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愛抱怨負面情緒太多?學會這4個方法,幫孩子養成好性格

2020-12-25 騰訊網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很多家長有發現,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開始增多,遇到稍有不順心的時候,孩子就會抱怨。這種情況家長們可千萬別認為這是孩子有了獨立思維,或許是因為他們不自信的表現。

孩子為什麼會抱怨?

孩子為什麼會抱怨,無外乎是幾點原因造成:

1、 環境影響

上周逛街的時候遇見了同事小趙帶著她的女兒,母女倆一路都沒有說笑,靠近時候我笑著跟她們打招呼,誰知道卻無意聽到她四歲的女兒咕噥抱怨道:「今天太倒黴了,走了這麼久都沒一輛計程車。」我啞然失笑,畢竟小趙就是一個渾身上下負能量的人,電梯人多了要抱怨,出門晚了上班遲到也要抱怨,現在這種抱怨的習慣還延續到了女兒身上。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孩子有一個常愛抱怨的父母亦或者是家人,耳目渲染之下都會讓孩子跟著有樣學樣,遇到事情就愛抱怨。

2、 內心很敏感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理應是沒有任何煩惱的地方,他們就應該快快樂樂。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譬如挨了老師的批評,或者跟小夥伴有了意見不合的時候,孩子內心敏感,有時候是通過抱怨來向父母傳達「求助」的信號。

3、 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

還有一些小朋友的抱怨,純粹就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注,因為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陪他們,於是孩子通過「抱怨」的語言來吸引家長的關注。

作家張德芬在自己的著作《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運動。」作為家長來說,不要認為孩子抱怨就是一件小事,一旦他們養成長期抱怨的習慣,那麼對其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孩子愛抱怨,對他會有什麼影響?

1、 不自信

婷婷不是討人喜歡的孩子,她遇事總喜歡抱怨,不願意面對問題。例如上音樂課的時候,婷婷會埋怨老師教得不認真,自己無法掌握課堂重點。很多時候孩子的抱怨是源於內心不自信的表現,他們沒有自信去面對發生的問題,而只有通過抱怨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將會陷入惡性循環,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2、 性格消極

今天蕭蕭一回家就開口抱怨:「明天又要數學測量,我肯定考不好!」蕭蕭媽媽寬慰他:「都還沒考試,怎麼知道考不好呢?」愛抱怨的孩子,大多性格都比較消極,每到遇到事情,他們總是朝著不好的一面去想,並通過語言表達來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3、 人緣差

「我今天起晚了,出門又遇上塞車,好好的被扣了全勤獎金。」、「今天真是太倒黴了,出門鞋跟就斷了,害我又破財買了一雙。」同辦公室的小劉就是一個這樣愛抱怨的人,所以辦公室的同事見到她都近而遠之,畢竟誰也不希望天天陷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中影響好心情。心情是能感染人,也能傳遞給人的,如果不收斂起自己的抱怨,那麼只會讓你的人緣越變越差。

臺灣陽明大學的洪蘭教授說過:「沉溺於抱怨,只會驅走身旁的朋友。為何不放眼未來,用正向思考面對每一天呢?」作為家長,當您發現您的孩子變得愛抱怨,千萬不要任其發展,而是因為及時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將他們重新引回到陽光快樂的正道上來。

面對孩子抱怨,家長應該怎麼做?

1、 了解孩子為什麼抱怨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所以當孩子抱怨的時候,家長要積極地詢問原因,引導孩子往正面積極的一面去看待問題,而不要陷入消極的情緒中。耐心地找出孩子抱怨的原因所在,以及他們背後的需求,家長才能做到對症下藥。

2、 鼓勵孩子

當孩子出現抱怨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與他們連成統一戰線,陪著他們一起抱怨,而是要耐心地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去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語氣儘量溫和,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並不差。

3、 幫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不想上幼兒園。」翠翠最近老是有這樣的抱怨,因為上幼兒園勞作課,翠翠老是挨批評,所以產生了排斥心。翠翠媽媽就做得很到位,她不光是鼓勵翠翠是個聰明孩子,還杜絕主導與包辦,而是耐心地和翠翠一起想自己最擅長的勞作。在媽媽的幫助下,翠翠完成起手工作業得心應手,漸漸地也就恢復了信心。

4、 幫助孩子轉移問題重點

很多時候孩子的人生閱歷不豐富,遇到了一丁點的事情,就認為他們的世界塌陷了。所以家長要在孩子抱怨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的格局和自信心,轉移他們對事情的關注點。譬如說,孩子因為老師的批評而抱怨,那麼家長就要側面引導孩子,老師是因為看重你才會嚴格要求,下次咱們做好一點,老師就不會批評了。放大孩子的格局,自然就能減少他們的抱怨。

結語:國民公認的馬雲爸爸有過這樣一句名言:「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孩子未來的人生路很長,作為家長不能隨時隨地陪伴在左右。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遇事獨立,積極樂觀去應對,而不是陷入負面情緒中,只懂得抱怨而一事無成。

今日話題:您家的孩子會抱怨嗎?面對孩子的抱怨您又有什麼妙招呢?

