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抱怨了!父母的積極情緒,影響孩子的體力、智力和社會協調性

2020-12-11 騰訊網

|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積極情緒對於工作和學習的成功非常重要。快樂積極的情緒會讓孩子更有動力,更有效率、更容易成功。與其每天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倒不如培養孩子積極情緒,母慈子孝,社會和諧。

當孩子快樂地去做事,他會做得更好。當孩子積極地面對問題,問題不再是問題。

前幾天看了個大熱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任素汐演馬飛的母親,她大概是很多家庭裡那些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母親的縮影。在每天放學時校門口,或是周末補習班門口,你可能會看見很多這樣的母親:抱怨老公賺錢不多,抱怨小孩考得不行……可以說滿身負面情緒的她們,抱怨變成了主旋律。

在電影裡,馬飛的媽媽不厭其地抱怨道:「孩子就是笨,就是蠢,就是學不好」。我想她不一定真的這麼認為,只是這抱怨融入骨髓,成了她的一種習慣。

鄧超演的馬飛的父親,與大多數強勢的中式家長不同,對小孩永遠都是「好好好、棒棒棒」之類的誇讚。當馬飛從全班倒數第一,爬到了倒數第五,他爸滿臉驚喜地說:「你太棒了,你稍微努力下就進步這麼大了。

電影裡馬飛的夢想是當個航天員,後來他還真成功了,而他能成功的原因來自於父親一直的鼓勵和支持。

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不過生活裡,如果你有一個那樣樂觀積極的父親一直鼓勵著你,是不是你的人生也許會發生些改變,至少你的性格會更樂觀。

№1.父母的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

古人早就說了,言傳身教。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對兒童早期情緒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

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並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如果希望孩子有積極的情緒,父母首先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父母悲觀,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觀的性格。樂觀可以通過教育而形成,一個悲觀的人通過心理訓練可以轉化成為樂觀的人。而父母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情緒教育是最有效的。

№2.積極情緒對孩子有哪些作用呢?

積極的情緒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能。

積極的情緒可以充實孩子的體力和精力,提高個人活動效率和能力。小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就好像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就像蔫的秧苗,無精打採的。

比如我們為了讓孩子多運動,帶他去戶外慢跑,也許路程不是很長,可他跑了沒一會就氣喘籲籲,連連喊累。可如果讓他和小夥伴一起遊泳打桌球。他會興致盎然,不斷地懇求你能不能再多玩一會。

當你給與了孩子積極的情緒刺激,他的疲勞就一掃而空,他就能突破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能事倍功半。

積極的孩子智力能更充分地激發出來。

當人處於輕鬆愉快的情緒中時,他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這時候思維流暢,記憶力增強,學習效率大大提高。而不良的情緒狀態,往往會過多的緊張,使知覺遲鈍,思維呆板,學習過程緩慢,從而幹擾了操作效果。

研究顯示,當人處於積極情緒中時,他的學習能力會大大提高。簡單來說,當你積極地去做一件事情時,你的大腦就一路開了綠燈,能最大限度最暢通地讓知識通行。

現在提倡的「快樂教育」,就是積極情緒對智力的重要性之體現。

積極的孩子有更好的社會協調能力。

樂觀的人遇到挫折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是暫時的,可能是環境、壞運氣或其他因素帶來的後果。這樣思想的人通常被稱為「樂天派」。

「樂天派」的抗壓能力其實特別強,不管在家庭中,工作中還是社會上。別人想不通的事,他一轉眼就過去了。凡事總能往好的一面想,就不會鑽牛角尖走極端。

孩子在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圈,長大後工作了就會進入一個更大的社會圈。我們常常有聽到一些孩子不合群甚至做出極端的事情,往往因為他在進入了自己的消極情緒之中走不出去,鑽了牛角尖。他會把一些小小的摩擦放大。

積極的孩子和誰都能打成一片,因為他們往往看到人的優點而不是缺點。

№3.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產生積極情緒

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氣氛。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心情舒暢。就好像《銀河補習班》裡鄧超做的,讓兒子有的放矢,心情愉快。他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愛好,所以孩子在家庭中就有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樣一來,自然就滋生了積極的情緒。

父母的榜樣作用。

在家庭當中,如果父母遇到事情都能積極地反應,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突然變糟的天氣,你是抱怨帶來的不便,還是感慨下天氣涼爽了真舒服。鹽放多了的菜,摔跤磨破的褲子,臨時的周末加班。你的一個個反應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建立。

所以要讓孩子產生積極的情緒,家長首先就要調整自己的情緒。

負面情緒的疏導。

孩子真的犯了錯,批評也是絕對需要的。但在批評過後,一定要有一個疏導。剛才媽媽批評了你,你心裡一定不好受。那你知道以後怎麼做了嗎?你是個很棒的孩子,我想你一定知道了,下次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這樣讓孩子感覺到你是關心他的,他的情緒也得到了平復。

所以千萬記住:當孩子無法做好一件事情,當你的情緒開始激動時,立馬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隨即提醒自己,憤怒有用嗎?憤怒製造的負面情緒有用嗎?

