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裡自然風景優美,文風昌盛,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來到奉節,都會在這裡停留,寫下對奉節風景人文的讚美。
乘坐黃金郵輪5號從武昌出發,第三天來到了巫峽,上午換乘郵輪參觀了巫峽的風景後,下午繼續乘坐大郵輪,經過夔門,我們來到了奉節。奉節這座城市,是渝東北地區的門戶,古往今來,很多歷史名人都在奉節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和初中的學生們一齊乘坐郵輪參觀長江三峽沿途的風景,很幸運可以參加一次這樣豐富的研學主題旅行,漫步在奉節古老的土地上,學生們對於即將遇見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三峽束長江,欲令江流改。誰知破夔門,東流成大海,這首氣勢如虹的詩句讀來就感覺到三峽的氣勢,關於夔門,可能還有人不太清楚夔門在哪裡,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第五套人民幣十塊錢的背景圖,就拍攝於夔門,在長江上遊,重慶東北部的奉節,有一個夔州博物館,詳細的講述了一座城市豐厚的自然人文歷史,夔門就位於奉節。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過往,最好的方式就是走進博物館,來看看這片土地上究竟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夔州博物館按通史形式布展,時間跨度從遠古13萬年前一直到近現代,全面的展現了奉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進夔州博物館,在最顯眼的位置有一個象牙刻畫,有著世界最早人為創作藝術品美譽,出土於13萬年前,也是夔州博物館的館藏珍寶,想著在遙遠的13萬年前,奉節就已經有人類居住,而且雕刻出了這麼精美的裝飾品,對於古人的智慧總是充滿了無限的佩服,也說明了三峽地區悠久豐富的文化歷史。
整個夔州博物館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面積2000多平方米,展陳文物1萬多件,共有三層展廳,每一層都是不同的主題,二樓集中展現了漢、唐、宋幾個朝代的歷史,特別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漢時期的三國文化與唐宋時期的詩歌文化。
奉節是文人墨客都喜歡的地方,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一生寫下無數的詩詞,流傳下來的就有9300餘首,是中國歷史上所存詩歌最多的詩人。陸遊在夔州當了3年通判,他的詩作有三分之一都是在夔州寫的,還有諸葛亮一生曾兩到奉節,奉節的白帝城因公孫述而得名,卻因諸葛亮而成為忠義之城,奉公守節之城,諸葛武侯之於奉節的功績,也是很大的。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小說中在白帝城劉備託孤的故事,從夔州博物館出來,就可以看到託孤堂,故事是這樣的,蜀國皇帝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敗走麥城,死於刀下後,劉備為他報仇,大軍遭到重創,國事私仇使劉備憂憤成疾,在永安宮中,劉備把兒子劉禪(阿鬥)委託於諸葛亮,然後便一命歸天了。從此,白帝城就因這段膾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聞名於世了,託孤堂內再現了歷史上的經典一幕。
三峽豐富的歷史人文,在如煙的浩瀚歷史長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來博物館了解一座城的前世今生,是這次三峽郵輪之旅的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