相關焦點

  • 孩子老是愛抱怨,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很多家長都感受過孩子愛抱怨的苦楚,甚至對於這些抱怨,有時也有著相當的抱怨。我們常常在孩子抱怨時跟他講道理,卻慘遭碰壁。其實「抱怨」是情緒表達的一種,就需要從情緒著手。抱怨不像生氣、開心、難過那麼容易辨別,而是經過很多層情緒的包裝,可能內裹著不同的情緒,包括生氣、挫折、傷心、焦慮等等。因此要回應「抱怨」並不簡單,加上我們對「抱怨」的某些情感與認知,都會影響我們如何回應孩子的抱怨。
  • 孩子負面情緒太多?家長要及時疏導,讓不抱怨成為孩子的人生態度
    因此,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磨難與挫折,這不是自己想要避免就能夠逃脫掉的,只有學會與負面情緒的抗衡,人才能變得更加強大。孩子的行為習慣是環境下的產物,家長每一個好的壞的行為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判斷能力,孩子也會因為好奇,從而去模仿那些奇特的新事物,比如講髒話、愛抱怨等。都會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體現出來,給大家帶來不小的麻煩。
  • 孩子是個「愛哭鬼」?利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所以當孩子哭泣時,家長不要一味地制止,應該讓孩子把內心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當孩子悲傷情緒蔓延時,不要用任何強制的手段來抑制他,從某種程度上講,壓制孩子的悲傷,就是在消滅他愛的能力。讓孩子直面自己的負面情緒,並學會排解掉,才能讓快樂駐進來。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教養中逐漸成長,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接受著父母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幼兒來說,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父母的行為和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如果父母比較暴躁易怒,很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荀子執筆:橙媽定稿:橙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負面情緒,要說負面情緒之中「殺傷力」最強的,應該就是憤怒和暴躁了。負面情緒,不僅對自己的身心有害,還會傷害到身邊的人。小孩子同樣也會有負面情緒,而且孩子不同於成年人,孩子不是非常擅長管理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會特別喜歡發脾氣。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比較苦惱,擔心孩子的性格有問題。
  • 家長頭條:怎麼教孩子正確處理負面情緒?5種方法
    大家好,歡迎來到畫荻教子課堂的《家長頭條》,每天1個家庭教育實操方法,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今天想跟您聊聊:怎樣教孩子正確處理負面情緒?那麼什麼是負面情緒呢?,嫌我嘮叨煩人,那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處理好這些負面情緒呢?
  • 孩子一批評就哭?4個原因2個方法,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家庭寵溺太多 現在由於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忙於工作,沒空管教孩子,孩子多數是由爺爺奶奶輩照料,爺爺奶奶輩面對下一代時,往往會過於寵溺,容易幫孩子包辦所有事情,例如刷牙、穿衣。根據相關書籍所說,4、5歲的幼兒應能夠獨立穿脫衣物和鞋襪,然而很多上了小學的孩子甚至還在由家長幫忙穿衣等。
  • 父母不抱怨孩子性格才能樂觀
    家長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都是模仿大人而來的,孩子年紀還不大,但已經學會了家長的抱怨心態,遇事就只會從別人身上找原因,要不就是還沒有開始做就認為自己做不好。想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健康陽光的性格,家長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不能用消極抱怨的心態去對待生活。
  • 有太多的負面情緒怎麼辦?5個好方法幫你來排解!
    原標題:有太多的負面情緒怎麼辦?5個好方法幫你來排解!   現在生活節奏比較快,當遇見不順心的事情或者人時會讓人們有負面情緒,太多負面情緒積累會影響睡眠質量,降低工作效率,讓人們處於抑鬱狀態,脾氣暴躁、會因為小事而哭泣,甚至自暴自棄等,要選擇合適方式來排解。
  • 孩子有負面情緒?不要總講道理,聰明家長教育孩子注意這3點
    就會直接上手,或者開啟唐僧模式,碎碎念的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這方法不僅不對,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舉個例子,孩子的想吃的蛋糕不小心被他摔到地上,孩子十分傷心,開始大哭,媽媽看見了,就會過來收拾好蛋糕,並跟孩子說,沒事,蛋糕也不算是什麼好東西,你想吃,下次過生日再給你買就是了。道理確實是這樣,但是幾歲的孩子哪裡懂,他理解不了高深的道理,他只知道現在吃不成蛋糕了,所以他難過。
  • 2-9歲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必入繪本推薦:輕鬆化解孩子負面情緒