等冷靜一下,仔細思考,轉換方法,調整情緒,才能讓積極情緒引領著孩子去做事,這樣一來,孩子不心塞,大人不心梗。畢竟老命重要啊!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是積極情緒佔主導嗎?你們家是一種怎麼樣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大家又有什麼好方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我是小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兒師,每天分享育兒相關知識。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難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

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
    導讀: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不睡覺,專家:睡眠不足影響智力和情緒,父母別妨礙孩子睡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吼孩子,會損害孩子的智商?別讓你的焦慮情緒,影響孩子智力
    美國杜克大學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在1歲的時候,經常聽到父母的吼叫聲,他們的智力發展會變慢,並且,孩子長大後會容易出現好鬥的行為特徵。這說明,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正常發展,各位家長要注意了。
  • 孩子總是不「聽話」?淺談父母情緒控制對孩子的影響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01`之前很多期文章討論的都是關於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和父母的各種需求,這一期我們就來談一談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情緒管理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適應社會現實環境的過程。它使人的情緒反應具有適應性、能動性以及靈活性,能夠快速有效地適應社會情景,實現自身健康持續發展。而家長的情緒管理能力,應該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主要是父母)對自己和孩子情緒狀態的識別、理解與控制,並利用此來解決問題、指導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的能力。
  • 父母關注孩子的智力,卻不關心情緒發展,其實情緒與智力一樣重要
    正是因為大人時常不顧及孩子的情緒,孩子才會這麼不配合。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關注孩子的智力發展,卻很少花心思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其實,孩子的情緒同智力是一樣重要的。孩子的情緒為什麼很重要?5:情緒會影響孩子認知能力有研究發現,大腦中控制情緒的神經迴路與那些與智力活動有關的神經系統高度互動,而這些智力活動包括:關注細節、設定目標、制定計劃、解決問題和做出決定等,所以情緒既能協助也會干擾孩子的認知行為的。
  • 早上再緊張,也別在這個時間叫醒孩子,對孩子的身高和智力有影響
    但很少有寶媽知道,早上喊孩子起床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環節,如果選擇了錯誤的方法和時間叫孩子起床,可能會對孩子身高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影響父母千萬別在這個時間叫醒孩子,對身高和智商都會產生影響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睡眠時間是有一個底線閾值的,當少於這個數值時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孩子的身高和智商上都會有所反映。
  • 孩子的智力,情緒,性格和適應能力,就是心理素質的體現
    過去人們常把情緒和理智對立起來,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沙洛維把二者結合起來,叫做情緒智慧。美國《紐約時報》科學專欄作家戈爾曼於1995年把情緒智慧概念推向社會,並對情緒智慧概念的內涵作了解釋,他認為包括五個方面: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用情緒激勵自己行為的能力;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5、和別人友好相處的能力。其中「2」是情緒智慧的核心。
  • 孩子被嘲笑時父母該怎麼做?學會幫助孩子提高「情緒智力」值
    ,從而匯總成人際關係的管理能力的情緒智力概念。,他們會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使自己不容易被負面的情緒所影響。,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盡情的發洩情緒,陪伴孩子感受發洩出來的情緒,在這個期間父母可以問孩子是哪些事情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 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不是智力,而是這個,後悔才看到
