五,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相傳醫聖張仲景他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
  • 重慶小夥策劃了《中國詩詞大會》
    似乎一夜之間,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就火了,在屏幕上吟詩頌詞的選手也成了網紅。但少有人知道,《中國詩詞大會》的創始人和首任製片人居然是一名重慶崽兒,他就是以主持《希望英語》而在中小學人盡皆知的趙音奇。
  • 世界上最大的頂天佛字,一筆一畫長達百米,被譽為天下奇觀
    在參觀都嶠山之前,渝帆曾多次給別人介紹過世界上最大的頂天佛字在重慶潼南的大佛寺,那是一個建於唐代的千年古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裡面有世界上最大的飾金大佛(世界第七大石佛,也是與樂山大佛齊名的川中四佛之一)、中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石墩琴音,還有就是前面提到的頂天佛字(通高八點八米
  • 跟著詩詞去旅遊,第一個美景就讓人一生難忘!
    從古至今大家對美景都情有獨鍾現代大家喜歡用相機記錄美景而古代的文人墨客更喜歡用詩詞紀錄美景相比之下小編更喜歡詩詞描述出來的美景白帝城是重慶著名的景點,曾有大量的詩人來到白帝城,並留下詩篇,故白帝城也一直有「詩城」之美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 活在當下的古典詩詞
    核心閱讀  古典詩詞是中國人經典的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情感表達方式,從古典詩詞中能讀出深蘊的情感,讀出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與智慧,一部古典詩詞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人的歷史  作為先賢留下的精神財富,古典詩詞培養我們的審美感受,模塑我們的藝術趣味,陶冶我們的生命情操,是中華民族美育和文學教養的經典,也是藝術創作挹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 讀書日|「中華詩詞之鄉」山海關登上CETV & STV~
    誦讀抗疫體裁詩歌《白衣城牆》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CETV)連線直播▼在2019年11月山海關獲得國家級名片「中華詩詞之鄉山海關區人文底蘊厚重,詩詞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駱賓王、戚繼光、顧炎武、納蘭性德、魏源等眾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來到壯美關城,在這裡留下了大量詩詞佳作。
  • 被文人墨客成就的名山,唐宋文人為什麼多以仰視的視角寫廬山
    廬山在最早先以雄、奇、險、秀聞名天下,而後真正讓廬山聞名於世的,是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佳作;對於這座襟長江帶鄱湖的名山,歷代文人,特別是唐宋文人在抒情寫意時,往往以仰視的視角,此時山大人小,凸顯廬山的氣魄,但細想也不盡然,以仰視角度寫廬山背後或許有其他答案。
  • 滿清詞人納蘭性德,作下一首詩詞,精美絕倫,結尾令人陶醉
    在中國古代淵源的文化長河中,有無數文人墨客憑著與眾不同的才氣,在這幅長卷中留下著自己的顏色。他們時而奔放、時而內斂,時而辭藻華麗、時而言簡意賅……但是這其中無不蘊藏著眾多學士才子的智慧與才氣。而說到這樣的作品,我們就不得提到一位在描繪情愛最出色的一位詞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納蘭性德。但是我們知道,納蘭性德雖然一生追求情愛,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卻不甚完美。雖然納蘭性德出身名門,從小就非常受到康熙帝的商事。
  • 這裡能留下這個城市的記憶 也能留住你!
    1933年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2月5日晚,北平全城戒嚴,南遷文物從神武門廣場出發,軍隊全程護送,沿途軍警林立,人類歷史上一次最大規模的文物大遷徙正式拉開序幕。幾經輾轉,1938年5月,故宮9000箱文物由漢口秘密進入重慶,分三處保藏。其中一處,便是位於南濱路慈雲寺旁的安達森洋行,共存放文物3694箱。
  • 文人墨客為什麼深愛菊花?
    菊花與梅、蘭、竹一起被稱為四君子,菊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還是人格和氣節的寫照。古時就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可見菊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那麼為什麼菊花會那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呢?
  • 三峽邊上有個夔州博物館,13萬年前人類最早的雕刻藝術品就在這裡
    奉節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裡自然風景優美,文風昌盛,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來到奉節,都會在這裡停留,寫下對奉節風景人文的讚美。奉節這座城市,是渝東北地區的門戶,古往今來,很多歷史名人都在奉節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和初中的學生們一齊乘坐郵輪參觀長江三峽沿途的風景,很幸運可以參加一次這樣豐富的研學主題旅行,漫步在奉節古老的土地上,學生們對於即將遇見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三峽束長江,欲令江流改。
  • 七夕,賞七首愛情詩詞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遣懷抒情,留下無數朗朗上口的詩篇。逢此佳節,漢古書院與大家一起欣賞七首七夕詩詞!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 早期詩詞教育:5萬首詩中精選311首,在家就可以陪伴孩子成長
    在唐朝詩歌不僅僅作為文人墨客閒暇時間的娛樂項目,更是當時朝代一種「科舉制度」。嗯,你沒聽錯。在唐朝你詩寫的好就能做官,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你所熟知的詩仙李白就是這樣一位靠著詩歌走後門得到玄宗賞識的。那時的李白可以說混的叫一個風生水起,玄宗無論是幹啥,都要帶上李白。只不過可惜後來李白墮落了,嚮往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