    兒童心理學家說:3-6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一旦有任何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的內心立刻會被情緒腦打擾,由於孩子不會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便會用我們看到的負面情緒來表達。只有我們抓住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及時引導,孩子才會趕走負面情緒,擁有更多正面的情緒,孩子內心也將變得更加陽光。怎麼引導?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就是個好方法。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比起打罵,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學會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共情: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四五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首先,家長在平時一定要讓自己學會情緒管理,言傳身教,孩子才能更容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李玫瑾:3-6歲前是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招可以幫孩子塑造好性格
    李玫瑾:3-6歲前是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招可以幫孩子塑造好性格!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3-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如果父母會引導、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完善的人格,那麼他這一輩子都會順遂幸福。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成大器的機率很大。
  • 脾氣暴躁的孩子不好教,家長要善用這四種方法,幫孩子養成好脾氣
    相信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的這個問題,並想要通過很多方法去解決,比如向孩子拋出福利,少發一次脾氣,就獎勵一件小東西,或者跟孩子講道理等等。但是這些效果都並沒有很明顯,有些家長也甚至在抱怨,試了多少種方法都沒有用,自己也深深地迷惑到底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子。
  • 2歲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4個方法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相反,我們應該給予幫助和引導,讓他這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02 四個方法,陪孩子渡過叛逆期僅管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可怕的兩歲」這一叛逆的時期,但不同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叛逆的程度和持續時間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把目標定成培養孩子的主見、情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要求他不發脾氣、不打人。把目標定得長遠一些,我們對孩子也會更有耐心和包容度。下面給大家分享4個方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孩子有壞情緒怎麼辦?家長嘗試這4個方法,塑造好性格並不難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當然情緒也是如此,有的人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有的人則不能。而好的情緒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如果處於愉悅的狀態,心情好對身體也好,能夠給周圍的人帶來舒適的感覺,同樣壞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孩子愛生悶氣怎麼辦?家長試試這4種方法,幫孩子擺脫不良情緒
    ② 氣質和性格的影響孩子的個性、氣質和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急躁,有的孩子安靜;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善於表達,有的孩子不善於表達……於氣質和性格的不同,有些孩子不會、不敢或不願與人交流比如,媽媽把孩子最喜歡吃的巧克力分給別的小朋友了,孩子很不開心。然而,當媽媽看見後不僅沒有理解孩子忍痛割愛的心情,反而教育孩子不可以這麼小氣,要做個願意分享的好孩子。次數多了,孩子得不到爸爸媽媽的理解與支持,自然也就不願意直接表露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了。
  • 學會這3句話,不打不罵也能處理好孩子的負面情緒!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可能是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也可能是因為跟小夥伴發生了矛盾。孩子跟成年人不同,他們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孩子就會忍不住發脾氣。這時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有的人會說,熊孩子打一頓就好了。或者以暴制暴恐嚇孩子說:「別鬧了!老實點!」
  • 孩子凡事愛抱怨,我能怎麼辦?
    家長為何最怕聽到孩子抱怨嘆氣和抱怨一樣,都屬於負面情緒,表達了人內心的緊張、擔心、不安……人體承載過多的負面情緒不僅給自己,也會給他人帶來影響。我們試著模擬一下現場:孩子:今天作業太多啦,老師們也太不人道了,不讓我們睡覺啦。家長:你再抱怨,作業也不會少,還會浪費時間,有什麼用?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寫幾個字呢!結果會怎樣?孩子氣鼓鼓地悶頭一通亂寫或者乾脆不寫了。
  • 孩子脾氣差,不合群?培養孩子好性格,父母可以嘗試這3個方法
    例如孩子看到手機就會想要玩,但是給孩子拿手機玩對眼睛有傷害,父母一般都會拒絕,但是孩子就會因此大聲哭泣,還會發脾氣。所以,給孩子養成好性格要趁早,性格一旦養成再想改變就難了。很多孩子看似暴躁,其實內心越是自卑、膽怯。想要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受歡迎,要從孩子的內心開始改變。這種孩子我們通常稱他們「內向」,孩子不愛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很多父母一會孩子內向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其實不然,只要好好的引導,孩子一樣也能外向起來。