    1、是什麼影響學習成績你覺得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什麼?大部分家長第一想到的就是智力因素。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在生活上表現的很聰明,但就是學習不好。在家裡做作業磨磨唧唧,不如鍛鍊後回來再做。在英國,運動教育被作為啟蒙教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口號是「運動第一,學習第二」,認為運動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僅把運動歸為強身健體的層面,還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毅力。咱國內現在也越來越重視體育了,幼升小的考題是拍球和跳繩,一分鐘跳繩60個及格,80個良好,120個優秀。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父母也別省,否則可能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沒有父母不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因此從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盤算著怎樣培養寶寶,比如買最好的奶粉,準備益智玩具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有一部分遺傳自父母,剩下的還要靠後天的培養。無數神童的例子早已向我們證明,哪怕孩子天賦再高,後天也要好好培養,否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泯然眾人。
  • 孩子睡前,再餓也別吃這5種食物,影響智力,更影響長個
    導讀:孩子睡前,再餓也別吃這5種食物,影響智力,更影響長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再餓也別吃這5種食物,影響智力,更影響長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因不想被幫忙而哭,提升情緒智力分五步進行,讓孩子情緒穩定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高爾曼的《情緒智力》一書在國內社會掀起討論,此後,經過多位學者的研究與討論,情緒智力這一概念,正式進入中國人的視線。高爾曼認為,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情商,而非目前普遍認為的智商。事實也的確如此。
  •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意思是說,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觀念。的確如此,我們的情緒是由我們的想法決定的,對於一件事,我們是感到喜悅還是悲傷,關鍵取決於我們的思想和觀念,父母往往認為是孩子的行為讓自己生氣,其實,讓父母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是父母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 孩子的情緒對自身行為的影響,父母一定要看看
    講到情緒,家長們並不陌生。但是,情緒究竟與孩子的成長和智力發展有什麼關係,家長們可能知道得並不多。所以,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小孩子鬧點情緒,過兩天不就好了,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這樣來認識 問題,就不恰當了。
  • 孩子老是愛抱怨負面情緒太多?學會這4個方法,幫孩子養成好性格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很多家長有發現,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開始增多,遇到稍有不順心的時候,孩子就會抱怨。這種情況家長們可千萬別認為這是孩子有了獨立思維,或許是因為他們不自信的表現。
  • 父母不抱怨孩子性格才能樂觀
    再聽話的孩子如果從小到大都活在家長的抱怨中,總有一天他們會想要遠離家長的管教而不是與父母的心越走越近,很多時候抱怨源於家長對現狀的不滿,同樣是期末考,消極心態的父母只會看到孩子成績下滑的科目,並且會針對他們的缺點嘮叨和抱怨。而積極心態的父母,不僅會看到成績下降的科目,也會看到比上一次考試成績高的科目,從而更加鼓勵孩子在進步的科目上加倍努力,從而讓孩子對下一次考試充滿信心。
  • 父母的血型真的會影響孩子智力嗎?這些因素才是關鍵,別不知道了
    父母的血型真的會影響孩子智力嗎?事實上研究表明關係不大,這些因素才是關鍵,別不知道了。1、遺傳小孩子的智商是跟遺傳有關係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會抽三滴血,分別是做三個檢測,其中有一個檢測叫做先天性甲低,這種病俗稱呆小症,和嬰兒的智力是有關係的,如果檢查出來了要及時醫治,如果沒有吃藥,那小孩子的智力發育就會受到影響,會又矮又小又呆,這個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 孩子抱怨周末作業太多,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媽媽問孩子,孩子搖搖頭說:「不是,這周語文作業多一些,要求翻譯一篇文言文,這個好難。」「文言文的翻譯這學期才開始吧?難度是肯定有的呢,不過,一字一句地翻譯需要的更多是耐心和細心,靜下來就能做了。」媽媽繼續引導,「除了語文,其他作業我都半個小時搞定了。」孩子驕傲地說,(成功轉移話題,讓孩子從最初的的抱怨到現在的小小驕傲)「再花半個小時,我就不信我不能完成語文作業。」
  • 家長別再「打罵完孩子就後悔」,你的壞情緒,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看了感覺心裡一陣心疼,家裡何嘗不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也存在著委屈傳遞鏈,父母在外工作受了委屈,甚至夫妻不合,婆媳不合,憤怒最後都無可避免的發洩到了孩子身上,可憐的孩子是家庭這個傳遞鏈的最底層,變成了全家人的情緒垃圾桶。
  • 父母手頭再緊,這四樣東西都別給孩子提前戒,全都有關智力發育
    但是不論經濟再怎麼拮据,孩子的身體發育都是頭等大事,尤其是關乎孩子智力的投入可不要太過「摳門」。她甚至在家族群裡大肆宣揚菁菁如何鋪張浪費,認為平時菁菁和老公平時表達養孩子手頭緊、大城市生活如何辛苦,是在和他們哭窮。
  •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情緒變化很快。每位父母都應該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都應該放下牴觸情緒與自己的主觀臆想,用一種平和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會遭受負面情緒的困擾。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父母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呢?因為父母自身存在的情緒,對養育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